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北宋大法官> 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

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

2024-08-07 13:14:16 作者: 南希北慶
  為什麼許遵會接受張斐的建議,將此案交予司馬光來審理,不僅僅是讓對方服氣,更多是因為許遵也了解司馬光的為人。

  君子也!

  不會為達目的,不折手段。

  其實目前大家還是信念之爭,都還是在規則範圍內爭辯。

  從法制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司馬光在接下此案後,也是根據流程,將許遵請來,詢問翻案的理由。

  許遵也是如實將整個案子全都移交給司馬光。

  司馬光了解過後,便道:「此不足以翻案啊。方大田一案的判決,我暫不評價,但是此案不足以為阿雲翻案,因為此案恰恰證明方大田不但沒有指使犯婦行兇,且還是反對犯婦這麼做。」

  許遵道:「我不這麼看,此案至少可以證明阿雲非心腸歹毒之人,她是被迫走到這一步的,對方基於此,提出對阿雲殺人動機的質疑,我覺得很有道理。

  另外,對方還請來韋阿大這位新得證人,韋阿大本就是此案的受害者,光憑這一點,足以構成翻案的理由。」

  司馬光聞言,眉頭一皺,道:「韋阿大作為受害者,卻要為兇手作證,你不覺得這很奇怪嗎?」

  許遵道:「故此我才允許重審此案。」

  司馬光又快速審視了一番供詞,問道:「這上面並未寫明韋阿大新得供詞。」

  許遵道:「關於這一點,對方不肯提供。」

  司馬光道:「為何?」

  許遵道:「對方認為他們是弱勢的一方,若是過早提供證據,怕會對他的證人造成傷害。」

  「豈有此理。」

  司馬光道:「他憑什麼這麼認為?」

  許遵自打做官以來,就不畏強權,直接道:「就憑他認為我們之前的判決不公。」

  司馬光瞟了眼許遵,撫須笑道:「罷了!罷了!公不公平,審過便知。」

  許遵走後,王師元、齊恢、呂公著等朝中司法大佬便入得門來。

  他們中有些是支持司馬光的,但也有些是中立態度,比如說這開封府知府呂公著,就是中立態度,其實之前他還更偏向王安石的一些論據,認為阿雲不是罪大惡極,不應該判她死刑,但是他對於許遵提出來的防衛過當,那又是非常反對的。

  這太離譜了。

  這些大佬看過之後,意見是非常一致,表示這些所謂的「證據」,根本就不足以構成重審的理由。

  其中唯一可以構成重審理由的,也就是韋阿大這個新證人,他是受害者,當事人,他的供詞是非常關鍵的,但問題是許遵又沒有提供具體供詞,這是不合規矩的。

  司馬光呵呵笑道:「若非如此,他們又豈會甘願讓我來審。」

  眾人是恍然大悟。

  如果讓王安石來審的話,一旦他們知道原來就這,他們肯定不會答應重審的呀。

  這其實就是一筆交易。

  呂公著道:「如果許仲途沒有把握,他是決計不會要求重審的。」

  司馬光點點頭,道:「就目前來看,這裡面就藏著兩招,其一,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韋阿大的供詞,如果韋阿大翻供,阿雲就有可能脫罪。」


  這一點他們也都想到了,但是他們認為,如果許遵這麼做,那無疑是自取滅亡,要比硬實力,許遵可是比不過他們的。

  王師元問道:「其二又是什麼?」

  司馬光道:「其二就是他們沒有提供具體的證據,我猜測他們的證據,也並非是鐵證,如果事先就告知我們,很可能會被我們一一擊破,否則的話,他們根本無須隱藏,故此他們事先並不告知,而目的是要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可不管他們出得是什麼招,只要拿不出鐵證來,就不可能為犯婦翻案。」

  說到這裡,他拿起方大田一案的卷宗,「不過這個張三,倒是令我感到有些詫異,許仲途竟然會將如此重要的案子,交給一個珥筆之民,足見此人有過人之處。」

  司馬光突然眉頭一皺,看著卷宗,低聲念道:「張三?」

  由於許遵提供的證據,少之又少,幾乎沒有,這只是一門交易,故此司馬光他們也沒啥可準備的。

  而且許遵說法,引起保守派極大的憤怒。

  自首減罪好歹也是鑽法律空子。

  這你們還不滿意,還要打成防衛過當。

  這就非常離譜。

  朝中官員覺得這許遵是越來越無法無天,很多司法大佬們是迫切希望趕緊結束此案。

  覺得這很丟人。

  如果這都能夠成功,那大宋百年法制將毀於一旦啊!

