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滅遼國,平高麗
大周的動作很快就被契丹發現了,這種大規模調動物資的行為根本就隱藏不住。不過郭榮也從來都沒想過隱藏。
他現在有信心,就算是契丹人有了防備,大周也能擊敗這些契丹人。而且除了正面交戰外,他還準備的後手。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勝。
現在正兵就是聚集在幽州的二十萬大軍,而奇兵就是登州東萊的三萬精銳水軍步騎。
這三萬人中,有一萬人是從南方各部抽調的精銳水軍,剩下兩萬則是洛陽、河南、河內、河東抽調的府兵。
這三萬人只要登陸,立刻就能將遼國腹地鬧的天翻地覆。
不過這三萬大軍同樣也很危險,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全軍覆沒,所以必須要膽大心細,隨機應變能力強,善於抓住機會的人才行。
這種大將之才,即便是周國中也不多,郭榮思來想去,決定還是派遣趙匡胤。趙匡胤這小子一直跟在他身邊,排兵布陣很有章法,而且面厚心黑。
上一次西北之戰,這小子直接以宴請的名義邀請了不好部落頭人前來,然後趁機將這些人全乾掉了,讓朝廷掃平党項輕鬆不少。
現在正好讓他率軍前去。
在做好了準備之後,郭榮再一次率軍北上,此時的遼國更是如臨大敵。上一次幽州之戰,將數十萬契丹人的打垮,這讓遼國原本凝聚起來的精神氣直接打斷了。
遼國作為一個遊牧民族,從耶律阿保機時期就是強行以其威望捏合在一起的。而且其皇位繼承制度也一直存在問題。
如果遼國能夠繼續占據幽州,並且能夠擊敗周國,遼國的國力和凝聚力會持續提升,成功從部落聯盟轉化成國家模式,但是很可惜,契丹輸了,這個進程被打斷,現在的契丹依舊是部落聯盟。
周國大軍出征遼東,大軍北伐,遼國並沒有直接在幽州附近和周國大戰,而是不斷向後撤退。
顯然契丹人是想要拉長北伐大軍的補給線,若是北伐大軍不管不顧的衝上去,他們就會不斷撤退,然後依照騎兵的機動性,繞道後方去截斷大軍的後勤。
北伐遼東,出關作戰,一旦被截斷後路,數十萬大軍很有可能直接崩潰慘敗。
郭榮作為統帥自然不會犯下這種錯誤。與此同時,就在周國和契丹人在遼東大戰的時候,登州水師也早就準備好了。
從天下各地抽調而來的水軍已經在登州訓練了半年時間,已經熟悉這裡的氣候了。現在大軍正在遼東大戰,而此時遼國後方很是空虛。
從水路進攻遼東甚至高麗,在這個時代是可行的,要知道在前唐時期,征討高句麗的時候,唐軍就出動了水師。
而契丹人是馬上的民族,根本不懂的水軍。所以使用水軍進行偷襲,契丹人根本防不住。
三萬水軍,上千條戰船從登州出發,這些戰船裝載了大量糧食輜重,還有三千匹戰馬。為了讓這些戰馬適應船上的環境,登州水軍沒少花力氣。
這一次水軍出征,完全出乎遼國的預料,契丹人現在還沒有意識到,敵人會從水上進攻。
周國在遼國有很多細作,這些細作大多都是通過商隊來到這裡,然後又用各種方式拉攏了很多牧民,從這些牧民口中獲取消息。
因此周國現在也知道遼國的國都現在也空虛了。
看到這種情況,郭榮知道機會來了。現在契丹人依仗著遼澤泥濘難行和周國纏鬥,而另一邊,水軍也悄然向遼國而去。
遼國並不是一個都城,而是有五個都城,只不過南京幽州和西京大同都被周國奪回去了,只剩下上京和中京、東京。
上京和中京距離這裡比較遠,在漠北草原,而東京則是遼陽。此番大戰,契丹人已經將國都從上京和中京遷徙到了東京。
周國大軍兵鋒犀利,直抵草原,上京和中京的防禦都不行,只有東京遼陽乃是前唐修建的大城,又有遼澤阻隔,最為安全。
但是遼國貴族們做夢都沒想到,周國大軍居然會從海上而來。
