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董卓處決李儒戰死,呂布拜將蘇曜東歸(合章5K3)
清晨,未央宮前殿。
在群臣面前,蘇曜按著劉協的肩膀,大方說道:
「事情就是這樣子。」
「眼見不一定為實。」
「昔日孝靈皇帝為了保護今上,曾經準備了數個替身,董賊殺害的並非是皇帝本人,你們眼前的這個小傢伙也不過是另一個替身罷了。」
對於蘇曜的話,群臣深感震驚,他們面面相覷,一臉驚愕地看著蘇曜和劉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蘇曜的這番話簡直太過離奇,讓他們一時間難以消化,搞不懂這冠軍侯唱的哪出。
「死的是替身?現在的還是替身?」
「陛下何時有了這麼多替身,我等怎麼從未聽過?」
「對啊,這不太可能吧。」
「冠軍侯,您這是在開玩笑的,對吧,對吧?」
董承和王允等人等人瞪大了眼睛,滿臉疑惑地看向蘇曜,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找出一絲玩笑的痕跡。
然而,蘇曜那張冷淡的撲克臉上卻看不出任何表情。
緊接著,站在蘇曜身後的董勇嘆了口氣,走上前來,拱手解釋道:
「諸位公卿,冠軍侯所言貨真價實。」
「經過我等昨日對董賊的連夜拷問,事情的原委現已查明清楚。」
「董賊為了順利潛逃,化解諸位公卿的反對,早在長安內亂前就偷偷的把真正的陛下交由親信,悄悄帶出京城,先行一步逃往西方。」
「那董賊本想在之後在長安一番搜刮,隨後裹挾諸位出京跟上,但他卻沒想到自己消息被董侍中走漏,我等趁勢發動兵變,將其拖在了城中。」
「而更讓他絕望的是冠軍侯的大軍又兵貴神速,如神兵天降般的兵臨城下,打破了董賊最後的希望。」
「值此時刻,那董賊自知事不可為,但又不甘灰溜溜的失敗,故而才靈機一動,想出以陛下替身為餌,在這未央宮正殿設下陷阱,給我等演了出大戲,企圖誘殺諸位臣工。」
「然而,正如諸位所見,邪不壓正,董賊的陰謀並未得逞,冠軍侯在千鈞一髮之際及時趕到,挽大廈之將傾,生擒董賊,救我等於火場之中。」
「這」
「真相竟然是這樣的嗎?」
「這也太離譜了吧。」
「難以置信,難以置信啊!」
面對蘇曜與董承九真一假的發言,在場百官們議論紛紛,神色各異。
尤其是董承,他身為董卓與劉協的雙料間諜,自認為對皇帝了如指掌,當即反對道:
「陛下有替身一事,我怎不知?」
「若真要轉移陛下,那也董賊也應該安排我來做才對啊!」
「可我全程對此事根本就毫不知情,不對勁,這不對勁啊!」
董承神情緊張,大喊大叫著向蘇曜身邊的劉協靠近,似是想要再詳細確認一下。
然而,蘇曜哪裡會給他機會,直接一把伸手推開董承,冷哼道:
「董侍中此言莫不是在指責本侯撒謊,欺君罔上,戲弄群臣不成?」
董承被蘇曜一把推開,踉蹌幾步,臉色大變,連連擺手:
「不敢,不敢,只是此事.」
「事實非常清楚!」
蘇曜斷言道:
「那假冒的陛下被董賊穿心而死就發生在你們面前,無數雙眼睛都看的一清二楚。」
「若非陛下有替身,這個孩子又是何人?」
「莫不是你要說陛下死而復生,陪我來這演戲,糊弄諸位臣工?」
董承被蘇曜問得啞口無言,臉色漲得通紅,他張了張嘴,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確實,昨日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還歷歷在目,董卓親手弒殺「皇帝」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而現在,蘇曜帶來的這個孩子,無論從身形、面容還是氣質上,都與劉協極為相似,甚至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這讓董承根本無法辯駁。
總不能真的是人死而復生了吧?
既然如此,陛下有替身就是鐵一般的事實,而他董承竟然全程都蒙在鼓中。
難道說,不管是董卓還是陛下,都沒有如表現的那般信任自己嗎?!
