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後記十九·壓你的論文還得感謝咱
聶岐當然不敢吞掉謝衍那篇阻尼論文。
一是論文原創者也有自己的圈子,說不定阻尼論文的相關內容,早就在地方學術圈裡傳開了。貿然侵吞別人的學術成果,有極大的機率翻車,到時候必然身敗名裂。
二是謝衍留的作者地址,是黃州府通判廳,鬼知道是不是通判本人。通判的官職再小,那畢竟也是一府二把手,指不定背後還有什麼人脈關係呢。
聶岐的想法很簡單,把阻尼論文壓一期再發表。
這些學術期刊皆為雙月刊,壓一期就是兩個月。這一期還有半個多月才出版,加起來就是兩個半月時間。
兩個半月不讓更多人知道阻尼現象,足夠聶岐他們領先阻尼天平的研發進度。
而且理由還隨便找,比如論文需要審核驗證啊,比如這一期論文排滿了啊。就算最後真相被曝光,聶岐也能無比從容的為自己辯解。
事實上,沒有用到兩個半月,聶岐就把阻尼天平造出來了。
而且他使用的阻尼器材料,跟謝衍非常近似,都選擇了鐵鋅合金,只不過配比略有不同。這是目前能搞出的合金當中,質量最輕且兼具抗腐蝕性和延展性的材料。
雖然都加了空氣阻尼器,但二人的思路完全相反。
聶岐依舊採用當下的主流做法,把天平臂給弄得越來越長。在擁有空氣阻尼器之後,天平臂還可以繼續加長,使得天平的穩定性、準確性、操作便捷性都大大增強。
而謝衍,則是把天平臂給縮短了。
深秋,洛陽。
皇家物理學會。
一台超長臂天平橫空出世,而且重錘位置也略微上升。
這兩種改變,都是空氣阻尼器帶來的。
如果沒有空氣阻尼器,這兩種提高精度的方法,會導致天平劇烈晃動。
「天平終於取得突破了,」孫三益喜滋滋說,「那幫研究粒子的,恐怕會高興得發瘋。」
聶岐也不禁展露笑容:「我們也趕緊寫一篇論文,跟黃州來的論文一起發表。就說我們是受到阻尼現象的啟發,用一個月時間把阻尼天平造出來了。」
孫三益雖然不齒聶岐的做法,但他自己也是受益者,此刻居然生出佩服之情。
壓別人一期論文,並不是什麼大事,更算不上違規操作。
卻可以保證在此期間,沒有更多同行來競爭,以最穩妥的方式從容發明出阻尼天平。
而且,阻尼論文的作者,還必須得感謝他們。
是他們通過了阻尼論文,是他們邀請論文作者加入學會。並且他們發明的阻尼天平,還會讓阻尼論文含金量更高,讓論文作者更加快速的聲名鵲起。
他們,竟還是謝衍的恩人!
今年倒數第二期物理學刊,悄無聲息的出版發行。
除了關注學術圈的人,君臣商民都不在乎這玩意兒,普羅大眾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但是,學術界卻引起巨大轟動。
首先是身在洛陽的學者,一窩蜂的跑來物理學會。就連已經半退休的皇家學會總會長,都從洛陽郊外被人抬過來。
由於陸續趕來的人數過多,聶岐乾脆換一間大房子展示,相當於臨時開了個學術成果匯報會。
那台超長臂的天平,外觀其實有點醜陋,但在現場學者的眼中,卻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寶貴的事物!
聶岐親自上台講解和實驗,孫三益站在旁邊做助手。
「今天來的,都是身在洛陽的學者,有些還是請假過來的官員,」聶岐介紹台下一個老者,「這位是郭太常(太常寺卿),來得非常早,恐怕都顧不上去太常寺點卯,不曉得會不會被人彈劾玩忽職守。」
「哈哈哈哈!」
眾人聞言大笑,那位郭太常也搖頭笑起來。
聶岐說話特別風趣幽默,又開了幾個玩笑,才開始說到正題:「在上期物理學刊截稿的第二天,我和小孫收到一篇來自黃州的論文,內容是一種叫做阻尼的物理現象。當時我就想刊載出來,但編稿已經完成了,實在騰不出來地方……」
那篇論文,在場學者都看過了,很多人懷疑聶岐玩手段。
但就算懷疑又能如何?
