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後事

2024-12-06 05:43:49 作者: 雲空行
  講真,在70年代,東大的戰機就突破到主世界F-15和鷹獅戰鬥機這樣的標準第四代戰鬥機的水平,對於亮劍世界來說完全是降維打擊。

  要知道現階段的F-4C都還沒有對手,依靠航發的優勢和計算機的兩大優勢,加上突破了新型PD雷達的技術瓶頸,加上早就遙遙領先的空空飛彈,現在東大的空軍哪怕數量不多,一千多架二代的J5A都還老當益壯能打,陸續生產的500多架J-9系列在更換了新型計算機火控系統和PD雷達後,面對亮劍世界的空中對手還是碾壓級別。

  現在橫空出世的J-12和J-13高低組合,更是屬於這個世界超綱的存在!

  而經過十年時間的打磨,第二艘明珠號航母入列後,直接把航空母艦的水平拉高到了主世界的八十年代水平,隨著東大經濟的發展,現在東大的軍費也在經濟暴漲了幾倍後水漲船高,開始了第三艘魔都號和第四艘寶島號同時建設工作。

  從規格上,魔都號和寶島號同明珠號排水量相近,都是八萬多噸的排水量,但是考慮到未來搭載的是縮小號的J-13艦載機版本,魔都號和寶島號的艦載機數量將達到75架左右,其中J-13艦載戰鬥機將達到50架水平,加上15架強-9C艦載攻擊機,這個組合可以同主世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抗衡了。

  這樣技術代差下,如果完成了4航母建設,有著4個航母戰鬥群的東大海軍已經無懼任何對手!

  哪怕是對手的航母數量超過一倍以上都沒有用!

  新一代萬噸大驅馭洋級驅逐艦,帶著96個垂直發射器,兼容防空範圍在120公里的海衛-5防空飛彈,射程達到200公里的海劍-7反艦飛彈,射程達到150公里的海鷹-5反潛飛彈,以及攻擊範圍在1000公里的戰錘巡航飛彈,可謂是海上名副其實的多面手,大內第一帶刀侍衛!

  按照最新的規劃,馭洋級萬噸大驅將生產8艘,確保每個航母戰鬥群擁有2艘馭洋級萬噸大驅,4艘旅洋級驅逐艦和2艘旅海級驅逐艦的新老組合,加上2艘最新攻擊型大黑魚,東大的航母戰鬥群火力空前強大到令人絕望!

  按照常規作戰訓練規劃,東大的四大航母戰鬥群隨時保持三支處於戰鬥準備狀態,一支在港進行年度維修的格局,確保擁有2周內抵達全球任何戰場的作戰能力。

  對於東大來說,這些都是和平的保障而已。

  任重正是基於這些實力的變化,才敢大膽面對流氓鷹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自由貿易進行響應。

  如果沒有這些實力作為後盾,哪怕東大的經濟起飛再快,體量再大,最終也會被人收割,淪為強國金融巨頭們的巨額利潤而已。

  在主世界曾經如日中天的小日子和三德子,在經濟發展上也曾經輝煌過,在狹小的國土上創造了一個經濟奇蹟,最終卻成為了強國黃金十年的資源。

  「任老弟,你說我們現在還缺什麼?」春節走訪的時候,葉參謀來到任重的家裡拉家常,有些隨意的對任重說道。

  「再造一個黎明研究院。」任重想了想,「如果我們東大可以再造一個沒有我的黎明研究院,這樣我們東大的科技領先優勢就能更長期延續下去。」

  葉參謀有些愕然,怎麼感覺任重像是交待後事了。「任老弟,你才六十多歲,說這些未免太早了點吧。」

  「葉參謀,不瞞你說,最近的我的確有些力不從心了。」任重摸了摸自己完全花白的頭髮,在兩個世界穿梭,雖然說壽命方面目前還看不到有明顯的影響,但是等於生活了兩個人一生,任重的腦子又長期在高強度運行,現在的任重年過花甲後確實有了一種說不出來的疲憊感。


