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
「真相竟是如此嗎,還真是諷刺啊!」
孟凡將影像完全散去,他大概將歷史的脈絡完全梳理清楚了。
首先,封神之戰,通天教主被鴻鈞道祖暗算身死,通天教主倒下的軀殼化作如今的二十四節氣通天谷,形成了自然而生的炁局。
外界大天地,人體小天地,故而二十四節氣通天谷可以自成一方天地,因為其本身就是通天教主殘軀所化。
而這二十四節氣通天谷的密密麻麻的紋路其實乃是肌肉紋理,其中四通八達的道路則是血管脈絡。
而普通人行走在這些道路中,就相當於是普通的「細胞」,順著經絡血脈不斷遊走,只要走在正確的路上,便會被賦予行炁的資格。
這就相當於是對人的資質做出改易,也由此可見當初通天教主的偉力,而一旦走錯,就相當於是炁息逆行,從而導致走火入魔。
在通天教主死後,元始天尊不甘,解散門徒,去找鴻鈞道祖決一死戰,其後果未知,想來也是失敗了。
其後果就是,三清僅餘下太清道德天尊,而鴻鈞顯然也不想放過三清僅存的這一位,於是一直「追捕」於他。
後來也便有了太上轉生,在春秋時期化為老子之事,但由於鴻鈞作為天道,任天下之大,老子卻無處可去。
於是只好西出函谷關,帶著多寶出走域外星空。
不過西出函谷關後,多寶可能並沒有選擇和追隨太上一起離去,而是在西方建立釋家,固執己見,妄圖反抗。
老子再三思考,左右權衡之下,選擇將其留下,老子化胡為佛,以待後來。
釋家的產生,也有可能是作為變數,為了打破鴻鈞名下控制的道家,對於神州乃至於天地的掌控。
總之,種種原因,釋家誕生了。
而在老子離開之前,亦曾布置了多方暗手,也就是各種傳承,天師度這種禁制傳承的存在,便是為了打破鴻鈞對於天地的削弱。
從而保留異人的最後一絲火種。
並在此基礎上,推動了「羽化飛升」這一計劃。
老子布局,草蛇灰線,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如同溫水煮青蛙,讓鴻鈞道祖疏於防範,等到其發現不對時,已經來到了明時。
有一個論斷,可以作為理論依據來支撐,明時天象有異,處於小冰河期。
而偏偏前朝一入關,天象便轉好,這很有可能便是鴻鈞道祖掀起的另一場陰謀,使得異族入主中原,以削弱神州人族。
自前朝以後,再難有羽化飛升之人產生,更有甚者,近代的兩次戰爭未嘗沒有鴻鈞道祖的引導手筆。
因為眾這期間人族益盛,無論是人口還是科技,等等方面,都處於一個爆發的階段,這種滾滾潮流是其無法所阻止的。
那是針對全世界範圍的一場削弱。
但天道只能引導,也是因為人心難測,貪慾不足,才給其可乘之機。
當年神州陸沉,未嘗沒有鴻鈞的暗手。
之後,黑暗破曉之時,也就是甲申之年。
鴻鈞再次插手。
既然壓制不了普通人,便先壓制異人,順勢而為,時代浪潮之下正好抹去異人的存在,使之慢慢淡化。
最後,針對異人界,鴻鈞道祖又以通天教主為棋子,不但破除元始傳承,還掀起一陣動亂來。
這也便是甲申之亂。
至於說,為什麼鴻鈞一直針對神州大地,這是因為他作為神州出身的道祖,實在是太清楚其潛力了。
歷史悠悠,過眼處,儘是數不盡的陰謀,不見刀光血影的推動暗手。
縱觀神州上下五千年,有多少一時豪傑,又有多少興亡敗手。
別的不說,神州王朝三百年一輪迴,又給神州人族帶來多少災禍苦痛,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再看神州之外呢?
可有這所謂的王朝周期律?
王莽篡漢,劉秀天助之!
呵,當真是天助之!
前朝得中原何等容易!
又有弱宋崇道,其經濟繁茂,人口亦是繁多,卻有奸臣當道,忠臣慘死,官家脊樑斷骨,丟了半壁江山,多有內憂外患,神州人族飽受磋磨,衣冠南渡,最後亦是被外族所滅。
唐李隆基有開元之治,卻明君終成昏君;武周代唐,牝雞司晨;唐武宗李炎,武宗之治,幾復開元、元和之盛,卻突然暴斃。
秦皇漢武,奮秦六世之餘烈的大秦卻二世而亡,漢武帝晚年昏庸,巫蠱之禍致使太子劉據自殺。
曾有百家爭鳴,又被焚書坑儒,而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大明洪武,太子朱標早亡,其嫡子朱雄英亦亡,後又有朱瞻基早亡,大明叫門天子土木堡一戰,葬送數十萬兵力。
興衰幾復,就像是有著一雙無形大手,不斷推動著神州歷史的走向,而神州人族又不斷有英傑出現,繼往開來,薪火永繼。
令人毛骨悚然啊!
這意外和巧合不太多了些嗎?
就像是每一步都恰巧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孟凡心思沉重,神情恍惚間走出了這九曲盤桓洞,離開了這二十四節氣通天谷,離開之前,目光幽幽的看了一眼。
又看了一眼那湛藍的天空。
都言: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若是這天,一直都有私,那就不奇怪了。
現在的局勢,是嚴峻的,也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這是最好的時代!
一方面,鴻鈞道祖對於當今天地的掌控力度,經過數千年間的布局謀劃,羽化飛升計劃的削弱,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另一方面,近現代以來,人口繁衍暴增,人亦是天地間的一部分,乃是萬物靈長,這就相當於把原本的蛋糕做大,鴻鈞道祖作為天道的一部分,自顧不暇,或者在天道這個公司的「股份」稀釋,說話語權變少。
這也是為什麼,鴻鈞一直削弱人族人口的原因。
他所期許的,是以天地為囚牢,萬物生靈為牛馬進行馴養,悉數奉養其一身。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人族即便多艱,但終究打破了枷鎖,沖了出來。
孟凡望向蒼天:「該算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