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希瑤跟隨內監來到大殿之外,小太監跟閔希瑤交代一聲,進入殿內。
閔希瑤第一次進入古代的皇宮,感覺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和前世的故宮有些像,占地很廣,少了一些底蘊,多了一些宗教裝飾。
心裡感嘆,這裡和前世終究不同。這裡道教文化濃重,道觀較多,沒有聽說有寺廟。
沒過多會兒,一個年紀稍大的內監從大殿出來,禮貌地對閔希瑤道:「閔姑娘,皇上有請。」
閔希瑤點了點頭,「請公公帶路。」
李英微微打量了閔希瑤一眼,見閔希瑤氣質淡然,沒有第一次進皇宮的緊張感,心裡對閔希瑤有了一些好的評價。
皇帝坐在龍椅上,見李英帶著一個十三歲左右的小姑娘進入大殿,輕輕一頓。
小姑娘年紀和他女兒差不多大,步伐穩重,眼神堅毅,陽光照耀在小姑娘身上,給人一種高貴又冷艷的感覺。
京兆伊上奏說,閔仙師年紀頗小,卻法術高強,厲害得很。
皇帝開始有些不信,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能夠有多厲害?司徒上書的嫡子司徒玉還是正義盟的少主,不也才練氣後期?
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子,能夠練氣入門就很不錯了。
乾元帝認為京兆伊誇張了,作為帝王,他比普通人更了解修士。
國師已經一百多歲,接近兩百歲了,是修道界的頂端,也才金丹修為,小姑娘能夠比國師還厲害?
皇帝心思百轉,見閔希瑤不卑不亢的向他行了晚輩禮,沒有行跪拜禮,並沒有責怪,而是輕輕抬手道:「閔姑娘免禮,賜座。」
閔希瑤不卑不亢的站在大殿中央,神識打量著皇帝,中年皇帝和李鈺有些像,態度溫和,深沉的眼眸藏著智慧又鋒利的光芒。
聽到皇帝的吩咐,李英微微一愣,隨即搬了一張椅子到殿前靠近皇帝的位置。
「謝皇上!」
閔希瑤端坐在椅子上,並沒有絲毫緊張。
皇帝見閔希瑤身上帶著一絲普通人沒有的氣質,對閔希瑤問道:「京兆伊上奏,閔姑娘救了被拐的三十二名女子,又搗毀罪犯的老巢,可否是真?」
他的聲音很輕,閔希瑤卻明白,皇帝這是不相信自己能夠有這麼大的能力。
她輕輕點了一下頭,聲音清亮,「是的。」
皇帝這才看清閔希瑤的眼眸,清亮有神,卻又帶著讓人不可捉摸的深沉。
閱人無數的皇帝心下對閔希瑤的猜測更多了一些。
一個十三歲的農家女,怎麼會這麼成熟穩重?
不敢小覷閔希瑤,皇帝繼續道:「不知閔姑娘師從何處?」
閔希瑤:「靈山派。」
本是隨口對司徒玉說了靈山派,得知這個世界真的有靈山派的傳說,就先用靈山派的名頭吧!
她知道,自己十三歲的年紀,沒有師父教導就成為仙師,根本不可能。既然靈山派派頭大,那就先利用一下靈山派的名頭,少一些麻煩。
皇帝眼中快速地閃過一道光芒,問:「靈山派?是傳說中的那個靈山派?」
閔希瑤察覺到皇帝明顯的激動神情,點了點頭:「是的。」
皇帝察覺自己的表現太明顯,穩了穩心神,試探道:「民間傳說的神女,不知道和閔仙師有沒有關係?」
「正是民女。」
閔希瑤沒有隱瞞,即使她已經金丹修為,也不敢在皇帝面前放肆。
要知道,國師府,正義盟等三個擁有金丹修士的勢力都與皇室有牽扯,況且,皇帝身上紫龍之氣濃重,要在這個國家,和皇帝打好關係,比較好。
她不是一個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既然皇帝問了,就沒必要隱瞞。
皇帝見閔希瑤大大方方的承認了,心下更為激動,連忙讓人上茶,對閔希瑤道:「閔仙師大義,我替百姓謝謝你!」
他沒有自稱朕而是稱的我,對閔希瑤的態度多了一絲恭敬之意。
正準備再問閔希瑤一些問題,內監稟報,瑞王李鈺求見。
看了一眼閔希瑤,皇帝道:「讓瑞王進來吧!」
李鈺可是皇室第一個修道之人,在他的心裡地位不一般,閔希瑤自稱靈山派的仙師,他雖然有了三分相信,卻要李鈺來確認一番。
李鈺剛進入大殿,見閔希瑤坐在大殿靠前的位置,連忙上前,向皇帝行禮。
「拜見父皇。」
皇帝語氣溫和:「免禮。」
李鈺起身,又向閔希瑤拱手行禮:「閔姑娘!」
他恭敬的態度令皇帝一愣,隨即笑著問道:「瑞王和閔仙師認識?」
李鈺這才對皇帝道:「兒臣上次遇刺,被人追殺,誤入仙山,是閔姑娘救了兒臣。」
皇帝來了興趣:「這麼說,閔姑娘是你的救命恩人了?」
李鈺遇刺的事情,他聽說過,但並不知道李鈺是怎麼躲過那些刺客的,李鈺這麼一說,皇帝看閔希瑤的目光溫和了很多。
沒等他再問,李鈺繼續道:「父皇,不僅如此,兒臣能夠修煉,也是閔姑娘幫的忙,可以說,閔姑娘是兒臣修道路上的領路人。」
皇帝心中震驚,國師都沒有查出瑞王的修煉資質,這個十三歲的姑娘竟然查出來了。
不僅如此,她還教導瑞王修道,難道她的修為比國師還要高?
鈺兒測試修煉資質,會不會是????
隨即,他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眼眸微沉。
一旁的李英心口微跳,不可思議地打量著閔希瑤,心跳得很快,總有一種感覺,自己的好日子可能要到頭了。
李鈺見皇帝沉思,接著道:「父皇,這次雪災爆發,是閔姑娘演算天象,又提醒兒臣。雪災爆發時,閔姑娘又同民眾一起救災,捐助救災物資……」
既然父皇注意到閔姑娘,那就要加深閔姑娘在父皇心中的地位。
他太了解自己的父皇,一個多疑又為民的皇帝。
皇帝見李鈺沒有說謊,閔希瑤平靜地坐在那裡,臉上並沒有驕傲的神色,心裡已經相信了李鈺的話。
隨即溫和道:「想不到鈺兒和閔仙子有這麼多淵源,真是緣分。仙子大義,乃是國家典範……」
從閔姑娘,閔仙師,到閔仙子,皇帝的稱呼變了三次,他心裡對閔希瑤的印象上升了好幾個台階。
大殿內,三人相談甚歡,雖然閔希瑤的話比較少,但有李鈺在,氣氛相當融洽。
沒過一會兒,內監來報:「陛下,三皇子和七皇子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