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放開手腳

2025-01-07 02:27:22 作者: 彩虹之門
  既然未來的礦產採集作業要規模化、正規化,那仍舊像是現在這樣,一個採礦點僅有大貓小貓兩三隻,連個正經的宿舍都沒有,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600名克隆體便開著拖拉機,載著大批材料和工具,殺氣騰騰的衝到了三個採礦點。

  先是搭建了臨時宿舍,造了臨時廚房,然後從主基地運來的特種水泥便已經到位。

  沒多長時間,一座面積有300平米以上,可以居住200人的,包含有水處理設施、電力廚房設施、宿舍區的建築便已經完成。

  從這個時候開始,參加建設工作的克隆體們終於不用再住在臨時宿舍里了。

  在這個正規宿舍之中,他們可以十分舒適方便的休息、吃飯、喝水。

  再之後,大量的機械紛紛組裝了起來。

  破碎機、熱切割工具、礦車、挖斗、起重機、吊裝機、鐵軌連接處等等,便全部建好。

  在這處氧礦採集點之中,李青松留下了180名克隆體。其中10名負責後勤,170名克隆體全部成為了礦工。

  與之前的粗放式開採不同。此刻的這些礦工同樣實行了正規化、流程化的開採作業模式。

  會有專門的礦工使用熱切割機器,將大塊的固態氧開採出來,再由專門的運輸人員將它們吊起放到拖車裡,拖到初級篩選車間,在這裡去除較大塊的雜質,然後是初級加工車間,再將它們加工成合適的大小,最終由吊裝機,將打包好了的它們吊裝到火車之上運走。

  這一整套正規化的流程下來,氧礦開採效率比起之前立刻提升了十倍不止,產能大大增加。

  另外兩座分基地,鐵礦基地、托林礦基地同樣如此。

  等鐵路終於造好,三座分基地也同時投入到了使用。

  與此同時建造完畢的,還有位於主基地能源工業區的新式發電廠。

  這座發電廠使用更為先進的發電技術,發一度電所需要的燃料比起之前降低了5%以上,且運行更為穩定。

  為了這座電廠,李青松結合之前製造發電機的經驗和技術,專門研發了六台裝機容量在兩千千瓦的大型發電機。

  如此一來,滿功率運轉的話,這座發電廠一小時便可以發電1.2萬度,一天就是28.8萬度電!

  區區1.2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放在地球上可謂毫不起眼,甚至屬於要被淘汰的落後產能。

  畢竟現階段地球上的發電廠,單台發電機的容量就普遍高達100萬千瓦以上。

  也即一台發電機一小時就是100萬度電,比這六台發電機一整天的發電量還超出好幾倍。

  但此刻對於李青松來說,這座發電廠已經讓他十分滿意了。

  除了鋼鐵廠的用電需求之外,它甚至可以支撐起李青松此刻所擁有的總計四個基地的所有用電需求!

  無論是種植基地里的照明燈,還是畜牧基地里的水泵,又或者鐵路上的電力列車,還是分基地里的廚房用電,全部都可以由這座發電廠供應。

  這六台發電機其中的三台專門供應鋼鐵廠所需,兩台專門供應其餘工廠以及日常所需,最後一台則被李青松作為機動電力,依據情況隨時調整。

  此刻,鐵路已經鋪設完畢,分基地建設完成,發電廠建設完畢。


  李青松心中滿是喜悅:「這座鋼鐵廠終於可以滿負荷運轉了啊……」

  於是以主基地為中心,總計四座基地便呈現出了熱火朝天的景象。

  一列又一列火車在鐵軌之上來回奔馳,不斷將大量的礦石運回主基地。

  分基地那裡,休息完畢的克隆體們穿著太空衣從宿舍區離開,再從充電區將充滿了電的各種車輛開走,奔赴採礦點。

  忙碌了十幾個小時的礦工們則駕駛著車輛回到充電區,將它們充上電,再回到宿舍區,簡單洗漱,熱騰騰的飯菜便端了上來。

  大快朵頤之後,略微活動休息片刻,便來到宿舍開始睡覺。

  「碼頭」上,幾十名克隆體操作著各種機械,將初步處理好的礦產一車廂一車廂的吊裝到火車上。等30個車廂湊滿,伴隨著澎湃電力的供應,伴隨著大地的輕微顫抖,總質量高達一千多噸的重載列車便呼嘯著駛向被黑暗籠罩的遠方。

  來到主基地所在的峽谷,在這裡的碼頭處,同樣有一整套的機械化設備將這些物資吊裝下來。

  鐵礦石和各種煉鋼需要的材料運到鋼鐵廠,氧礦和托林礦則運送到發電廠之中。

  六台發電機沉悶的轟鳴著,將大量的電力生產出來。鋼鐵廠那裡,各個車間有序配合,大量的礦石最終化作鋼錠或者鋼板,被運到倉庫之中暫時存放。

  來自於其餘地方的車輛如同螞蟻一般匯聚到這裡,將一塊塊鋼錠,一卷卷鋼板運走,如同養料一般投放到了其餘工廠的建設工地之上,於是其餘工廠也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生長。

  有了充足的鋼鐵供應,李青松終於可以放開手腳了。

  第一座造出來的,是李青松心心念念的電池廠。

  在化學工業的有力支撐之下,這座同樣採取正規化建造的電池廠,平均每天能生產出10塊大容量的電池組,然後供應給機械廠。

  機械廠還未進行細分作業,現階段不管是拖拉機、礦車,還是推土機、挖掘機,現階段都從這裡生產。

  有了足夠的鋼鐵,這裡也開始滿負荷生產,平均每天便可以生產出10輛機械車輛。

  再之後,便是種植基地和養殖基地等。

  伴隨著人口愈發增多,糧食需求愈發增加,對於農業設施,李青松也採取了細化的策略。

  他建造了總計10座農業中心,其中一處中心專門種植小麥,另一處專門種植玉米,再是大豆、蔬菜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座禽類中心,專門養殖雞鴨鵝,產肉的同時還能產蛋,還有一座畜牧中心,養殖豬牛羊之類,以及一座水產中心,專門養魚。

  但這一切工廠都不是李青松最看重的。

  最讓李青松看重的,是一座位於基地最核心的工廠。

  克隆體培育工廠!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