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
徐申學對機器人團隊搞的機器人,還真的挺有興趣的,所以會議剛結束就讓他們帶著直接去了實驗室看機器人去了。
「徐董,您看前邊的一排機械臂,就是我們開發並推向市場的各型號工業機器人,一共有二十三種,分別用不同用途的智能化生產,可以代替大部分人工工序,其中的幾款型號的工業機器人還可以用來進行精密操作,甚至我們在實驗室里嘗試過安裝了這些機械臂,用來代替試驗人員進行各種基礎的常規化試驗操作,還挺好用的!」
「邊上的實驗室里正在測試的是我們的新一代餐飲服務機器人,製作咖啡和奶茶可是一把好手。」
徐申學看了看,上頭的都是屬於典型的工業用的機械臂,不過也有幾種機器人則是搭載在輪式移動平台上,但是核心還是機械臂。
機械臂的靈活操作,才是目前機器人技術的核心難點……所以大部分工作用途的機器人,其實重點開發都在這兩個機器臂上。
就連接下來徐申學看到的家政型機器人也同樣如此。
很快,徐申學就看到了項目團隊裡的重點項目:家政機器人。
前方的家政機器人還有兩種,一種是擬人化的雙足雙臂機器人,看起來還挺有科幻感的,很符合人們對機器人的認知。
而旁邊的則是看起來科幻感沒那麼強烈,但實際上實用性更好,也是準備主推的產品,輪式機器人,這玩意就是一個輪式移動小車上搭載了一個軀體,然後有個兩個細長的機械臂。
「徐董您看,左邊的是我們開發的雙足雙臂人形機器人,其雙臂在硬體以及軟體上,其實和輪式機器人的一致,不同的是在下半部搭配了一個雙足移動平台,但是目前我們在雙足移動平台上的研發積累還不太夠,因此行動能力有些笨拙,不夠靈活!」
「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行動需求,可以奔跑、跳躍、上台階、下台階等操作,但是還不夠。」
「說實話,這款雙足家政機器人目前還不算成熟,並沒有達到投放市場的程度,這一次的發布也只是概念性發布,具體商用化發布的話,我們計劃是在明年。」
「我們還需要至少一年時間在雙足移動平台上進行更多的技術積累,尤其是AI模型的積累,解決,完善雙足平台的諸多技術問題。」
「而今年冬天真正準備發布的是輪式平台的家政機器人!」
」用輪式移動平台取代雙足平台後,那麼移動問題瞬間就可以解決了,儘管輪式移動平台缺乏上下樓梯,在複雜地形通過的能力,但是我們家政機器人的預定使用場景是在家中,酒店等場所,輪式移動平台已經初步足夠使用了!」
「我們之前的工業機器人以及餐飲系列服務機器人都有輪式移動平台的型號,用起來都挺好用的,客戶普遍反饋都還不錯。」
「徐董您看,前面的這台輪式家政機器人就是我們開發的第一代家政機器人,採用了電動輪式移動平台,八十五厘米,寬六十五厘米,擁有四個獨立電機控制的車輪,任何一個車輪都可以進行前進後退以及轉向,同時具備獨立的主動懸掛系統,可以為整個平台提供高精度的動態平衡。」
「理論上來說,該移動平台在維持五公里每小時的時速通過一些小幅度凹凸不平的硬質路面時,依舊能夠維持整個平台的水平面,在上面放一杯水的話,都可以確保水不溢出來!」
「此外在通過一些必要複雜的地形時,我們的機器人還可以通過一雙機械臂進行輔助,用來獲得更好的通過性!」
項目負責人進行介紹的時候,也有技術人員開始操作並演示!
負責人直接用過語音指令喚醒的機器人,然後下達指令讓機器人進行了一段移動表演,並且還來了一番複雜地形通過,甚至爬樓梯!」
這感覺,讓徐申學看起來就覺得挺奇怪的……通過地面一些複雜地形時候,這機器人的兩個機器臂可以伸出,然後觸碰地面並給予一定的助力。
這感覺就跟看挖掘機利用挖斗進行複雜地面行動一樣!
