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仙墟,國力提升【求訂閱】
崑崙山在華夏文化里,一直被譽為萬山之祖。
傳說天地初開,崑崙是天下間的第一座山,是地脈之源。
古書《禹貢》《水經注》《山海經》中則說它是「天帝的下都」,是仙界的入口。
鮮卑的戰事歷經數月,期間曹操多次關注過道尊,圖騰真龍在崑崙的進度。
道尊利用佛家在崑崙的教眾,負責探路。
那山腹里迷霧四溢,進入其中,難以遠視。
古怪的是在霧中呼吸吐納,對修行竟大有好處。
且越往霧氣里走,這種好處越顯著。
佛教徒進入山腹後,吸納霧氣,愈發堅定的認為,這裡是寶地,內蘊神秀。
而進入霧氣後不久,還能聽到一種低語聲,在眾人耳畔響起。
細聽那聲音,卻是在闡述某種修行之法,講人體三百六十竅,玄奧異常。
佛家人進入崑崙墟多年,唯一的收穫,便是迷霧裡這種呢喃低語的聲音。
他們把這種呢喃聲匯總,一點點拼湊,目前已拼湊出一本經文。
他們稱為崑崙仙墟經。
有佛教眾嘗試修行,確實對開發人體之秘,大有好處。
有人點燃體內秘竅,產生了神通。
但他們研究後發現,這經文講的都是『術』,沒有根源的『法』。
也就是沒有修行總綱。
不論怎麼修行,最多能增加神通手段,無法提升『境界』。
有佛教眾試圖循著那霧氣里的聲音,找到其源頭。
然而一旦進入迷霧深處,再未見有人能回來。
道尊進入山腹後,聆聽經文,若有所思。
他和曹操互傳消息,說這經文,或許和山腹秘境的來歷,以及開啟外邊那扇巨門相關。
那大門需要針對性的祭煉。
迷霧裡的法決,很可能是關鍵。
除非能開啟石門,解除某些禁制,否則想深入崑崙墟,是妄想。
不過道尊雖然聽出了經文的部分奧秘,仍是決定先試一試。
他那寬袖裡,不知藏著什麼寶貝,探手一掏,便掏出一口青銅棺。
銅棺離袖放大。
其側壁,祭刻著人文,草木,文字,先民繁衍生存的畫面。
另外三個棺槨的立面上,則是三位帝王,頭戴高冠,形容奇古。
道尊稱這口棺為三皇棺。
他取出棺槨,進入其中。
曹操分化的圖騰真龍,便也跟著進入棺中。
一人一龍把佛教徒甩開,利用三皇棺,進入霧海。
道尊催動了一門秘術,搜天地之音,聽五行之氣,在那迷霧裡尋找生門。
他不斷的調整三皇棺的方位,在迷霧裡深入。
也不知過了多久,反反覆覆,多次嘗試,最終果然有了收穫,找到了那霧海的邊緣。
當道尊從三皇棺出來,站在棺槨上。
圖騰真龍也出來,懸浮在霧裡。
兩者一起往霧海的一個方向看去。
他們看見那霧海盡頭,有霞光四溢。
其來源似乎是一株仙木。
樹上寶光繚繞,像是生長著無數珍寶。
可惜前方仍舊迷霧遮目,難以看清仙木的全貌。
道尊矚目寶光流轉的方向,良久一動不動。
此後他多次嘗試,始終難以跨越霧海的最後一段距離,無奈又退了出來。
他轉變方式,開始按迷霧中聆聽的仙墟古經內容,祭煉那座巨型大門,想通過正門再入崑崙墟。
這些變化,曹操在打鮮卑的時候,同步發生。
等他回到鄴城,再次觀察崑崙山。
山內已出現了新變化。
南華上人,左慈,老道士,曹營的一些人,都在這段時間陸續趕了過去。
奇妙的是道尊通過『復活』的阿濟摩,說是拉道家人過來共探。
而崑崙山這批佛教徒,一直在山裡探查,對山外的形勢,所知不多。
他們出於對阿濟摩的信任,並未有其他懷疑,茫然不知自己將成為探查崑崙墟的先鋒軍。
此刻的崑崙山,佛道兩家處於一種奇怪的『合作』狀態。
曹操通過圖騰真龍,與道尊聯繫交談。
「之前進去的山腹,遭遇的霧氣,大有來歷。」
道尊坦然道出自己掌握的消息:
「上古有流傳,西王母住在崑崙墟。
其住的地方,又被稱為瑤池。」
「那混沌般的霧海,很可能是古人所傳瑤池,起碼也是瑤池散逸出來的氣機。
我吐納那霧氣,明顯感覺到有水韻之氣和地脈之厚重,兩者交融所成。」
「這山後,大概率就是西王母的崑崙墟。現在,有可能是一處大墓。」
「西王母的葬地?」
「不一定,有人盜天機,以崑崙仙墟入葬,也有可能。」
道尊說他修行那門後霧氣中所得仙墟古經,祭煉崑崙之門,已有進展。
不日就能開啟山體之門,進入其中。
天色將明,曹操收回念頭。
他修行吐納天地之氣,氣息互感,傳國璽便從前殿浮空而至。
這間小小的靜室,國運如潮,天地之力奔騰若長河。
天色大亮。
曹操準備去書房理事,眼前忽然有詞條划過。
【因你在戰場擂鼓,提振軍威,觸發了特殊指向】
【天地間有一面戰鼓,於地下沉寂多年。它渴望出世,以鼓聲催動千軍萬馬】
【這面戰鼓,能凝聚武運,很適合你】
這個提示,曹操上次在戰場上奏鼓時,就出現過。
上次那面鼓,戰事沒結束,在曹操以國運為錘的重擊下,便被敲碎了。
後來鼓聲停止,不是曹操不敲了,是鼓面炸開,自己破了。
華夏史上,有哪面戰鼓,能提升武運,這麼神奇?
