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小國的命運

2024-11-28 02:06:12 作者: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第631章 小國的命運

  參觀完了教堂之後,脫歡等人依然按之前的習慣,舉行了祭祀,然後給參與的眾人分發祭肉,贈送禮物。

  聖墓教堂的所有權非常複雜。由於教會頻繁的分裂,和常年戰爭導致的歸屬易手,已經一片混亂了。目前,教堂里的各個區域和聖物,大多被正教會、公教會和亞美尼亞教會瓜分。此外,埃及科普特教會、衣索比亞教會和敘利亞教會,後來也參與進來,讓這裡的所有權歸屬,徹底成了大雜燴。

  教士們像世俗領主一樣,努力奪取更大的地盤和更多的聖物,彼此征戰不休。當地世俗統治者——甚至包括當年的哈里發,都試圖進行調解,但從沒能成功過。

  即使暫時形成協議,教士們也會努力尋章摘句,從協議中找到突破口,進行爭奪。比如有協議規定,教堂前院屬於正教會,而院子前的台階屬於亞美尼亞教會。但之後,兩家教會就開始為了「最上面一階台階屬於樓梯的一部分,還是院子的一部分」,進行長達數百年的爭奪。除了辯經,也會集體切磋武藝,甚至時不時造成人員傷亡。

  後來薩拉丁從十字軍手裡奪取了耶路撒冷,試圖建立對城裡的有效管理。但教堂這邊,各派還在爭吵不休,沒人能管事。於是薩拉丁索性任命了一個天方教家族擔任教堂的管理者,掌管大門鑰匙,這樣至少不會也參與進去打群架。這個決定居然就這麼延續了下來,直到現在,都是他們家族派出個人,天天負責在這邊開門關門。

  給所有人——包括看門人——都分發了慰勞禮物之後,他們又前往亞美尼亞人的聚居區。亞美尼亞人理論上也是十字教的教友,但他們教會分離出來的時間太早,已經自成一派了。不過,因為教會規模沒有這麼大,他們這一塊也是面積最小的一部分,只是一片圍繞教堂組成的社區。

  這裡的古蹟也不算多。當年,還有一些塔樓之類的建築,但在長期戰爭中,早已損壞殆盡了。王大喇嘛於是出面,以援助教友修繕教堂的名義,給他們提供了一筆贊助。當地長老很是感激,謝過一番之後,表示今後如果有事情需要,一定會盡力幫忙。

  在小亞到敘利亞這一帶,亞美尼亞人很多,幾乎到處都能碰到。他們的教會,是這些四散的群體,彼此聯繫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羅馬教會也希望和他們搞好關係,這樣,今後需要拉人幫忙,也就多了個對話的渠道。

  亞美尼亞位於高加索山區,地理位置很重要,不過一直以來,日子都很難過。這個地方處於東地中海和波斯地區,兩大勢力核心區之間,經常被當做緩衝使用。它的歷史,幾乎就是一個標準的、大國夾縫之間小國的歷史。

  最早,這裡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地盤,由波斯總督管理。雖然名義上是官員轄地,但阿契美尼德王朝那會兒,還是春秋戰國時期,對地方的管理要疏鬆很多。這些總督,大多都是世襲罔替的土大王,而且很多就是波斯王室成員,實則是一種分封制度。

  亞歷山大攻滅波斯之後,管理力度和能力,可能還不如之前,導致很多邊疆區都炸了出來。亞美尼亞一開始服從塞琉古王朝的統治,後來也脫離出去,建立自己的王國。趁著當時的亂局,很快強盛了起來,向南反過來控制了敘利亞地區,向西介入米特拉達梯戰爭,和羅馬爭霸。

  然而羅馬的軍事實力,遠超亞美尼亞人的估計。羅馬將領盧庫魯斯和龐培先後率軍擊敗亞美尼亞人,迫使他們臣服。這時帕提亞王國的力量日漸強大,進入了兩河地區,亞美尼亞就夾在二者之間,被反覆爭奪。


