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關羽陸續也開始接觸到恆河下游的土邦。
「能得到這些土邦的支持,之後於大漢有利!」
貴霜的人口,畢竟已經達到千萬!
無論是將來封邦建國也罷,還是設立都護府也罷,都需要當地人的配合。
所以,與其做適當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諸葛亮帶著驃國的一員嚮導與一處土邦部落的酋長交流。
為了表達自己的善意,同時也避免激發對方的牴觸情緒,諸葛亮用詞儘量謹慎,表達出大漢對於這些百姓的善意。
不過這些土邦顯然不太理解諸葛亮的樣子。
還是驃國嚮導將對方的話語翻譯,諸葛亮這才瞠目結舌的從對方口中聽到一個真相——
「種姓制度?」
諸葛亮這才明白,在貴霜這片土地上,竟然還有這種奇葩的制度。
人生下來就有三六九等、高低貴賤,而且永世不得更改!
「這……」
諸葛亮顯得無法理解。
更讓諸葛亮無法理解的是,這些土邦百姓還對這套制度推崇至極!
為了糾正他們這套扭曲的三觀,諸葛亮還特意將大月氏的歷史又拿出來說了一遍。
其本意是想告知這些土邦百姓,他們並非是什麼卑賤之人。
不過這些土邦百姓的邏輯顯然太過強悍,讓諸葛亮一時之間都無從招架——
「您是說,現在統治貴霜的月氏人,其實是當年大漢的手下敗將?」
「不,其實是手下敗將的手下敗將……但這麼說也沒問題。」
一時間,這些土邦百姓愈發興高采烈!
「那豈不是說……漢人是比大月氏人還要高貴的種姓?」
「啊?」
諸葛亮怎麼都沒想到,這兜兜轉轉的怎麼又扯到了種姓的事情上?
諸葛亮費盡全身力氣與對方交流。
不過很快諸葛亮就放棄了這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無論與他們說什麼,他們最後都能扯到種姓和佛法上來。
仿佛除此之外,他們對於其他事物就沒有任何的認知!
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能是換一個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對方交流——
「只要打到上游去,就能獲得上游那些人的財物!」
「同時,因為大月氏人本就是大漢的手下敗將,所以將來貴霜的種姓將要重新規定!」
什麼禮儀教化,什麼生產貿易他們聽不懂。
但是財物還有種姓制度,他們卻是聽的明明白白!
當即,就有數個土邦部落答應了協助漢軍,並且主動幫忙帶路!
本來格外兇險的恆河在這些本地土著的帶領下顯得格外溫順。
大漢的舟船一路暢通無阻,很快就抵達了貴霜帝國最東端,同時也是恆河中游最大的城市——華氏城。
華氏城守軍見到大漢的舟船竟然自恆河而來,紛紛鬼哭狼嗥!
其守城將領趕緊吹響號角,示意敵襲!
除了在河道上的漢軍舟船,恆河兩岸還有許多來自恆河下游的土邦百姓。
見漢軍果真來到了這座城池,也是紛紛用含糊不清的漢話大喊——「進攻!進攻!」
不過當華氏城的守將擂動戰鼓,驅趕貴霜特有的象兵騎兵朝著城外衝鋒後,這些岸上的土邦百姓就一鬨而散,完全沒有方才的氣勢……
「這些人到底是來幹嘛的?」
戰船上的孫策、周瑜無語的看著岸上那些人的表演,也是無奈的搖搖頭。
不過隨即他二人就打量起了眼前的這座城邑還有那顯得威風凜凜的象兵。
城邑……
說是城,但其實極為低矮!
這種規模的城池,在大漢估計也就是一些偏遠地區非治所的縣城水平。
倒是那象兵惹得孫策和周瑜有些謹慎。
畢竟那堪稱恐怖的身姿實在是給人極大的衝擊,讓人不得不慎重以待。
「孔明之前在驃國遇到過,說是這種畜生最怕火焰和聲響。」
孫策比劃著名大象左右兩邊巨大的耳朵——
「有那麼大的耳朵,害怕聲響也不奇怪!」
而好巧不巧……
大漢如今最為有力的武器,恰恰就充斥著火藥與巨響!
「往象群中央轟!然後直接殺入城去!」
大漢艦隊中,早就準備好的火炮發出轟鳴!