  一些之前偏向王安石的官員,也漸漸站在司馬光這一邊,呂公著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人認為阿雲罪不該死,但也絕不是防衛過當。

  司馬光也不想拖下去,他心裡明白,對方就是搭建好一個擂台,孰是孰非,打過才知道。

  他馬上就以審刑院的名義,重審此案,這審刑院就專門為監督大理寺而設,只有審刑院可以複查大理寺的判決,並且司馬光還邀請與此案有關的所有官員前來聽審,包括王安石。

  其目的也很明顯,就是要一錘定音。

  別到時又糾纏不清。

  話說回來,這其中最鬱悶的還就是王安石,他沒有想到事情會鬧到這一步,他寧可選擇權力博弈,因為這麼做,事情的走向,完全就不在他的控制中。

  但此案關乎他畢生的夢想。

  他猜到了開始,雖然許遵不是他的人,但是他了解許遵的為人,許遵必然會抗爭下去,因為這確確實實是律法中的一個漏洞,將他調來大理寺,他一定繼續主張的自己意見。

  但是他沒有猜到許遵會用這種方式來抗辯。

  翻個屁!

  揪著疑點不放就行,剩下的交給我便是。

  你這是喧賓奪主啊!

  搞清楚誰TM才是主角。

  早知如此!

  這甚至導致一向信念人定勝天的王安石也只能在家祈禱,默念三遍,許遵必勝,許遵必勝,許遵必勝。

  今日便是公審之日。

  而此案幾乎席捲了整個朝廷,朝中大佬們幾乎都來聽審,左邊是以王安石為首的支持派,而右邊全都是以司馬光為首的反對派。


  其實目前還只是理念之爭,並沒有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這從座位安排上來看,朝廷已經有些分裂的苗頭。

  那許遵本還想置身事外,可是一看,要想置身事外,只能坐門口,沒有辦法,只能坐在王安石那邊,至少他們的法制思想還是非常像似。

  但也由此可見,這場公審就已經是法制最後得倔強。

  如果無法決出勝負,就只剩下權力之爭。

  司馬光來到主審官的位子上,坐下之後,習慣性拿起驚堂木來,剛準備拍吸取,一看下面全是大佬,這能鎮得住誰啊!

  索性又放下來,比較溫和地說道:「傳張三。」

  「傳張三。」

  只見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上得堂來,青衣青帽,顏色鮮艷,在這莊重的公堂之上,顯得是尤為鮮艷,帽檐上還插著一隻短筆,仿佛在跟人說,我是珥筆,我驕傲。

  一看這裝扮,一看這年紀。

  右邊的保守派是直搖頭,這裡可是審刑院,大宋最高法院,你還搞這胡里花哨的,一派刁民作風,成何體統,同時心裡也比較開心,就這?又能成什麼氣候。

  坐在他們對面的革新派,則是面如死灰。

  這是上哪請來得奇葩啊!

  王安石心裡打鼓,低聲向許遵問道:「如此場合,你怎讓他穿得這般鮮艷。」

  言下之意,你怎麼會相信這樣的人。

  許遵瞧他一眼,你這德行還好意思說別人,真不知道王夫人是怎麼忍過來的,嘴上卻是苦笑道:「我之前也跟他說過,但他卻說,他非常熱愛這門行當,他引以為傲,此番裝扮是表現他對這門行業的尊重。」

  這是什麼鬼理由。

  王安石很是無語地瞧了眼許遵。

  正當這時,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與一個中年人來到側門,門口守衛見到這青年,猛地一驚,正欲行禮時,那青年卻抬手制止住他們。

  這青年不是別人,正是宋神宗,他身邊的中年人則是起居舍人劉肇。

  神宗偷偷往裡面一看,一眼就看中那個青衣男子,實在是太現眼了,只覺此人裝扮怪異,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於是便向身邊的劉肇問道:「那人是誰?」

  劉肇答道:「此人名叫張三,據說那阿雲行兇之後,曾救下一名溺水之人,便是此人,就是他要為阿雲翻案,目的也是報答阿雲的救命之恩。」

  「原來如此。」

  宋神宗稍稍點頭,又往裡面看去,只見張三來到大堂中間,向司馬光躬身一揖,「小民張三見過主審官。」

  司馬光問道:「張三可是你真名?」

  張斐當即一愣,這一顆心都揪了起來,難不成你是算命的,知道這不是我本名?