  最後,由於都無法擊敗對方,在尼祿時期,羅馬和帕提亞簽署了《郎戴亞和約》,規定了一個有些奇怪的方式:亞美尼亞國王由帕提亞方面提名。和之前波斯時代一樣,一般也是王族子弟擔任。但是,任命和加冕的權力,則歸屬於羅馬方面。依靠這種妥協,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

  不過,當兩邊的實力發生改變,亞美尼亞的處境就會發生變化。統一之後的羅馬逐漸強盛,而帕提亞則更早一步衰落了。圖拉真統治時期,帕提亞國王出現政治誤判,在未經羅馬人許可的情況下,讓自己的侄子擔任亞美尼亞國王,給了羅馬人口實。圖拉真藉此出兵討伐,攻滅亞美尼亞王國。

  帕提亞方面見情況不妙,連忙屈服,提出了更換國王等補償方式,但圖拉真拒絕給新來的國王候補加冕,並把他們一行禮送出境。因為他發現,帕提亞國內也已經陷入了內亂,所以才會昏招迭出。

  圖拉真抓住這個機會,率領軍隊沿著兩河南下,最後一路打到了波斯灣的海邊。泰西封和蘇薩都被羅馬軍隊攻克,帕提亞人卻還在內鬥。甚至有親羅馬的貴族,試圖藉助羅馬軍隊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因此主動歡迎他們。

  有人認為,東漢末年的高僧安世高,就是當時這個亞美尼亞國王候選人。故事裡說他放棄王位,其實是羅馬人不給他。家鄉的宮廷中也一片戰亂,只能東逃,最後來到洛陽,成了第一個翻譯小乘佛經的人。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那他可能也是少有的同時見過漢朝和羅馬的傳奇人物了。

  不過,羅馬人也沒能繼續東進,真正接觸到東方。因為這時候,他們的後方也起火了。圖拉真還在掃清抵抗勢力的時候,東方各行省,又發生了猶太人的叛亂。

  這場叛亂造成的破壞甚至超過了帕提亞人。叛亂從昔蘭尼加發起,蔓延到利比亞、埃及、猶太、敘利亞、賽普勒斯,直到兩河流域。猶太人所到之處,當地人不分民族、宗教,全都遭到大肆屠殺。

  史學家們記載說,利比亞的農民幾乎被殺光,田地都無人耕種,直到哈德良時代重新遷徙了一批人到這裡,才恢復了農業生產;在埃及,叛軍肆虐整個尼羅河三角洲,希臘人退守亞歷山大里亞,從底比斯到沿海幾乎所有地區都被猶太人占領,猶太人首領甚至在埃及稱王,派人四處出擊,蹂躪埃及人,強征他們的船隻,截斷了至關重要的糧食運輸;在賽普勒斯,主要的港口城市都被猶太人摧毀、屠殺;甚至在兩河地區,猶太人占領了埃德薩,殺死了親羅馬的國王,截斷了兩河上游的道路。

  由於後方一片混亂,圖拉真只能匆匆扶持一個帕提亞國王,然後趕緊返回。雖然正規軍趕到之後,猶太人很快被肅清,但這次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東征,還是半途而廢了。圖拉真本人,也心力交猝,死在回師的路上。

  這之後,羅馬無力維持直接統治,亞美尼亞再次獨立,作為附庸國存在。薩珊王朝統一波斯後,實力強盛起來,超過了帕提亞時期,而羅馬因為三世紀危機開始衰落,雙方戰略態勢轉入波攻羅守。亞美尼亞也倒向波斯。

  但也是在這個時候,為了保持平衡,亞美尼亞開始把十字教作為國教。

  之前,這個國家幾乎就是波斯文明的一部分。國內也信奉拜火教,國王自稱「萬王之王」,號稱是波斯大王的後代來保持合法性。但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只能儘快更換信仰,保持文化上的獨立性,避免被波斯人一口氣吞併掉。因此,他們接受十字教,甚至比君士坦丁都早。