「事實就是如此。」
蘇曜看董承啞口無言,點了點頭說:
「董侍中你不必難過,畢竟你才剛剛服侍陛下不久,對此事毫不知情也在情理之中。」
「便是我,也是因為昔日孝靈皇帝曾有託孤之意,故而我才知陛下準備有替身一事。」
「同樣的,董勇身為陛下表哥,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緊接著,蘇曜看向董勇,示意道:
「如何,我說的沒有錯吧?」
董勇愣了一下,雖然心中萬般不爽,但依然還是繃著臉配合蘇曜扯謊。
「冠軍侯所言極是,陛下確實有替身一事,末將也略知一二。」
他頓了一頓,神色凝重地繼續說道:
「此事關乎陛下安危,孝靈皇帝在時便極為重視,一直秘而不宣,只有少數親信知曉,末將也是因為與陛下親近,才得以略知內情。」
蘇曜董勇兩人一唱一和,頓時把那些外臣們唬的是一愣一愣的。
這種皇室秘辛,他們心中縱有萬般猜測,但到底不是當事人,總歸無法證實。
很多人也就只能點點頭默認了此事。
畢竟此事雖然離奇,但在這亂世之中,皇帝有替身也不足為奇。
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公然頂撞這個權勢滔天,已經徹底掌控了長安城的冠軍侯麼?
人家光憑著幾千鐵騎就能一路把董卓數萬人馬的西涼鐵軍打翻,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朝臣又能做些什麼?
現在又有陛下近臣的董勇作證,誰也不想在這個風口浪尖上,為了些許虛無縹緲的懷疑,就去得罪這位如日中天的冠軍侯。
蘇曜見群臣們逐漸接受了他的說辭,心中也不由鬆了口氣。
這個小皇帝的任性,也著實是給他稍稍添了點麻煩。
但是只要現在坐實了陛下失蹤一事,劉協這個「替身」也就能夠正式的走上台前,在他身邊自由行動了。
不得不說,把堂堂皇帝收成自己跟班,甭管這小傢伙未來能力怎麼樣,這個爽還是蠻爽的。
如此一來既報了先帝知遇之恩,又完成了對公主老婆的承諾,還把小皇帝從註定悲劇的傀儡結局中解脫出來.
更關鍵的是,通過這件事,他在朝堂上豎立了絕對的權威。
蘇曜心中暗自盤算,目光掃過群臣,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他深知,這一步棋走對了,不僅解決了眼前的危機,更為他未來的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來也可以更好的以朝廷的名義開展行動。
「冠軍侯所言我等已然知曉。」
「既如此,不知君侯下一步準備如何行事?我等又該當如何配合才好?」
下一步該當怎麼做,眾臣紛紛發言詢問。
而對此,蘇曜自然早已胸有成竹:
「陛下失蹤,我等自然應該派人加以尋找,但當務之急,乃是儘快穩定朝局,以防生亂。」
蘇曜目光深邃,環視著在場的百官,繼續說道:
「董卓雖已被擒獲,但其勢力尚未完全肅清,各地諸侯亦蠢蠢欲動,天下局勢依然動盪不安。」
「故而,眼下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將這賊酋董卓明正典刑,以儆效尤,震懾宵小,以昭告天下我朝廷威望猶存!」
百官們聞言,紛紛點頭贊同。
他們深知,在董卓的暴政下,朝廷威望不在,尤其是董卓最後向天下發信要求諸侯入關中討蘇一事,就是極大的隱患。
如今董卓速敗,正該儘快將其處決,同時發出澄清告示,讓各地諸侯不可輕舉妄動。
「君侯所言極是。」
蓋勛深吸口氣,出言贊同道:
「董賊大逆不道,惡貫滿盈,不殺不足以正視聽,正該儘快從嚴從速處決,以儆效尤。」
「沒錯,董卓此賊,禍亂朝綱,殘害忠良,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其罪行罄竹難書,必須嚴懲不貸!」
王允緊接著蓋勛的話,亦是義憤填膺。
他們的話瞬間勾起了群臣被董卓壓霸的回憶,一時間群臣激昂,紛紛要求嚴懲董卓,絕不能讓他輕鬆就死了。
蘇曜聽了也是點了點頭,贊同道:
「諸位所言有理,董賊惡貫滿盈不可輕饒,只是依各位之見,依我大漢律法,董賊該當如何處置,才彰顯國法之威嚴,平萬民之憤慨?」
如何處置董卓?
