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723章 財政(1)

第723章 財政(1)

2024-09-06 10:37:14 作者: 要離刺荊軻
  第723章 財政(1)

  元祐二年二月癸巳(初十)。

  大拜除!

  尚書右僕射、中書侍郎、申國公呂公著進拜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兼提舉役法檢討所、提舉便民低息貸公事。

  呂公著新官上任,開始接受韓絳留下來的政治遺產。

  馬不停蹄的走訪役法檢討所,察看文牘,一連數日,與開封府、戶部,商議役法諸事。

  然後,他正式進入太府寺,以左相的身份,要求諸司專勾司,往後需要定期向其通報,在京諸司審計情況。

  對於這個要求,劉惟簡在請示了趙煦後,欣然同意。

  然後……

  劉惟簡派人,將呂公著請到了太府寺內。

  接著,甩給了呂公著整整一屋子的帳薄。

  呂公著當場尬住,以為劉惟簡是在故意為難他。

  但很快他的疑慮就打消了。

  因為,劉惟簡同時叫來了數十名精於會計的官吏,現場向呂公著演示計算諸司出入明細。

  同時,還和呂公著交了現在在京諸司的底。

  和戶部的左藏都快跑耗子不同。

  在京諸司,有著大量的盈餘。

  從元豐八年至今,盈餘的總數已高達四百餘萬貫!

  這就真的把呂公著嚇了一大跳。

  「怎有這許多盈餘?」呂公著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四百餘萬貫!

  這可是四百餘萬貫啊!

  大宋天下州郡,兩百萬戶城郭戶,一歲商稅總和也就三百多萬貫!

  而在京諸司,不過兩年多,就能盈餘四百多萬貫?

  他若沒有拜任左相,還真不知在京諸司,居然這麼有油水!

  劉惟簡微笑著道:「元豐八年前,在京諸司,每歲都需封樁庫中出錢接濟……」

  「而如今,諸司兩歲盈餘四百餘萬貫,自是因當今官家聖明,經營有方!」

  說著,劉惟簡就命人取來了諸司專勾司的那本總帳。

  劉惟簡接過來,微笑著道:「就以軍器監與專一製造軍器局而言,元豐八年之前,封樁庫與戶部每歲需撥錢數十萬貫甚至上百萬貫與軍器監、專一製造軍器局!」

  「而如今,專一製造軍器局不僅僅不需宮中、戶部撥錢,還能接濟軍器監……」

  呂公著聽著,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專一製造軍器局他不熟。

  但軍器監他可太熟悉了!

  他當過樞密使,非常清楚,這大宋的軍器監是一個怎樣的吞金獸。

  每到戰時,軍器監更是恨不得將戶部最後一點底子都舔乾淨。

  故此,當年他為樞密使,為了要錢,天天入宮堵先帝。

  而現在,劉惟簡卻告訴他,軍器監和專一製造軍器局,已經不需要戶部和封樁庫補貼了?

  人家實現了財政自給自足!

  怎麼可能?


  呂公著立刻就頭湊到劉惟簡面前,眼睛死死盯著他手中的帳本。

  劉惟簡微笑著將帳本遞給呂公著,道:「左相可在這諸司專勾司中審閱此帳本,但不能帶離此地。」

  「也不可無旨與外廷大臣,言說其中虛實。」

  「此乃大家定下的規矩!」

  「過去康國公在的時候,從未出過紕漏!」

  呂公著接過帳本,他聽的懂劉惟簡的話——過去,韓絳在的時候,這個規矩從未破過!

  希望您在任時,也不要破了這個規矩。

  這是君命!

  而劉惟簡沒有說出口的話,恐怕應該是:臣不密則失君,君不密則失臣。

  同時,呂公著也抓住了劉惟簡話中透露出來的信息,暗道:「無旨不得與外廷大臣言說……」

  「換而言之,有旨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外廷有人比我更早接觸並知道,這帳本里的秘密?」

  想到這裡,呂公著的好奇心就難以壓抑了。

  他忍不住問道:「敢問押班……康國公曾奉旨與誰說過?」

  劉惟簡笑了:「康國公奉旨,與多少人說過?老奴不大清楚,也不敢打探。」

  「但,與康國公在此,共閱帳本,或奉旨來看帳本之人,老奴倒是知道都有誰……」

  「開封府的蔡府尹、專一製造軍器局的沈提舉,戶部的章侍郎,還有就是學士院的刑學士……」

  呂公著微微吁出一口氣,心下瞭然。

  這些人,都是當朝官家真正的心腹,是核心圈子,基本都是福寧殿東閤靜室的常客。

  就是……

  「怎無王子韶?」呂公著心下歡喜著:「看來,王子韶的聖眷並不怎樣嘛!」

  這就多少讓他放心了些。

  雖然,蔡京、沈括、章衡、刑恕這四個傢伙的名聲也就那樣。

  但和王子韶一比,這四個人全是君子!

  卻忘了,劉惟簡點名的人,全部是經濟、生產相關的大臣。

  而王子韶管的是人事。

  HR不需要知道公司的財務情況,HR只需要做好招聘和開人的事情。

  但在呂公著這裡,他卻理解成了趙煦是知道親賢臣遠小人。

  對那些有道德污點的人,會用但不親近。

  對呂公著而言,這就很棒了!

  畢竟,趙官家們是經常性的不做人的。

  哪怕,那位如今在天下輿論眼中,儼然是寬仁聖君代表的仁廟皇帝也是一般!

  微微吁出一口氣後,呂公著打開了手中的帳本。

  映入眼帘的,是如今都堂宰執們,都已經很熟悉的『表格』,以及被填在表格里的所謂『數字』。

  這些東西,在元豐八年的時候,第一次闖入朝野的視線。

  然後……

  大家就都接受了,接著就習慣了。

  這很正常!

  皇帝的習慣,大臣應該適應。

  不然難道要讓皇帝適應大臣?

  倒反天罡了啊!

  而說老實話,接受了表格,適應了數字後,如今都堂宰執都發現這些東西確實很方便!

  將表格一畫,數字一填,一切一目了然。

  於是,如今不止都堂習慣了。

  六部和在京有司也都開始用上了。

  這表格與數字、符號甚至開始出現在了汴京城的很多行會的算帳先生手裡。

  同時,簡單的加減乘除的符號,也慢慢流出。

  拿著帳本,呂公著細細看起來。

  他本人是財會方面的專家——準確的說,壽州呂氏,從呂蒙正開始,就是大宋的財會專家。

  算帳那叫一個又快又好!

  這也是呂家安身立命的基礎技能!

  呂公著的學生李常,就以中書侍郎,兼任著元祐會計錄編修使的差遣。

  負責撰寫大宋第一本財會專業的著作。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