下一刻,數十枚人頭大小的鐵彈便被轟向象群!
有大象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一枚炮彈轟碎了腦袋,紅白殘骸汁液迅速濺射到周圍的同僚身上!
一時間。
象驚了,人也驚了!
大象自古以來便是這片土地上的霸主。
只要有象兵出動,幾乎就沒有解決不了的敵人!
從來都是這些大象的鐵蹄將敵人一腳踩爆,哪裡會出現敵人將這些大象弄爆的道理?
而大象身上的士卒也是一樣難以置信!
相比於大象,他們更加無法適從!
因為大象終歸是獸,沒有認知。
可人卻有!
當漢人用著遠超他們認知的武器發動進攻的時候,這些貴霜人的天都快塌了!
「漢人……不可戰勝!」
隨著之前貴霜與大漢的貿易展開,其實這些貴霜人也知道了自己前身大月氏人的歷史。
不過本著如今貴霜帝國的驕傲,他們都拒絕承認過去弱小的那個自己。
對於漢人白紙黑字記錄下來的文獻,他們也全都是一種「不承認就等於沒有發生」的態度,完全否認幾百年前的事情。
畢竟。
強大的大月氏人怎麼會被匈奴擊敗?
而匈奴又怎麼可能被大漢擊敗?
大漢倘若真的是傳聞中的那般不可戰勝,那他們怎麼見不到大漢的蹤跡呢?
不過今日。
大漢火炮的轟鳴聲毫無疑問掀開了這些貴霜人最難以啟齒的事情——
「歷史,都是真的!」
「漢人,真的遠勝我們貴霜!」
來自靈魂深處的顫慄讓這些高種姓,本應該誓死抵抗的貴霜人紛紛丟下武器,朝著城外跑去!
而受驚的大象也在四處橫衝直撞,將少數一些還有戰意的貴霜人徹底摧毀!
之前逃跑的那些土邦人見到漢軍大發神威,也紛紛自藏身之地湧出。
他們怪叫著沖入華氏城中,很快便將城內洗劫一空,同時打掃乾淨來迎接這裡的新主人——
漢人!
僅僅是一輪火炮齊發,甚至都還沒來得及進行第二輪,偌大的一個華氏城就被攻占。
孫策在得勝後即興奮又失落:「公瑾,這貴霜好歹是大國,怎麼這般孱弱?」
周瑜掃了眼旁邊載歌載舞的土邦百姓:「伯符,你有沒有想過不是貴霜太弱,而是我大漢如今太強了?」
「我就問你,倘若今日沒有戰船,沒有火炮,那今日這仗該怎麼打?應該怎麼破去貴霜的象兵?」
「而且……」
周瑜對這些土邦人的貢獻也表示了肯定——
「這些人哪怕什麼都不做,就走在河岸邊上,對我們來說也是一股助力。」
「雖然他們不能如我們漢人一般立即組成大軍,但到底數量驚人,能壯膽色!」
「膽色?」
孫策嘴角抽搐:「公瑾你認真的?」
「方才這些人的表現你又不是沒有看到,人家大象一出來他們就全跑了,哪裡來的膽色?」
周瑜不置可否。
「但這畢竟是第一場戰事。」
「越是往後的戰事,他們就越應當知曉我大漢是不可戰勝的!」
「到時候若是真能聚集幾十萬人到貴霜的國都,那這仗可就打的輕鬆了!」
單憑漢人的火炮,遠遠不能壓制這千萬名貴霜百姓。
但是倘若有這些土邦百姓,用貴霜人反制貴霜人那可就不一樣了!
「伯符,還是上點心。」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我二人的封地大概都是在這貴霜,現在召集些人手總歸沒錯。」
「將來開墾田地、修建屋舍都少不了人。我們如今,總該開始考慮這些事情了!」
封地……
周瑜是知道怎麼激勵孫策的!
孫策頓時兩眼放光:「公瑾說的沒錯!」
「不過該說不說,我怎麼覺得這些土邦百姓其實好治理的很……」
——————
華氏城,乃貴霜最東面的大城!
其位於恆河與閻牟那河的交會點,可以控制整個恆河中游平原!
同時因為此地土地肥沃,人口茂密,也是貴霜帝國重要的財富來源。
沒人會想到,這樣一座位於貴霜最後方的城市會被突然冒出來的漢軍給攻占!
