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4章 將親政,魏帝崩,文帝鍋
大武皇朝。
值得一提的是,皇室之內,再出人才。
十四的公主武曌,隱去真實身份,參加科舉,以十四歲之齡並一舉奪得狀元之位。
殿試之後,當這位皇室公主,掀開了自己的人皮面具,滿朝文武這才驚覺,這位新科狀元居然就是皇室最小的一位公主。
當朝文武,驚訝過後,當即齊齊朝拜武皇,宗室再出人才。
這不管是對於皇室。又或者對於大武來說,都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情。
天啟大陸,本身對於女子就相對開放一些。而大武對於女子,於七大皇朝之中,更是最為開放的一個。
整個七大皇朝之中,大武皇朝,女子為官的人數是最多的一個。而且,女子為官的這些人之中,官職最高的那一個,也是在大武皇朝之內。
已經有一個宗室出身的長公主,成為軍方的頂尖人物了。自然,也就不再差這麼一個才華橫溢的公主由科舉入朝為官了。
而這一位雖然是皇室最小的公主,可是,自小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武道天賦也是同樣不差,文武雙全,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這一位,可不僅僅只是歷史之中的那位女帝。
而且,他還融合了黃易盛唐三部曲系列之中的那位武帝明空。
而在黃易小說之中,大周女帝乃是聖門在世第一人,功力已經達到了黃易小說的巔峰境界——破碎虛空。
這個級別不用多久,在黃易的整個系列之中,能夠達到破碎虛空的,也就那麼幾位。
每一個,在各部書之中,都是驚天動地的人物。
其以《天魔訣》為主體,天魔大法及奼女心法已到巔峰,後期更是搜集齊了四大奇書之一的全套《天魔策》,飽覽聖門武學,成為了真正的天下第一人。
那個時候,就算是號稱無上師的域外第一高手,被主角龍鷹稱作是真氣魔法師的拓跋斛羅,也要差了這位女帝半籌。
歷史中的女帝和小說中的女帝,這兩位融合了之後,最後的成就可想而知。
當然,那個時候的大武,對於女帝還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而現在的女帝,雖然藉由科舉初步登上了大武政台,但是,這對於大武而言,其實也只是一個小插曲而已。
這個時候,真正在牽動大武的心神,令大武上下憂心的,其實也還是大武的內憂外患。
內憂,這其實還只是小事。
一個竇建德,大武上上下下,沒人把他放在心上,不過是趁著大武的天災才能夠蹦噠起來的一個,跳樑小丑而已。
要不是因為種種原因,他們大武一直無法調集起足夠的力量來對付他們,又豈會讓他們猖狂到今日。
但就算是如此,如今的大武,依舊可以把竇建德勢力限制的死死的,避免這個威脅進一步擴大。
可以說,這個時候,就算是大武皇朝還無力調動足夠的力量,一口氣將竇建德勢力完全徹底撲滅,但是,大武皇朝,現在也牢牢地將竇建德勢力限制在了他們想要限制的範圍之內。
真正的大武憂心的,還是外患。
當年,因為北狄傾力南下,恰巧那個時候,大武南方極道之地也發生了天災人禍,有了竇建德這個跳樑小丑的崛起。
甚至,因為和北狄作戰的失利,以至於在那不久之後,西北三道,姑塞道、寒城道、北凌道先後丟失。
那個時候,迫不得已之下,大武這才以西涼道之地,以誘大秦出兵,從而,也是以此讓大武給他們分擔,有可能來自的西戎的壓力。
但偏偏,緊接著就是西戎之戰,連番的大戰之下,不僅讓大武失去了收回西北三道的最好時機,以至於讓如今的鐵木真掌握了西北三道,更是讓大秦初步坐實了西涼道的統治。
大武一直以來,是真正有心休養生息上幾年,積蓄到了足夠的力量之後,而後全力收復失土的。
但是,這幾年卻往往是天不遂人願,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斷大戰,最終的結果就是越打越弱,收復失土的希望也越來越小。
如今,東面的大漢,業已成為隱憂。
大漢向四小皇朝動手的時候,大武就已經是一個激靈。
這四小皇朝,每一個也基本都有差不多將近百年的國祚了。
是大蒼滅不掉,他們還是大武滅不掉他們?
