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皇帝在他忠誠的石景廠
「征不到足夠的兵?」
靠在椅子上,看著立在堂中的曹文詔,朱由校的手在桌面上敲動。【,無錯章節閱讀】
「回陛下,雖然有徐尚書編練的新兵、臣的家丁隊、以及原京營兵馬。而且臣與孫傳統還屢次去西山、石景山諸礦,順天府諸縣中招募兵丁,但因為要優先補充到孫傳庭的豹韜衛中,故此臣至今仍湊不夠編制數目內的兵額。」
曹文詔看著皇帝,訴苦道。
「算上那些負責糧秣的輜重營,臣的虎賁衛現在也只有九千人之數。」
「在順天府征不到兵了嗎?」
聽著曹文詔的話,朱由校有些皺眉。
大明低稅養民兩百五十餘年,豈無忠勇之士?
「回陛下,應徵者寥寥無幾。」
聞言,曹文詔無奈解釋道。
「以陛下所定虎賁衛的體力標準,那些佃戶、下農出身的莊稼漢,在家很少有能吃飽的,身體素質很難達標。」
「而那些體力能達標的,基本都是中農、上農,這些人家中有田,就沒幾個願意當兵吃苦的。」
「這可真是個問題。」
聞言,朱由校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額頭。
「城建營去過沒有?有合格的也可以招募。」
「沒有。」
聞言,曹文詔的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樣。
「京營中但凡有個兵樣的,都讓臣與孫傳庭挑出來了,而且錢將軍也要部分精銳控制城建營,所以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殘。」
「。。。」
得,標準定的太高了。
「標準往下降一降,先征些良家子入營,好吃好喝,慢慢練吧。」
知道了問題出在哪兒,那麼就解決問題。
朱由校看著曹文詔道。
「臣遵旨。」
待曹文詔離開,朱由校忍不住搖了搖頭。
你難,我也難,沒人可用。
繼續翻看著從古今通集庫中翻出來的庫檔,朱由校提筆寫著變法大要。
隆慶二年,張居正給明穆宗上《陳六事疏》,提出了變法的六個要點:一省議論,二振紀綱,三重詔令,四核名實,五固邦本,六飭武備。
對於大明面臨的問題,張居正指出了五點,一宗室驕恣,二庶官瘝曠,三吏治因循,四邊備未修,五財用大匱。
對於張居正提出的變法,朱由校這個後世人,其實是有些看不上的。
大明的變法,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不是擴財政、不是整兵備,而是明權職,整吏治。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才會新設一些衙門出來。
而就在皇帝琢磨著變法總綱時,在李汝華「病休」後,就署了戶部印的袁世振愁的眉頭能夾死蒼蠅。
「愁啊,愁啊,愁死人了。」
大明稅收的總結、全國鹽政改革、南直隸銀幣兌換等事情全壓在他的肩膀上。
銀幣的事他已經決定了,就讓那些個敢來堵他門的人去做。
稅收總結的事,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
他現在主要的事情是鹽政改革。
搞錢這兩個字,可謂是伴隨著萬曆的一生。
自從張居正變法被廢,大明稅收連年銳減,為了錢,萬曆和朝臣鬧了一輩子的矛盾。
而隨著新帝登基,朝廷改元,這朝廷收支的事也要換個玩法了。
大明的鹽引法,是一種民制、官轉、商售的玩法。
官府處於中間位置,商人花錢找朝廷買鹽引,帶鹽引去找鹽戶提鹽,然後鹽戶用鹽引作為免賦證明。
官府為了搞錢,往往會超發鹽引,新發的鹽引超過了鹽戶產出的鹽量,導致鹽引在鹽戶那裡提不出錢來,這鹽引的價值就降低,漸漸的,鹽政就廢了。
而隨著鹽政廢弛,私鹽就開始猖獗。
在他改革兩淮鹽政前,猖獗到什麼程度呢。
浙江之杭、嘉、湖、寧、紹,南直隸之蘇、松、常、鎮、應天、淮揚者,十二州,無一人食官鹽。
他搞出的綱鹽法,屬於朝廷從食鹽產業鏈上推出來,搞民制、商收、商運、商銷的「官督商銷」制。