  司馬光見他不語,又問道:「本官問你話,你為何不答?張三可是你真名?」

  「不不是。」張斐搖搖頭,聲音有些顫抖。

  許遵頓時懵了。

  什麼情況?

  但許遵很快就反應過來,暗暗自責,自己竟然忽略了這一點。

  這張斐明顯就是一個讀書人,多半不會取這種名字,就算父母給取的,之後也會改名的。


  這名字真是太「狗子、柱子」了。

  但這也不怪他,因為當初與張斐溝通非常困難,這名字都是問了很久才問出來的,他潛意識就認為問了這麼久,就不可能問出一個假名字啊!

  而張斐也不好再改口,故此就一直沒說。

  司馬光當即一拍驚堂木,喝道:「你連自己得真名都不敢告人,又憑什麼在此為他人伸冤。」

  張斐心裡慌得要命,身份是他最大的軟肋,趕緊解釋道:「小民不是不敢告人,小民其實是說過的,但是由於小民初到登州,語言不同,報了名字,亦無人能懂,只聽懂這小名,因為小民家中排行老三,曾經鄉親們也都是喚小民張三,小民覺得這很親切,也就沒有道出真名。」

  司馬光了瞧向許遵。

  許遵腦筋也轉得快,趕忙道:「確有其事,在之前的供詞中已經說明這一點,若不是他當時言語不通,無法提供詳細的供詞,他也不會在牢中白白坐三個月的牢。但是本官也有疏忽,一直沒有問其真名。」

  司馬光又向張斐問道:「那你真名叫做什麼?」

  張斐道:「小民真名喚作張斐,斐然的斐。」

  司馬光又問道:「可有字?」

  你丫是神人來的吧。老是抓著我的軟肋猛捶,能不能講點武德,這是公堂,又不是相親大會。張斐被問得有些頭昏腦漲,該不該有字,是不是非得有字,他還真不知道,正當這時,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偶像來,道:「小民字易安。」

  「張易安?」

  司馬光念了一遍,又問道:「你家住何處,為何會去到登州?」

  我TM是珥筆之民,不是犯人,你有完沒完啊!張斐道:「小民家住漢陽,一年前隨父兄來登州做買賣,可不曾想半路遭受沉船之難,父兄皆不知所蹤,小民只能上登州尋找父兄,可是尋找數月,仍不知父兄蹤跡,一時想不開,便投河自盡,幸好被阿雲姑娘救起。」

  這一套說法就是他懂得當地語言後,所給出的解釋,因為他本就是武漢人,對於武漢的歷史,他還是有所了解的,故此他只敢報自己是漢陽人。

  司馬光道:「關於你的來歷,都只是你一面之詞,本官會詳細調查的。」

  張斐頭疼得緊,雖然他不相信司馬光會大費周折,去調查他的來歷,但是司馬光是真有這個能力,他還是有些慌,心道,這老頭真是難對付,放著案子不談,光衝著我發難,而且還TM是精準打擊,這麼下去,遲早會被他問出破綻來啊!

  殊不知有一人比他更慌,就是坐在一旁的王安石,他見張斐汗都流出來了,正如他預料的一樣,這年輕人心理素質太差,心裡都已經開始尋思,如何去挽回這一切。

  司馬光也發現這個情況,於是問道:「你很熱嗎?」

  張斐道:「小民一介平民,站在這裡就覺得很緊張。」

  「是嗎?」

  司馬光道:「可是本官聽聞你在出獄之後,便三番兩次闖衙告狀,你不應該緊張啊!」

  許遵面色凝重地瞧了眼司馬光,心想,真不愧是司馬君實,這麼快就想到張三才是此案的關鍵所在。

  他並沒有提供這些資料,肯定就是司馬光認真調查過張斐。

  一個人緊張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

  司馬光這麼一問,顯然是挖了個坑,等著張斐往裡面跳。

  張斐漸漸有些招架不住,一個謊言是需要無數個謊言去彌補,但他也不是懦弱膽小之人,如實言道:「小民的確來告過幾次狀,但都有遞上狀紙,並未闖衙,而且當時小民也有些緊張,但在公理之下,小民亦不會退縮。」

  「好一個不會退縮。」

  司馬光哼了一聲,指著張斐道:「如你這種珥筆之民,本官可是見得不少,你們這些人最擅於搬弄是非,蠱惑人心,然後從中漁利,在利慾薰心之下,常常鋌而走險,而非是追求公理。」

  張斐聞言,突然靈機一動,立刻道:「主審管所言極是,正是如此,但是小民不但不引以為恥,反而引以為傲,小民將來還要來告更多的狀,賺更多的錢。」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