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 第299章 諸葛喬試點土改,曹彰召匈奴突騎(

第299章 諸葛喬試點土改,曹彰召匈奴突騎(

2024-08-11 02:56:36 作者: 神紋本神
  諸葛喬故意散布的情報,很快在偽魏軍中流傳。

  對普通軍士而言,是不明白「戰略戰術」的。

  雖說劉備破潁川對整個偽魏而言,只是搶得了一次戰略上的先機;但對普通偽魏軍士而言:

  潁川丟了,漢軍長驅直入去打兗州了。

  若繼續待在合肥,很可能回不去兗州了。

  司馬懿這批軍士,又大部分都是自兗州抽調而來。

  這流言一起,軍心又亂了。

  見狀。

  司馬懿沒有下達強硬的禁言令,而是見招拆招,同樣遣人在軍中散布消息。

  消息的內容是:「曹叡親征,左將軍張郃和大將軍曹真引兵入兗州了」。

  雖然司馬懿並不知道曹叡、張郃和曹真的具體動向,但司馬懿能夠推演當前的局勢。

  憑藉對曹叡的了解,司馬懿斷言曹叡必然會親征。

  惟有親征,才能擋住劉備的這次北伐。

  流言和流言的對沖,雖然沒有完全杜絕軍士的恐慌,但也讓司馬懿在最短時間內穩定了軍心。

  「仲達。諸葛喬存心避戰,這是想等陛下跟劉備決一勝負啊。」滿寵憂心忡忡,看明白了諸葛喬在合肥避戰的用意。

  司馬懿眉頭緊蹙。

  滿寵能想到的,司馬懿同樣能想到。

  「我本想仗著兵多將廣的優勢,一舉擊潰諸葛喬。」

  「不曾想,一向喜歡進攻的諸葛喬,這次竟然選擇了當縮頭烏龜。」

  「彼有戰船之利,背水立寨不怕我去搶奪糧草。」

  「又能將十萬軍民調度得滴水不漏,難啊!」

  司馬懿有些後悔來合肥了。

  早知如此,不如分兵去潁川。

  然而。

  這世間是沒有後悔藥的。

  不論司馬懿事後分析多麼多麼厲害,那都是「事後諸葛亮」。

  沉吟間。

  滿寵提議:「不如暗中分兵去奪江夏。若得江夏,劉備和諸葛喬必驚。」

  司馬懿搖頭:「諸葛喬在荊州經營多年,本地世家豪強大多擁護偽漢。」

  「派的兵多了,容易被覺察;派的兵少了,又未必能達成奇襲效果。」

  「以我對諸葛喬的了解,即便我們真的得了江夏他也不會驚懼;反而會尋覓戰機強取合肥和壽春。」

  滿寵蹙眉長嘆:「如此,就只能跟諸葛喬在此地乾耗著,等陛下跟劉備決出勝負啊!」

  若要正面對戰,司馬懿和滿寵自信是不會輸給諸葛喬的。

  奈何諸葛喬將司馬懿和滿寵的兵引出來後就直接避戰了。

  前幾日強攻合肥的「兇狠」,直接就消失了嗎?

  司馬懿和滿寵在這鬱郁不安,諸葛喬在營中卻是悠然自得。

  不僅如此。

  諸葛喬還有閒情跟董恢弈棋。

  相對於費禕和董允,諸葛喬對更為年少的董恢評價更高,亦更欣賞。


  諸葛喬並非認為費禕和董允才能不足,而是董恢更接地氣。

  簡而言之。

  費禕和董允是官宦之後,有父輩餘蔭,起點高,缺乏對底層的了解。

  董恢則不同。

  先跟著關羽在軍中歷練,後跟著趙累在江夏曆練,如今又跟著諸葛喬在江東淮南歷練。

  起點低,對底層有足夠的了解,又知言善辯,品行端正,這是諸葛喬很欣賞的。

  弈棋間。

  諸葛喬落子詢問:「休緒,你在江東日久,對江東的民情可有見解?」

  見諸葛喬話中有考校之意,董恢沉吟片刻,道:「士人重名而疏於實務,百姓有難而漠視者比比皆是。」

  諸葛喬輕笑:「士人若不重名,那他們就沒什麼追求了;疏於實務、漠視百姓,這倒是個難題。」

  「若休緒為揚州刺史,會如何理政?」

  董恢連忙道:「末下才疏學淺,不敢奢望刺史之位。」

  諸葛喬擺手:「只是假設,又不是真讓你去。難道你就沒想過,若你執政一方,應當如何讓民眾依附?」

  董恢誠懇道:「想是想過,多為書生之見。」

  諸葛喬大笑:「書生之見,未必就不可行,且說來聽聽。」

  董恢心神一動:「我以為,要執政江東,需『謙以接士,儉以足用,清靜為政,撫綏新舊』」

  諸葛喬捻子道:「說簡單點,就是誰也不得罪,以穩為主。」

  董恢道:「如今天下大亂,國家分裂,江東若是不穩,大漢難以安心北伐。」

  「雖然我也很想革新除弊,但為了大漢的大業著想,一個穩定的江東肯定是更合適的。」

  諸葛喬落子再問:「休緒可知,為什麼秦始皇敢推行『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地同域』」