這是一種大戶的錢原路退回,小民的錢三七分成的玩法。
他在兩淮倒騰出的鹽商,背後基本都是勛貴、親王等人。
「本官要找的人都找到了嗎?」
停下寫著條陳的筆,袁世振看向自己的師爺問道。
「回東家,只有少部分人說是要來京城。」
聞言,師爺無奈的給袁世振匯報導。
「大部分人都對我們派去的人不理不睬,更有甚者連門都沒進得去。」
「不想搭理就不想搭理吧,等我從陛下那兒借到人手就收拾他們。」
聞言,袁世振沒好氣的道,將手中的奏章遞給師爺。
「送呈南苑。」
「是。」
聽到袁世振的話,師爺就知道了他想幹嘛。
他的這位東家可不是個心軟之人,心軟的人根本就無法整頓鹽政。
他在兩淮之時,對鹽戶進行結保,抽丁為軍,打擊私鹽,不知道殺了多少「私鹽販子」。
而就在袁世振想著向皇帝借人時,皇帝卻跑到石景山去了。
他是來視察工業發展的如何的,工業是一個民族的脊樑。
石景廠集合了順天府境內皇帝能調用的所有鐵匠、銅匠。
工部、兵部、內廷的工匠都在這裡。
大明的鐵器技術,非常的成熟。
在皇帝連臉都不要了,強行收購石景山和西山的鐵礦、煤礦,又給了充足的白銀支持後,石景山的建設可謂是相當的快。
已經搭起來的煉鋼區內,朱由校正在趙爽的陪同下查看著煉鋼。
現在的石景廠一爐能煉七百斤,一天廠區產量超過萬斤。
此時的大明已經用上了高爐煉鐵,用耐火磚砌出高爐,將鐵礦石、燃料、溶劑從高爐上方料口倒入,煅燒之後,鐵水從下方流出。
待鐵水流出,轉入倒入炒鋼中,撒入鐵礦粉攪拌,令生鐵中的炭和其他雜質氧化,得到熟鐵。
而想要鋼,則需要再加一步灌鋼法,即將高爐流出的生鐵鐵水與他爐子燒製得到的熟鐵混合,經過再次加熱熔融,就可以得到鋼料。
不要說什麼技術落後、人力耗費太大之類的話。
大明現在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力。
這些人當兵雖然體質不夠,但煉鐵的力氣還是有的。
「這焦是哪兒來的?」
身前放著一個口袋,裡面裝著的全是黑乎乎的粉末,伸手捻了捻,朱由校看向趙爽問道。
「回皇爺,是西山的煉焦廠生產的。」
對於龍旺商行下面的各廠,趙爽那是相當的熟悉,當即就開口解釋道。
「因為焦炭的使用量大,所以臣就在西山擴建了幾個煉焦廠。」
「使用量很大?都有哪些用處?」
聽到趙爽說焦炭使用量大,朱由校好奇的出聲問道。
「冶鐵、冶銅、煎銀、燒制玻璃、鑄造銅錢等事,都需要用到焦炭。」
聞言,趙爽給皇帝科普了起來。
聽到趙爽擴建煉焦廠,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人的主觀能動力很強,不像是某些人,需要自己一撥一轉。
聽著趙爽關於焦炭的用途,朱由校心思微動。
冶煉行業帶動煉焦產業的發展,這是必然。
北方森林經過長期的濫砍濫伐,木頭早就不夠用了,而大明的煤炭產業又非常的發達,所以燒煤冶煉就成了必然。
但是煤炭中的雜質,特別是硫這個玩意兒,會導致金屬,特別是鋼料變脆。
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煤炭煉焦技術。
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摸索實踐,用煤煉焦已經有了成熟的工藝。
明末方以智的《物理小識》中就明確記載了煉焦的方法。
根據趙爽的說法,光是選料,各地都有不同的方法,如山東稱臭煤,河北稱肥炭,四川稱泡炭,以其質之受煉與否作為標準。
選准了煉焦用煤後,將煤揀淨或搗碎過篩,清除煤中雜質後方裝爐燒煉。
煉焦爐和鐵爐不同,多使用為圓爐,中心過量八尺至一丈四五尺不等,裝煤入爐築緊後,爐的頂部用泥掩蓋並鑿通氣孔。
入爐燒煉的時間少則四五天、多則十數天,以煅之煙盡為度,然後微水漬熄即成焦塊。
而對於焦炭,也有不同的名稱,形如山嵐者稱為嵐炭,色淺藍者為藍炭,此外還有枯炭、鍛炭、煉炭、旱炭、焦子等。
而對於焦炭的認識上,趙爽引用前人的評價是:焦出於炭而烈於炭。