他們能夠存在,是雙方的一個默契!
兩大皇朝一直以來雖然經常大戰,但是,說到底,誰都沒有滅亡誰的把握!
故而,才會有這麼一個默契。
如果大漢一口氣將四小皇朝全部拿下的話,那麼,這也就代表著,他們的東邊也多了一隻猛虎!
那個時候,他們大武將會是三面皆敵的下場。
好在,顯然,這個時候的大漢也沒有底氣這麼快就直面他們大武,故而,並沒有這麼一口氣將四小皇朝全部吞滅,而只是拿下了一半。
他們才剛剛松下一口氣。
可還沒幾天,就傳來了金帳王庭和大漢聯姻結盟的消息,雖然大武之中不少人都可以看得出,這兩家之所以能夠結盟,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北狄的拓跋。
但是,說到底,金帳王庭可是他們大武的頭號大敵,到現在,雙方之間的戰火還沒有完全熄滅呢!
他們要是不憂心的話,那大武就該真的亡國了!
與此同時,大武眾臣,也提出了分裂漢昊,扶劍抵漢,固化邊防,外聯蒼強,借力禦敵的對外方針。
四小王朝之中,如今還剩下兩個王朝!
而這兩個王朝,關乎的就是大武皇朝在東邊的邊防。
但剩下的這兩個王朝,大昊這個時候還依附於大漢,故而,在大武群臣看來,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分裂大漢和大昊,將大昊拉入到他們的戰船之上!
再則,那就是扶持四小王朝原本最強的大劍了,以此來間接強化他們東邊的防禦。
而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這個原則,大漢既然和他們的敵人金帳王庭聯盟了,那他們也自然要和大蒼之中的一些勢力聯盟了。
之所以並不是拓跋部落,而是因為從天武院收到的消息來看,這段時間以來,拓跋部落和占據了他們西北三道的蒙古部落,交往密切。
顯然,拓跋部落為了應付金帳王庭和大漢結盟一事,做出了應對措施。
而同樣很顯然,在他們大武和蒙古部落之間,拓跋部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大武淵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大武帝朝,這一方勢力心中自有傲骨,既然對方看不上他們,他們也不至於去捧對方的臭腳。
所以,大蒼之內的一些勢力就成為了他們的選擇。
而首選的,那自然是占據了河南道的皇甫古淵了。
其實,皇后古淵硬實力雖然強大,可近幾年,卻暴露出了其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的事實。
故而,在大武很多人心中,這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可奈何,卻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剩下的幾家,宋與大武接壤,兩家有歷史的爭端在。天師道目光短淺,對於南宮家這樣的勢力,就算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利用,但是,也不能夠貿然去剿滅。就算是產生了這種想法,應該是做好充足的準備,謀定而後動。
然而,貿貿然的就想要剿滅人家,卻遭其反噬,獲得了如今這麼一副局面。以天師道如今的情況,如果是選擇他們的話,只怕付出太多,還不一定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回報。
至于靖王,那就是受到了天師道的波及,同樣要付出太多,但卻不能夠得到足夠的回報。
大魏!
原本的大魏,他們主要的矛盾,是來自朝堂內部之間的矛盾。
是以楊堅為代表的大司馬一派,與郭龍城代表的宗室一派,相互之間的內部鬥爭。其下,又夾雜著諸如崔蕭、蔣林這樣的小派系。
原本,大魏內部的鬥爭,始終都是政局上的鬥爭,可到了如今,卻已經發展成了軍事上的火拼。
一切,都要從小皇帝即將親政開始講起!
