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5章 長生不老
這一天。
聞人升來到某處穿越者的治下。
他們占據了南方某些島嶼,在這裡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而且經營高達十年之久。
此時正是清晨。
露珠在草葉上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賦予這片土地的珍珠。
村落中土著居民們,早早在雞鳴聲中醒來,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
他們的生活因為那群穿越者的到來,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幕,聞人升似乎早就看到過,那還是在很久之前,同樣是一處島嶼,同樣是一群土著村民,因為現代人的改變而受益。
在村落中心,一座由穿越者們曾經親手搭建的風車水井。
大風車正在緩緩轉動,開始提水。
幾位婦女正在用風車汲水。
她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感激的笑容。
在島上,打水是一個難事。
因為島上沒有穩定的河流,更加可靠的是地下淡水。
島嶼就像漏斗一樣,將雨水裝進去,將鹽分排出去。
而這些穿越者教會了她們如何打井,還教會了她們許多節省勞力的技巧。
比如這架大風車。
靠風車來排水,就是西方的手段,東方一直沒有大規模用上。
原因很簡單,人力太便宜,便宜到比機械還便宜太多……
「你們看,這井水多甜啊,以前我們要走好幾里路去那處河邊挑水,現在多方便。」一位年長的婦女感慨地說。
另一位年輕的婦女點頭附和:「是啊,以前島上的老爺們從沒想過我們,只有收稅徵兵拉夫子時才想到我們。」
「只有南人老爺,他們才是真的好人。」
她們的對話中充滿了對穿越者的敬意和感激。
當然在她們眼中,這些穿越者都是來自南洋的老爺。
他們不僅帶來了技術和知識,更帶來了最為重要的尊重和平等。
當然她們對此是誠惶誠恐的,不敢真的以為是平等。
不過她們的孩子,開始有這種自覺了。
雖然也很尊重南人老爺,但至少不會將自己當狗,而是當成學生、後輩。
類似於讀書人之間的平等一樣。
因為他們不似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爺,總是索取而不知回報。
大部分穿越者們總是面帶微笑,耐心地教導他們,從不過分索取任何東西,並不會將他們當成奴僕和下人。
陽光漸漸升高。
百姓們開始進入田間勞作。
許多人駕馭著新式農具,進入田地之間。
在聞人升眼中,這就會產生一個矛盾。
土地不需要更多的人了。
此時,一位穿越者老爺,正與土著居民一起在田間勞作。
他正在教導新式農具和耕作方法,這讓村民們驚嘆不已。
這位穿越者正在向村民們展示如何使用新式的犁具,還有耕牛與駑馬。
「用了這種方法,每人每天就能耕50畝地!」
眾人頓時震驚了。
現在還沒有人意識到,這樣一來,壓根不需要這些百姓了。
但很快他們就會意識到。
人口之多,勞力價錢之便宜,以至於將牛馬的生態位都給推掉了。
這就是大明的現狀。
百姓使用畜力和機械的動力和需要,非常非常低下。
所以說那些回來就搞工業革命的,是很不契合實際的。
因為沒有這個市場。
除非自己強勢占據一個地盤,一個人口少的地盤,重新塑造新的生產和消費關係。
在聞人升看來這很簡單。
類似於玩遊戲一樣,先確定好出產和貿易換來的糧食總量,能供養多少人口。
再從這些人口中將必須的農業人口劃定好,接著就可以儘量用機械和馬力來減少農業人口了。
剩下的人口就投入到軍事、工業、商業、娛樂行業、文藝教育等行業。
總之就是先保證農產品滿足總人口的供應,要保證農產品的兜底供應。
搞定這一個後,萬事就好說了。
接著就是搞安全支出,將軍事搞起來,將自己的地盤鞏固住。
然後儘量豐富產品供應。
從小到大,逐漸擴大這個盤子,然後將外面的人口逐漸包容起來。
這才能真正實現一個近現代的經濟體系成功。
不然的話,還是會被老舊的封建生產體系,給衝垮和湮沒。
當然對聞人升來說簡單,但這其中的把握之麻煩,絕非一兩個穿越者能搞定。
所以說單穿必須先走教育,不然的話,即便當了皇帝,人一死,也會迅速被封建傳統給淹沒了。
等於白穿一回,最多留下一點點古董機械痕跡。
而這一群穿越者中,顯然有真正的專家。
他們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早早開始這樣做了。
如今他們做的事,就是將勞動力從土地上釋放出來。
讓他們用原來三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的人就能種好地。
如此一來,其他人就會主動或者被動地從土地上被驅趕。
比如當地大戶發現用機械和牲口比人便宜,就不會租出那麼多土地,而是用少量人來種地。
當然這也有一個問題:即便是便宜,當地大戶也會出於擴大自己勢力和影響力的額外考慮,而會將土地儘可能租給更多的佃戶。
因為這代表著他們能掌握多少百姓。
這些大戶雖然不理解深的東西,卻本能地知道,人多就是比人少好。
至少爭奪水源、田地、對抗朝廷稅收大有好處。
所以他們不會將大量土地讓給少數人種。
而這就需要打散大戶,最好是建立公司農場。
將農場公司化經營。
這樣才能以利潤為導向種田,而不是搞人身依附。
他的每一個動作都細緻入微,確保每個人都能理解。
「這種犁具可以讓我們耕地的效率提高好幾倍,而且耕得更深,作物的收成也會更多。」那穿越者一邊示範一邊解釋。
村民們圍成一圈,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地點頭表示理解。
他們中的一位老長輩,看著那位穿越者忙碌的身影,他不由感慨地說:「這些南人老爺真是我們的福星。」
「他們不僅教我們種地,還教我們讀書寫字,比以前來的那些只會拉糧拉丁的老爺好多了。」
老長輩的話引起了村民們的共鳴。
他們紛紛點頭,臉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在他們心中,這些南人老爺們,不僅是夫子,還是長輩。
其實他們是知識的傳播者,更像是他們的朋友和親人。
而到日落時分,村落的學堂里傳出了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
穿越者們在這裡建立了學堂,讓村裡的孩子們有了學習的機會。
當然教授他們的都是現代知識,現代想法。
