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張楊跟呂布一樣,都是起於草莽,因武勇過人而在邊關展露頭角。
所以呂布身上具備的缺點,張楊同樣具備。
呂布作為漢室功臣,完全有機會扭轉風評,成為一方強大的諸侯。
但是他做不到。
由於常年處在惡劣的邊境地區,所以無論是并州集團也好,或者是涼州集團也好,都是信奉存在主義哲學的擁躉。
即得過且過,缺乏政治目標。
生存條件的惡劣,導致並涼二州的軍團沒有雄心壯志,一切以眼下利益最大化為追求。
像董卓呂布也好,李傕郭汜也好,部下都是以善搶掠而聞名。
整個涼州集團,圍繞他們的話題,不是搶劫就是內訌。
愣是沒有一個人提出一個明確的政治目標。
因為邊境部隊的主題,就是只顧今天,不管其他。
指不定哪天就死在邊境了。
董卓死後,西涼軍群龍無首。
如果不是賈詡在關鍵時刻獻出毒計,西涼軍甚至都意識不到自己擁有顛覆朝廷的力量。
呂布也好,張楊也好,他們都擁有強大的武力。
卻從未意識到天下早就變成了有槍便是草頭王的時代。
兩人都缺乏政治目標,既沒有想過要統一天下,也沒想過要割據一方。
呂布四處奔波搶奪城池,張楊派人過來奉天子還都,都僅僅只是在為自己爭奪一點生存空間罷了。
董昭的問題問的很尖銳,使張楊陷入了迷茫。
他到底想要什麼呢?
「今天子乘輿在河東,若是棄去,非忠臣所為。」
「若不去,也未必能夠與袁紹、曹操、劉備等人爭鬥。」
「此事卻是難吶……」
張楊皺緊眉頭,一時間無法做出判斷。
董昭本就不是張楊的人,自己是被他強行扣在身邊做的騎都尉。
他知道張楊無有雄才大智,跟在他身邊是沒有出路的。
現在天子東歸,諸侯齊來保駕勤王。
這正是他董昭脫身,追尋明主的好機會!
「今袁、曹雖為一家,勢不久群。」
「曹孟德雖弱,然實天下之英雄也,府君當故結之。」
微微一頓,又道:
「劉玄德起於北地草莽,卻在群雄環伺之下,立身於徐州。」
「此亦當世之英雄也。」
「曹劉二人皆是府君需要交好的對象。」
本來董昭是看上了曹操的。
因為在曹操在入主兗州時,先後打贏了黑山於毒,匈奴於夫羅,以及青州黃巾軍。
並且還聯合袁紹,在匡亭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袁術。
粉碎了袁術染指兗州的野心。
就曹操目前展現出的軍事才能,使董昭認定此人為雄主,可以成事。
他也本就打算借著這次機會,去投靠曹操。
可誰能想到,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一個涿縣出身的織席販履之徒異軍突起。
不僅在徐州打下了一片天地。
琅琊收服泰山軍,青州生擒袁譚,廣陵大敗袁術。
以上種種事件,無不深深震驚了董昭。
他實在不敢相信,這是劉備一年之內所完成的事。
甚至,此次諸侯齊來河南尹勤王,疑似也是劉備在牽線搭橋。
一下子,搖來了這麼多諸侯。
其號召力,魅力可見一斑。
基於此,董昭不得不重新評估一下曹劉二人了。
「依公仁的意思是……?」
張楊試探問。
「我河內受戰火波及較少,匈奴南侵之時,亦是多走河東、并州郡縣。」
「既然河內尚有餘糧,何不借著此次諸侯會聚的機會,拿出來犒賞聯軍。」
「再進上犬馬金帛,以此交好眾諸侯。」
「若事有成,永為深分。」
聽完董昭的建議,張楊沉思了片刻。
河內地小,周圍皆是強權,他的確沒能力保得住。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借著此次天子東歸,就在朝廷中謀個一官半職。
「也好,就照公仁之言辦理。」
「我拿出河內錢糧來,大餉聯軍軍士,只盼能交好四海英雄。」
「為將來謀個出路。」
隨後,張楊命人回河內去置辦錢糧,押解至河東來。
……
又過數日。
天子乘輿趕至河南尹。
再見舊地,百事未備,城郭崩倒,欲修不能。
劉協正悽愴之際,忽有下人來報李傕、郭汜二賊已領兵追至。
劉協大驚失色,急忙招來張楊、楊奉、韓暹、董承等手握兵權之臣。
「朕已遣使,發往兗、徐二州。」
「今曹兗州、劉徐州大兵皆未至,賊勢迫來,如何迎之?」
眾人對視一眼,旋即齊聲應道:
「臣等皆願與賊決死戰,以保陛下!」
國舅董承憂心忡忡,諫言道:
「今城郭不堅,兵甲不多,戰如不勝,當復如何?」
一句話瞬間將眾人問倒。
別看眾人手裡的兵馬加起來也有個萬把人。
但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楊奉、李樂、韓暹等白波軍皆不願放天子東歸,如今護送至河南尹後,已經開始後悔了。
並且楊奉與韓暹關係也並不是很好。
白波軍內部尚且如此,何況他處?