這一下可讓群臣們來了精神。
頓時,眾人暢所欲言。
有說將其斬首示眾,腦袋掛在城門上,暴曬三年,以儆效尤;有說將其凌遲處死,千刀萬剮,以解民憤;還有說將其五馬分屍,車裂示眾,彰顯國法威嚴。
最終,蘇曜覺得斬首太輕鬆,而凌遲又太殘忍,不在漢律之列,最終大筆一鉤,董卓的命運就是在長安城中心的街道上被五馬分屍,處車裂之刑。
而除了其本人以外,謀逆之罪,三族夷滅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只不過,由於他的家人現在大多都藏在郿塢,一網打盡還需要些許時間。
於是乎,當天處決的就只有董卓本人和其在長安的個別家屬。
刑場上,董卓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面如死灰。
他憤怒的盯著蘇曜,如果目光能殺人,他現在已經把蘇曜殺了成千上萬遍。
但是很可惜,他沒有這樣的超能力。
舌頭被拔掉了的董卓只能發出「嗚嗚」的怒吼聲,發出無力的抗議。
很快,在廷尉主管刑法的官員宣讀董卓罪行完畢後,五匹駿馬被驅趕向前,來到董卓身邊。
那行刑的劊子手將繩索被緊緊套在了董卓的四肢和脖頸之上,將他牢牢地與馬屁連接固定。
然後,就在蘇曜一聲行刑令下後,駿馬們被騎手們駕馭,四散奔跑。
就這樣,在無數圍觀官員和百姓的目光下,五匹駿馬一聲嘶鳴,馬蹄奔騰,繩索緊繃,董卓的身體瞬間被撕裂成五塊,鮮血四濺,場面慘烈至極。
而這慘烈的一幕不但沒有讓圍觀眾人們畏懼恐慌,反而是引爆了一陣雷鳴般的歡呼之聲。
「天吶,我不是在做夢吧?」
「死了死了!」
「董賊終於死了!」
「冠軍侯萬歲!大漢萬歲!」
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百姓們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他們奮力的揮舞雙臂,慶祝這個禍亂朝綱、殘害忠良的惡賊終於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百官們更是激動不已,他們紛紛走下高台,來到刑場邊緣,看著董賊那血糊糊的殘軀拍手稱快。
他們知道,董卓的死絕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懲罰,更是對天下所有作惡者的警示。
「董賊伏誅,天下太平!」
不少人都高呼著這樣的口號,宣洩著心中的情緒,甚至竟然還有人想要趁亂闖進刑場,搶奪董卓的屍體,恨不得生啖其肉。
不過,這種太過誇張的限制場景的事情蘇曜自然不會允許。
刑場周圍,蘇曜的士兵們維持著秩序,阻擋那些神情亢奮的群眾,確保處決過程順利進行。
緊接著,董卓在京的部分家屬和親信、殘黨等也被一一押送過來,挨個處決斬首。
當行刑完畢後,蘇曜又立刻下令,將董卓首級取來,懸首城門,以儆效尤。
而與此同時,對於董卓在關中剩餘的殘黨們蘇曜自然也不會放過。
首先威脅最大的便是董卓那派出去在北方與張遼等人對峙的李儒所部。
那些西涼勁旅還有部分北軍精銳擁有完整的編制和充足的野戰力量。
倘若讓他們逃出包圍,那關中各地將處處烽煙,對於地方經濟的破壞不可計量。
故而,在處刑了董卓後,蘇曜當即找來呂布,升騎都尉,率領自己麾下的兩千鐵騎直撲北方,與張遼和於夫羅率領的匈奴騎手們夾擊李儒。
呂布率領的鐵騎如疾風驟雨般席捲北方,他們的馬蹄聲震撼著大地,所到之處,無不令敵人聞風喪膽。
張遼和於夫羅的匈奴騎手們早已等候多時,見呂布大軍到來,頓時士氣大振,雙方迅速合兵一處,對李儒的部隊展開了猛烈的攻勢。
要說李儒部隊乃是董卓嫡系的西涼勁旅,又有相當部分高順帶來的北軍精銳,縱使不敵,也能給敵人造成相當損失。