一位女穿越者正在教孩子們識字,她的聲音溫柔而有耐心,每一個字都講解得清清楚楚。
直接用的就是現代拼音,不用古代的反切法。
「這個字念『仁』,意思是要善待他人,像我們對待朋友一樣。」女穿越者邊寫邊解釋。
孩子們睜大了眼睛,認真地模仿著。
他們的小手雖然稚嫩,但每一筆都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一位小男孩抬起頭,好奇地問:「老師,你們為什麼要教我們這些?」
女穿越者微笑著回答:「因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希望你們都能成為有用的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記住,人與人是平等的,沒有人比別人更高貴。」
「也沒有人可以讓你們下跪。」
「我們來到這裡,就是讓你們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能做到的事,你們將來也會做到。」
說實話,能夠講出這種平等道理的穿越者,是很少的。
但這又是將來的必然。
畢竟知識和理論擴散的速度是很快的。
只要有刻苦肯學的文化氛圍,族群基因在,最多百年,就能趕上最先進者。
當然沒有這個基因和氛圍,再有五百年,也沒用。
這就是封建科舉和封建教化,腐朽之中又孕育著的寶貴之處:讓人知道學習知識就能向上。
這一個道理,並非每個族群都能懂的。
而能懂的族群,都能站到TOP1以上。
小男孩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
在孩子們的心中,這些南人老爺們,個個說話又好聽,對他們又親切。
就是他們知識的啟蒙者,是他們夢想的引路人。
而到夜幕降臨,這處村落中心的空地上又燃起了一堆篝火。
村民們和幾個穿越者們圍坐在篝火旁,一起分享著食物和故事。
孩子們在篝火旁追逐嬉戲,大人們則聊著家常,氣氛溫馨而融洽。
在聞人升看來,這是穿越者的核心要地。
也是一處變革的實驗田,正在探索穿越者與土著的相處之法。
所以這裡才會留下這麼多人。
一位穿越者站起身,從懷中掏出一支笛子,吹起了一首悠揚的曲子。
村民們靜靜地聽著,被這美妙的音樂所打動。
曲終人散時,村民們紛紛向穿越者們表達著自己的感激之情。
「南人老爺們來了之後,我們的生活好多了,孩子們也能讀書了,我們也能學到新的技藝。」一位村民感慨地說。
一位穿越者微笑著回應:「我們只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能幫到大家,我們也很高興。」
夜深了,篝火漸漸熄滅,村民們和穿越者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村落再次陷入了寧靜之中,但這份寧靜中充滿了感激和希望。
……
朝陽初升,金光灑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大明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按照品級排列,靜候皇帝的駕臨。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每個人都屏息凝神,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當然這只是裝出來的,其實缺朝者有數百人之多。
以生病等各種事情請假者比比皆是。
自從皇帝倦怠,百官也倦怠。
加上大明中後期文官掌握主要權立,自然對這些事網開一面。
除非有人彈劾,不然就沒人管。
隨著一陣沉穩的腳步聲,大明皇帝緩緩步入朝堂。
嘉靖皇帝很少上大朝會。
大朝會也不會談正事。
他的龍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金龍圖案栩栩如生。
老皇帝的面容威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權威。
他坐上龍椅,目光掃視全場,每一個被他目光觸及的官員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諸位愛卿,今日朝會,朕有一事要與你們商議。」嘉靖聲音在朝堂上迴蕩,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
中極殿內閣大學士徐階,一位年邁但精神矍鑠的老者,他步出隊列,向皇帝深深一拜:「啟稟陛下,臣等近日得知,有一群自稱南人的海上蠻夷。」
「他們占據一些島嶼,征戰南洋諸多小邦。」
「有許多邦國,請求我大明主持公道。」
「不過他們也帶來了許多新奇之物與技藝,對我國頗有益處。」
嘉靖眉頭微挑,露出了一絲興趣:「哦?竟有此事?他們有何能耐,值得你們如此重視?」
徐階繼續道:「陛下,這些南人掌握著超越我們所知的技藝,他們能製造出各種精巧的器物,甚至攜帶有某些藥物,據說有起死回生之效。」
聽到這裡,嘉靖頓時振奮了。
這不是說,他的長生大業有效了?
他這個萬壽帝君,能夠成為真的?
「而且他們有些技藝可以大幅提高農耕效率,增強我軍戰力。臣以為,若能善用這些南人,必能為我大明帶來繁榮。」
徐階的話引起了朝堂上的一陣竊竊私語。
一些官員點頭表示贊同,而另一些則面露疑慮。
兵部尚書站了出來,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陛下,南人雖有奇技,但其心難測。」
「若他們心懷不軌,我大明豈不是引狼入室?」
徐階反駁道:「趙大人所慮雖是,但我們可以對他們加以監控,只讓他們傳授技藝,不涉國朝之事。」
「如此一來,既能利用他們的技藝,又能防範風險。」
禮部尚書也加入了討論:「陛下,南人所言所行,多有違背傳統之處。若任其傳播,恐怕會動搖我大明的禮教根基。」
朝堂上的辯論愈發激烈,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擔憂。
嘉靖皇帝靜靜地聽著,他的眼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
在他看來,其他事都無妨,唯獨藥物之事,要重視。
他感覺身體最近不太好了。
他想著還要活過60歲。
他認為,六十大壽是個大門檻。
如果活過了,他就能真的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