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走私大明> 第五百四十章 大結局

第五百四十章 大結局

2025-01-08 21:54:15 作者: 北冥老魚
  <center>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fon color=red><b>.com</b></font>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center></br>

  說起來西班牙人的艦隊實力還不如葡萄牙人,大明可以打敗強大的葡萄牙艦隊,自然也可以打敗西班牙艦隊,更何況這次出征的太平洋艦隊還是大明海軍中的精銳,雖然勞師遠征有些吃虧,但是打敗西班牙人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

  不過首次交戰的西班牙人並沒有氣餒,國內正在組織第二支艦隊出征,看樣子是無論如何也要把大明趕回去,但是這時大明已經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各占據了一個港口做為自己的據點,開始真正的美洲殖民,期間西班牙人雖然也想過從陸地上與大明交戰,但是幾次接觸戰後,西班牙人發現自己並不占任何優勢,大明的軍隊不是那些連鐵器都沒有美洲人,而是擁有火槍和火炮的強大軍隊,所以在吃了幾虧後,他們只能選擇默默忍耐,等待著國內艦隊的到達。

  接下來的數年裡,大明與西班牙就在美洲展開了無數次的戰爭,雙方投入了大量的海陸軍隊,整個美洲西海岸戰火連天,甚至陸地上的戰爭還把當地的美洲人牽扯進來,這主要是西班牙人對美洲人實行的屠殺激起了這些人不滿,現在看到大明的到來,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想法,開始與大明展開合作,而大明也願意給西班牙人找一些麻煩,於是就給了這些美洲人許多幫助,比如武器方面,這使得美洲人戰鬥力大增,開始組建起小股的部隊騷擾西班牙人後方。

  不過西班牙人也不傻,他們感覺到大明與美洲人聯合在一起後,也立刻轉變策略。開始扶持一些美洲人做為自己的幫手。結果整個中南美洲是亂成一團。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上,到處都是戰爭。

  大明的國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工商業十分發達,這使得大明的國力強盛之極,可以支持海外的軍隊長年累月作戰,但是西班牙卻沒有這個優勢,所以他們在與大明激戰了幾年後,國力大幅度衰退。再加上歐洲也不太平,他們必須要保持足夠的力量自衛,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這場西班牙與大明的殖民地爭奪戰,最後以西班牙主動求和做為結束。

  大明與西班牙雙方簽訂了條約,在美洲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其中大明占據美洲的西海岸,而西班牙則占據美洲的東海岸,想要進入對方的勢力區域,必須經過對方的同意。至於陸地上的劃分。就沒有太明確的條約,只是籠統的制定了「誰先發現就屬於誰」的條文。而且雙方都要保持克制,不能擅自發生衝突等等,這主要是美洲的區域太大了,短時間內兩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利益衝突。

  當然這種和平其實是十分短暫的,因為大明與西班牙的戰爭並沒有決出勝負,確切的說,是雙方都沒有認輸,西班牙只是因為國力不繼,所以才暫停了戰爭,而大明則需要時間搶占美洲的地盤,所以才達成了這麼一份條約。

  但是在短短几年後,大明與西班牙再次發生衝突,然後就是一場打打合合,似乎沒有止境的戰爭,這場被後世稱之為「美洲爭奪戰」的戰爭足足打了上百年,最後以西班牙的衰落而結束,而大明則趁機接管了西班牙在美洲的地盤,成功的占據了大半個中南美洲。

  對於這些海外的擴張,周重其實在幾年前就已經不太重視了,一來大明的國土已經足夠龐大了,人口的增長已經有些跟不上了,二來太大的領土在管理方面也有些問題,比如南洋那裡,就有人想要劃地為王,只可惜還沒等他們發動,就被錦衣衛察覺到了,然後就是大軍的清剿,而且對於這樣的分裂勢力,周重一向是心狠手辣,每次都是血流成河,這也極大的威懾了那些野心家。


  隨著兒子朱載垣的成長,周重也在慢慢的放權,畢竟相比之下,他的長子才是大明合法的繼承人,他可不想因為皇位而讓兒子對自己產生怨恨,甚至發生父子相殘的慘劇。不過周重雖然在放權,但他最後卻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限制皇權。

  皇權是個很危險的東西,特別是對於大明這樣龐大的一個國家,整個國家的安危都系在皇帝一人身上,若是遇到一個英明或平庸的皇帝,對於帝國來說都是一件好事,甚至一個發皇帝會讓帝國更加興盛,但若是遇到一個胡作非為或昏庸無道的皇帝,那對整個國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歷史上無數次的教訓告訴我們,皇帝對於一個帝國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想要改變皇帝對帝國的影響,就必須削弱皇權,只有皇帝手中的權力變小了,那麼他對帝國的影響也就變小了許多,哪怕是遇到一個昏庸無道的皇帝,對大明所造成的傷害也是有限的,而想要限制皇帝的權力,周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內閣。

  當年太祖朱元璋廢除了宰相之位,將大小政務都一下子攬到自己身上,可惜皇帝不是超人,他也需要一些人來分擔自己的政務,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內閣就出現在,而且慢慢的形成完備的內閣制度,可以說內閣已經完全的替代了原來宰相的位置。

