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第507章 紀靈投誠,周氏周瑜

第507章 紀靈投誠,周氏周瑜

2024-08-07 14:12:23 作者: 子虛笑烏有
  第507章 紀靈投誠,周氏周瑜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

  第四日光景,劉擎便收到了郭嘉的傳書,告知大軍已經入廬江境內,不日便到達舒縣,劉擎也要前去匯合。

  又到了離別的時候,大橋依依不捨,小橋目不轉睛,兩女巴望著劉擎出城,遠去。

  輕裝簡行,次日到達居巢,第三日,劉擎比大軍晚了一天,到達舒縣。

  太守陸康十分隆重,除了各軍將士,他還召集了能召集的所有官吏,還有城中大族大戶,其中周氏也應邀前來,加上舒縣城中的百姓,夾道歡迎的隊伍一直延伸到了數里之外。

  劉擎笑著對身旁的陸康道:「陸府君,這陣仗,乃本王生平僅見,實在過於誇張。」

  陸康陪笑,回道:「我也未曾想到,舒縣百姓也盡皆前來,看來大王在舒縣百姓心中,威望尤盛,百姓恨不能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本王不過是做些份內之事,實難承受百姓此番禮待。」劉擎客套道。

  「大王此言差矣,劉氏宗親千千萬,似大王這般能文能武,愛惜百姓者,能有幾人。」

  兩人聊著,劉擎突然勒停了戰馬,因為他在人群中,發現了一位眼熟之人。

  紀靈,袁術昔日帳下大將,在舒縣一戰中,被劉擎所俘,一直關押在舒縣。

  紀靈濃眉大眼,長著一臉寸長的絡腮鬍須,外面有幾分兇相,一看就是威猛之人。

  只不過再威猛,終究還是敗在了渤海王之手。

  瞧其模樣,神情似有落寞,顯然,他已知袁術之死,見渤海王突然在他面前停下,紀靈目光忽的明亮幾分,連忙沖渤海王半跪。

  「罪將紀靈,拜見大王!」

  「你都知道了?」

  「罪將已知。」

  「你出現在此,想必已經想通了吧。」

  「是罪將先前愚昧,不識天數,與大王為敵,現願意投效大王,鞍前馬後,將功贖罪,望大王寬允!」紀靈說著,另一條腿也放了下去,整個人跪伏下去,代表徹徹底底的臣服。

  典韋鄙夷的看了紀靈一眼,表示:鞍前馬後的工作,是我的。

  「本王歷來賞罰分明,你可知追隨叛逆,乃是死罪,即便本王給你將功折罪的機會,也不能再以任以將軍之職,而是先鋒前卒。」

  「紀靈叩謝大王!」

  紀靈連聲答應,做什麼不重要,只要有機會,紀靈相信自己,以自己的能力,終有一日,可以再度為將,統率大軍,只不過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因為上一次,他就是這麼幹出來的。