  董恢遲疑道:「我以為,是秦始皇有滅六國的軍力,故而可以以武力來革新除弊。」

  「只是此舉過於粗暴,秦始皇一死,反秦勢力層出不窮。「

  「過猶不及,便是此理。」

  諸葛喬搖頭:「我倒是跟休緒有不同的想法。」

  「對付愚昧的人,跟他們講道理是講不通的,唯有用拳頭將其打服。」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不服就打,就這麼簡單。」

  董恢愕然。

  朝聞道,夕死可矣,是這個意思嗎?

  見董恢驚愕,諸葛喬湊近道:「休緒,若我讓你當這揚州刺史,你可願對揚州士民粗暴一些?」

  董恢不假思索:「如何粗暴?」

  諸葛喬豎起三根手指:「很簡單。」

  「第一,由揚州刺史府出資,興建國營工坊,招募工人務工,一應所得歸揚州刺史府所有。」

  「第二,廢除察舉制,我會給你一套新的人才考試選拔制度,我稱之為科舉,你負責推行。」

  「第三,揚州不允許有佃農、工仆、奴婢等奴隸存在,違者視為漢賊。」

  董恢驚得手中的棋子都落下了,語氣更是驚駭不已:「將,將,將軍,你這是要激起江東民變?」


  第一個國營工坊,還沒什麼大問題。

  工坊嘛。

  私人和國家,沒多少區別。

  反正都是諸葛喬下令興建的,沒幾個人敢來諸葛喬頭上動土。

  第二和第三,則是直接要江東士人的命啊!

  尤其是第三條,不允許佃農、工仆、奴婢等奴隸存在?

  上個敢這麼幹的叫王莽。

  然後,王莽死了。

  「別想太多了。」

  諸葛喬揮了揮手,不以為意。

  「就他們,也敢民變?」

  「真敢民變,我直接抄了他們的家。」

  「孫權沒死,民變一律視為孫權餘孽。」

  董恢吃驚道:「將軍,這樣是不是太過火了,有損你的名聲。」

  諸葛喬嘁了一聲:「我的名聲是打出來的,又不是靠一群士人吹捧出來的。」

  「他們若是不服氣,就滾去偽魏。」

  「我相信,偽魏會很樂意接受他們的。」

  「咦?」董恢覺察到了重點:「將軍,要讓他們離開揚州?」

  諸葛喬道:「只要他們去了偽魏,就是偽魏的人了。」

  「偽魏的人要污衊我中傷我,我又何必當回事呢?」

  「我要的是,揚州中下層的士民,都支持這三項政策!」

  「上層?我才懶得管他死活!」

  董恢蹙眉:「可如此一來,會不會讓荊州、益州和關中等地的士民,也因此而恐慌?」

  諸葛喬大笑:「冒頭就打,怕他們恐慌?」

  「論用兵,誰敢在我面前班門弄斧?」

  「論經濟,沒有我推廣的民用機械,他們可賺不到現在的錢糧。」

  「論民心,我跟王莽不一樣,我可是貨真價實的在給中下層士民利益。」

  「論權斗,我非常希望有人在陛下面前彈劾我!」

  「以我如今在大漢的身份、地位、權力、財富,他們唯一能對付我的方式。」

  「只有:刺殺!」

  「即便如此,若真有人要刺殺我,有很多人會替我解決掉刺客。」

  諸葛喬有說這話的傲氣。

  如今的大漢,誰敢真的動諸葛喬啊!