  皇權與相權向來都是相輔相成卻又相互牽制的,朱元璋的無心之舉,把相權分擔內閣的幾個大臣身上,這樣就不用擔心朝中會有權臣出現,而且內閣可以承擔更多的政務,這也從皇帝手中分去了更多的權力,當年正德不理朝政,大明依然運轉如故,這些都是內閣的功勞,而想要限制皇權,內閣就是最合適的工具。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周重開始制定一部最高法,將皇權與相權做了明確的劃分,其實這就是一部憲法,而且在督察院的地位提升之後。大明的司法已經從行政中獨立出去。所以這部憲法的出現。不但限制了皇權,同時也讓督察院有了限制內閣權力的正式工具,但是督察院同時又受到皇權與內閣的雙重製約,三方制衡之下,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穩固關係。

  有了這部憲法,就可以將皇權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而且當皇帝想要違反憲法之時,內閣有權駁回命令。這點也是內閣對付皇權的老手段了,只是現在被正式寫進憲法,使得內閣可以有法可依,至於都察院,則可以監督皇帝對自己權力的使用,若是違反憲法,同樣會被都察院所告誡,甚至對皇權做出限制。

  為了使憲法具有權威性,特別是對皇權進行限制,僅僅只靠內閣和都察院還是不夠。最重要的還是要得到軍隊的支持,按照憲法的規定。皇帝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大明的所有軍隊都受到大明皇帝的指揮,但這一切是在皇帝沒有違反憲法的前提下,若是皇帝違反憲法指揮軍隊,特別是用武力威脅內閣和都察院時,軍隊將暫時脫離皇帝的指揮,這點也被周重寫進軍校的校訓中,每個軍官都要學習憲法中關於軍隊的條例,讓他們明白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該如何做。

  另外皇帝雖然擁有對軍隊的最高指揮權,但平時軍隊卻依然受到兵部的管理,只有在發生對外戰爭或內部叛亂時,皇帝才有權調動軍隊。

  相比軍事方面受到的限制,皇帝對行政與司法方面反而擁有更大的權力,因為皇帝都有權對行政與司法提出自己的見解,甚至擁有相當的決議權,這是來自皇位本身的權利,內閣與都察院也無法對其進行限制。

  周重對於皇權的限制,一開始受到不少人的指責,特別是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周重之所以限制皇權,是因為他擔心自己的兒子登基後,會削弱他這個監國的權力,所以才會對皇權進行限制,這種說法不但合情合理,而且具有極強的鼓動性,甚至連周重的兒子朱載垣都因此有些疑惑,後來還是周重將他叫到書房,將自己對大明的打算完全交待出來,這才讓朱載垣明白了父親的苦心。

  正德三十年時,已經四十五歲的正德不甘寂寞,再次發軍攻打烏茲別克人,希望可以搶在奧斯曼帝國之前,把整個帖木兒汗國原來的領土搶占過來,本來一切都進行的十分順利,但是當戰爭快要結束時,正德忽然在戰場上馬失前蹄,身體受到重傷,本來是可以治好的,但再加上水土不服的原因,結果導致正德高燒不退,最後終於死在了中亞的戰場上。

  正德的去世,標誌著大明舊時代的落幕,同時也標誌著大明在中亞擴張的結束,當正德駕崩的消息傳到北京時,周重把自己關在書房中痛哭了一場,等到他走出書房時,立刻讓人準備兒子朱載垣的登基大典,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

  朱載垣登基後,周重就徹底的把朝政放手了,正德的遺體並沒有運回北京旁邊的皇陵安葬,而是被安葬在中亞南部,也就是後世的阿富汗與巴勒斯坦的交界地區,那裡也是正德戰死的地方,而且這也是正德的遺命,因為只要他的陵墓在這裡一天,大明就一天不會放棄對中亞的統治。

  周重萬里迢迢來到中亞參加了正德的葬禮,這場葬禮並不是以皇帝的國葬之禮,而是按照正德的遺命舉行的軍葬,在正德的陵墓周圍,是所有在中亞戰死將士的陵墓,他們將用自己的身軀繼續守護著大明的皇帝陛下。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周重在正德墓前再次痛哭了一場,然後忽然從大明消失了,同時消失的還有他的妻妾兒女們,整個大明只剩下朱載垣這個長子做皇帝,而每當別人問起周重的下落時,朱載垣卻只是苦笑不止,因為他不能告訴別人,自己的父母著兄弟姐妹去遊玩了,唯獨把自己扔下來做皇帝。

  多年之後,大明忽然出現了一樣新的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名叫火車,可以在鐵軌上日行千里,而且只消耗煤和水,奔跑起來吞吐著黑煙,十分的有趣,而且更加有趣的是,火車這件新發明並不是大明本土的人發明的,而是從南洋之南的澳洲傳來的,那裡已經有不少漢人定居,而且發展十分的迅速,特別是澳洲的東南沿海,更是漢人的聚居地,據說那裡的龍蝦比人都大,另外還有海參等美食,是一處休閒的好去處。(全書完)

  ps:新書已經上傳,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