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悲催的項羽,一生中錯失了多少個翻盤機會?
2025-01-03 09:08:39
作者: 一個人的遠遊s茹毛
如果細數歷代起義首領的戰力,那項羽算是唯一一個爆表者。
他可以單槍匹馬入敵軍取敵人首級,還可用區區幾千人殺得敵人十數萬兵馬望風而逃,力拔山河氣蓋勢的光輝形象永遠無人替代。
可就是這樣一個史詩級的英雄人物,最後卻落得個兵敗慘死的下場,霸王別姬的橋段讓千年藝人世代傳唱,經久不衰。
作為一個武者,項羽是成功的,他通過實戰一步一步塑造起自己戰神的形象;而作為一位王者,他是失敗的。戰神級的韓信亞,他竟然棄之不用;亞父級的謀士,竟都被他活活氣死······讓我們一一細數那些錯失的、可以讓他翻盤的機會:
機會一:本該好好安撫投降的秦軍將士為己所用,他卻選擇無情坑殺。巨鹿之戰,項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章邯帶領二十多萬秦軍投降,這本來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果夠聰明的話,應該好好安撫這批投降的秦軍,適時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及時將他們改編,派出自己的將領進行管理,這才是上上策。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並沒有將這批降兵收為己用,反而認為是一種負擔,將他們跟自己的兵馬分隔開來,進行區別對待,最終導致這些投降的將士心生不滿,最後為了免除後患,竟一殺了之。這種做法,無異於跟天下所有的秦國人為敵,最終導致子嬰選擇向劉邦投降,也使得他在占領咸陽後不敢定都在那兒,甚至不敢久留,白白失去對這塊肥沃土地的直接控制權。
機會二:項羽聯軍攻入函谷關直達戲下後,本來可以順勢攻打駐紮在霸上的劉邦,可他卻選擇了休兵。當時劉邦不准聯軍入關,明顯就是想割據一方,各諸侯見此都非常生氣,如果項羽以此為藉口迅速指揮聯軍攻打劉邦,即使不會一下子消滅劉邦,也會讓他元氣大傷,畢竟當時的軍力是四比一,項羽這邊占絕對的優勢。
機會三:鴻門宴上,本來可以殺死劉邦這個心頭大患,他卻為了面子心慈手軟放了劉邦一馬。按照范增的設計,自從劉邦進入項羽的軍營那一刻,幾乎無生還的可能,但偏偏到了摔杯為號這個環節,項羽選擇了放棄,白白錯失了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讓劉邦得以僥倖逃脫。
機會四:將劉邦困在咸陽不失為一步好棋,但他竟然聽信陳平的鬼話,選擇了放虎歸山。在派范增去處理義帝一事時,范增在離開前曾一再告誡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放劉邦回去他的封地漢中,但最後還是聽從了陳平的勸說,選擇拿劉邦的家眷作為人質,放了劉邦。
機會五:在劉邦東進關中、秦地軍情告急之時,他卻選擇去攻打陳餘,救齊國。劉邦是當時最具實力的對手,東進關中目的非常明顯,項羽本應集中優勢兵力,聯合其他諸侯先去救助關中才對,但他卻選了陳餘這個軟杮子來捏,白白錯失了良機,導致關中大片土地落入劉邦的手中。
機會六:鴻溝定盟本是無奈之舉,但千不該萬不該放了劉邦的父親和妻兒,讓其免除了後顧之憂。本來,如果劉邦的父親和妻兒還在項羽的手中,他必定會投鼠忌器,也不至於在後來將項羽趕盡殺絕。
機會七:韓信是一枚關鍵的棋子,當時他正在坐山觀虎鬥,如果能將他拉攏到自己一邊,或讓其保持中立,項羽後來也不至於輸得那麼慘。雖然,項羽曾派武涉去說服過韓信,但口惠而實不至,沒有許下什麼承諾,也沒有下足決心和功夫,以至後來被劉邦的一個「齊王」封號所收買,徹底改變了戰局。
機會八:垓下一戰敗走,本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卻不肯過烏江。雖然自己的兵馬已拼盡,但楚地就在烏江那邊,渡過去,捲土重來未可知,最起碼也不會死得那麼慘烈,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一條道上走到黑,留下千古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