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不服就干【求訂閱】
諸葛亮和龐統是來匯報自己負責的那攤子事,恰巧趕上高層開會。
曹操讓兩人一起參與。
眾人入座。
龐統悄悄打量滿屋子的曹魏大佬,看荀攸最合眼緣。
倆人都是其貌不揚,但內藏錦繡的類型。
「兩件事。」
「第一件,朕打算大力推動造船業,乃至海事方面,要有資源,人力上的支持。」
「前段時間吩咐下去,大量增加造船相關學徒,匠作的培養,事情進展到哪了?」
曹操先開口,起了個話題。
臥龍鳳雛沒想到的是大魏高層的小朝會,參與的人,意見並不統一。
並不是曹操說,其他人遵命實施的風格。
大魏開國只六個月,除了軍事方面,因為此前多年,一直在舉全國之力來支持軍備,所以確立了領先優勢。
其他方面,民生,農事,都遠算不上豐足。
資源,財力也相對有限。
要往海事方面傾斜資源,別的方面就要對應削減。
而荀彧等人,從跟隨曹操開始,曹操就鼓勵他們各抒己見。
廉聽眾意,是上位者必須保持,且要長期保持的基本素質。
一個人再厲害也有考慮不周的時候,不聽人言必有失策,逐漸成為昏聵獨裁的掌權者。
荀彧,荀攸等人,即便面對曹操,也敢於爭辯,表達自己的意思。
大家各管一攤,都想把自己負責的事先弄好。
對於曹操要增加造船業,開海的投入,觀點不一。
要知道漢時還沒有人,充分認識到開海疆的重要性。
海路商貿的開發,包括外出,登陸作戰,乃至更長遠的一些考慮,都需要早做準備,用船隊來完成。
適當傾斜資源,培養造船人才,先發展一天,就早占一天便宜。
這個時代的大海,是完全開放的,根本沒有競爭。
單是漁業的擴張,就能帶來很大的利益,對民生形成強有力的補充。
漢時的船運,消耗其實很小。
大船造出來以後,主要消耗的就是時間和人工成本,一本萬利。
曹操還考慮過,如果逐漸有了遠航能力,能不能去把土豆和玉米,從大洋彼端弄回來。
兩者的產量,種植條件的便利性,能在更短的時間周期內,解決飢餓問題。
但茫茫大海,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不是現階段能完成的任務。
大魏號憑藉仙台印的加持,或許能完成跨越大洋的遠航。
然而其間變數太多,時間漫長。
曹操不敢隨意用仙台印,去推動一艘船遠洋。所以還停留在構思階段。
不過,即便不遠渡重洋,單是比鄰這些國家,海運就能發揮巨大作用。
神州本身,亦是兩面環海,增加海事建設,也是為了配合後續的大運河,水運能解決大問題。
曹操舉了幾個例子,比如對倭國,對三韓地區的控制,資源,苦役的運輸等等。
倭國地方不大,資源還是有一些的。
後續的俘虜,會留在其原地勞作。
所得木材,礦產,煤炭,則可以大批量運回來,給大魏輸血。
自己國家的資源,省下來不動,留給後世。
這些都需要加大海事投入,才能完成。
「再說第二件事。」
曹操:「關於東西往來的商事,西域往西的貴霜。昨日派使節,給西域那邊送去消息。
漢升昨晚報給我,貴霜準備加收我們往來貿易的稅賦。」
貴霜要增收貿易稅,過路要加錢。
東西貿易,是互惠互利的關係。
彼此往來國境,各自交錢,是正常稅賦。
貴霜提出增收,就是正常稅賦外的多拿多占。
「增稅是假,主旨是想試探我們的態度。」
郭嘉和其他幾人對視,都皺了皺眉。
眼下大魏初開國,貴霜是看準了大魏需要依賴東西貿易的收入,來快速重建。
現階段,東西貿易對大魏來說,更重要,更需要依仗。
貴霜在貿易上當攔路虎,他們自己也會有很大損失。
但曹魏的損失更大。
因為貴霜在西,他還可以和更西側繼續走動。
大魏卻會被卡在西域以東,繼續往西,貴霜是必經之路。
這個節骨眼上,貴霜站出來,橫在東西貿易的中轉位置,提出增稅,確是讓大魏很難受。
「這種事從一開始就不能讓。」
「我們退一步,他會進兩步,損失只會逐步加重,終究會發展成戰爭。」
荀彧道:「貴霜提出增稅,是欺我大魏離西域太遠,而他們與之比鄰。一旦打起來,我們的消耗巨大,而他們的消耗會比我們低的多。
考慮這些因素,他才敢提出增稅。這種事,只有打過才能老實。」
龐統和諸葛亮皆是動了動念頭。
大魏以武立國,是真不怕打仗。
早年那種亂象過來的,什麼慘況都發生過。
人吃人曹魏沒有,不等於其他各路諸侯沒有。
光著屁|股沒衣服穿,也要拿土疙瘩,木棍子互相廝殺搏命。
荀彧這種文臣之首,也是動念就起了不服就乾的心思。
大魏是從骨子裡好戰。