此時東京遼陽府,一座華麗的府邸中。一名相貌普通的中年人正在向另一個人匯報情報。
「遼陽城的城防都打聽清楚了嗎?」
那個相貌普通的僕人低聲說道:「已經打探清楚了,遼陽城的城防很鬆懈,守城的將軍是契丹皇帝的舅舅,此人喜歡周朝風物,這段時間我特意讓人送去了一些周國的稀罕玩意。」
「現在他天天在府中和遼國貴族們舉辦宴會,城防都懶得管。」
張崇點點頭,對於這個情報他並不意外,遼國雖然是遊牧民族,但是這個國家的貴族非常喜歡中原風物。中原的絲綢、瓷器、茶葉、糖還有那些書籍以及各種玩意,在遼國上層非常流行。
甚至有很多遼國貴族讀四書五經,穿著漢人的衣服,並且以此為榮。
這些年來,周國向遼國出售了大量精美絲綢、瓷器、美酒等等,甚至還有東京開封府的廚師也被帶到這裡來,給那些契丹人做飯。讓那些契丹人能夠在這裡享受到洛陽開封的生活。
實際上,這一切都是李察和郭榮的計劃。人的天性就是貪圖享樂,好逸惡勞,喜歡美食美酒。能夠控制自己的意志力並不多。
而郭榮和李察故意為之下,那些根本不沒有見識過了多少世面的草原人,很快就淪陷了。每一個國家的高層往往是最容易墮落的。
契丹也不例外。
遼陽城中的貴族更是如此。這年頭還沒有大規模的渡海戰役,誰也沒想過敵人會從海上過來。看到遼陽上下如此鬆懈大意,張崇也就放心了,不過他依舊在各地安排了大量人手。
為了讓計劃實行成功,他接下來的日子要做的事情就是讓遼陽城的貴族們更加鬆懈。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張崇開始對這些貴族們更加阿諛奉承,拿出各種物資讓這些人享受,甚至很多貴族都忘了前線還在打仗。
前方戰事吃緊,後方在家緊吃。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憂患意識,而最不具備這種意識的正是貴族。
就在上京城的貴族們沉浸在醉生命死的時候,另一邊,周國大軍也已經在悄然靠近。
海邊,數十個壯漢騎馬在不斷進行巡邏,這些人全部都是張崇派來接應的人。此時遠處的海面上突然出現了一些黑點,緊接著黑點就越來越多。
海邊的漁民們看到了這些黑點,還有些好奇,沒過一會,那些黑點就快速變大,一艘艘巨大的帆船,快速接近。上百艘船隻在海面上有一字排開,揚起的風帆遮天蔽日。
那些常年在海上打漁的漁民都被這一幕驚呆了。
很快戰船快速靠近,這座偏僻的海港上,不一會功夫就塞滿了船隻。
大軍快速從船上沖了下來,吐的七葷八素的趙匡穎終於站到了地面上。這一次航行出乎意料的順利,大軍沒有任何波折就度過了海洋。
「將這個漁村包圍,任何人都不能放走!」趙匡胤第一時間就下達了命令。
「將軍,這裡有接應我們的人!」旁邊的副將帶著一個漢子前來說道。
「誰讓你來的?」趙匡胤問道。
「是張崇張大人!」那名漢子說道。
「他讓你怎麼做?」
「張大人說讓卑職一切聽從將軍安排!」
「好!」趙匡胤點點頭,然後說道:「你給我講講情況。」
接下來,那漢子將遼陽的情況說了一遍,趙匡胤看了看天色當即說道:「大軍整軍,騎兵立刻跟我出發,天黑前趕到遼陽,剩下的人繼續下船,隨後出發!」
說完,趙匡胤不再猶豫,直接帶著三千騎兵和五千步兵向遼陽趕去,而剩下的人正在快速下船。
時間過的很快,大軍一路疾行,從上午急行軍,一直到了傍晚才趕到了遼陽附近,大軍來到這裡並沒有立刻攻城,而是躲在樹林中休整。
遼陽畢竟是國都,雖然守備鬆懈但是依舊有兩萬老弱守軍,白天進攻,很容易被看出虛實,因此要等到晚上偷襲。
好在這些士兵都是選取的精銳,物資也準備的很充分,天色很快暗淡下去,等到了晚上,城門關閉,城牆上竟然連守衛的士兵都沒幾個。