董承意識到了這一點,本想利用二者之間的矛盾,借力打力。
奈何西涼賊追的太近,又不得不借用白波軍的力量。
想著詔書已經發出,曹操、劉備那邊應該很快就會派人過來,索性繼續往東走。
擺脫二賊的追捕才是上計。
「陛下,詔書既已發出,料兗、徐之兵不日便至。」
「我等不若繼續向東,先投兗州。」
楊彪問道:
「國舅此前言曹操不可信,今奈何往投之,而前後相背耶?」
董承暗想你這不廢話嘛。
因為曹操離的最近,我們除了往兗州跑,還能往哪跑?
「今涼逆迫的近,先投兗州而尋求庇護,然後再思慮其他。」董承開口解釋。
劉協當下也顧不得許多了,即命起駕向東。
百官無馬,隨駕步行。
又過一日,方離了雒陽不遠,行無一箭之地。
但見塵頭蔽日,金鼓喧天,無限人馬來到。
只見一員驍將領騎兵趕來,至車前拜啟道:
「末將夏侯惇,奉吾主之命,盡起兗州之兵,應詔前來護駕!」
曹兵先至,這也在眾人的意料之中。
劉協心安不少,即出言嘉獎夏侯惇之忠勇。
又過半日,
忽報正東又有一路軍到。
劉協大驚,即命夏侯惇前去探查。
夏侯惇命典韋領十數騎前往,須臾折返。
答覆劉協道:
「請陛下勿憂,此曹兗州引步軍來也!」
曹操領著步兵竟然如此神速。
劉協暗驚之餘,急召曹操來駕前參見。
曹操引曹洪、李典、樂進等將來見駕。
曹操在御前拜道:
「臣向蒙國恩,世食君祿,刻思圖報。」
「故前夏侯惇提前過來協助。」
劉協聞言大喜,「曹將軍真社稷之臣也!」
即賜平身,宣諭慰勞。
安營畢後,曹操自出殿階來,長舒一口氣。
「好在未教他人搶先,看來曹某是第一個到的。」
曹操臉上洋溢著久違的喜悅,這是他今年最為痛快的事。
只要迎奉了天子,他便能利用大漢四百年的招牌,為自己收納天下英雄。
夏侯惇快步走來,手裡拿著一封軍報,面色凝重地向曹操匯報導:
「明公,剛剛收到情報。」
「朝廷此次不止向我兗州發了詔,也向徐州齎詔宣了劉玄德來。」
曹操臉色驟變,鷹目一揚:
「他來做什麼?」
這劉備遠在徐州,怎會跑河南尹來湊熱鬧?