從亂世一路過來的勇氣和血性,誰敢阻礙我們發展過好日子,我們就干誰。
曹操笑:「要不要打,怎麼打合適,待朕考慮考慮。先給你們提個醒,今天就到這。」
「另外,朕過段時間,要去大野澤住上幾天,你們幾個誰去?」
幾人對視,齊刷刷的表示要去。
就剩荀彧左右瞅瞅,嘴唇動了動,但沒吭聲。
不用問,他還得留下看家。
荀彧立馬想到把鍾繇等人截留下來,大家一起背看家這口鍋。
曹操去大野澤,並不會耽擱政事。
歷代皇帝都有避暑的習慣。
需要皇帝批覆的奏摺,也會轉過去。
就位置上來說,大野澤比鄴城,對南邊來的政事,奏本,還會更便利些。
「你二人也跟著一起去。」
議事結束,其他人退下去,曹操看向臥龍鳳雛:
「伱們負責的事情,有進展了?」
「正要給陛下匯報。」
侍從接過兩人上表的奏本,呈給曹操。
有了改良後的紡機,原材料的供應,就要跟上。
曹操早前便下達了擴大農桑生產的詔令。
華夏的農桑種植,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蜀地,和珠三角。
太湖流域包括杭、嘉、湖州,乃至環太湖地區。
這幾處位置,氣候適宜,一年可採桑葉三四次。
蜀地的桑蠶種植,主要分布在嘉陵,涪江中下游等區域。
珠三角就更合適了。
桑葉全年可採摘七至八次,是桑蠶養殖,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此外,湖省的南漳,也是著名的「桑蠶之鄉」。
陝地的石泉也一樣。
除桑蠶種植,還有其他紡織材料,諸如動植物纖維,棉花,羊毛等資源的調配。
諸葛亮,龐統送上來的,便是各地的桑蠶種植率,建議開拓方向,預計規模等相關。
等事情商議妥當,兩人也告退離開。
曹操拿出訊珠,傳訊黃忠:「漢升,你以朕的口吻,給貴霜回一封信函,內容如下……」
貴霜忘了當年被匈奴吊打西遷的事,曹操準備把他滋醒。
黃忠在西域都護府,看到曹操讓自己擬的信函內容,忍不住笑起來。
……
貴霜,弗樓沙。
波調沒想到大魏,這麼快就來了回信。
他的國書,送到西域不過二十餘天,大魏就有了回應。
波調讓人翻譯了信函內容,然後親自執信查看。
大魏的回信,很直白的警告貴霜。
別忘了他們祖上,為什麼要西遷。
他們是被匈奴逼迫,連戰連敗,才不得不遷移。
而匈奴不過是漢人的手下敗將。
大月氏只是在西遷路上,擊潰了大夏這等小國,又占了一盤散沙,軍事力量稀爛的印地,就開始分不清強弱。
貴霜要是不服就試試。
波調看過信後,嘴角慢慢翹起來。
大魏從亂世打出來的國家,態度不出所料,強勢如虎。
但貴霜也早不是當年西遷的時候。
他們崛起的過程中,擊潰了多少周邊部族,才有當前的興盛?
波調把信函隨手拋在一邊。
————
六月末,妻妾們先啟程去了大野澤。
曹操留在鄴城,連日和眾臣協商內外諸事,一條條政令發下去。
到七月末,他才啟程帶領荀攸,郭嘉,臥龍鳳雛,程昱等人趕往大野澤。
路上的車駕內,曹操仍在理事。
他的主位側翼,坐著程昱。
程昱掛著衛尉的職銜,是九卿之一。
治安,防衛等諸事,目前亦歸他管理,權柄頗重。
開國後,各地的安定,維穩,是著重治理的方向。
然而從亂世走過來的民眾,想讓他們規規矩矩,恪守法紀,其實挺難的。
大魏治下的治安環境,一言難盡。
曹操正在看的一份奏表上,就有言官搜集各地亂象,然後上表,噴程昱。
言官還在奏表里舉了個例子。
地方耕作,秋收以後,張三偷偷拿了李四家一把糧食,放自家口袋裡。
李四發現後,大怒。
若是早幾年,一條人命,還沒一把穀子貴。
偷我家的糧,就是在拿我家的命。
李四撿起石頭,夯在張三腦袋上,仍不解恨,一直掄石頭,把張三打到死。
張三家裡的人來報復,李四也死了。
兩方互毆,死的人多達七八個。
各地為護糧,為爭奪灌溉的水源,等等,紛爭不斷,類似的狀況層出不窮。
亂世復治的人,是真不怕幹仗,動輒就抄傢伙,往死磕。
曹操看的都是眉梢一跳,一把穀子,乾死七八個人。
各地都是類似的情況,我命賤,我命更賤,不服就打出個勝負。
特麼的,這些刁民,真是朕的好百姓,能打敢戰。
但老這麼窩裡鬥不是個事,完全沒有遵紀守法的念頭。
恢復治理,就要加強法制。
曹操和愁眉苦臉的程昱,乃至其他眾人,邊走邊商議,八月初來到了大野澤。
他剛從車上下來,就看見一幕奇觀。
Ps: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