這還不算,然後徐申學還看到了這家政機器人來了一段很特殊的通過性演示。
這見它來到一段懸空的地面時,竟然伸出了機械臂抓住了上方的一個鐵棍子,把自己吊起來了…兩個機械臂交替抓住槓桿,就跟個猴子一樣把自己移動過去了。
這玩意的通過性……有點牛逼啊!
這看起來似乎挺容易的,人類甚至猴子都能輕鬆做到,但問題是……對面的可是一個機器人,而且還是個輪式機器人,但是因為多了一雙機械臂後,就演化出來了各種非常特殊的操作。
誰能想到……原本該傻乎乎在地面上行走的機器人,竟然還能把自己吊起來晃過去啊……這比很多所謂科幻片裡演示的輪式機器人都更加牛逼!
一些科幻片裡的輪式機器人,那些導演,編劇,道具師們的想像力還是差了點,做個輪式機器人,就真的只能在地面上走了,遇見個樓梯都得死機!
但是眼前的這個輪式機器人,利用了一雙機械臂後,通過性強的很……
機器人團隊的負責人還繼續道:
「這個機器人的輪式移動平台,我們是從輪式工業機器人的輪式平台里移植過來的,從硬體上來說是屬於非常成熟的輪式移動平台了!」
「在這個輪式移動平台上,我們安裝了家政機器人的核心系統以及兩個主要操作機械臂。」
「機械臂採用電機驅動,擁有多個可以大角度活動的關節,可以非常靈活的完成各種操作,這個機械臂的硬體技術也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了,我們已經在工業機器人以及餐飲機器人系列裡進行了大量的技術積累。」
「當然,以上這些硬體都不是我們機器人項目的核心技術,單純這些移動平台和機械臂的硬體來說,其實很多廠商都能夠設計並做出來,但是這樣做出來的硬體只是一個孤零零的軀體而已。」
「整個機器人技術領域裡,最為關鍵的還是信息感知以及算法框架還有算力核心!」
「信息感知里,我們為了這款家政機器人,安裝了微型的雷射掃描系統,就在機器人的頂部這裡!」
「這個微型雷射雷達,是我們集團最新的科研產品,可以同時發出128道雷射,對周邊環境進行掃描並建立3D圖像,為我們的機器人提供超高精度的三維空間的感知。」
「同時機器人的還搭載了多個高清攝像頭,紅外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諸多傳感器,同時還在機械臂的手指里安裝了非常複雜的觸覺傳感器陣列。」
「這個觸覺傳感器陣列,乃是我們自行研發的觸覺傳感器,內置有兩千多個細微的傳感器,可以精確的感應壓感、摩擦、軟硬質地等十多種多維觸覺感知以及溫度等感知,所有的這些綜合起來後,能夠讓我們的機械臂的手部部分達到超高精度的多維觸感。」
「這個機器人的手部,也是整個硬體平台里最為複雜的一部分。」
「在這個觸覺傳感器陣列的信息支持下,再經過我們的專門的手部活動的算法框架的支持,經過了專門的數據投餵訓練之後,我們的這個機器人的手部已經能夠模仿大部分人類手部的動作,並且可以很輕柔的抓起一些軟體物體,能夠抓住的前提下還不進行破壞。」
他說話介紹的時候,前方的技術人員也在對機械臂進行測試,只見這個機械臂拿起來了一根香蕉,然後進行剝皮,然後拿住了已經剝皮後的香蕉……重點,香蕉沒有被捏壞!