人家靠著壓論文,還真搶先出了成果。
而且壓論文的理由也很正規,已經截稿才收到,騰不出地方來發表。
只有台下的耿會長及其親信,此時此刻臉色鐵青,他們這派跟聶岐一直明爭暗鬥。
耿會長舉手表達不滿:「交叉審稿時,為什麼恁晚才發給我?」
聶岐解釋說:「剛收到阻尼論文的時候,我只是覺得有趣,並沒有太過重視。否則的話,這麼重要的論文,我肯定騰出地方發在上期。直到一個多月前,小孫突然找到我,說可以用空氣阻尼增強天平穩定性。我本著小心求證的態度,做了許多實驗終於確信,就趕緊把論文交給耿會長審核。」
這番解釋,看似合理,其實就是在打耿會長的臉。
許多沒有介入兩派爭鬥的學者,此刻全都笑呵呵看熱鬧。
耿會長氣得猛拍桌子:「論文作者寫得清清楚楚,阻尼現象可以運用於火車和海船。這麼重大的發現,你居然說自己最初不重視?我非常質疑你的學術水平,你沒資格坐在那個位子!」
聶岐以退為進:「鄙人確實資質駑鈍,當初在太學讀書時,勉強從外舍升到內舍,又勉強從內舍升到上舍,總是跟不上同窗的學習進度。但蠢人也有蠢辦法,別人一天能學會的知識,我就用十天去刻苦鑽研。太祖保佑,總算是從太學畢業了。這些年,我也是用笨辦法,僥倖取得了一些成果,當然比不上神童出身的耿會長。」
這話說得有水平,而且是臨場發揮,直教人拍案叫絕。
耿會長坐在下面,肺都快氣炸了。但他還想知道阻尼天平的效果,只能繼續留在這裡被人看笑話。
「現在,我們做一個簡單實驗。」
孫三益把早已準備好的實驗器材拿出來,是兩組用木條搭建的空心長方體。一組懸掛擺錘,一組啥都沒有。
「開始吧。」聶岐說道。
他跟孫三益合力搖晃桌子,隨著搖晃的力度變大,一組木框空心長方體劇烈搖晃,最終被搖得向一側當場倒下。另一組加了擺錘的,卻能在搖動中屹立不倒。
聶岐說道:「這就是阻尼現象,那篇來自黃州的論文,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是一艘正在經歷暴風雨的海船,加了阻尼器是否不那麼容易傾覆呢?」
人們紛紛點頭,覺得這玩意兒的運用範圍極廣。
當然,想要製作各種阻尼器,不能簡單的掛一個擺錘。尤其是海船,阻尼器的結構必然很複雜,恐怕要一堆人專門研究好些年。
但對於學者們而言,不怕複雜難搞,就怕沒有目標和方向。
越是難搞,越能申請更多經費,越能讓更多人出成果!
聶岐指著他發明的超長臂天平:「大家都知道,天平重錘越高,稱量時就越靈敏。但過於高了,又會抖動不定,難以進行測量,而空氣阻尼器可以讓它迅速穩定下來。增加臂長,也是如此。提高了多少精度,我不自吹自擂,在場的朋友們可以自己上來驗證。」
話音剛落,前幾排的就湧上去。
人數太多了,坐後面的只能耐心等待。
化學學會的副會長魏仁甫,雖然坐在前排卻沒動,而是轉身問身後的年輕學者:「我們是不是也收到過,從黃州那邊來的論文?」
年輕學者叫曹黯,正是他到處寫信推廣分子論:「是有一篇黃州寄來的《分子論》,作者也叫謝衍。我已經按照老師的意思,否定了那篇論文。交叉審核之後,論文還是不過關,已給此人寄了退稿函。」
魏仁甫沉默了十多秒,突然問道:「你覺得那篇論文怎樣?」
「有些內容似乎有道理,有些內容又完全反常識。」曹黯回答得模稜兩可。
魏仁甫雖然有點擔憂,但還是堅信自己才是對的:「我們也做一個阻尼天平,以前無法驗證的東西,今後或許就能靠做實驗解決了。黃州來的那篇論文,還是給他發表吧,畢竟只是理論猜想,錯了也算一種思路……他發現了阻尼現象,已經不是什麼無名之輩。」
不是無名之輩,所以不能隨意退掉論文。
魏仁甫雖然是化學界的泰山北斗,但還沒有一手遮天的能量。謝衍沒名氣也就罷了,現在已經搞出重量級成果,蠻橫退其論文的做法容易壞事兒。
一撥又一撥的學者,上台去體驗那台阻尼天平。
等他們下來的時候,全都帶著興奮的表情,很多受限於技術的實驗,今後都可以用阻尼天平來做了啊!
大明皇家學會的總會長朱昱清,是一個快八十歲的老頭兒,平時住在洛陽郊外頤養天年。
他今天也來湊熱鬧了,等所有人都擺弄完天平,才讓人扶著他上去說:「你們這些年輕人,誰先給馬車弄個阻尼器出來,減震彈簧根本就不頂用。我一把年紀了,老骨頭受不得顛簸,這次都是讓僕從抬著來的。」
眾人頓時大笑。
當場就有學者表示,願意為老會長研發馬車阻尼器。
朱昱清又說:「天平取得了突破,這是學界的大事。我決定發起一次學術會議,明年初夏在洛陽舉辦,邀請全國的主要會員來參加。那個黃州府的謝衍,也要給他發出邀請。」
聶岐說道:「老前輩,學生已經寫信邀請謝衍加入學會。阻尼現象雖然簡單常見,但能衍生出很多學術成果。是給他初級會員資格,還是……酌情抬個一兩級?」
聶岐還在耍小手段,好讓謝衍對他感恩戴德。
朱昱清想了想說:「抬兩級比較合適。只抬一級,跟他的貢獻不匹配。若是抬三級,又難免木秀於林,憑空讓他得罪許多同行。」
「老前輩思慮周全,學生佩服之至!」聶岐連忙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