  不過,這些辦法,依然只能應付一時。薩珊波斯的國力強於帕提亞,他們和後來的東羅馬,政治水平也都有了很大提升,對地方的控制力度遠強於古典時代。對緩過勁的雙方來說,亞美尼亞很快變得不再必要,最終在四世紀被瓜分。西側成為羅馬行省,東側成為波斯總督區。


  阿拉伯人崛起之後,取代波斯,繼續控制亞美尼亞,直到阿拔斯王朝也衰落分裂,東羅馬多次出兵高加索,削弱阿拉伯人對當地的統治,亞美尼亞地區也再次出現了一些獨立的諸侯國。但這些勢力,依然越來越難以讓皇帝放心。

  巴西爾二世的時候,亞美尼亞人介入羅馬內戰,還勾結喬治亞人一起叛亂,引起了強烈的不滿。巴西爾率領軍隊攻入亞美尼亞,大敗聯軍,把所有俘虜的眼睛全部刺瞎,作為報復。亞美尼亞人大為驚恐,各小國紛紛投降,請求內附。大部分獨立諸侯,都被東羅馬吞併。

  此時,亞美尼亞地區,只剩下巴格拉圖尼王國,在之後幾十年的時間裡尚且獨立。東羅馬進攻未果,就誘騙國王前往君士坦丁堡談判。國王信以為真,率領使團前去,結果遭到扣押,被迫同意放棄領土。隨後,就遭到流放,並在途中被幾個希臘人刺殺。最後的亞美尼亞王國也就此滅亡。

  不過使團里,一個王室成員逃了出來,來到了奇里乞亞,收攏當地的亞美尼亞難民,希望繼續抵抗羅馬。這個時候,突厥人正在西進,並且在曼奇科特打敗羅馬人。小亞地區一片大亂,這個小王國也得以倖存下來。

  此後,藉助十字軍的幫助,王國得以和其他勢力周旋。蒙古人到來之後,亞美尼亞人又立刻和蒙古人結盟,成為後者在當地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伊兒汗國改宗之後,也沒有改變各方關係,蒙古——亞美尼亞——法蘭克聯盟,依然在努力對抗強盛的馬穆魯克北上。

  伊兒汗國瓦解之後,聯盟失去了主心骨,終於無力抵抗,奇里乞亞也在1375年被馬穆魯克占領,末代國王逃亡西歐,最終客死巴黎。

  不過,馬穆魯克的治理能力比較低下,難以有效管理這片複雜遙遠的土地,這片失去管控的地帶,很快成了土庫曼人的樂園。周圍山上的部落,紛紛遷徙到奇里乞亞平原上。賽普勒斯島上的法蘭克人,也趁亂來分一杯羹。而遷徙的土庫曼人,又引來了帖木兒皇叔前來聖戰……

  一番混戰之後,這地方算是徹底給打散了。亞美尼亞人跑得到處都是,一直到這會兒,還是如此情況。

  大部分有錢人跑到了賽普勒斯,在那裡繼續做生意,經營產業莊園。還有一些,乾脆跑到歐洲區了。跑不掉的人則到處遊蕩,給不同勢力當僱傭兵,來維持生計。這次被僱傭來幫忙加強守備的,除了梅爾特姆他們家族拉來的土庫曼部落,就是這些亞美尼亞人為多——當然,現在的亞美尼亞人和土庫曼人,都是混在一起的。可能也就宗教儀式上,有一些差別,要不然都分不清了。

  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大抵都是如此。亞美尼亞人運氣還不錯,至少文化認同相當堅挺,就這樣都還有自己的教會和社群存在。歷史上,這裡各個民族來來往往,大部分人,早都已經消失了。能留下來的,多少都是有些狠活在身的角色了。

  安撫完這些人,這次行程的任務也就基本結束了。晚上,脫歡等人在城裡留宿,第二天一大早又進行了一次朝拜。按照計劃,他們留下了幾個工匠,在這裡刻一塊碑文,以示紀念。又邀請了幾個長老,隨同軍隊一起南下,方便之後和埃及那邊的人交流。準備完之後,就收拾行裝,離開了這裡。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