這個力度掌控,對於生物而言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機器而言,其實非常難的事情。
「為了支持機器人的各項動作,為了收集外部的信息,機器內部的態勢感知,除了這個比較特殊的手部的觸感傳感陣列外,我們在整個機器人里一共部署了超過三百多個各種不同類型的傳感器,用來收集各種數據!」
「大量的傳感器數據被收集,然後傳輸到機器人最為核心的部分『智能控制中心』。」
「該智能控制中心,我們採用了最新型的EYQ3算力晶片,單枚算力達到了80TOPS,而整個控制中心採用了四枚EYQ3晶片,為整個系統提供320TOPS的綜合算力。」
EYQ系列算力晶片,雖然一開始是為了汽車的自動駕駛而研發的,但實際上它並不是什麼專門的自動駕駛晶片。
它本質上是一個用於人工智慧領域的算力晶片,天生就是為了高速處理大量的傳感器數據而生的……至於數據用來幹嘛的,這和晶片本身無關,那是算法的問題。
所以該晶片的用途其實很廣泛,不僅僅智能電動車可以使用,無人機也可以用,其他的什麼無人設備也能用。
這也是為什麼一大堆秘密的無人設備項目,基本都在用EYQ系列算力晶片進行測試的緣故……它真心挺好用的。
「整個系統所提供的綜合算力,已經超過了最新款的海藍汽車,並且我們還搭配了大量的低功耗的輔助算力晶片,用於特殊部位,操作的算力處理。」
「如手部的數據處理,因為數據量太大,而且數據複雜,我們是專門提出了需求,讓半導體部門為我們設計了一款基於十二納米工藝的AI處理晶片『ZY23』,該款晶片是專門為了手部的觸感陣列而設計的,可以非常高效的處理大量的觸覺傳感器數據並進行反饋。」
「控制系統的綜合算力,再加上大量的輔助特殊晶片所提供的輔助算力,使得了我們的整個機器人的系統具備了更大的數據處理量,而良好的數據處理能力也能夠讓系統更加靈活、聰明!」
「當複雜而精密的硬體,自研的高性能各類傳感器,再加上頂級的算力平台,還有我們苦心研發,耗時耗力訓練而來的機器人模型!」
「最終,我們就得到了這一台家政機器人!」
「雖然它只是一款用於家政用途的機器人,但實際上是我們整個集團迄今為止,製造過的最為複雜,最為精密的高科技設備!」
「裡頭的每一個零部件,每一行代碼,都是代表著當今人類最頂級,最前沿的科技水平!」
說著話的時候,前方的機器人在測試人員的指令下,開始在模擬的一個房間裡進行家務清潔,主要是對模擬的餐桌進行收拾。
徐申學看著這個機器人,靈活的使用一雙機械臂把碗筷收拾好,還會把剩下的廚餘垃圾倒進垃圾桶,然後使用洗碗機進行洗碗……
雖然機器人的動作還比較緩慢,但是依舊讓人看了極為震驚:看著就不真實!
徐申學聽著這些話,然後突然想到了個問題:「東西是挺不錯的,但是這東西既然技術含量這麼高,那麼成本有多少?你們準備賣多少錢?」
當徐申學問道成本的時候,一旁的機器人團隊負責人倒是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成本的話,還是比較高的,按照我們的估算,純硬體成本大概要二十多萬,售價方面我們暫時還沒有確定!」
徐申學卻是聽到了這話里的漏洞:「純硬體成本?你們沒有把研發成本攤進去?」
這話一來,機器人團隊負責人面露尷尬道:「這個,如果把研發成本攤進去的話,那麼就沒辦法進行商業化了!」
「按照我們的計算,我們這邊的研發成本就花了二十多億美元,一些兄弟公司幫忙開發的一些傳感器和各類專門晶片的研發成本,整個項目的研發成本如果都攤進去,那可能要達到五十多億美元!」
「如果都把研發成本攤進去,產品價格就會太高了,對於我們產品的初期商業化推廣恐怕會比較不利!」
徐申學一聽這話……都忍不住無語。
怪不得不敢把研發成本攤進去,整個項目五十多億美元的研發經費……這攤進去的話,如果產品產量太低的話,產品的價格還不得上天啊!
對於S系列手機這種一年銷量超過兩個億的超級單品而言,幾十億美元研發經費攤進去,平均到每台手機其實也沒多少。
但是如果是幾十萬起步的機器人,那麼銷量就會太高,這樣一來,研發成本攤進去就會非常大了。
看這樣子,這機器人項目還得虧好久啊!