  由於實在無法長期都保持兩個世界的長久生活,任重在後期不需要時刻帶貨穿梭後,就開始選擇長期呆在亮劍世界,減少了穿越回主世界的時間,使得自己的大腦可以得到相對充分的休整計劃,這樣下來他在主世界生活的時間就少了很多,畢竟如果選擇在晚上不用穿梭回到主世界,即便他在亮劍世界生活一個月後才回歸,主世界仍然是他上次穿越到亮劍世界的那個時間點上,等於在亮劍世界生活了三十天,回到主世界才接著過一天。

  所以在前期頻繁帶貨的時候基本保持了一比一的時間後,後期都沒有那麼頻繁回歸撬動主世界的時間線了,亮劍世界過去的三十年,在主世界這邊的時間流逝還不到十年。

  相對於亮劍世界技術的日新月異來說,主世界的技術發展沒有那麼快。

  「任老弟,你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嗎?我怎麼沒有聽醫生說起過?」聽到任重這樣說,葉參謀一下子緊張起來。

  這可是東大不可或缺的國士啊,但凡出一丁點兒的問題都要引發上層的軒然大波。

  現在東大依靠任重完成技術領先,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任重當成東大擎天柱一樣。

  那是一點都不容有失的存在。

  「那倒是沒有,葉參謀,其實我想說的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就算長命百歲終有盡頭,我們又不是什麼神仙會永生不死。」任重笑著說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的黎明研究院說實話,原創性的研究還是太少了,特別是基礎科學方面的原創理論研究我們基本沒有。」

  「很多時候我們更像是一個相當單純的應用研究院,所以我想從國家層面來說,科研不能只是關注著應用研究方面,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我們也非常需要。」

  「我們的大學不是就在做各種各樣的理論研究嗎?我們真有必要再建設一個科研體系出來?」葉參謀有些迷惑的問道。

  這麼多年來,大家都習慣了科研看黎明,理論研究看大學這樣的認知,一點都沒有覺得這其中有什麼問題。

  因為這樣的體制下,東大的科技百花齊放,簡直讓人目不暇接。

  但是如果溯源的話,像葉參謀這樣的高層人士才清楚,基本上這些科技成果的背後,都是任重在提供最初的創意和思想。

  這就有些局限了。

  萬一任重要有一個三長兩短,整個東大科技創新的發展毫無疑問都要受到影響。

  這樣的結果,之前葉參謀他們根本沒有去深入思考。

  按照他們的看法,任重無所不能,似乎生命也可以無限延續下去一樣。

  然而今天,任重將這個問題提出來,葉參謀才赫然發現,這個東大已經完全離不開任重。

  這是任重的榮幸,但是也是任重最大擔憂。

  到了現在階段,他已經必須考慮沒有自己的時代如何保持技術仍然領先了。

  現在亮劍世界的科技水平相對於主世界仍然是參差不齊,大體上東大達到了主世界八十年代國際領先水平,個別技術領域達到了二十一世紀後,比如合金、電腦和合成材料這些基礎技術部分。

  但是由於任重沒有過多搬運主世界的基礎理論知識,導致這方面的技術水平還是保持在七十年代早期的水平。

  在要不要把主世界的理論直接搬運過來的問題上,任重一直都在糾結。


  要是在理論方面直接搬運,現在已經有著巨大破綻的他身上的秘密就更難掩人耳目了。

  現在其實高層方面基本上都心知肚明任重的不正常。

  但是如果哪個國家具有一個這樣不正常的人,誰家不當成寶貝一樣哄著護著。

  現在的黎明系不僅僅是科技全球領先,旗下的企業規模和銷售收入方面也是全球領先。

  然而這些的背後最關鍵的是任重,所以最大的破綻也就是任重。

  在這之前,任重一直都在緊繃著帶著黎明系這艘巨輪前進,沒有想這些問題,現在他在亮劍世界的這個身體都是60多歲的人了,穿越時空並沒有說讓任重可以長生不老。

  相反還有一種催老的效果。

  在把東大帶上亮劍世界的絶巔後,任重不得不考慮這些事情了。

  黎明研究院拆分顯然是不合適的,經過了小三十年的發展,黎明研究院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彼此間盤根錯節各個學科相互交錯,加上上下游都是相當固定的模式。

