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兵棋推演

2024-08-14 07:22:05 作者: 雲空行
  第354章 兵棋推演

  奉天警備司令部。

  在高建武的倡導下,經過半個月的情報準備和沙盤製作,大旅長,高建武,丁偉,李雲龍和孔捷等人開始了一場模擬的沙盤兵棋推演。

  「藍軍擁有太平洋艦隊4艘航母、2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15艘驅逐艦和若干海軍航空兵部隊組成的海上作戰力量。

  以及皇家空軍遠東航空兵司令部第十五航空兵群25個戰鬥機中隊,由300餘架颶風式和噴火式戰鬥機組成,加上4個轟炸機機隊,由50架蘭開斯特轟炸機組成。

  形成馬來半島絕對海空優勢。」

  「藍軍陸軍方面,集結了20萬兵力。

  其中主力部分編制為第14集團軍,下轄第15軍(第5、第7印地師、第81西非師)、第4軍(第17、第20、第23、第26印地步兵師和第254印地坦克旅),第33軍(第2本土步兵師、第36印地步兵師),然後將第19、第25印地師和第50坦克旅,歸屬遠東司令部指揮。

  每個步兵師的基本編制,由3個步兵旅和3個炮兵團及支援部隊組成,編制人數大約在13600。擁有炮兵的36門18磅(84毫米)、36門4.5英寸炮(114.3毫米)和48門2磅(40毫米)反坦克炮以及3個旅屬反坦克連。以及一個師屬坦克騎兵團,每個團有28輛輕型坦克和44輛裝甲輸送車。

  每個坦克旅由三個坦克營及一個步兵營組成,每個主力坦克營4個坦克中隊,中隊下屬4個分隊,每個分隊裝備 2輛「謝爾曼」坦克和 2輛「螢火蟲」坦克,坦克旅主力作戰坦克190餘輛。

  每個軍還有一個重炮團,擁有16門6英寸(152毫米)榴彈炮,和集團軍屬重炮團,擁有16門8英寸(203毫米)榴彈炮。

  以上,陸軍方面擁有各類坦克700餘輛,裝甲運輸車500餘輛,火炮1400餘門,陸軍在火力方面亦擁有絕對優勢的火力。

  藍軍以第4軍作為西線主力,將第33軍、第19、第25印地師和第50坦克旅組成東線集團,承擔半島的東線方向攻擊主力,第15軍作為總預備隊,借道三墩和宋卡倆地作為總後勤基地和空軍基地,完成戰鬥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第一階段,藍軍利用太平洋艦隊海空優勢,以皇家海軍陸戰隊先取藍卡威和喬治城倆個離島及港口,作為海軍基地和補給港口,可以接受來自南亞和澳洲源源不斷的後勤物資。

  藍卡威和喬治城倆島守軍分別不超過2個警備團,只有一個75毫米山炮營和1個105毫米榴彈炮連,面對來自空中轟炸,和艦炮攻擊雙重壓力,港口陣地預計不超過2小時即被飽和式轟炸,失去所有火炮和大部分重機槍火力點。」

  李雲龍在大型沙盤模型上,充當藍軍進攻一方,同充當紅方防守的丁偉,開始了兵棋推演。

  由李雲龍率先開局。

  「紅方,國民軍方面,目前分為4個軍區,擁有80個警備團,15個炮兵團,7個防空營,4個日械坦克營作為野戰主力,另外有20個預備役團,合計兵力30餘萬。

  其中每個警備團由3個步兵營,一個4門75毫米山炮營,一個6門90毫米/81毫米迫擊炮連和一個6挺重機槍連,每個警備團兵力大約2500人。

  預備役團由3個步兵營和一個4門迫擊炮炮連和6挺重機槍的重機槍連組成,人數大致同警備團相當。


  炮兵團通常由2個75毫米山炮(野炮)營和1個105毫米榴彈炮營組成,其中有3個炮兵團裝備了36門150毫米榴彈炮,防空營由12門25毫米防空機炮構成,合計身管炮880餘門,迫擊炮500餘門。

  4個日械坦克營擁有95型和97型坦克100餘輛。目前還沒有空軍和海軍,只有一支由10餘艘巡邏炮艇組成的海岸護衛隊。

  從火力來看處於絕對下風。」丁偉接著李雲龍的話,開始了紅方的防守操作。

  「由於實力懸殊,所以第一階段。紅方採取全面收縮防守的戰術,首先,主力部隊撤出大城市,離開東西兩線海岸沿線城市,分散為營團規模進行運動作戰。

  藍卡威、喬治城倆個島上,我紅方主力撤退回大陸保留有生力量,留下營級部隊,化整為零以連排規模分散到島嶼中部山區游擊作戰,騷擾和疲憊藍軍。」

  「半島方面由於縱深較小,紅方主力留下20餘個警備團和10個預備役團,轉入山區和叢林運動作戰和游擊作戰,牽制藍軍,確保在廣大山區無法有效占領。其餘主力在戰前全部轉移到海峽對端的荷屬蘇門答臘重點防守。

