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晚明之我若為皇> 第10章 秦兵、天雄軍、白杆兵

第10章 秦兵、天雄軍、白杆兵

2024-08-07 12:28:50 作者: 行者寒寒
  何止是草率,簡直是胡來!

  剛才的所有任命幾乎全是越級提拔,這在有明以來都是極為罕見的。

  大明官員尤其講究資歷,一個官員從寒窗苦讀到秀才、舉人、進士及第,而後進翰林院或者成為庶吉士,下放到地方任正七品縣令,而後根據政績一級一級往上升,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員都是這個流程。

  即便是有人越級升遷,也基本都是中低級官員,而且還會被其他官員瞧不起甚至產生矛盾。

  譬如真實的歷史上,楊嗣昌就是這麼個被越級提拔過的高級官員,造成的結果就是朝中不少人看不上眼。

  他針對農民軍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本來是十分有效的,如實執行的話基本上李自成、張獻忠就得玩完,奈何盧象升、曹文詔手握兵權的將官都與之不合,導致後來兵敗自殺,如此可見越級提拔的弊端。

  其實相比其他幾條,這還是小問題,騰驤四衛營改組入駐內城、天雄軍入京擴編、孫傳庭組建新軍、秦良玉越三級總督三省,也擴編。

  銀子呢?糧食呢?武器裝備呢?

  陛下該不是不知道養兵、練兵有多費銀子吧?

  以邊軍為例,一名步軍月餉銀是一兩二錢銀子加半石大米,一套盔甲外加戰刀需要六兩,如果是工部打造則需十兩。

  按朝廷折價一石大米一兩銀子(實際上物價很貴,經常一石大米需要一兩多銀子,尤其是北方大災,糧價更是離譜),盔甲戰刀算作用四年,折合下來養一個步兵一年至少需要二十九兩。

  騎兵就更貴了,月餉銀一兩五錢加半石大米,盔甲按照步兵價格來算,戰馬達多從宣府大同購入十五兩一匹,內地軍馬消耗的標配是一天一束十斤的草,兩三升豆,一年需要三百六十束草,十石豆,戰馬頂多用三四年,折損率很高。

  養一個騎兵一年就需要餉銀十八兩加軍馬折耗十八兩,再加上盔甲戰刀,至少需要四十兩。

  粗略算下來一萬步軍一年共需二十九萬兩,一萬騎兵共需四十萬兩。

  就這還只是常態花錢,平時哨探、訓練都有犒賞銀,姑且平均算一年二兩,如果要調兵作戰,開拔費用不提,糧食和草料、豆料的消耗都要增加,招兵安家費五兩,戰死撫恤十五兩……

  陛下你這一下子就要徵兵至少十萬,全按步兵算一年就至少需要三百萬兩,再加上還有九邊將近二十萬軍隊,還有關內京營兵、各地衛所兵……

  咱大明一年多少歲入,陛下你心裡沒個數嗎?

  崇禎把溫體仁等人的表現都看在眼裡,他當然知道徵兵要花錢,更知道這次的越級提拔定然會震驚朝堂,但那又怎麼樣,非常時期就要行非常手段。

  提拔的這些人中除了韓山河他還不太熟外,其餘人都在他整理出的那份名單中,在明末這些人都絕對稱得上能人。

  尤其是楊嗣昌和洪承疇,在崇禎心裡都是統帥級別,武能上陣殺韃子,文能提筆搞內政,少有的全能型人才。

  在真實的歷史上,楊嗣昌還有個旁人沒有的優點——不怕背黑鍋,非常得前任信任,但奈何前任實在不給力,楊嗣昌最終因為背黑鍋而死。

  洪承疇這廝雖然有污點,但崇禎也打算勉強接納,實在是他現在太需要人才了,況且倘若不是山窮水盡,沒幾個大將會做出那樣的選擇。


  畢竟建虜能給的,不可能比他給的更多。

  忠誠這東西,不是天生就有的,崇禎心裡清楚,身為皇帝,應該懂得在什麼局面用什麼樣的人。

  相比於洪承疇、楊嗣昌這類全能型人才,孫傳庭、盧象升的能力更體現在戰術層面,譬如鎮守一方的大將以及獨自指揮一場大戰的能力。

  在內政上洪、楊二人雖也很厲害,但相比於專門搞內政的溫體仁來說又略有不如。

  除此之外,目前在前線統領大軍的五省總督陳奇瑜,統帥能力雖然不錯,但卻更適合做參謀,順便接下戶部的重任,當個全職的參謀和後勤總管。

  這些人首先都不是東林黨,其次也並非同一派別、或者同一系統,對農民軍有主剿的,也有主撫的,對建虜有主戰的,也有主和的,更方便崇禎皇帝來制衡。

  還有就是石砫宣撫使秦良玉,這位女將軍尤其被崇禎皇帝看重,在明知道丈夫被朝廷閹黨陷害致死的情況下,終其一生仍舊忠心耿耿的為大明而戰。

  秦良玉膽智過人,擅長騎射,又擅長作文章,她所組建的軍隊白杆兵,號令嚴明皆為敢戰之強兵,是明末除遼東關寧鐵騎外,僅有的幾支能與韃子血拼還能取勝的軍隊之一。

  她的兄長秦邦屏、秦邦翰於泰昌元年戰死於渾河,兄弟秦民屏戰死於奢安,兒子馬祥麟戰死於襄陽,兒媳張鳳儀戰死於安陽,侄子秦拱明戰死於沙普……

  什麼叫滿門忠烈,明亡後舉家死國者可稱之,為抵禦外辱而流盡最後一滴鮮血者,更應稱之。

  只可惜秦良玉為大明散盡家財、征戰一生,最終也只是遺憾終老,可謂令人唏噓。

  崇禎知道白杆兵在渾河血戰之後已經消耗殆盡,他現在打算去彌補這個遺憾,讓秦良玉、讓白杆兵、讓所有不屈的人得見大明中興、得見萬民安泰。

  至於黃得功之於勇衛營,本就是崇禎八年時整頓騰驤四衛營而來,崇禎皇帝只不過把這一步提前了。

  還有孫傳庭之秦兵更是如此,他本來想著讓孫傳庭代為把京營練一練,奈何早朝出了這檔子事兒,為了大局,只得將其直接派往山陝駐邊了。

  勇衛營、秦兵外加盧象升的天雄軍和秦良玉的白杆兵,可稱得上是明末最強的軍隊,如果不是朝廷的後勤補給跟不上,外加上東林黨人無休止的內鬥,大明有這些部隊,絕不至於便宜了黃台吉。

  大明實在是有無數個機會翻盤,但又實在是自己把自己逼入死局。

  ……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