看到這種情形,趙匡胤大喜過往,已經休息了兩三個時辰的士兵們現在恢復了體力,立刻就準備好進行攻城。
遼陽城中,守護城門的士兵們早就不知道多到哪裡偷懶,根本不知道,夜色中,已經有無數人偷偷爬上了城頭。
張崇提前準備大量簡易雲梯,趙匡胤直接讓人扛過來就能用。
很快城中喊殺聲響起,戰鬥沒有任何意外,趙匡胤的大軍輕易攻占了這個城市。甚至於因為是夜裡,城中的貴族們連逃跑的機會都麼有,就被趙匡胤大軍堵住了。
等到了天色大亮的時候,整個遼陽城已經被周國大軍控制了。
而這個時候,源源不斷的周國大軍也不斷趕到,所有契丹人,看到這麼多大軍,一個個都呆若木雞,他們根本不知道周國大軍是怎麼來的,很多人甚至都以為,前線已經戰敗了。
遼陽府被攻占,前線大軍的家眷可都在城中,趙匡胤直接派人向郭榮匯報消息,與此同時,一些逃跑的潰兵也向前線趕去。
很快遼陽城被攻破的消息就傳開了,而前線大營更是一片譁然。原本遼國皇帝還想隱瞞,甚至將前來報信的士兵直接以周國奸細的名義殺了,但是依舊擋不住流言。
郭榮直接派人將遼陽被攻破的消息用箭矢射了進去,契丹皇帝嚴格封鎖消息也是沒用,在加上後面運糧的隊伍越來越少,前線的糧食越來越緊張。
那些士兵很快就猜到了流言可能是真的,於是原本就士氣低落的大軍全線潰敗。
郭榮趁機派遣大軍進攻,數萬大軍出擊,契丹人早就沒了抵抗之心,士兵們紛紛丟下武器跑路,這個戰場上,到處都是契丹士兵潰逃的身影。
周國大軍氣勢高漲,宛如洪水決堤,一發不可收拾,契丹人兵敗如山倒,在無能為力。郭榮更是一戰擒下了契丹皇帝、太后等宗室數十人,整個契丹十餘萬大軍,死傷慘重,全軍覆沒。
只有見識不妙的偏師成功逃亡上京,而郭榮也派遣軍隊前去追擊,結果這一萬多人不敢應戰,一路逃亡漠北。
周國大軍拼命追都沒追上,最後只能抓著沒來得及逃走的人回來了。
郭榮一戰滅掉契丹國,意氣風發,接下來,郭榮並沒有率軍離開,而是直接以趙匡胤為先鋒,一萬水軍配合,直接進行高麗。
高麗這年些來被契丹人打壓,實力衰弱,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是周國的對手,更何況周國這一次再次運用了水軍,大軍乘船從仁川登陸。三萬大軍至極進攻平壤。
平壤雖然是高麗的首都,但是規模在中原還沒有一個府城大,城牆低矮,又是大軍突襲,根本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趙匡胤一戰攻破。
數萬大軍一路橫掃,高麗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後面周國大軍一路平推,僅僅只用了一個月時間,整個高麗就被周國占領了。
高麗王幾次想要投降,願意成為周國的屬國,結果連郭榮的面都見不到,對於高麗,郭榮沒有一點好感,這個國家趁著前唐撤軍,無力控制高句麗的國土,搶占了大片土地,更是將國名改為高麗。
想用這個名字來繼承高句麗的遺產,狼子野心。最後唐朝將高句麗滅掉了,卻沒有得到多少利益,反倒是讓高麗賺了個盆滿缽滿。
現在他已經將高麗解決,自然不會再留著他們,趙匡胤都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郭榮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接下來,郭榮開始將高麗和遼國進行劃分,重新劃分為當年漢朝的漢四郡。
有設立了安東都護府,負責管轄這裡,並且再安東都護府下設置了十六個折衝府,遼東地廣人稀,設立府兵再合適不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