  恭喜主公收服武將【紀靈】

  姓名:紀靈

  品級:卓爾不群

  耐力:85

  武力:83

  統率:78

  智力:51

  政治:48

  魅力:60

  特性:【威風】己方軍勢比敵強盛之時,紀靈可獲得武力加成,越強盛,加成越多,上限十點。

  【叫陣】紀靈罵陣,使其攻擊自己。


  【威靈三尖】紀靈使用三尖兩刃刀時,武力+3。

  忠誠度:70%

  收益:耐力+0.85,當前耐力92。

  「快起身吧,先在本王帳下聽用。」劉擎輕笑一聲,揮揮手,再度起步。

  從屬性上看,紀靈或許難以躋身一流武將,但其特殊的【威風】特性,其加成上限高達十點,這等加成,也只有武力天花板呂布擁有。

  基礎武力83,特殊武器加成3點,若10點加成拉滿,武力值高達96,妥妥的一流武將。

  難怪能和關羽戰三五十合不分勝負,當時袁術雄踞淮南,和劉備的勢力對比可謂天差地別,說不定那時,便是十點加成拉滿了。

  而袁術落魄之時,紀靈的戰績,可十分醜陋,連韓暹楊奉之流,都能將之擊退,遇到張飛,更是「斗無十合」,便被張飛一矛刺於馬下。

  但紀靈若在劉擎麾下,以其如今的勢力,放眼天下,再無能與之抗衡者,所以紀靈將會保留一流水準,因其出色的統率能力,將能在顏良文丑之上。

  劉擎再行數步,陸康突然追上,輕道:「大王,前面那位俊美男兒,便是周異之子周瑜,大王命我留意之後,發現此子雖年幼,但確實才識過人。」

  劉擎順著目光,看見了陸康口中那位年幼的周瑜,他身材十分高大,至於長相,確實堪稱俊美,一襲白衣,更是增添幾分儒雅,劉擎沒來由的冒出一個概念,——奶油書生。

  陸康又道:「周瑜與孫策之事,下官也了解差不多了,兩人常有書信往來,而且,下官還截獲了一封,其中有一事,需大王重視。」

  「何事?」

  「孫策進兵豫章之事,乃是周瑜獻計,孫策兵敗之後,回信被下官截獲,其中便名言,雖豫章事敗,仍對周瑜獻計表示感謝,此事,可大可小。」

  「哦?何出此言?」

  陸康一捋鬍鬚,輕道:「按理說兩個小兒通信,加以警示即可,無須大做文章,可周瑜所通者,乃是孫氏叛逆,又不容小視,然周瑜之父異,乃是洛陽令,其從父忠,乃是光祿大夫,事故下官不敢貿然出手,故請大王定奪。」

  劉擎馬蹄不停,邊走邊道:「年少多才,確實難得,然才學若不能造福於民,反倒害民,則與盜匪手中之兵刃何異?府君不是也說了,不過一少年爾,置之不理即可!」

  說著,起碼走過周瑜面前,劉擎依舊衝著百姓揮手,甚至連一眼,都多看周瑜。

  周瑜望著渤海王從面前而過,目光從自己身上一掃而過,似乎自己和周圍那些種田的,販肉的,沒有任何區別,心頭不免有些失落。

  渤海王也是年少成名,征戰天下,為他們讀書人津津樂道,今日一見,果然氣宇軒昂,英氣逼人,看來孫策敗於渤海王之手,並不奇怪。

  孫策之信雖然被劫了,但孫策兵敗的消息,也已早早的傳回舒縣。

  而前兩日,他又收到一封書信,孫策在信中說,孫堅中箭重傷,不治身亡,如今孫氏一軍,已封孫策為主,孫策在信中也直言,希望周瑜前去助其一臂之力。

  然而另一面,周瑜與孫策往來之事,被在雒陽為官的父親知道了,專門遣人來罵了自己一通,並要求自己斷了與孫策的聯絡。

  父親在信中對渤海王推崇備至,還提到了潁川荀文若,郭奉孝,皆是自年少起,便跟隨渤海王。


  顯然言外之意,就是要他也投效渤海王了。

  若說心中所想,其實周瑜也是不希望孫策走上這條道的,畢竟他讀的是聖賢書,受的是忠君報國的教育,孫氏所為,已數叛逆。

  再看看此次渤海王大軍南下,周瑜隱隱覺得,此次絕不是為了區區陳溫而來,昔日渤海王連戰袁術、袁紹,都未使用如此大規模的兵力,而且據他所知,不僅渤海王,九江方向,吳郡方向,皆各有兵馬。

  周瑜忽然意識到,孫策危!

  望著王師背影,周瑜後退兩步,沒入人群之中。

  「大王,那周瑜此子,該如何處置呢?大王為理會此子,可是其入不了大王之眼?」

  陸康問,周氏的人,他也是不太好動,一是其父的關係,二是陸氏和周氏,多少算是故交。

  入不了眼,這怎麼可能,周瑜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

  劉擎回道:「才子皆有傲氣,不過本王已非昔日落魄之時,需要靠噱頭來拉攏名士。」

  劉擎說著,指了指身後的郭嘉,繼續道:「府君可知奉孝是如何跟隨本王的?」

  陸康回頭看了眼嬉皮笑臉的郭嘉,問道:「如何?」

  郭嘉搖搖頭,說道:「技不如人,甘拜下風,郭某的餘生,都打賭輸給了主公。」

  打賭輸的?

