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郁的血光升騰,十卷竹簡出現在姜浩風面前,正是這些召喚人物的介紹。
楚江抬手拿起一個竹簡看了起來,半響之後,楚江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很好!
有了這些大軍在,何愁烈陽星海的戰場,鐵血神朝,反手可滅!
首先,是五支階大軍,首先,便是大明三千營,名列地階,其中甲兵十萬,主將為明朝大將朱文正,當年守洪都的時候,以八千人守城,硬抗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猛攻一百天。
號稱大明朝第一守城大將,論起守城之能,冠絕天下!
三千營十萬大軍,皆是真仙巔峰級別的修士,這三千營,乃是明初征戰天下的悍將,身經百戰,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銳。
主將朱文正,地階人傑,太乙金仙六重天修為!
其二,乃是大唐征西軍!
主將樊梨花,大軍數量足有三十萬,其中十萬精銳大軍,乃是貨真價實的地階大軍,至於剩下的二十萬大軍,名列玄階大軍!
這隻大軍,乃是大唐時期跟隨樊梨花征東的大軍,本是精銳中的精銳,之後更是遠征十幾年,殺伐更甚,放在盛唐當中,也是一等一的大軍!
主將樊梨花,驪山老母坐下弟子,赫赫有名的兵家武將,武功極高,尤善帶兵!
地階人傑,太乙金仙六重天修為!
其三,大唐二路大軍,主將薛丁山!
大唐一字並肩王薛仁貴之子,兩遼王薛丁山,麾下二十萬二路大軍,其中十萬乃是地階大軍,剩下的十萬乃是玄階大軍。
薛丁山,地階人傑,太乙金仙巔峰六重天境界。
楚江臉色微動,薛丁山的二路大軍,兩路大軍加起來,正好五十萬。
這夫妻兩個,將當初大唐遠征的大軍全部帶出來了。
不錯不錯,楚江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目前大夏缺的就是這樣數量多的大軍!
這般大軍,越多越好,等到時候投入戰場之上,定然會給鐵血神朝一個天大的驚喜!
其四,三國時期白馬從義,數量三千人,主將公孫瓚!
三千人,士卒皆是玄仙境修士,雖然地階大軍,但放眼一眾地階大軍當中,單兵實力之強,冠絕一眾地階大軍。
人均玄仙修為,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能和天階軍隊比擬了。
主將公孫瓚,地階人傑,修為太乙金仙境五重天!
其五,隋朝羽林孤兒,數量八千人,並無主將,有八位校尉,乃是當時威名赫赫的御前八大校尉,各自率領一千軍隊。
羽林孤兒,名列地階大軍,八千甲士,皆是玄仙境修士。
其中八位校尉,皆是玄仙級別的人傑,八位皆是太乙金仙三重天!
不錯,五支地階大軍,除去最後一支於媽林孤兒之外,剩下的大軍,都是隸屬於戰場之上的戰兵,至於羽林孤兒,則是一支親軍護衛隊,在隋朝的時候,這支軍隊的作用便是護衛皇帝的安全。
楚江身邊的護衛軍再度加一,在高層次的大軍當中,楚江身邊的護衛軍數量著實有點多了,在地階和天階層次當中,楚江身邊的護衛禁軍幾乎占了所有大軍的三分之一。
例如聞名天下的鐵鷹銳士,還有金瓜武士,光是天階大軍,就有兩支了,還有左右千牛衛,左右金吾衛,許褚的護衛軍,陳到的白耳兵等等,強大的軍隊數不勝數。
不過這也沒辦法,歷朝歷代,天子的親軍本就是最精銳的大軍之一,在高層次的召喚當中,這類大軍出現的多也是正常!
隨即,楚江的目光放在一旁的五位地階人傑當中,其一,乃是一尊文臣,出自明朝永樂年間,號稱黑衣宰相,永樂大帝奉天靖難的軍師,一首策劃了靖難的示意。
道衍和尚姚廣孝!
地階人傑,太乙金仙境六重天修為!
竟然是這位,看見道衍這個名字的時候,楚江的眼睛便亮起來,這位可是號稱永樂年間的劉伯溫,明朝排得上號的奇人,雖然比不得真正的劉伯溫,但實力也不差,依舊是一等一的強者!