  由於該島非藍軍所有,相對來說,藍軍沒有攻擊的理由,為紅方留下轉圜壯大的餘地。」

  丁偉根據李雲龍的進攻進行了全面退守的應對,從場面實力來看,丁偉這個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沒有太大毛病。

  「第二階段,藍軍東西倆線進攻,由於紅方棄守,藍軍東西倆線進展神速,預計1個月時間完成對東西線沿海和沿公路線城市的占領,接觸戰將會給紅方傷亡3個團到5個團。

  由於未殲滅紅方主力,藍軍方面採用重要節點式防禦,即在中心城市以師旅駐守,第17印地步兵師駐守巴利文,第20、第23印地步兵師、第254印地坦克旅駐守瓜拉隆(吉隆),第26印地步兵師駐守獅城。第26印地步兵師駐守瓜拉丁,第19印地步兵師駐守關丹。

  第33軍、第15軍和第50坦克旅組成倆個機動作戰兵團,其中第33軍和第50坦克旅以巴都牙為駐地,同瓜拉隆駐軍負責北部區域清剿,第15軍以柔府為駐地負責南部區域的清剿。

  每次掃蕩出動的部隊規模不低於1個整編師,配合海軍和空軍直接支援。

  其中以第254印地坦克旅和第50坦克旅為核心,混編1個裝甲運輸車步兵旅,編制為倆個機械化作戰兵團,實施單日200公里範圍重點打擊,對於區域範圍內的團級以上建制紅方部隊,實現發現即摧毀。

  早期紅方部隊集中化較高,通過偵察機搜索,前期清剿預計給紅方造成5-8個團的損失,壓縮紅方作戰部隊的集中建制規模。」

  李雲龍對於機械化大兵團遠距離奔襲作戰已經有了很深的研究和實戰經驗,他的這一個招數,直逼紅方軟肋,缺乏空中支援,缺乏對抗坦克部隊的有效手段。

  丁偉和大旅長、孔捷等人被李雲龍這倆個機械化作戰兵團的戰術一下子也弄得沒有脾氣。

  仗打到這個時期,留在半島的部隊損失一半都不奇怪,畢竟戰力方面全部落入下風,而早期紅方部隊沒有經過毒打,各級指揮官都不會高度重視游擊戰的價值,應該有不少指揮官選擇死戰方式。

  只要在巨大的損失目前,他們才會接受現實。

  「紅方殘餘部隊進一步分散作戰,在叢林實現營以下游擊作戰方式,彈藥物資補充,以蘇門答臘島小規模偷運方式,對半島游擊作戰部隊進行彈藥補充和人員補充。


  開展大規模交通要道的夜襲戰,反偵察戰和針對藍軍崗哨的麻雀戰。

  依託可靠的橡膠園、香蕉園群眾基礎,接近城市附近,針對藍軍小規模部隊展開持久的游擊戰,以分散作戰持續擴大藍軍的傷亡。

  由於半島熱帶叢林較多,藍軍對於分散游擊的紅方無法徹底剿滅,紅方將在叢林中堅持作戰。

  同時開始發動群眾在占領區大規模抗議。」

  丁偉反擊的力度有限,經過眾人的討論,如果沒有外部的干擾,這個游擊戰爭至少要堅持五年以上才能取得顯著效果,游擊戰爭每個月能展開十多次有效行動,殲滅藍軍兩三百人的話,一年下來可能造成藍軍兩三千人的傷亡,當然,考慮雙方的戰力,紅方傷亡不會比藍軍少。

