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全國土地,被孫鳴多定義為新政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出於對宋代官場的了解,和對秦檜這個他欲殺之而後快的想法。他又悄然離開京城,在李綱的建議之下,他們一行人朝當時的北京(邯鄲大名縣),也叫大名府而去。
孫鳴多此行依然是一套普通的衣服,他要親眼看看這大宋的江山社稷,以及民間及官府對丈量土地時的態度。順便也想了解一下沿途農民抗爭之事。
幾日後他們來到了陳橋,這裡依舊帶著幾分歷史的凝重。孫鳴多站在這片土地上,心中湧起了對那一千多年前著名歷史事件的震撼和感想。
這是改朝換代的地方,也是歷史賦予了陳橋成為一個時代開始的地方。
而徽宗皇帝卻對太祖皇帝泛起了緬懷之情。在這裡,趙匡胤黃袍加身,開啟了大宋的繁華篇章。
而如今,他也期望孫鳴多能在這祖宗的龍興之地,尋得一些治國的新契機。孫鳴多的所作所為,令他欽佩之情,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他更知道自己無能力治國,只能將振興大宋的期望寄予在孫鳴多的身上。
翌日清晨,孫鳴多一行出陳橋,沿著官道前行,官道兩邊都是麥田。麥穗飽滿、低垂,仿若一片金色的海洋。
「皇上,您看麥穗。」芷若輕聲道。
「麥穗怎麼了?」孫鳴多不解的問道。
「它們低垂的樣子,是不是像在給您磕頭呢?」
孫鳴多微微一笑,「小丫頭,你什麼時候也學會拍朕的馬屁了?」
「這不是拍馬屁,」芷若撅著小嘴,「您將我大宋朝治理得好,農民的莊家才能夠種得好,所以麥穗株株才能飽滿,要是麥穗空癟的話,那就不能像現在這樣,朝您磕頭了。」
李綱接過芷若的話頭,「陛下,臣覺得芷若姑娘說得很對,要不是您及時的疏通河道,這些莊稼是絕不會像現在這樣飽滿的。」
「朕帶了一群馬屁精出來,」孫鳴多笑了兩聲,「不准再拍朕的馬屁了,要不然,朕坐下的馬就會四蹄騰空了。」
中午,他們在官道邊的食肆吃飯。聽見隔壁桌的幾個人正談論馬家河子村今日有縣衙的人在那裡丈量土地。孫鳴多幾人心照不宣地互視了一眼。
天氣太炎熱了,看到路邊有個小女孩兒在賣草帽,於是孫鳴多命小嬌給每個人都買了一頂。
馬家河子村前有一條小河,就叫馬家河。這個村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百多戶的村落,背靠著一座山丘。而山丘之下,便是廣袤的糧田。
一個身穿公服的人坐在一株大樹下乘涼,手裡扇動著幞頭帽,青綠色曲領大袖的公服敞開著,官靴也脫在一邊,露著兩隻大腳丫子。
「陛下,」李剛悄聲對孫鳴多說道,「樹下那人的打扮,是一縣丞。」
麥田裡正有一群人在丈量田地,周圍站了很多看熱鬧的人,孫鳴多他們幾人也站在這群人里。
那幾個小吏手裡拿著步弓,沿著田埂行走,圍繞著一塊麥田走了一圈,其中一個小吏走到大樹下,扔掉步弓,朝樹下那人拱手道:「啟稟二老爺,這塊麥田已經丈量完畢。」
「有多少呀?」縣丞問道。
「回二老爺,一共五十八畝。」喝水的小吏回答道。
縣丞拿起身邊的一個帳冊,用毛筆沾了沾墨汁,正要往上面填寫。
「官老爺,這不對呀?」一個老農和一個年輕的姑娘走過來,「我家土地一共只有五十三畝,這怎麼會多出來五畝呀?」
「你這老兒,」小吏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莫要狡辯,你這田產明明是五十八畝,你卻非說只有五十三畝。」
縣丞擺了擺手,「莫要與他糾纏,快去丈量他人田地。」
「官老爺,您行行好,老農這塊地是有地契的,那上面明明寫著五十三畝,現在......您行行好。」老農跪到縣丞面前,顫巍巍地從懷裡拿出一張地契。
縣丞拿過去看了看「你這地契已經作廢了,以後要按照現在丈量的田畝之數了。」他將地契扔給老農。
「我可告訴你,你少報田產,莫不是你想偷稅漏稅,這可是欺君之罪,要殺頭的。」小吏說著話,瞪了老農一眼。
老農被女兒扶起來,正想離開。另一個小吏帶著一個農人走了過來。「啟稟二老爺,這家的田畝也丈量好了。」
「多少呀?」縣丞又拿起帳冊。
「回二老爺,五十一畝。」小吏說著話,湊到縣丞身邊,將一隻手伸進縣丞的靴子,一聲響動之後,縣丞才提筆在帳冊上登記。
「不對呀,」剛才的老農走過來,「官老爺,你們丈量錯了。」
「你胡說什麼?」小吏大聲斥責道。
「二餅家的土地明明是五十九畝,你們怎麼丈量完只有五十一畝。」
「別家的土地,你知道什麼?」小吏罵道,「再說,你他媽管得著嗎?」
「我怎麼不知道,」老農著急道,「我們家的土地和二餅家的土地是連在一起的,都在一起耕種了幾十年了,我怎能不知道。」
小吏看了看二餅,「這可是你自己的事了,他要是非咬著你不放,那你自己看著辦吧。」
「萬大爺,」二餅將老農拉到一邊,悄聲對他說了幾句話。又指了指縣丞的官靴。
老農一臉無奈,看了看女兒。長嘆了一聲,「閨女呀,咱們鬥不過官府,咱......回家吧!」
「爹爹,」女兒帶著哭腔說道,「多出來五畝地,我們每年就要多交五畝地的賦稅。這樣下來......我們收成好的時候,或可支撐。要是遇到災年,那我們可怎麼活呀!」
小嬌幾個人看到這個時候,都已經怒火中燒了。可是沒有孫鳴多的旨意,誰都不敢擅自妄動。
孫鳴多知道此刻還不是暴露身份的時候,他想知道,這大宋的基層到底爛到了何種地步,他要看看這背後到底還有多少紫魅魍魎。
女孩看著縣丞一幅怡然自得的樣子,她狠了狠心,將自己手腕上的銀鐲子摘了下來。
「二餅,」女孩扭過身,「你把鐲子給他吧。」
「這樣做就對了,」二餅接過鐲子,「我們莊稼人,永遠也鬥不過官府的。」
當二餅一臉諂媚地將鐲子放進縣丞的官靴里,又指了指老農。
「你叫他們過來吧。」縣丞拿起帳冊,「把你的地契給本官看一看......這就對了嗎?剛才是本官看錯了。」
縣丞沾了沾墨汁,「萬有祿,田產一共五十三畝。」
「官老爺,」老農眼睛翻看了他一下,「為何還是五十三畝,二餅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