其二,天庭巨靈神,地階人傑,太乙金仙四重天修為。
楚江眉頭微動,原來是這位,當初天庭征討猴子的時候的先鋒,沒接住猴子一棒子。
沒想到這位,竟然在這裡也能排得上號,在無盡虛空之中,還能夠得上太乙金仙級別的修為。
巨靈神一出,瞬間堅定了楚江之前的猜測,這無盡虛空當中的層次和昔日洪荒當中層次絕對不是一個層次。
在楚江記憶當中,洪荒裡面的猴子鬧天宮的時候,恐怕也才是太乙金仙級別,但在這裡,一個小小的巨靈神都是太乙金仙級別的存在。
當然,或許是眾人小瞧了洪荒世界的巨靈神,畢竟能擔任天庭十萬天幣的先鋒大將,實力也弱不到哪兒去,總歸比一般的天將要強很多。
但無論如何,在洪荒當中,巨靈神絕對夠不上太乙金仙,所以洪荒當中境界的含金量絕對比無盡虛空要高得多。
洪荒當中的太乙金仙和無盡虛空當中的太乙金仙絕對不是一個層次的存在!
楚江搖了搖頭,將這個念頭壓在腦海當中,目前這個情況,對大夏的影響並不大,總歸點將台徵兆出來的是太乙金仙,這就足夠了,至於剩下的,等未來聖階權限解鎖了,召喚出洪荒當中真正的大佬之後,情況自然就清楚了!
其三,上官金虹,地階人傑,太乙金仙四重天修為,手持靈寶龍鳳環!
其四,魔刀傅紅雪,地階人傑,太乙金仙四重天修為,絕學滅絕十字刀!
其五,小李飛刀李尋歡,地階人傑,太乙金仙四重天修為,絕學小李飛刀,號稱天下第一暗器!
最後三位,乃是三位武俠人物,放在各自的世界當中,都是天下第一這個級別的存在,縱橫世界無敵手。
能被點將台憑為地階人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說明了他們的實力,看來供奉殿當中又要多出來幾個強力的供奉了。
沒有猶豫,楚江一揮手,選擇了全部召喚,四十道造化之氣消散,所有軍隊全部徵召完畢。
一陣血光閃過,虛空之中的大批甲兵復甦,一股浩蕩的煞氣升騰而起,濃郁的氣勢席捲八荒!
「我等叩見陛下,陛下聖壽無疆!」
幾十萬大軍同時行禮道,宛如山呼海嘯一般的浩蕩聲音席捲虛空,參拜之聲響徹天地,饒是楚江已經見多了這般場面,心中依舊是一陣熱血沸騰!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幾十萬大軍同時行禮,隨即起立,幾十萬大軍,雖然隸屬於不同大軍,但楚江聲音落下的瞬間,所有士卒整齊劃一的起立,一看便是精銳大軍!
「傳朕旨意,封朱文正為忠武上將軍,樊梨花為征西上將軍,薛丁山為定西上將軍,公孫瓚為都亭上將軍,皆為從一品大員麾下大軍入山海營禁軍之列,不歸兵部統轄,受朕一人調動!」
「末將領旨謝恩!」
話語落下,校場之上,四支大軍的士卒同時行禮道。
「平身!」
楚江一抬手,眾人頓時起身。
隨即,楚江看向剩下的眾人,再度開口道:「八千羽林孤兒,入皇宮之中,充當朕之親衛,封姚廣孝為文華閣大學士,從一品官職,封巨靈神為巨靈上將軍,從一品官職。」
「上官金虹,傅紅雪,李尋歡為供奉殿從一品供奉!」
話語落下,眾人依次行禮。
在點將台當中緊急敕封完畢,楚江望著下方眾人,眼中閃過一絲殺意。
「諸位愛卿,戰況晉級,我大夏遠征烈陽星海,腳步被當地神朝拖住,前線需要大軍馳援。」
「朕需要諸位趕赴烈陽星海,歸入遠征軍之屬,聽從蘇定方的調令!」
「是!」
楚江話語落下,場上幾十萬大軍同時開口,浩蕩的煞氣震動虛空,一股強橫的戰意升騰而起。
「好!」
「不愧是我大夏鐵軍,是我華胥精銳!」
「諸位愛卿初次降臨此方世界,朕本應該為諸位接風洗塵,不過前線戰況吃緊,這接風宴,朕準備和諸位的慶功宴一起辦!」
「朕等著諸位愛卿的好消息!」
「請陛下放心!」
楚江話語剛落下,下方大軍本就強盛的戰意再度提升一個等級,一雙雙滿是戰意的眼睛匯聚在楚江身上,幾十萬大軍同時開口道,浩蕩的聲音響徹天地!