「不過,我們的很多研發項目其實也不是獨立的,都是和兄弟部門、公司一起搞的合作項目,比如EYQ3晶片,還有ZY23晶片是智雲半導體的既有項目,我們只是搭個便車!」
「其他硬體部分,我們也是找其他兄弟部門,合作供應鏈廠商搞的!」
「核心算法是智能研究院那邊提供的,這是他們諸多算法項目的其中一部分,我們只是看這個算法挺適合的,所以就拿過來用了。」
「我們真正自己搞的,主要還是後續的AI訓練為主,自己研發的就是這個手部的傳感器陣列了以及硬體系統的整合,這個其實沒花多少,就十多億美元而已!」
「其他的研發經費嚴格來講,不能都算在我們的頭上,畢竟他們的其他項目也要用。」
這機器人項目的負責人,還來了個辯解……
辯解有啥用,兄弟部門和供應處廠商配合你搞研發,耗費資金開發出來的產品然後賣給你這邊的機器人子公司進行整合,你難不成還指望他們用硬體成本價賣給你,不得把研發成本和利潤都算進去啊。
到頭來,一樣的天價!
不過價格太貴賣不出去那是事實!
同時研發經費也都已經花出去了,產品做出來了總歸是要賣的。
想到這,徐申學道:「產品價格的話,你們找集團市場部門那邊商量一番,我會讓季成河給你們搞一搞,看看該制定什麼樣的價格策略。」
「不過不管價格如何,產品還是要賣的,把市場逐步培育起來,一時的虧損不怕,重要的是把市場做起來,大不了就把回本周期拉久一些!」
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很花錢,這一點徐申學是清楚的……
尤其是對於智雲集團這種搞硬體,搞人工智慧為核心的企業而言,各種研發成本其實非常高。
要不然,智雲集團也不會每年花出去好幾百億美元研發經費了……這可是全球範圍內研發經費支出最高的一家企業,公認的燒錢大戶。
和智雲集團的燒錢速度和規模比起來,國內其他各類型企業都是渣渣,只能望而興嘆!
而智雲集團的研發經費支出大概是四百多億美元,全球第一,而且超過後面第二、第三、第四這三家的總和!
因為後面第的這幾家,基本都是一百多億美元的研發經費支出,三家加起來還沒智雲集團一家的研發支出高。
智雲集團的研發經費支出,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國內支出,少部分是國外的研發中心支出,國內部分的話是四百億美元左右,按照當下6.8的匯率換華夏元的話,大概是兩千七百億華夏元左右。
智雲集團一家在國內的研發經費支出就是兩千七百億左右,而全國的科研經費支出一共才一萬六千多億,其中企業部分是八千多億……智雲一家就占據了兩千七百多億。
可見當下的智雲集團有多重要,對技術的拉動作用有多大!
同時這也是智雲集團的很多產品,都採取高價高利潤模式的緣故……產品價格太低,利潤太低的話根本無法維持運營。
智雲集團的經營模式,其實是屬於非常特殊的「高投入高回報」模式,這一點和企業都不一樣,有巨大的差別。
其他企業,可不會和智雲集團這麼瘋狂燒錢!
但是徐申學敢,因為他有科研系統,可以確保這些龐大的研發投入能夠獲得一定的成果。
換成其他企業來這麼玩,早破產了!
龐大的研發經費投入,再加上徐申學的科研系統的輔助,還有徐申學前世所帶來的一些先知預見。
上述三位一體之後讓智雲集團里源源不斷的研發出來各種新技術,新產品,進而維持集團的龐大營收。
如此也就形成了一個高投入,高回報的良性循環!
這是其他企業所無法做到的,甚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
最近幾年,有無數的人,不管是一些研究經濟,企業的學著,還是其他企業的管理層們,他們都在費盡心思的研究智雲模式。
他們想要知道,智雲集團乃至徐申學旗下的其他一些企業,為什麼能夠會獲得成功?
為什麼研發效率會這麼高?