你也個偏的不能再偏的漢室宗親,不會在這時候開始表忠心了吧。
曹操不能接受劉備也能摻和這件事。
天子他是勢在必得,為此即便真的打破曹劉關係,也在所不惜。
「劉備現在何處?」
曹操沉聲問道。
「不清楚。」
夏侯惇搖了搖頭,「我大軍已發數日,荀司馬那邊的軍報尚未傳回。」
嘶……
曹操深吸一口氣,雙手環於胸前,來回踱了兩步。
俄頃,開口道:
「前有劉玄德插手此事,後又有傕、汜二賊窮追不捨。」
「此地斷不能久留,待我去面見天子,言說遷都許縣一事。」
話落,當即入城去見劉協。
拜於殿階之下,正要開言,忽報李傕、郭汜已經領兵殺到。
劉協、伏皇后聞言,皆戰慄不能言。
「……曹愛卿,涼逆殺至,這可如何是好?」
曹操急忙出言撫慰天子:
「陛下勿憂,今傕、汜二賊罪惡滿盈,操正為討賊而來。」
「臣有精兵二十餘萬,以順討逆,無不克捷。」
古人只要一涉及到數字,就主打一個信口開河。
因為這種東西沒辦法去查驗。
果然,劉協在聽聞曹操有精兵二十餘萬後,心情頓時平復不少。
「朕有曹愛卿,自然無虞。」
「請愛卿千萬小心。」
曹操再拜:
「請陛下善報龍體,以社稷為重。」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臣去去便回。」
出了城,曹操即點本部兵馬,截住李傕、郭汜的西涼人馬。
李傕躍馬橫戈,揚鞭罵道:
「我有敗呂布之功,輔助四年,三輔清淨,國家所知也。」
「今何以反指我為國賊,使汝來拒我耶?」
曹操聞言大怒,即命曹仁、典韋領了三百鐵騎,衝殺李傕軍陣。
又命夏侯惇、曹洪各領一軍,自左右兩路出擊,夾擊二賊。
兩軍正斗間,忽聞東面一軍殺到。
曹操駭然,若有軍自後路繞襲,他軍陣必散,為李傕、郭汜所敗也。
遂遣李典、樂進領一軍,截住來軍。
二將領命,上前攔住去路。
「那軍休要再往前!」
李典厲聲喝斥。
軍陣中,一員極其雄壯的將領,躍馬橫槍而出,聲若洪鐘:
「吾奉劉使君之命,前來保扶王駕,爾等怎敢攔道!」
劉備的人?
李典與樂進對視一眼,未及開口,又一將躍馬而出。
「孤乃陳王劉寵,聞天子東歸返京,特來保駕。」
「公等在此攔路,是同來保駕耶,或來劫駕耶?」
李典、樂進大驚,慌忙解釋道:
「同奉王命,特來保駕!」
劉寵厲聲叱道:
「既同為保駕,為何阻攔!」
李典、樂進無言以對,只得讓出道路,回報曹操。
劉寵與趙雲率軍繼續向前。
天子聞說又一軍自東而來,本是心驚不已,即遣人去查探。
少時回報說,並非是賊軍。
而是陳國陳王劉寵與徐州劉備的人馬。
見是自己人,劉協乃放下心來,即召劉寵、趙雲來階前參見。
二人拜與殿階之下,道明來意。
劉協即命平身。
又問二人出身。
劉寵又道:
「臣乃明帝玄孫,敬王曾孫也。」
劉協又驚又喜,激動地幾乎快要哭出聲來:
「公乃朕之皇叔也!」
當下竟顧不得禮法,自爛階下走上前,握住劉寵的手。
像是孩子在長輩面前哭訴委屈似的,垂淚泣道:
「李傕、郭汜二賊弄權已久,國事皆不由得朕。」
「今得英雄之叔,朕有助矣!」
劉寵見著皇帝落魄至此,亦是嗟嘆不已。
「陛下寬心,臣此次帶來了三千蹶張士,皆能征善戰。」
「豫州刺史郭使君也領大軍在後,不日便到。」
「臣身邊這位趙將軍,更是一身勇力,渾身是膽。」
「麾下有一千精騎,足可退敵。」
劉協看向趙雲,見他身長八尺,濃眉大眼。
闊面重頤,威風凜凜。
心中好感倍增。
右手也將趙雲的手握住,慨嘆道:
「趙將軍與皇叔皆乃社稷之臣,朕無憂矣。」
又看了一眼崩壞的城牆,耳邊是人馬嘶喊之聲。
「現在賊兵至近,曹愛卿正與涼逆廝殺,兩位愛卿可去助力。」
「喏!」
二人齊聲領命而去。
另一邊,曹操正於中軍處指揮作戰。
李典、樂進二人趕來回報。
曹操忙問:
「如何,攔截住來人沒有?」
李典、樂進如實向曹操匯報。
曹操驚嘆道:
「劉玄德來得竟如此神速!」
劉備的人馬沒比曹操慢多少,這令曹操始料未及。
按他的預想,他們肯定能在劉備到來之前,把天子乘輿迎到潁川去的。
不想都還沒出發,便被趕上。
李典進言道:
「劉備派來的是輕騎,他們拋棄輜重,只圖速度,故而趕得快。」
聽聞這話,曹操更加心驚了。
如果劉備單純只是想保扶王室,過來保駕勤王的話,至於這麼拼命嗎?