  這不僅僅是權力地位,還有利益。

  就比如糜芳。

  若聽說諸葛喬有威脅,第一個就要跳腳: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刺殺諸葛喬,就等於斷糜芳這類新崛起階層的財路。

  諸葛喬又道:「休緒,你也是荊州人,可曾聽過南陽許子遠?」

  董恢點頭:「自然聽聞。」

  諸葛喬湊近道:「許子遠刺殺了靈帝,依舊能當袁紹座前上賓。」

  「若不是袁紹年老昏聵,許子遠又傲氣凌人,也不至於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有我在,你怕什麼?」


  「若局面真的不受控制,大不了我撤了你的職,再上表請罪。」

  「可你若成功了,你對大漢而言,功勞不亞於雲台二十八將啊。」

  董恢此刻也想明白了。

  諸葛喬這是要拿揚州試點新政。

  雖然風險很大,可這利益也很大。

  新政失敗了,諸葛喬不僅能庇護董恢,也不會受到太大的懲罰。

  可新政成功了,那對大漢而言,利遠大於弊。

  王莽是失敗了不假,然而王莽改制的目的董恢深有感觸。

  土地兼併太嚴重,大量的奴隸被世家豪族搶占,國家收不上稅還得背上壓榨百姓的罪名。

  諸葛喬這是要拿江東來撬動土地兼併的隱患!

  接下來的時間,諸葛喬跟董恢談了很多跟土改有關的理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

  沒有土改的實施土壤,那就嘗試的去製作土壤。

  諸葛喬可不想中興大漢的果實被地方豪族勢力竊取,等劉備劉禪一死,又變成弱漢。

  然後演變成門閥亂世,大漢就成了罪人。

  如果真要極端到必須用武力鎮壓,諸葛喬也不介意效仿朱元璋來個大清洗。

  而在軍事意義上。

  諸葛喬也希望將這群人攆到偽魏,這樣就有合理的理由來大清洗了。

  不論是劉備和曹叡,還是諸葛喬和司馬懿,雙方的戰事都陷入了僵持。

  劉備攻、曹叡守;司馬懿攻,諸葛喬守。

  諸葛喬借董恢在江東製造的混亂,也逐漸有了效果。

  新任的揚州刺史董恢,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闊斧的推行改革。

  廬江郡、丹陽郡和吳郡的地方士族,對董恢恨之入骨。

  一時之間。

  三郡出現了大量的叛軍。

  幾乎都是這些不願意支持新政的地方士族。

  這些地方士族各自仗著族中壁壘,拒絕支持新政。

  董恢也不含糊。

  三郡的大士族大部分都被諸葛恪遷徙走,剩下的小士族成不了多少氣候。

  董恢招募了五百猛士,一個月內連下十餘壁壘,設計誘殺首領十人,俘獲了佃農、工仆等奴婢萬餘戶,豪族軍士千餘人。

  剩下的地方士族,或降或走,根本不敢跟「瘋子」董恢硬碰硬。

  不到兩個月。

  董恢就收了近兩萬戶,令其歸田。

  聞訊的地方士族豪強,大量往淮南逃竄,紛紛求司馬懿庇護。

  這反常的變化,讓司馬懿驚疑不已。

  「諸葛喬這是在自挖根基?」

  「難道他不安撫這些士族嗎?」

  「這其中必有詭計!」

  「嚴查這些北逃士民的身份,寧可殺錯,不要放過!」

  司馬懿第一反應就是諸葛喬又在用詭計。

  至於「科舉」「國營」「不准奴隸存在」等等情報,司馬懿一概不信。


  司馬懿更相信諸葛喬是想利用這些北逃的士民來行奇計。

  畢竟。

  在關中的時候,諸葛喬就經常用些看不明白的詭計。

  可憐這群江東的豪族,在江東被董恢給逼得北逃,來到司馬懿麾下還要遭遇「寧殺錯,不放過」的遭遇。

  司馬懿可不是什麼大善人啊!

  尤其是這種軍爭時刻,誰敢相信這些北逃的士民中沒有諸葛喬的細作啊。

  司馬懿對北逃士民的「苛刻」,又讓還未北逃的士民心生忌憚。

  反對政策是死,北逃還是死,還不如認慫。

  「司馬懿這一手,讓我頗感意外啊。」

  「連招攬江東士民的民心都不做了嗎?」

  諸葛喬本來只想試點,早就有了江東士民反對讓局勢不可控的準備。

  卻不料。

  司馬懿竟然來了個「寧殺錯,不放過」的應對,直接將士民北逃斷定為諸葛喬的軍事詭計了!

  不論怪司馬懿謹慎,實在是諸葛喬過往的表現讓司馬懿有了對諸葛喬的固有印象。

  諸葛喬不奸,那還是諸葛喬嗎?

  對司馬懿而言,只要諸葛喬有一絲用詐的可能,那都得謹慎應對的!

  章武八年,春。

  初春雖然到了,但豫州的戰事尚未結束。

  曹叡親自在陳留前線跟劉備對峙,雙方陷入了微妙的平衡。

  為了破局。

  曹叡向并州的曹彰派送了調令。

  曹彰緊急徵調了并州的匈奴突騎,又帶上了訓練多年的并州騎兵,南下洛陽了!(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