  陸康聽了,嘴角不由得一抽,方才心中出現過許多種猜測,但如何也想不到,竟是打賭輸的,陸康只得陪笑。

  「府君莫要笑我,不僅是我,冀州刺史荀文若,也是將自己輸給主公的。」

  「荀文若?」陸康不由得露出錯愕的表情,若說郭嘉之名,他早年沉溺酒色,多少有些離經叛道,但荀文若年少成名,乃是因其才識,怎麼也參與這等……實在匪夷所思。

  看來荀文若,亦非簡單人物。

  若說真的,陸康自不會相信,多半是荀彧相中劉擎,未來必成大器,所以藉機投效,不過在渤海王尚且是白身之時,荀彧就敢屈身投靠,不得不說,目光長遠,刁鑽毒辣。

  若同樣的情況下,他自然做不出此等事來,潁川人才濟濟,能有此眼光的,又有幾人。

  不過,聽聞吳郡顧氏子弟顧雍,倒是接著其師蔡邕的關係,早早便攀附上劉擎了,聽聞渤海王為了鍛鍊他,竟然晉陽一縣政務交由其處理。

  而兩年來,顧雍進步神速,已取代臧旻成為新任太原太守,這可是年紀剛到加冠的少年郎吶,陸氏為此大擺筵席,將此事宣傳得人盡皆知,吳郡誰人不知,顧氏出了個真正的才俊,僅憑顧雍一人,顧氏在吳郡,隱隱有成為第一大族的勢頭。

  幸好在自己的張羅下,此次劉玄德收服吳郡之戰,陸氏出力頗多,可謂扳回一城,否則,這吳郡,可真要被顧氏一家獨大了。

  劉擎來舒縣,也僅僅是匯合大軍,什麼接風宴等等應酬,劉擎直接推了,今夜好好休息,明日便要隨大軍開拔了。

  ——

  周瑜回了府宅,剛入門呢,便有一個聲音洶洶而來。

  「你父將你禁足,你偏要偷跑出去,這是要氣死老身麼!」

  周瑜一聽,立即犯慫,「我錯了,阿母,你莫氣!」

  「說,溜出去作甚?」周母面帶慍色,質問道。


  周瑜厚著臉皮一笑,從婢女手中攙過周母,扶著入屋,邊道:「我去見渤海王,阿母沒有聽說嗎?」

  「渤海王來舒縣了?」周母詫異道。

  「剛剛入城。」

  「當真?」

  「千真萬確,兒哪敢誆騙母親大人。」

  周母忽然輕嘆一聲,道:「瑜兒啊,老身將你生養大,不容易,你可莫再做那逾矩之事了,那孫策,其祖不過販瓜小民,你勿要再與之有任何來往!」

  「阿母,孫堅乃孫武后人,尤善兵道,追隨者眾,豈是浪得虛名?孫策年少英傑,勇武過人,有霸王之姿,父親教我,為人者,當謙卑,謙和,謙讓,是以平易近人,受人敬仰,積攢人緣,阿母如何不知,那孫氏日後,亦有大作為……唔」

  周母連忙捂住了周瑜的嘴。

  「還敢胡言,你也要做亂臣賊子不成!」周母怒目視之,十分嚴厲,「孫策其父雖有些本事,亦是兵閥亂臣,不屬正途,我周氏效命於劉漢,已歷數代,高祖周榮,乃與袁氏袁安,竇氏竇憲同朝為官,為兩朝尚書,你伯父如今官至光祿大夫,三公已是一步之遙,如何還要攀附那無可稽考的孫武之後?瑜兒,你可以無可作為,但你切不可學那會稽周氏,周昕兄弟,從袁抗劉,做那亂臣賊子吶!」

  母親態度如此決絕,周瑜也不敢再頂嘴,更關鍵的是,周瑜心中思索母親所言,字字珠璣,皆有其理,或許是周氏崇文尚吏,走的都是文官路線,而自己,偏偏對軍事抱有極大的興趣。

  周瑜反思,自己與孫策結交,是否僅僅是滿足自己對軍武事務的一點私慾?

  藉助孫策,來證明自己所謂的文武兼修之道,並不矛盾。

  「阿母,兒知錯了!」周瑜先服了個軟,若再頂嘴,恐怕母親的舊病都要被自己氣復發了。

  「瑜兒,渤海王以天下為己任,每徵到一處,便施惠於民,你又不是不知,廬江百姓正鬧得轟轟烈烈的均田新政,官地分完了,又召集百姓去拓荒新地,見今春之勢,已有盛世氣象,此皆渤海王一人之功,你若真想有所建樹,無論文治武功,該選誰,我兒並非愚笨之人,豈會不知?」

  老母親一點,周瑜心中抉擇的天平,向渤海王傾斜了不少。

  「好了好了,孩兒知道了!」周瑜服軟。

  畢竟欲展心中志向,家族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視的,同時也如母親所言,孫策若繼續走孫堅之路,執意割據長沙,那渤海王收拾完陳溫之流,恐怕接下來,就要順著豫章,直接進入長沙郡了。

  到時候,莫說孫策了,恐怕連劉表,都得慌。

  (求個月票票哦。)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