同樣的研發人才,在其他企業里的時候就一般般,但是到了智雲集團里任職搞開發後,一個個就跟開了竅一樣。
但是直到如今,學界依舊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都是只能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話來判斷。
比如什麼工作氛圍啊,公司的科研文化啊,完善的組織構架啊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然而,這些東西,其實其他企業也都有,尤其是其他一些玩技術的大企業,在企業文化,辦公氛圍,研發環境等方面都能做的很不錯,然而就是研發進度比不過智雲集團。
這就是讓人非常費解了。
所以很多人就把這個無法解釋的現象,歸功於徐申學獨特的帶領團隊的能力,個人卓越的科技眼光以及一些威望,領袖氣質等方面上。
這也是徐申學在外界,甚至在國外的評價非常高的緣故……他總是能帶著團隊完成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做出來黑科技一樣的產品。
而這些,其實都是科研系統和一些前世的認知經驗,再加上捨得砸錢搞出來的。
和徐申學的個人能力,其實關係不是很大!
他管理團隊的能力,其實也很一般,大部分都是選擇放手不管……還美曰其名:「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管」。
因為他真心不會……甚至連智雲集團的整個組織構架等等,其實也不是他自己搞的,都是手底下的精英人才們弄出來的。
會議討論後,下頭的大部分精英,包括高層管理,學術界組成的顧問團隊討論出來一個大部分認可的解決方案。
對這種方案,他還能咋說,簽字批准唄!
這也讓很多公司高層管理,以及顧問團隊裡的諸多學術大佬們,覺得徐申學這個老闆非常有人格魅力……誰不想有個聽話的老闆啊!
然後這些人在一些外部公開場合里,就經常吹噓徐申學各種好,什麼有人格魅力啊,能力特別強啊!
有一說一,他除了根據前世的記憶,偶爾吹個牛,然後捨得砸錢,同時還有個科研系統輔助外,其他的其實也就一般般……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徐申學的確搞出來了智雲集團,這也是事實。
所以在很多外人的眼裡,徐申學就蒙上了一層光環!
————
不管外人怎麼想,徐申學自己卻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所以他還是和以前一樣的態度,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來說。
在機器人領域裡同樣如此,搞出來了不少的成果。
之前徐申學第一次在發布會上,展示了概念人形機器人的時候,還引起了一番轟動呢,一度讓很多人覺得機器人時代要到來了。
而現在,智雲集團這邊的機器人項目組,又搞出來了眼前這兩款看起來似乎很科幻的家政機器人。
看完了這兩款家政機器人後,徐申學還順道看了看一款多足機器人,也就是外人常說的機器狗。
這種多足機器人的使用場景就比較特殊一些了,其中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執行運輸任務。
比如作為伴隨人員一起行動的運輸工具,用來攜帶額外的物資。
不過用途也有局限,畢竟這是電動的,在戰場上野外行動的話,去哪裡充電去啊?
所以用起來還是運輸型號的無人機好用一些,因為無人機可以在後方部署後勤基地,無人機執行任務後可以直接通過換電池的方式提升使用效率。
所以運輸任務只能作為次要的,更主要的還是代替人員執行一些特殊場景下,比較危險的任務。
比如背個火箭筒,穿過危險地帶後給對面來一發!