但是波調看著手中的軍報,還是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
「貴霜,被兩面夾擊了!」
大漢的西域都護府在北,安南都護府在東,好似兩條粗壯的手臂,將貴霜牢牢困住!
有貴霜貴族極為惶恐,請求波調將北面的大軍調往東面,重新奪回華氏城!
「現在調兵?那北面的西域都護府呢?不管了嗎?」
漢軍在伊犁聚集兵力乃是事實!
若是將北面的大軍調走,誰能保證這些漢軍不會一路追擊,直接殺到貴霜境內?
到時候漢軍兩路進攻,那貴霜才真是萬劫不復!
一眾貴霜貴族面如死灰。
難以想像。
前不久,他們還在覬覦西域,在幻想有朝一日能夠回到祁連祖地,徹底洗刷祖先的屈辱。
但現在,卻被告知漢軍已經出現在了東面,並且就連華氏城都已經淪陷?
波調此刻亦是一臉陰鬱。
此時他猛然意識到,之前他以為的漢軍孱弱是怎麼回事。
倘若不是看到漢軍「柔善可欺」,他哪裡可能將大軍調往北面,想要一舉拿下西域?
而漢軍若是真的「柔善可欺」,那又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拿下華氏城?
「狡猾的漢朝人!比匈奴還要狡猾!」
「我們祖先之所以被趕走,都是因為本質質樸啊!」
波調為自己,同時也是為祖先找了一個理由。
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漢人太過狡猾!
我大月氏人就好像一朵白蓮花一樣,清純懵懂,被他們這些壞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啊!
不過找理由歸找理由,這仗總歸還是要打下去!
貴霜幅員遼闊,兵力的調動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所以波調才說,倘若現在將大軍調到東面,很可能是大軍還沒趕到,就被漢軍徹底夾擊!
貴霜雖沒有什麼傳世的兵法,但大月氏人畢竟本就是遊牧出身,對基礎的常識還是再清楚不過——
「北面的大軍不能退!」
「反正北面的軍隊多是騎兵,來去如風!大不了和漢軍作過一場!」
「只要能夠擊潰漢軍西域都護府的兵力,那東面的漢軍根本不足為慮!」
「在此期間,唯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安撫東面,不要讓東面漢軍的優勢擴大!」
波調迅速做出部署——
「派婆羅門僧侶前去東方組織人手抵抗。」
「漢軍突然出現在東面,必然是從恆河水道而來……只要拖到暴雨時節,漢軍必然不戰自潰!」
東面大都是土邦。
在那裡,種姓制度就是一切!而最高的婆羅門就是天!
派遣這些婆羅門僧侶前去管轄,比派遣一萬大軍還要更加管用!
「而北方的戰事,由我親自前去!」
貴霜固然幅員遼闊,但卻依舊不能改變其本質就是遊牧民族建立的帝國。
到了這種時候,波調這個貴霜王、月氏王若是不親自前往前線殺敵,只怕過不了多久他的腦袋就要搬家了!
所以貴霜貴族對于波調的決定並無異議。
只是有年老的貴霜貴族提醒波調:「若是戰事不利,還請大王務必要儘快退軍!」
「大王萬萬不能重蹈「無名王」的覆轍啊!」
無名王,就是當年持功向大漢請求迎娶大漢公主的那名貴霜王。
在遭班超拒絕之後,他派一位名叫謝的副王領兵七萬前往西域攻打班超。
班超見敵眾我寡,於是採取堅壁清野、閉門不戰的策略,謝攻班超不下,四處搜掠又無收穫,於是糧草出現問題。
班超推斷謝會向龜茲求援,就派兵埋伏在前往龜茲的要道上。
後來果然不出所料,謝的求援士兵全被殺掉,並將首級懸示給謝。謝大恐,自知已無出路,便派使者向班超請罪,請求生還,班超同意。自此兩國一直和睦相處。
此戰不光是讓大漢知道了攻打貴霜不能急切,也讓貴霜吸取了教訓,知道不能和大漢死磕。
如今眾人就是以史為鑑,特意提醒波調,讓他知道輕重緩急。
「知道了!」
波調嘴上應著,眼神卻開始飄忽,顯然沒有將這告誡放在心上。
「放心!大漢乃是大國,貴霜同樣乃是大國!」
「貴霜之危,很快就能迎刃而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