然而,董卓的死訊就像一道晴天霹靂,瞬間擊垮了李儒所部的士氣。
尤其是當得知他們曾經效忠的領袖,那個權傾一時的董卓,竟然就這樣被五馬分屍,處車裂之刑,這讓他們感到無比的震驚和絕望。
「董公死了?」
「這不可能!董公怎麼可能就這樣死了?」
「那咱們還在這裡拼什麼命啊!」
面對呂布與張遼等人的前後夾擊,失去了主心骨的士兵們軍心動搖,兵無戰心。
李儒雖然有心重整士氣,帶領部隊撤退,以圖東山再起。
但是,高順率領的北軍卻做出了和他們相反的決定。
「我等乃是朝廷的軍隊。」
高順在戰場上大喊道:
「今董賊伏誅,爾等皆是朝廷叛逆,還不速速放下武器,投降免死!」
高順的聲音在戰場上迴蕩,猶如洪鐘大呂,振聾發聵。
他率領的北軍將士們,原本就是忠於朝廷的軍隊,只是被董卓強行徵召,才被迫成為了他的爪牙。
如今,董卓已死,他們自然不願再為叛逆效力,紛紛響應高順的號召,臨陣起義。
高順部北軍的倒戈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狠狠地插入了李儒的心臟。
原本就士氣低落的李儒部隊,在高順北軍的倒戈之下,更是亂作一團,士兵們紛紛扔下武器,跪地投降,有的則四散奔逃,整個戰場陷入了一片混亂。
李儒見狀,臉色慘白如紙。
一向自詡智計百出的他在如此局面也是束手無策。
呂布,張遼,高順,於夫羅等人各領所部,對李儒發動了最後的攻勢。
呂布率領蘇曜本部鐵騎,自南面而來,其一馬當先,手持方天畫戟,如入無人之境,所向披靡,殺得李儒部隊陣腳大亂。
而張遼等人亦不甘示弱,自北方發動攻勢,他揮舞長刀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寒光,身後的於夫羅率領的匈奴騎手們也是勇猛異常,他們騎著快馬,揮舞著彎刀,挽弓騎射,與李儒的部隊展開激烈交鋒。
比起他們兩部全騎的大軍,高順的北軍則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精銳之師,戰鬥力極強。
在高順的指揮下,北軍將士們配合默契,抓住李儒部隊混亂的空擋自東方斜插而入,如一把尖刀直抵其心腹。
如此三面夾擊的攻勢李儒哪裡能夠抵抗,他見勢不妙,想要突圍而逃。
然而,拼機動他哪裡拼的過蘇曜鐵騎和遊牧騎手?
呂布等人勝券在握,早已料到他的打算,在李儒逃跑前便已經提前包抄到位,一見他有異動當即紛紛圍堵上來。
最終,經過一番激戰,李儒在混戰中被呂布一戟刺死,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他帶來的西涼勁旅也因此全軍覆沒,除戰死的千餘人外,餘部皆被呂布和張遼等人收編。
至此,董卓勢力殘餘的最後野戰力量也被全軍覆滅。
在地圖上確認這個大勝的結果後,在長安完成了休整的蘇曜沒有浪費任何時間。
他立刻下令嘉獎三軍,討董功臣們各有封賞,除了一直跟在身邊的趙雲晉升騎都尉外,呂布也終於得償所願,拜中郎將並都督關中軍事,與官復原職的京兆尹蓋勛一同,兩人一文一武的處理關中事物,一邊搜尋那並不存在的皇帝線索,一邊清剿當地盜賊和亂軍,平定地方戰亂,恢復當地生產等。
做完這些事情後,蘇曜便帶著趙雲和王凌等人,先行領麾下千餘精騎,一騎三馬開始了一場東返洛陽的急行軍。
而在蘇曜之後,董勇也將即刻啟程,他接過了董承的虎賁中郎將一職,率領虎賁禁軍護送朝廷公卿東歸洛陽。
不過,關中這裡的事情其實還未完全結束。
在蘇曜地圖上,在這關中區域中仍然還有最後的一片小紅點點。
那裡正是董卓在其封地苦心經營的老巢郿塢。
不過對此,蘇曜是毫不擔心的。
因為他派出去負責主攻那裡的乃是響噹噹的漢末三傑之一的皇甫嵩將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