這種多足機器狗的技術難度在兩個點,一個是在野外,建築廢墟等複雜地形的高速機動能力,需要良好的複雜地形的通過性,而且還要維持一定的高速度。
第二個只是則是涉及到目標識別以及判定……如何分辨敵我,武裝或平民人員的威脅性。
第三個,也是很重要,非常複雜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是否要給它自主決策權。
自主決策權這一方面上,合作機構的態度還是相當保守的,在決策權上採取是遙控方式,暫時不給任何的無人設備開火權。
不管是無人機還是機器狗,甚至是AI戰鬥機等等,暫時都不給開火權,只能通過遙控命令來下達開火權。
所以目前的所有無人設備的研發,其自主性都只局限於行動,信息收集等其他領域,而開火權則是被嚴格限制在遙控指揮這個層面上。
畢竟,暫時還沒人有那麼大膽子,給AI開火權……萬一AI識別、決策錯誤,那麼就會非常非常嚴峻的問題。
因為開火權這一點,是絕對的底線。
而上述的諸多問題,除了開火權這一點外,其他的諸多技術對於目前的智雲集團而言,其實已經不存在什麼硬性上的技術限制了。
如今徐申學就在這實驗室里,看到了好幾款多足機器人,有傳統的四足,也有六足的。
並且還有一種是輪足式的多足機器人,可以和輪式機器人一樣快速使用輪子機動,同時又具備多足機器人的複雜地形通過性。
在進行試驗演示的時候,展現出來了非常良好的快速機動能力。
「這些多足機器人,是我們開發出來的模塊化無人移動平台,而識別以及打擊模塊,則是我們的合作機構搞的,我們負責機動平台的研發以及供應,他們自己搞識別和打擊模塊後。」
「按照計劃,兩者結合起來後,可以根據不同的模塊組合成為不同用途的多足機器人,用以執行不同的任務。」
「八月份的時候,我們的四足移動平台結合了對方的一個打擊模塊做成了一個用於城市複雜地形的查打一體多足機器人,效果還挺不錯的,可以在建築內進行偵查以及打擊。」
「我們也還在嘗試在六足移動平台上進行結合。我們的六足平台的承載能力,平台穩定性以及通過性都更好一些,更適合複雜地形,尤其是野外地形的機動!」
徐申學看著前方的一個四足機器狗,上頭背著一個槍械的模型,外觀看起來其實和前幾年自己第一次看到實驗室里的機器狗區別不大。
當年他就是拿著實驗室里的機器狗,還有無人機,又帶著搭載了AI的小主機,跑到京城去開會,最後爭取到了在半導體領域的大量支持!
而現在數年過去了,當時還只存在於實驗室里,使用起來都還需要專門帶個主機的機器狗以及無人機,都已經逐漸成熟了。
徐申學道:「這也挺好的,繼續搞吧,這些多足機器人在民用市場裡也沒多少,所以後續的具體研發上,還是要多聽聽合作方的一些想法,爭取快速成型,然後早日推向市場!」
看完了這個多足機器人項目後,徐申學離開了機器人項目組,隨後又把季成河找了過來,和他商量一番這個家政機器人推向市場的問題。
集團內部這麼多機器人研發項目,目前來說很多看似很不錯的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這些都沒有太大的市場:機器人卷不過人類!
畢竟工業機器人,都是賣給企業之流的,而企業為了賺錢一個個只看成本,根本沒有為黑科技,科幻產品溢價付費的意願……
所以對於智雲集團這種企業而言,是寧願做面向個人用戶的消費品,也不願意做什麼面向企業的工業品的……企業客戶沒辦法提供溢價!
就連多足機器人雖然在特殊領域有需求,但是也就那樣,而且還不好出口,這種先進敏感的東西,短期內是別指望能出口了……所以特殊領域產品的錢也不好賺!
工業和特殊領域的錢都不好轉,這也是智雲集團在機器人領域裡耗費大量資金研發家政機器人的緣故……就能指望著一大群個人消費者,為黑科技、科幻感、嘗鮮體驗等等溢價購買呢。
雖然家政機器人理論上,也面對人類家政人員的競爭,但實際上這兩者不是競爭者。
因為沒人會把它真的當成純粹的家政機器人。
對於一些不差這幾十萬的人來說,人家買這玩意是用來玩的,是要體驗一番科幻小說,電影裡場景才有的黑科技的。
當年的第一代海藍SEC剛推向市場的時候,同樣昂貴無比,也遠遠談不上什麼實用,但是一樣賣得很好……靠的就是黑科技帶來的科幻感,那些有錢人購買海藍SEC就是用來玩的,就沒指望過這車能充當日常用車!
現在的家政機器人,其實走的也是這條路子,名義上是家政機器人,但實際上智雲集團這邊就沒指望過消費者購買它用來幹家務……
不會真有人買這玩意用來幹家務吧?
實際上在徐申學的心裡,這個產品的定位就是:大號玩具!
只是有點貴!
如今家政機器人已經搞出來了,對於技術人員而言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大半,而壓力也就轉移到了季成河為首的市場營銷團隊裡。
怎麼把這麼一款硬體成本都要二十幾萬的大玩具給賣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