第136章 黨人

2025-01-05 22:05:26 作者: 三月流雪
  「荀攸!」

  張新的眼神瞬間熾熱起來。

  二荀的名聲自不必說,荀彧主內,有蕭何之風,荀攸主外,有張良之風。

  曹操出征打仗,常以荀彧鎮守後方,荀攸為軍師。

  官渡之戰時,顏良是關羽斬的,但出謀劃策之人卻是荀攸。

  文丑是曹操殺的,出謀劃策的還是他。

  袁紹部將韓銳,也是在他的建議下被徐晃擊破。

  後來許攸來降,眾人都不信,只有荀攸和賈詡兩人力勸之。

  曹操平定河北,用的也是荀攸的分化之計,這才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

  陳群對他的評價是『當今並無對』,陳壽對他的評價是『算無遺策,經達權變』。

  張新現在就缺一個謀主,荀攸無疑是當下最適合的人選。

  「就決定是你了,荀公達!」

  張新眼含激動,收斂了一下心情,鄭重施了一禮。

  「原來是內藏英知荀公達,新早聞公達大名,今日一見,足慰平生。」

  張新口中的內藏英知,來自於荀攸十三歲時發生的一件事情。

  當時荀攸的祖父荀曇去世,有個叫張權的故吏來到荀家,要求為荀曇守孝。

  故吏給舊主守孝很正常,所有人都沒有懷疑,唯有荀攸察覺到張權神色有異,覺得他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就跑去告訴自己的叔父荀衢(qú)。

  荀衢知道後,趁晚上睡覺的時候去問張權。

  果然,張權是因在外殺了人,想借守孝之名,躲藏在荀家。

  荀攸也因為此事,聞名在外。

  現在的荀攸還沒做出什麼成績,張新只能拿這件事來拉關係了。

  「攸拜見宣威侯。」

  荀攸有些拘謹的回禮道,臉上一副既慫又呆的表情。

  若是不相識的人,第一次見到荀攸,恐怕不會將他放在心上。

  但張新卻是知道,這是個外愚內智,外怯內勇之人。

  董卓遷都長安後,荀攸與何顒(yóng)、鄭泰、種緝、伍瓊等人,密謀刺殺董卓。

  事泄,鄭泰、種緝逃亡,伍瓊被殺,荀攸和何顒被收入獄。

  何顒心懼自殺,荀攸在獄中卻是飲食自若。

  曹操評價他『雖顏子、甯武不能過也』。

  二人見過禮,何進又拉著張新來到另一人身前。

  「子清,這是南陽名士,何顒。」

  何顒年近五旬,氣度雍然,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

  不過張新對他就沒什麼興趣了。

  何顒是黨人,而張新對黨人向來沒有好感。

  這些黨人,就是東漢朝廷的一塊毒瘤。

  他們掌控了知識和輿論,又團結起來排除異己,掌控了朝堂。

  這些人聯合起來,勢力很大,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都畏懼被他們指責貶損,不得不依附到他們這個團體之中。

  他們對輿論的掌控達到了什麼地步呢?


  第一次黨錮之禍後,皇甫規,也就是皇甫嵩的叔叔,以自己沒有被列入黨人名單為恥,還上書要求桓帝一起治他的罪。

  就,離譜。

  黨人的勢力如此強大,也逼得皇帝不得不用宦官和外戚與他們對抗。

  黨這個字,最早指的是老鄉。

  周時以五百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戶為鄉,合稱鄉黨。

  黨人一詞最早指的是同鄉人,後來逐漸開始代指政治團體。

  這些團體中的人雖然都來自不同地方,但因為有著共同的利益,關係往往都很親密,就像老鄉一樣。

  因而稱呼為黨人。

  黨人拉幫結派,排除異己,攻擊他人。

  其他人為了自保,也不得不拉幫結派,這就形成了黨爭。

  後世流傳度最廣的,就是明末的黨爭了。

  不過,明末的黨爭雖然激烈,但起碼在明面上,是不敢對皇帝怎麼樣的。

  而東漢的黨人,那可是敢直接提刀殺進皇宮去的。

  桓帝時,宦官一黨的趙津、侯覽等人的黨羽犯罪入獄,桓帝大赦天下,赦免了他們的罪過。

  然而成瑨、翟超、劉質、黃浮等黨人為了打擊宦官勢力,在桓帝大赦天下後,強行將那些人處死。

  隨後士人發動輿論,逼迫桓帝處置宦官。

  桓帝大怒,下令逮捕黨人。

  後逢大赦,這些黨人大多被釋放回鄉,終生禁錮,不得出仕。

  這就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桓帝崩,靈帝繼。

  當時的劉宏才十二歲,由太后竇妙攝政。

  黨人一看機會到了,就忽悠竇武去找竇太后進言,處死蘇康、管霸等宦官,重新啟用黨人。

  當時主少國疑,竇武是竇太后她爹,又是大將軍,自家老爹都發話了,她也只能照辦。

  竇武也因此得了個『三君』的稱號,和黨人名士劉淑、陳蕃並列。

  不過竇妙也不傻,真把宦官全殺了,以後這天下還不是由那些黨人說了算?

  於是竇妙將那些得罪過黨人的宦官殺了,又重新扶植了一批宦官。

  這下黨人不幹了。

  好不容易弄死一批,你又給我來一批?

  陳蕃、劉瑜等人把竇武好一通忽悠,先後私自任命了司隸校尉,河南尹和雒陽令,將京師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這次,黨人吸取了上次黨錮之禍的教訓,將擁有兵權的竇武忽悠過來了。

  隨後劉瑜寫信給竇武和陳蕃,讓他們馬上動手。

  竇武立即開始準備,將黃門令換成了自己人,隨後又捉拿了宦官鄭颯,嚴刑拷打,收集宦官罪證。

  鄭颯供出了曹節、王甫等人。

  陳蕃建議竇武立即殺了他們,但竇武卻在這時猶豫了。

  他沒有選擇直接動手,則是上奏給了竇妙,請求將這些宦官抓捕起來。

  結果奏章被宦官朱瑀看到,當即聯合了曹節等十七位宦官,來到劉宏處,說竇武要廢帝謀反。


  劉宏聞言,直接提著劍到尚書台,讓尚書台的官員傳旨逮捕竇武。

  陳蕃得知後,帶著人提刀殺進宮內,被王甫逮捕。

  竇武則是召集了數千士兵,屯在都亭。

  王甫召集了一千多人,殺到竇武面前,對北軍的士卒說:「大將軍造反,你們都是禁軍,應當保衛皇帝,為什麼跟著反叛的人?先投降的有賞!」

  於是竇武的兵就散光了。

  最終竇武自殺,王甫也因此功,加上後來誣陷劉悝之事,被封了冠軍侯。

  年僅十二歲,剛剛登基八個月的劉宏,趁機將竇太后流放南宮,並開啟了第二次黨錮,將大權收歸己有。

  竇武和陳蕃的行為是不是很眼熟?

  沒錯,何進和袁紹也是差不多的劇本。

  若是少帝能有他爹一半厲害,估計袁紹等人就要被第三次黨錮了,大漢的國祚還能再苟個幾十年。

  張新與何顒見過禮,隨後何進又拉著他,給他介紹了許涼、伍宕等名士。

  最後來到一位士人面前。

  「子清,這是南陽名士,逄紀。」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