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並沒有察覺王二的變化,因為王二自打將王三安排留駐之後就出去外邊忙事情了。
也就在王三吃了兩天飯之後,突然回來了一下,交給他一兩銀子,說是這個月的伙費,讓他看著花,要是不夠,再問種光道借,他回來就會補上。
他要出一趟遠門。
王三也沒說啥,他還在養著身體。
之前吃草餅,最近幾天吃多了飯菜,又是嘔吐,又是竄稀。
他只能想辦法給自己調節飲食。
至於他為什麼懂這個,小時候他有段時間喜歡啃樹皮,導致吃什麼吐什麼,很長一段時間只能靠葡萄糖維持生命,那個時候在醫院裡,母親會給他弄小米粥,養著胃。
現在他的狀態差不多,吃太多了粗纖維的東西,現在突然換了食物,消化不了,自然得鬧事。
至於做飯,有許娟娘和路青禾兩人照料,莫名的王三都感覺自己像個地主老財。
後來有空的時候閒聊,才從許娟娘和路青禾嘴裡弄明白,自家這個哥哥究竟是幹啥的。
明代,從萬曆之後,因為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對地方委派知縣、知府,導致了權力空缺被地方士紳、豪強所控制。
於是明代吏治徹底走入崩壞,一些商業發達的縣、河道口岸,會有會社出沒。
或者說,會社才是這些口岸的實際控制人,相當於本地豪強的黑手套。
種光道就是本地一個新會社的頭目,是最近五年內崛起的。
至於為啥種光道能崛起,路青禾說,種光道其實是知縣張斗耀跟本地長潤里杜家平衡博弈的結果。
種光道在路青禾眼底,就是一個講點義氣的潑皮,在沒有遇到王二之前,其實他也是魚肉鄉里的主兒。
王二好點,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多少認點字,加上能打,也給會社立了不少規矩。
總之,種光道不算好人,王二更談不上,畢竟他們說實話算黑社會。
只是因為張斗耀需要有人控制長潤里,不想被杜家這些豪紳架空,加之張斗耀是山西蒲州人,有家人可以從蒲州過來,所以他來到這裡,算是幫著晉商開道的主兒。
所以,控制長潤里,等於控制洛河口岸,能讓晉商的貨,更好經過水道,集散去更多地方。
但張斗耀不敢直接跟本地豪紳開撕,所以雙方博弈之後,選擇了提拔本地人,種光道就在一群地痞之中脫穎而出。
因為他沒有家人了。
至於王二,他來這裡混,是為了謀生路,跟種光道結合,是因為能打,是種光道需要的戰鬥力。
「三爺,你怕也只是二爺帶來的投名狀,您留在了這裡,縣裡的班頭,才能更安心。」
路青禾幫著王三洗澡,她發現王三十真的愛洗澡,這三分之一的銀子,都花在柴火上,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
不過王三聽得她語氣里的鄙薄,想了一會兒說:「話說你姓路,跟寧夏鎮虜衛的路氏有啥關係沒?」
路青禾給王三搓背的手僵了一下,王三察覺道:「也沒別的意思,只覺得你的談吐很清晰,不像尋常農家姑娘。」
「路氏高門大戶,我們這些逃軍家的女子,又有幾個能扯上關係?」
路青禾繼續給王三搓澡,力氣用大了幾分。
顯然,怨氣十足。
「陝北寧夏,真的赤地千里了嗎?」
「差不幾何。」一直沒有說話的許娟娘開口了,「到處都是逃民、逃軍,不出陝北,都得被餓死。到了這裡,委身社裡,多少能有口吃的。
離了這裡,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光景。」
王三點了點頭,天啟七年三月,澄城民變。
翌年崇禎元年,府谷起義各路豪傑起勢,陝西農民開啟了大明最後的倒計時。
他,就在澄城。
整理了一段時間的思緒,王三知道他已經在漩渦中心,但他現在並沒有逆天改命的資本。
只能暫時隨波逐流。
自己那個哥哥,既然是張斗耀的黑手套,估計不會直接站出來反抗張斗耀。
還得問問王二的想法,如果實在不成,自己得想辦法逃離,入蜀或者往海外去,總比留在陝西這地界,被碾過來碾過去。
亂世,人命真的如同草芥。
就比如眼前這兩女,她倆一個用三十斤面,就換來了。
一個,自己賣了自己,不要錢,只要給口吃的就行。
然後自己一來,種光道直接當贈品送來了。
至於人權?活著比什麼都好。
王三站起來被擦了擦身體,然後換了衣服,他也跟地主老爺似的,很快習慣了伺候。
隨便裹了一身棉衣,王三走出屋子,看著薄薄一層雪,微微皺眉。
難怪天啟七年三月春耕的時候,會春旱。
就眼前這點雪,陝西不旱才有鬼呢!
「活不下去了。」王三嘟囔著。
路青禾和許娟娘將王三的洗澡水傾倒在排水溝里,聽到王三這嘟囔的話,不多說啥,因為王三神神叨叨也不是一兩天了。
不過,就在她們收拾得差不多,準備喊王三回來休息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道人影走向王三,嚇得趕緊上去。
「二爺。」
王三聽到這個稱呼,從蹲著的地上站起來,看向面色不怎麼好的王二說:「哥。」
「嗯……」王二點了點頭,看了一眼把自己照顧得不錯的王三,再看看路青禾和許娟娘,「你倆做的不錯,下去吧。」
「是。」路青禾和許娟娘趕緊離開。
她們也能看出來,王二似乎有話跟王三說。
「怎麼了?」王三也察覺了氣氛詭異。
「聽種兄說,你請人買書了?」王二盯著王三,他這個弟弟,可不識字。
王三點了點頭:「買了,但是看不懂。我就都抄下來,然後取出去賣掉,一卷能賣三錢銀子。」
「看不懂?你還能抄?」王二語氣不善了幾分。
「哥,抄書要看懂嗎?」王三反而奇怪道,「不就是照著描幾筆,對照不出錯,這不就行了?」
「……」
王二一頓,好像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一卷能賣三錢銀子哩。我都算是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
王三隨意的說,抄書算是養病的時候一種練習,但其實現在抄書已經養不活了,因為沒啥市場。
到處都是流民,秀才們的地也都枯了,最近聽給他弄來書的會社小弟說,都是從逃難來的秀才手裡弄到的書,便宜得很。
可見,就算是秀才這個級別的自耕農,在陝西地界,都快混成貧民了。
自耕農已經沒有活路了,大明朝不亡才有鬼哩。
所以王三挑挑揀揀了半天,終於在一堆雜書中,找到了自己最需要的「農書」、「藥典」。
倒也不是王三準備考學,而是為了準備之後的應對。
作為紅旗下長大的人,他從小就是看軍事、農業頻道,很清楚兵在亂世只要有口吃的,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真正難的,是如何組織、建設。
大明現階段根子還在,還沒完全破碎,不想被人吃,就得想辦法吃人。
這就是現實,王三比這個時代的人唯一的優勢,只怕是知道更多的歷史梗概,知道怎麼走能少轉彎路。
所以,他必須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弄出自己最大的底牌。
澄城民變就在明年三月,他只剩下最後三個月的準備期了。
過幾天年冬一過,倒計時就開始了。
「對了哥,馬上十五了,祭祖告知爹娘他們,我們外遷嗎?」
王三一句話,讓王二一愣,片刻之後說:「好。明日你與我去買點貢品。」
說完,王二就走了。
王三看著王二的背影,微微搖頭。
他察覺了,王二也察覺了,但只要不點破,就還是兄弟。
可惜,這個兄弟羈絆,很……
希望不會有這種危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