  如果能夠持續不斷,5年造成藍軍一萬多人傷亡還看不到剿滅紅方的希望,那這場戰爭基本上就會回到談判桌上。

  「藍軍開始對蘇門答臘進行打擊,太平洋艦隊更加嚴密封鎖海峽來往船隻,空軍開始對蘇門答臘軍事目標進行打擊。

  與此同時,聯合荷軍展開聯合行動,抽調第15軍和第50坦克旅,配合荷軍3到5個師,一支特混艦隊,在蘇門答臘進行登陸作戰。

  聯軍分成倆路,一路從杜邁登陸,一路從瓜拉丹登陸,第一階段戰略目標是占領海峽沿岸,截斷對半島的軍事支援,同時占領蘇門答臘油田。

  由於具有堅固港口防禦工事,聯軍方面經過一個多月的轟炸,破開了港口大部分工事,然後登陸大軍在空中轟炸和艦炮支援下強行登陸。

  轟炸和艦炮摧毀了紅方炮火支援,登陸部隊面對紅方地面部隊的反擊,以一個步兵旅代價完成淺灘登陸,將大炮和坦克輸送上岸後,紅方只能節節敗退。

  這倆次陣地戰,紅方防守部隊投入,步兵方面不低於6個團以上,炮兵方面至少投入2個炮兵團,戰役以紅方損失全部炮兵和半數以上步兵結束。」

  李雲龍的這個假設不是空穴來風,戰爭的進展極可能變成多個主體的爭端,到了這個程度,黃清源他們可能要面對更多的敵人了。

  「面對藍軍咄咄逼人攻勢,紅方撤出馬六甲沿岸城市,主力退入山區和藍軍暫時無法控制的西海岸發展。

  蘇門答臘島南北長約1700餘公里,東西寬200公里到300公里,有著較大縱深和戰略迴旋機會。

  利用持續不斷的移民集中,蘇門答臘華人已經超過1000萬,其他種族合計700餘萬,人口方面占優,為戰爭持續下去奠定基礎。

  如果藍軍方面離開沿岸地區追擊進入山區,則以游擊戰方式通過破襲交通線,騷擾襲擊後勤供應,夜戰襲擊冒頭部隊的方式持續不斷打擊藍軍。

  考慮到藍軍空軍優勢和炮火優勢,戰爭儘量引入熱帶叢林地帶進行,降低藍軍空中優勢的影響。

  由於戰爭有長期持續下去的趨勢,為了確保戰略主動,紅方以大面積熱帶雨林地帶為生存空間,通過複雜多變的熱帶雨林地形和氣候,使得藍軍清剿工作將不可行。

  同時,當然熱帶雨林對於紅方也是巨大考驗,為此,要訓練團級及以下小股部隊在熱帶雨林複雜危險環境下生存的能力。

  同時,原來的步兵武器兵工廠要化整為零,在島嶼中部山區建設小型武器彈藥兵工廠,支撐周邊部隊輕武器和彈藥的自給自足。


  兵工廠原材料除了當地自己採掘生產一部分,還要開展大規模海外原材料補給,用漁船、快艇等等少量、多頻次反封鎖。

  訓練主力部隊運動戰能力,通過熱帶雨林掩蓋運動的行蹤,一旦抓住藍軍方面部隊有突出孤立的時機,迅疾集中力量發起夜間局部區域決戰。

  主力野戰部隊要有晝夜行軍百里路程以上的能力,這樣可以在倆三天內集中方圓百公里部隊,至少能集中3到5個團的一個集群,可以對藍軍突出旅級冒頭部隊進行夜襲,哪怕不能得手,戰鬥到天亮即撤退。

  通過游擊戰和運動戰,對藍軍方面持續不斷攻擊,迫使藍軍主力不得不龜縮在沿著海岸線的有些幾個城市中。」

  丁偉的應對讓李雲龍皺起眉頭,按照藍軍方面的限制,能夠登陸蘇門答臘島的藍方聯軍,最多也就是8個師左右,從兵力上來說絕對劣勢。

  如果紅方分散開來,藍軍要在4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抓住紅方部隊的痕跡,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於華人在島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紅方有足夠的支持者提供糧食等必備物資生存下去。

  至於武器彈藥方面,通過分散的小型兵工廠,可以確保步槍/機槍子彈和手榴彈、迫擊炮彈等基本供應。

  黃清源他們早就做了輕武器自給自足的打算,生產步兵武器和彈藥的工具機設備在島上起碼分散了好幾十處,每一處都能供應一倆個團的消耗。

  這個武器製造網絡,根本不是短期內藍軍可以摧毀的。

  所以,對於藍軍層出不窮的襲擊,李雲龍哪怕手握空中優勢,可以在白天呼叫空中支援,形成對紅方部隊的絕對壓制,但是現在丁偉不出現在白天,就是夜戰、混戰方式,空軍的優勢等於就廢掉了。

  李雲龍思考了很久,才進一步給出下一步的作戰策略。

  「藍軍方面組建快速反應攻擊群,以旅和團為基本單位,前線派出培訓的當地人進行偵察,尋找兵工廠和紅方部隊駐地。

  通過大量的情報工作,將紅方駐地和兵工廠標識出來,然後出動快速反應攻擊群和空軍逐步摧毀,由於情報人員培訓和偵察需要大量的時間,本戰術預計用2年時間建立情報人員和網絡,前期並不打草驚蛇,暗中搜集情報。

  在明面上,部隊仍然保持重點出擊的戰術方面迷惑紅方。

  通過這種方式,藍軍至少在3年內可以摧毀紅方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武器彈藥供應和野戰部隊。

  通過集中履帶式運兵車和輕型坦克,以及引入美式吉普車作為部隊高機動性的工具,快速反應攻擊群能夠在一天內穿插200公里到300公里鄉村路的運動能力,以運動戰對付運動戰。」

  「那麼現在雙方的時間線呢?戰爭進展到現在這個白熱化狀態,戰爭持續多久了?」高建武問道。

  他的問題好像不相干,但是李雲龍反應過來,前期大馬半島的戰鬥,至少要僵持2年以上,登陸蘇門答臘折騰下來,起碼三五年才能真正見些效果,也就是說,這場戰爭打到現在這個模樣,短則五六年,長則都七八年了。

  大旅長眼中精光一閃,「換句話說,即便沒有我們的直接參與,黃清源他們也能堅持到最終的勝利,藍軍很難在遠東支撐這麼大規模的戰爭持續這麼多年。無論是人員傷亡還是戰爭軍費的開支都支撐不下來。」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