大魏最大的問題,始終都是主弱臣強的問題。就算是郭龍城為代表的宗室,皇帝面前,他們也同樣是臣。
不過,以大魏皇帝的年紀,人家就算是想搶也搶不起來。
可是,皇帝的年紀不可能一直小下去,到了一定年歲的時候,準備要到了親政的年紀。
由此,原本還壓抑著的一些矛盾,在這兩年,爆發的也越是激烈。
其實,郭龍城或許不算是一個絕對純粹的忠臣,但他卻也絕對沒什麼不軌的心思,他也確實有著扶持皇帝的想法。
只不過,就算是他,也不願意輕易將手中的權力交出去。
手握大權太久的人,怎麼捨得輕易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
而且,一旦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不代表我僅僅只是權力,同時,還包括著自己的生死,以後很可能也不由自己做主了。
再則,朝堂內部,還有著楊堅這樣的人物,對方又怎麼會輕易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而如果他貿貿然交出手中的權力的話,皇帝又怎麼可能斗得過那老奸巨猾的楊堅?
這一切的一切,由不得郭龍城不多去操一份心。
至少,他這把老骨頭也要再撐上幾年,怎麼也要能夠支撐到陛下成熟了,有足夠的能力應對這朝堂上的風風雨雨為止。
但是,不管郭龍城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也不管他是否真心實意想要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但也看著皇帝即將到了親政的年齡,眼看著他還希望可以扶持著皇帝肅清朝內亂局的時候,這個時候,皇帝陛下卻突然落水駕崩了,這讓郭龍城徹底的瘋狂了!
落水這種事情,不管是在哪個皇朝,又或者是在王朝之內,在宮裡面,這種事情可以說是習以為常了,哪年不得發生個幾例?
宮女太監聽到了什麼不該聽的,很可能就是一個落水的結局!
也指不定哪個妃子,某一天,意外的落水了!
或許也說不定,還會發生什麼皇子公主落水的事情。
可是,這輪到皇帝落水了,那可是從古至今都沒有幾例了!
宮裡面發生落水的事情,背後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家可都是心知肚明!毫不客氣的,發生一百件這樣的事情,至少其中有九十九件絕對不是什麼意外。
故而,郭龍城這個時候怎麼可能平靜的下來?
而皇帝落水這些事情,郭龍城本能的就是懷疑到了楊堅的現象。
這件事情,他楊堅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沒有之一。
而且,這個亂臣賊子一直野心勃勃的,他郭龍城能不懷疑嗎?
於是,兩個人在朝堂之上,在皇帝的靈前,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甚至,雙方的支持者,當場就拔出了刀劍。
武泰斗、王登、王凌雲等大將一個個站在郭龍城的身後,一個個都已經把手握在了腰間,隨時準備拔出系在腰間的佩劍。
在楊堅的時候,李文鷹、敦煌戍主、呂布等大將一個個也同樣毫不相讓,一副同樣要拔劍的樣子。
不過,到底還是在小皇帝的靈前,郭龍城並沒有真的在這種地方,這個時候見血。
而對於這種事情,楊堅那自然是打死都不可能會承認了。
這要是承認了,那可真的是大發了,可是要出大事情的。
弒君,這種罪名,不管什麼時候背上,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最為關鍵的是,這件事情,也確實是和他沒什麼關係,他是真的不知道這一件事情。
雖然說皇帝確實馬上就要到了親政的年紀了,這對於他來說,確實不是什麼一個好消息。
但是,弒君,這絕對是最壞的一個辦法!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誰會用這樣的辦法?
可是,這個時候的楊堅,完全可以是百口莫辯。就算是他辯解,別人也不信呀。
而將皇帝下葬之後,郭龍城也終於不再掩飾自己的怒火,不顧一切的帶兵殺向楊堅的府邸。
自此,大魏原本朝堂上的爭端,終於演變成了實打實的刀兵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