身邊跟著一圈兒錦衣衛,皇帝專注的聽著趙爽對挖礦、煉焦、煉鋼、鑄器一條龍的介紹,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明的工業發展還是很迅速的嘛,早就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只是沒有人重視而已。
在聽完了趙爽關於產業鏈建設的匯報後,朱由校話頭一轉,又問道。
「朕讓人送來的那些乞兒呢?有沒有鬧事?」
在石景廠內轉悠著,看著路過的工人,朱由校向趙爽問道。
「回陛下,沒有鬧事兒的。」
聞言,趙爽搖了搖頭,給道。
「臣受陛下之令,設九等工薪制,按勞給薪,毫無拖欠。」
「那些個乞兒都是些無產之人,現在有份能養活自己、養活全家的工作,幹活都很是勤奮,沒那個沒良心的會偷奸耍滑。」
「嗯。」
點了點頭,朱由校對於自己的機智很是滿意。
讓無產人員變為有產人員,幫他們穿上一雙鞋子,就不會發生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事情了。
「如今石景廠、西山廠共計有多少人?」
「這個,具體數額暫且不清,因為每天都有民眾前來應募。」
「目前的總數在十二萬上下。」
聽到這個問題,趙爽如數家珍的給皇帝介紹道。
龍旺商會受工部、內務府督查,下設有各個不同的分司,各有執事。
承建司,有工程人員三萬人,負責建造廠房、住房、城牆修建、礦井挖掘。
鋼鐵司,有工匠兩千人,幫工一萬人,負責煉鐵以及鑄造成品。
焦炭司,有工匠三千人,幫工一萬五千人,負責專門煉焦。
煤井司,有礦工四萬六千人,負責西山煤窯改建和生產。
安保司,有安保人員四千人,主要負責治安問題。
駕步司,有運輸人員一萬三千人,負責運輸以及修路。
售賣司,有兩千多人,專門負責成品的銷售。
龍旺商號整合了曾經工部、兵部、內廷的諸多衙門,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機構。
走在出廠區的路上,聽著趙爽巴拉巴拉的說著,朱由校感慨的點了點頭。
大明永遠不缺少有能力的人啊。
突然,朱由校的注意力被站在牆頭下的一隊安保人員給吸引了過去。
帶頭之人是一個身形壯碩,穿著稍顯破舊,肩上扛著把長杆軍刀的。
錦衣衛中沈煉和陸文昭兩人的出現,告訴了朱由校自己身邊有幾個「熟人」,朱由校早有預感,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帶頭之人。
「加錢居士?」
眼神眯了迷,看著此人,朱由校心裡暗道。
伸手指了指身邊立著長刀的丁修,朱由校對身邊道。
「讓那個人,過來。」
「嗯?」
正在發呆的丁修突然看到皇帝指自己,頓時就感到汗毛炸立。
「丁修,皇爺讓你過來。」
就丁修不知該如何時,東廠派來負責統領安保司的太監郭真出聲喊道。
「草民丁修,參見吾皇。」
雖然心裡很是不情願,但在皇帝身邊一圈兒錦衣衛的注視下,丁修還是到皇帝身前,跪地道。
「你就是丁修?」
看著眼前的這位姓丁名修,號加錢居士,字很潤的安保人員,朱由校道。
「朕聽說,伱是戚少保的徒孫,戚金戚總兵的徒弟?」
「回陛下,草民確是戚少保的徒孫。」
聽到皇帝對自己的師承如此清楚,丁修不敢隱瞞,低頭道。
「朕要你進錦衣衛,你願意嗎?」
「草民。」
聽到讓自己進錦衣衛,丁修微微抬頭,眼神上移。
然後就看到了皇帝幾乎是雙眼放光的看著自己。
見狀,丁修連忙將腦袋低下道。
「草民願意。」
「嗯。」
點了點頭,朱由校指了指身後的錦衣衛。
「跟著他們,你今後就跟在朕身邊。」
「草民謝陛下大恩。」
趁著皇帝還在石景廠視察,丁修去收拾了行李。
等到跟著皇帝回南海子時,丁修還感覺到暈暈乎乎的。
這他怎麼就稀里糊塗的進了錦衣衛呢?
「該死的陸文昭,自己做就算了,還把老子賣給了皇帝。」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