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明話事人> 第612章 竟然不上當

第612章 竟然不上當

2024-08-28 17:21:14 作者: 隨輕風去
  第612章 竟然不上當

  何倬和錢一本帶著聯名彈章,來到會極門投遞時,把司禮監文書房內少監孫公公也震動了。

  在技術性官僚眼裡,攻擊性的彈章並不是閉著眼隨便上的,一樣要講究時機。

  比如海瑞那封直指皇帝的《治安疏》,就是無意中選了個非常好的時間點,海瑞被下獄之後嘉靖就駕崩了,所以他最終才能全身而退。

  如果早上幾個月,或者是在嚴嵩未倒台時,海瑞可能就要掉腦袋或者病死在詔獄裡了。

  而在目前這個時間彈劾林泰來,堪稱是逆風而動,從技術角度來說是非常差的選擇。

  反正若讓孫公公來做選擇題,肯定不會在這個時間彈劾林泰來。

  不過孫公公就是一個收發奏疏的工具人,別人怎麼選擇跟孫公公沒有關係。

  剛收下這本彈劾林泰來的奏疏,轉眼又看到林泰來本尊溜達著過來了。

  「你又要上疏?」孫公公愕然道,你林泰來當真唯恐天下不亂嗎?

  林泰來答道:「不是我上疏,我幫著鄭國舅把奏疏拿了過來!你收著吧!」

  孫公公已經無話可說,在林泰來身上,無論發生多麼魔幻的事情,似乎都很正常。

  同一日,萬曆皇帝在翊坤宮接見了鄭國泰,鄭貴妃就在旁邊陪著。

  鄭國泰叩伏於地,憤然奏道:「昨日臣去朝天宮上香,橫遭林泰來攔截,隨從家丁被毆傷數十人。

  那林泰來凶暴無禮之極,但此事卻無人敢管!他連皇親都不放在眼裡,這也是對皇上的不敬!

  臣在外求告無門,惟有進宮,懇請陛下做主!」

  萬曆皇帝陰晴不定,腦中一直在想著昨日那本數人聯名奏請冊立東宮的奏疏。

  身為皇帝的職業敏感度告訴他自己,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苗頭,大臣又要開始鬧國本了。

  這一波又該怎麼糊弄過去,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至於鄭國泰具體說了些什麼,大部分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

  鄭貴妃看皇帝心不在焉,做了一個抹眼淚的動作,用著哭腔說:「陛下!臣妾只有這一個兄長,卻屢遭羞辱,叫臣妾在宮中如何不痛心!」

  萬曆皇帝收回了神思,看著鄭國舅道:「林泰來也是為了你好!」

  鄭國泰:「.」

  這還是最親愛的妹夫嗎?這還是最寵愛妹妹的皇帝?

  萬曆皇帝又道:「林泰來讓你上疏冊立長哥,能減少外臣對你們鄭家的指斥!」

  鄭國泰奏對說:「那林泰來明明是被人擠兌的沒辦法,所以又拿我們鄭家做擋箭牌。」

  萬曆皇帝反問道:「那你還想讓林泰來怎麼辦?讓林泰來被擠兌之後,和其他那些大臣一樣,也公然上疏奏請冊立長哥並痛斥你們鄭家?

  林泰來為什麼不敢支持三哥兒為東宮?還不都是你們鄭家作的!」

  鄭國泰瑟瑟發抖,妹夫你怎麼和林泰來這麼共情上了?明明是林泰來一直在踩鄭家的臉啊!

  萬曆皇帝只感到心累,這鄭家真是一點忙都幫不上!

  林泰來一直踩你們鄭家又怎麼了?這說明他本來不想公開支持皇長子!


  聽到這裡,鄭貴妃又在旁邊嬌滴滴的抹眼淚。

  萬曆皇帝嘆口氣,這女人有很多小聰明,是個有趣的好伴侶,但卻沒什麼大智慧。

  先指使太監在宮裡圍毆林泰來,又唆使皇三子公然說林泰來是「惡人狀元」。

  那林泰來和別的大臣不一樣,本來應該是個中立派,內心應當是無所謂誰當太子,結果硬是被你這蠢女人逼「反」了。

  這五年的經歷還不能說明問題?放眼整個朝廷,想找個真正的中立派有多難?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有大臣敢支持皇三子,自己這皇帝只能被動應付。

  有必要考慮使用一些小手段,誘使或者逼迫一些大臣支持皇三子了。

  想到這裡,萬曆皇帝又對左右吩咐道:「朕有密札問話,讓文書房派個人傳給林泰來!

  不,看哪個秉筆或者隨堂太監在養心殿當值,讓他去!」

  什麼樣的大臣,就匹配什麼檔次的太監。

  林泰來作為朝廷里嗓門最大的人之一,萬曆皇帝決定給林泰來提高待遇。

  最後結果是四號秉筆太監陳矩接下了旨意,捧著密札,出宮而去。

  走到午門的時候,陳矩恰好遇到了首輔申時行。

  陳矩看了看日頭,還沒到下班時間。如果申首輔這就下班也太早了,如果是上班那就太晚了。

  這不太像你申時行的作風啊,還是說你也準備上行下效,學習皇帝擺爛了?