半響之後,長安城上空,一艘艘新式戰船破空而出,甲板之上,站著密密麻麻的甲兵,一艘艘戰船融入了界門當中,向著烈陽星海而去!
········
萬源界!
蘇定方看著眼前氣勢浩蕩的大軍,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還待是陛下出手,有如此大軍,鐵血神朝定矣!
當下,蘇定方也不怠慢,當即下令將援軍分成兩部份,分別馳援兩路大軍。
陛下問詢結果之後,援兵這麼快便趕了過來,足見陛下對這裡的重視,既然如此,自己也不能拖陛下的後腿,須帶儘早拿下鐵血神朝,讓陛下從天帝晉升神帝!
······
與此同時,鐵血神朝都城所在之地,鐵血神帝和夜冥華匯聚在一起,看著前線傳來的戰報,兩人臉上的神色頓時一松。
擋住了!
在前線戰場當中,那個大夏的攻勢終於被擋住了。
有大夏三位大羅金仙級別強者出手的前提,鐵血神帝一方完全不敢小看大夏分毫,巔峰戰力如此,那中高層次的戰力自然不會差!
縱然是調集了國家近乎八成的力量,兩人依舊有些不放心!
不過現在看來,還是好消息,大夏兩支大軍全部被擋住了,至少短時間內,大夏不會對鐵血神朝造成大的威脅。
雙方戰力相當,想要分出勝負,那難度可不小。
「就怕大夏還有援軍,根據那蘇定方的介紹,他不過是大夏遠征軍的元帥罷了,其背後定然還有一方龐大的神朝,乃至於仙朝支持!」
「目前我神朝暫時擋住了對方的進攻,就怕對方的增援,目前神朝能動用的力量基本上已經全部動用了,若是對方來了增援,恐無力應對啊。」
一旁的夜冥華幽幽一嘆道。
他和大夏交手過兩次,已經明顯看出來了,這個大夏的綜合實力完全在鐵血神朝之上,兩者不是一個級別的存在,若非來的只是一支遠征軍,倘若是大夏傾國之戰,恐怕目前鐵血神朝已經覆滅了。
鐵血神帝眼中閃過一道精光,緩緩開口道:「我再去一趟烈陽界!」
「大夏的實力,已經超過了我們,徹底成為了星海當中的第一勢力。」
「如此強大的實力,烈陽星海當中,沒有人想要看到,無論是烈陽神朝也好,還是其餘兩位皇爺也好,都不希望烈陽星海出現這麼一個強大的勢力。」
「大夏的勢力太強了,想要對付大夏,必然要聯合整個玄光星海,方才有機會!」
一旁的夜冥華悠悠一嘆,眼下也只有這麼一個辦法了。
······
就在鐵血神帝忙著對付大夏的時候,紫宸殿,一份奏摺呈遞到了楚江的桌案上。
剛剛增援完烈陽星海的楚江眉頭微動,當即借過了奏摺看了起來。
大夏遠征烈陽星海,征伐鐵血神朝,對鐵血神朝而言,那是頂天立地的大事情了,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但對大夏而來,那只是征伐的一部分而已,只不過較為重要。
大夏是在征伐烈陽星海,但這只是大夏正在做的一件事而已,大夏當中,還有別的事情再同步進行,也有人在關注戰爭之外的事情,就比如這奏摺之上提到的問題。
楚江合上奏摺,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
奏摺是文華閣學士甘龍上的,奏摺的內容,便是為君臨和風華挑選伴讀,按照大夏規定,凡大夏孩童,三歲之時,便要上蒙學啟蒙,如今君臨和風華也三歲了,確實到啟蒙的時間了。
帝子帝女啟蒙,可不是找個學堂上學就好了,還需要一眾大臣子嗣伴讀,以加強後輩的聯繫。(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