難道說他跟自己一樣,也是另有所圖?
正說間,東邊蹄聲如雷。
趙雲、劉寵領兵趕至,大聲說道:
「曹兗州,我等奉天子之命前來助你退敵!」
夏侯惇聞言,大是不滿,冷哼道:
「我大軍正處上風,不時便將擊敗涼逆,生擒傕、汜二反賊。」
「此二人來得慢,卻要與我等爭功!」
曹操心中雖感不快,但為了給天子儘量留下一個好印象,只得道:
「既是同為國家討賊,不必細分這些。」
「元讓與子廉可各領一軍,分左右兩翼出擊。」
「吾自率中軍沖陣!」
一聲令下,鼓聲大響,三軍齊出。
李傕、郭汜見敵軍來得兇猛,即派出西涼鐵騎上去阻攔。
騎兵如洪水決堤一般湧來。
卻不想被劉寵命人射住。
蹶張士萬箭齊發,一時間箭如雨下。
不少騎士紛紛落馬倒地,被同伴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西涼鐵騎沖不進陣,只好退卻。
趙雲自領麾下雲騎,於李傕軍陣中來回衝突三遭。
每出必斬首而還。
李傕子侄李暹出馬迎敵,未及開言,趙雲飛馬過去,一槍刺死。
曹操遙望軍中這一將,見他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不免心生感慨。
忙搖手指著問道:
「那將是何人?」
軍中有人識得趙雲,向曹操解釋道:
「那人是冀州常山人,姓趙名雲字子龍,是劉備麾下的騎兵統帥。」
劉備……
曹操嘴角微微一撇,說是不酸是不可能的。
「劉備手下能人何以如此多耶?」
典韋聞言,忙回首沖曹操喊道:
「曹公,且看某斬將來!」
話落,率軍沖入敵陣,直奔李傕軍陣而去。
李傕另一子侄李別挺槍出馬,迎上典韋。
戰不一合,被典韋斬落於馬下。
典韋割下李別人頭,返回軍陣。
將頭顱舉過頭頂,口中高喊:
「李傕人頭在此!」
眾軍士不明真相,曹軍軍士無不士氣大振,喊打喊殺。
涼州軍士皆望風披靡,不敢接戰。
曹操見此,大喜過望,上前接住典韋。
拍了拍他的後背,讚嘆道:
「子真古之惡來也!」
一面卻又暗想,
劉備,汝有趙子龍,吾亦有典惡來也。
一時間,聯軍占了上風。
西涼軍抵敵不住,大敗而走。
劉寵、曹操俱是親掣寶劍押陣,率眾連夜追殺。
一晚上,剿戮極多,降者不計其數。
李傕、郭汜皆望西逃命,忙忙似喪家之犬。
聯軍一路追殺,至天明而回,來見天子。
劉協嘉獎眾人之功,先命眾人回去休息,次日再進宮議事。
這邊趙雲回了營,恰好豫州刺史郭貢連夜率軍趕到。
他帶的人多,故而來得遲了。
劉寵向他說明已退卻涼州逆賊,只是觀天子過得困頓,後宮中人多以棗菜為食。
實在艱難。
郭貢忙說道:
「吾此次亦帶來了不少糧秣,何不藉此機會先天子進獻糧米酒肉?」
如果說只有一個諸侯見到天子,那主動權在諸侯手裡。
現在來了兩家實力相近的諸侯,那主動權就在天子手裡了。
考慮到之後要遷都陳地,大家都希望藉此機會向天子示好。
劉寵欣然同意,帶了從人,與趙雲、郭貢三人一同入宮去見天子。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