  現在的研究效率也非常高,調動資源非常的有效。

  在任重的心目中,這就是未來在他之後東大國家級工程研究院的天然之選。

  在這個之外,任重覺得還需要有一個負責基礎理論研究的科學院,也就是東大科學院的機構,吸收頂級的各科理論科學家、數學家等,建立各種各樣的國家級實驗室開展理論研究工作。

  這樣科學院和工程院之間相互促進著向前走,工程院的研究工作才不會失去理論指引最終走到盡頭。

  現在的黎明研究院要是沒有任重的指引,很多領域很快就會走到盡頭,比如光刻機,現在疊代的技術還是乾式光刻機技術,沒有人想過未來可以用液態代替空氣折射進行新的光刻,現在大家的思路被任重帶到尋找新波長的光源上面。

  通過光源更短波長來提升光刻機的精密程度,這是一個相當自然的思路,大家都可以想到,現在的東大最強光刻機130nm水平就是採用了KrF光源,波長是248nm,要想進一步提升光刻機精度,就必須把光源提升到ArF光源,波長縮短到193nm的水平,乾式的光刻機才有做到90nm到65nm的新水平。

  接下來就必須改變思路走浸潤式技術路線,引入水作為折射媒質才能獲得更短波長,ArF光源加浸潤技術實際等效的波長為193nm/1.44=134nm,這樣才能在這個波長下直接獲得65nm加工精度。

  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多次折射改進,ArF光刻機可以用於從45nm到10/7nm的工藝,但其極限就在7nm節點無法再進一步。

  在這個之上的光刻機精度提升必須採用新的EUV極紫外光源,EUV光刻機使用波長為13.5nm的極紫外光才可以達到5nm/3nm甚至到1nm的水平。

  對於這些新技術來說,要在工程上做出來,中間就必須要克服很多基礎理論才行。

  在這方面,任重一個文科生,就是給資料都完全看不懂了。

  按照任重的設想,科學院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不同光源生產的機制,從理論上去尋找到248波長,193波長這些特殊光源的發生原理,理論上先突破後,從而在工程院去找到實現這些理論是實踐和工程化工廠化技術研究。

  這是已知的技術路線方面,在任重的認知來說,矽基晶片的極限後,人類的算力從何處破局,這需要從一個全新的方向繼續去研究。

  按照主世界的理論探索,碳化矽晶片、量子晶片這兩個全新領域,就是主世界人類突破矽基晶片算力瓶頸的兩大方向。雖然現在主世界在這些方面探索掌握的知識還不多,離這兩大技術路線開始實現實用化的晶片還有很長距離。

  但是從現在發展趨勢來說,人類從這兩個方向走通的概率非常大。

  畢竟矽基算力模式現在基本證明了盡頭,碳化矽和量子通訊則人類都沒有看到第一步實用的機會。

  對於這樣的理論和技術攻關,任重希望就是由科學院來承擔研究。

  工程院可以摸著石頭過河,科學院那邊卻完全是在深水區自由探索。

  這是任重思考很久的一個思路,同主世界的工程院和科學院分野完全不同。

  任重的設想中,科學院是頂級的理論研究機構,由國家撥款、企業捐款和教育培訓多方面來獲得經費。科學院的所有科學家都應該在大學兼職,但是不能幹企業,做工程類研究工作。

  而是一直開展試驗和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

  任重把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給葉參謀進行探討,葉參謀慢慢理解這些相對來說非常新的思維,不得不說任重的思考還是很有前瞻性,所以這件事看起來很不容易做好,但是現在的東大基礎已經很強,各類大學上千所,學科帶頭的專家也不少,大學是除了黎明研究院外最強的科技研究力量。

  只不過大學的研究規模還是比較小,實驗室和科研團隊規模一般就是幾個或者十幾個就是頂天了。

  根本沒有機會出現黎明研究院那種動輒幾千人的大研究團隊。

  而成立東大科學院後,就容易形成幾百人的基礎理論研究團隊,把不同高校的相關教授們都集中在一起進行研究,大家互相取長補短。

  有了這個思路開頭後,葉參謀這邊就開始籌划起這件事情來,他找到了燕都十幾個高校的學科帶頭人,一起來討論這個科學院的組織和運行模式,把任重的一些思路糅合進去,最終形成了東大理論研究的科學院建設方案!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