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千人大關

2025-01-07 02:27:20 作者: 彩虹之門
  此刻,驟然間有了這182名克隆體的補充,李青松那因為人手不足,恨不得將一秒鐘掰成兩秒鐘,恨不得讓所有克隆體不休息不睡覺整日幹活的精神終於放鬆了下來。

  原本只啟用了不到一半的種植基地立刻進入到了全功率運轉狀態。

  因為多層種植模式所擁有的總計兩萬多平米,約33畝地的種植面積,在這一刻全部種上了紅薯、土豆、大豆、小麥、水稻等作物。

  種植基地另一側,養雞場全部啟用,同樣使用了集中養殖的情況之下,小小兩百平米的面積而已,便養殖了1000多隻雞。

  這還是李青松害怕雞們生病,有意控制了養殖密度的緣故。

  再之外,豬、牛、羊的數量也大幅提升。

  整個種植基地被各種作物、各種動物占的滿滿當當,真正開始了滿負荷生產。

  「終於不用再看著那麼多空間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啊。」

  看著裡面鬱鬱蔥蔥的景象,李青松心中滿是感慨。

  種植基地之外,冶金工業區那裡,閒置已久的數個高爐終於迎來了操作工人。

  克隆體們穿著李青松自行生產出來的新式太空衣——同樣不具備多少抗輻射能力和通訊功能,唯有保溫和堅韌性能提升了許多,雄赳赳氣昂昂的來到了高爐之前,開始將一塊塊礦石投入進去。

  金屬加工工業區那裡,幾十台金屬加工設備叮叮噹噹,終日不停,各種各樣的零部件如同流水一般流淌出來。

  能源工業區那裡,因為用電量暴增,原本的幾台發電機組開始不夠用了。不過沒關係,新的發電機之前便已經造好,燃料也已經儲備好,此刻有了人手立刻就能投入運轉。

  不僅如此,便連電網規模也在擴大。

  有五名克隆體組成電工隊伍,專門負責電網的維護與擴展。

  他們拿著來自電線廠生產的銅線,如同蜘蛛織網一般,將密密麻麻的線路從原有電網上向外延伸,然後,又有一台台新的用電設備接入到了電網之中。

  閒置的那些拖拉機也終於等來了駕駛員。克隆體們開著它們,在不同的礦山與基地這裡來回穿梭,將一車車李青松急需的礦產運了回來。

  原本雖然忙碌,但整體仍舊顯得冷清的洛神星基地,伴隨著更多克隆體們的加入,終於有了一點熱鬧的氣象。

  甚至於,就算李青松將其餘設備的工人缺口全部補齊,都仍舊有30餘個克隆體空閒了下來。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啊。」

  李青松心中滿是感慨,隨之開始了新一輪的建設。

  沒辦法,他就見不得人閒著。

  現階段,基礎工業的「骨架」已經搭建完畢,初步有了冶金、鑄造、能源、化工等分類,但仍舊十分粗糙簡陋。

  就像能源工業那裡,滿打滿算也就只有幾台蒸汽發電機而已。

  冶金工業那裡,更是只有二十來個簡陋高爐,年產各種金屬加起來,也只有兩千來噸的樣子。

  必須要進一步的專業化與細化。就比如煉鋼,就可以分為多種類型鋼材的冶煉,譬如低溫鋼、耐高溫鋼、耐腐蝕鋼、碳素鋼之類。

  唯有細分,產量和效率才能上去。


  金屬加工、化工,甚至於種植基地都同樣如此。

  這空閒下來的30餘個克隆體立刻便被李青松操縱著,投入到了更多新工廠的建造之中。

  為此,他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計劃。

  「未來的所有工廠和基地都要專業化、細分化,種植基地需要再建造五個以上,煉鋼廠要再造三個,化工廠要造十個,專用的機械生產工廠也需要造一到兩個……」

  盤算一番,李青松核算一下,赫然發現,要支撐接下來自己的眾多建造計劃,需要的鋼鐵至少也在百萬噸以上。

  這還僅僅只是建造初期。畢竟未來自己肯定要有更大規模的建造計劃。

  而現階段,自己的所有金屬年產量一共才兩千來噸,鋼鐵產量僅僅才一千五百噸左右!

  這個差距也太大了點。

  「鋼鐵是一切建造的基礎,要優先發展煉鋼工業。那麼……先造一座高效率的、專業化的鋼鐵廠出來!年產量至少也要在十萬噸以上!」

  從一千五百噸直接跨越到十萬噸,這個步子似乎也太大了一些。不過李青松並不著急。

  因為他知道這是一項長期計劃,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自己還有時間。

  按照這個目標,李青松再度開始了等待。

  在這一階段,對於克隆體的培育仍舊沒有停止。克隆體們仍舊在以每半年205個,每年410個的速度增加。

  鋼鐵廠、鑄造廠、化工廠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產能也越來越高。

  但此刻所建造的這些工廠與初始的那些工廠並沒有什麼區別,同樣低端,同樣小型,與李青松計劃之中那種專業化、大型化的工廠相去甚遠。

  要依靠這種落後產能來供應自己龐大建設計劃所需的鋼鐵,根本不可能做到。

  但沒辦法,現階段的自己只能通過增加這種小工廠的數量,來完成初期的實力積累。

  便這樣又等了兩年時間,也慢慢蓄力蓄了兩年時間,伴隨著總計800名克隆體——原本有820個的,但有20個培育失敗了——的加入,李青松麾下克隆體數量終於突破了一千大關,來到了1100個!

  足足1100顆大腦和身體可供李青松毫無阻礙的驅動!

  並且,在這兩年時間之中,克隆體們也並不是只知道機械一般幹活。

  在工作的過程之中,李青松也會使用克隆體的大腦進行思考。

  譬如,電線該怎麼布局才合理,煉鋼高爐該如何操作才安全,礦石該如何前期處理才更節省電力,零件該如何加工才效率更高,材料該如何處理性能才更好,等等等等。

  這些細節知識,深空號飛船之中的知識庫里可沒有。

  但就在這實際工作之中,屬於李青松的這些大腦漸漸摸索、研究了出來,進而全部成為了屬於李青松的知識。

  「現階段的我沒有精力去專門進行科研工作。

  不過沒關係,現階段,實踐就是最好的科研。

  如今,我的工業體系進一步完善,鋼鐵產量進一步提升,知識儲備也差不多足夠。

  那麼現在,建造大型專業鋼鐵廠的事情,該提上日程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