曹操手上還有一個神話指向,四個常規指向,沒用。
他當下便動用了一個,詞條頓時推送出相關的指向位置。
戰鼓在一處陵寢內,距鄴城不遠。
左慈,南華,包括曹營的一些人,都去了崑崙。
但厲五方,令晉在忙別的事,沒去。
正好。
曹操來到前殿理事。
上午。
他找來厲五方,令晉,讓兩人去取那面戰鼓。
驕陽灑入的書房,貂蟬,文姬,甄宓三女都在,各自忙碌。
曹操眼前,詞條再次推送提示。
【甄宓已年滿十七,成就玉壺春水,芬芳自愈體質(特殊)】
【大喬小喬為葫蘆並蒂,陽關三迭】
曹操掃了眼甄宓。
少女穿著一身淺杏色漢裙,身段綽約。
年齡的增長,讓她宛如初熟的蜜桃般誘人。
曹操收回視線,繼續理事。
近年末,大魏各地,郡縣,州府的一些事務,陸續匯總過來。
糧備,礦產,紡織製備等相關,加起來便是這個時代的國民生產總值,也是大魏當下國力的一種體現。
去年,大魏境內鐵銅等礦產開採,比前年同比增長近五分之一。
東西往來商貿,出口桑麻製品,同比增長近三分之一。
初開國,從荒廢中恢復生產,前幾年自然增長的快。
西域就像一個中轉站。
漢土的大量物資,運去西域,再通過西域,販賣往更西方的國家。
貿易額大增,帶來的利潤,是個非常可喜的變化。
除了曹魏官方,一些士族也開始自主組建隊伍,往西域運輸販賣各類器物。
這個年代的貿易差,蘊含著莫大的利潤。
過去半年,民眾消費品,包括一些大城的布莊,驛館,商鋪,車馬行等租賃消費產業,同比增長近六分之一。
曹氏讓戲志才等人普查這些訊息。
配合鹽稅,糧稅,進行對比,便能對各地的消費,內需,乃至經濟情況,有個範圍性的認識。
進而便能有針對性的做些調整。
一月中,他親自離開鄴城,到附近的郡縣走訪。
等他再回到鄴城,已是一月末,將要過年。
漢末早就有了春節的概念。
早幾年,曹操忙於戰事,過年也大多在外征戰。
今年難得在家,曹府早早便布置起來,喜氣洋洋。
北方的千里之外。
鮮卑在這個冬天,卻是遭遇了少有的酷寒。
大雪將半壁帳幕都埋在其下,牛羊凍死凍傷,不在少數。
一些小部落,甚至出現了凍死或餓死人的情況。
這和去年的戰敗有關。
組織大量人手南征,青壯死傷未歸,有些部落的冬糧儲備不足,遂陷入困境。
而在河內郡,司馬家迎來了一個喜訊。
二十出頭的司馬懿和張氏之女,十三歲的張春華,定好了親事。
兩家人會面,約定明年完婚。
夜色朦朧。
司馬懿坐在書房裡,查看一條北邊送回來的消息。
那消息上寫著:北關定襄,雲中等城,相繼收歸曹魏,並無動盪。
司馬懿看後思忖:「曹氏要得天下了……早數年天下還很混亂,內外動盪,鮮卑兵鋒強勁。
但這兩年,鮮卑接連被魏擊敗。
連中鮮卑,也敗在曹魏手裡。」
「那位曹魏之主…數年間竟然就壓下了這天下的動盪。」
上次和曹操見面,司馬懿能感覺到大魏之主,對自己的不喜歡,或者說厭惡。
他又驚又怕。
從鄴城回到河內後,便格外關注天下形勢。
兩年來,他沒有半點妄動。
一旦稍有錯失,必是滿門喪亂的下場,司馬懿很清楚。
他不僅沒妄動,還努力向曹魏靠攏,捐錢捐物。
出入或朋友來訪,司馬懿的話語間,不時流露出對曹操的崇敬。
說曹操重開新朝,對天下萬民,有不世之功。
其人乃古今少見的雄主,讚嘆發自肺腑。
這時,司馬懿對一個僕從道:
「去回了來送信的人,讓他們不要再來了,信我不會看。若他們再來,我司馬氏就不客氣了。」
給他寫信的人是孔融。
孔融一直不甘心,以書信往來的方式,想勸誡拉攏一些人,對抗曹魏。
司馬懿心忖誰得了失心瘋,這時候會往火坑裡跳。
鄴城。
春節前三天,曹操生出感應,道尊在崑崙山,已打開了那扇山體巨門。
Ps: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