  申首輔解釋道:「今日收到了關於獻俘典禮安排的奏疏,此乃國家數十年未有之大典也,不可輕忽草率,我便到午門這裡實地勘察。」

  陳矩恍然大悟,點頭道:「執政有心了。」

  申首輔也隨口問道:「大璫要出宮辦差?」

  陳矩想了想,有點惡趣味的說:「皇上似有疑難,咱奉旨出宮,找林泰來問話。」

  申首輔吃了一驚,愕然失語。

  派司禮監秉筆太監去問話,這不是閣老的待遇麼?怎麼給林泰來安排上了?

  還是說,林泰來在皇帝心裡,與內閣平齊了?

  在過去,皇帝密札問事大都找自己進行諮詢,而這次居然找了林泰來

  與申時行閒談完,陳矩繼續往外走。

  出了長安左門後,陳太監大搖大擺的先到了翰林院,結果林泰來沒在這裡。

  然後陳太監又大搖大擺的去了吏部,林泰來也沒在這裡。

  隨後陳太監又接連大搖大擺的去了兵部和禮部,林泰來還是不在。

  在衙署密布的青龍街區兜了一圈,陳太監忽然覺得,自己成了一個大搖大擺的顯眼包。

  「林泰來到底在哪?難不成公然偷懶瀆職?」陳太監站在禮部主客司院裡,對著主客司主事沈珫喝問道。

  向來心境平淡的陳太監發現自己成了顯眼包後,也生氣了。

  沈主事弱弱的答道:「他向來在各衙門之間來回遊走,在大璫到達一刻鐘之前,他剛走。

  我聽他說,下一站要去太僕寺了。」

  陳太監:「.」


  太僕寺衙署與別家不一樣,並沒在皇城外東南角的青龍街片區,而是獨自在西城。

  早知道,還不如從西安門出去!從沒有過這麼鬧心的傳旨!

  但事情不能不辦,陳太監又只好繞過皇城,從東城來到西城。

  所幸這次在太僕寺門口,終於把林泰來堵住了,不然陳太監心態真要炸了。

  就在太僕寺里找了間公堂,把其他閒雜人都驅逐出去。

  隨即陳太監對林泰來道:「此乃皇上密札,裡面有問話,你且以密疏奏答。」

  林泰來沒有打開看,先對陳太監說:「我口頭奏答,還請大璫轉述。」

  陳太監奇道:「為什麼?」

  林泰來答道:「唯恐書面泄露出去。」

  陳太監還以為這是說自己,不禁怒道:「你以為我是何等樣人?」

  林泰來又道:「在下所擔心的並不是大璫!」

  歷史經驗表明,在萬曆朝絕對不能相信密疏的保密性,不能把不適合公開的話寫在紙面上!

  申時行、王錫爵都是吃過大虧,甚至為此下台的!

  陳太監深深的看了眼林泰來,沒見過小心謹慎到如此地步的人。

  林泰來又託辭說:「再說我又不是閣臣,沒有銀章,也無權寫密疏!」

  於是陳太監拿著密札,對林泰來問道:「皇爺問你,看你也不是不曉事的,當真不能聲援皇三子?」

  林泰來奏對道:「臣與鄭家本就仇恨頗深,若支持皇三子,又會招致群臣敵視,如此身處虎狼之間,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陳矩又問:「將來若皇三子為東宮?你又要何以自處?」

  林泰來毫不猶豫的答道:「無論皇上如何決斷,臣只聽從皇上旨意而行!」

  這就叫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

  陳矩繼續問道:「現在又有人說起國本,鼓譟冊立東宮,當如何應付?」

  林泰來思索了一會兒,皇帝問這些的意義是什麼?

  皇帝明知道自己不能支持皇三子,應該支持皇長子,卻偏偏要詢問自己,如何阻止冊立皇長子的呼聲,這絕對是有意為之。

  再聯想起自己正處於一個「大功難賞」、「位卑勢大」的關鍵時刻,哪個皇帝心裡不會犯嘀咕?

  所以皇帝大概是想考驗一下自己的態度?更直白的說,測試自己的忠誠度?

  如果他林泰來在明知道三皇子上台就是死的情況下,還肯幫著皇帝出主意,那對皇帝就是真正的忠誠。

  於是林泰來考慮過後,便只能幫皇帝模擬話術,無奈答道:「太祖高皇帝有訓,立嫡不立庶。

  若今冊立皇長子為東宮,而皇后尚且年少,將來或許有所出,那又該如何冊封?

  這就是陛下遲遲未決的道理,只是群臣都不理解陛下的苦心。」

  陳太監莫得感情,只是一個代替皇帝問話的機器,還在繼續問:「若應付不夠,又該如何主動反擊。」

  林泰來咬牙道:「今皇長子及皇三子俱已長成,皇五子雖在弱質,可以暫時一併封王,以待將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命內閣和禮部具儀!」


  大明沒有皇長子封王的先例,一旦皇長子和皇三子一起封王,那就和皇三子變成一個檔次了,失去了獨特地位。

  連「大逆不道」的三王並封都搬出來了,你萬曆皇帝還懷疑他林泰來的忠心嗎?

  真要被文臣抓住了這個把柄,他林泰來立刻就是千夫所指。

  在歷史上,王錫爵當首輔時,就是三王並封問題上沒玩好,直接暴雷倒台了。

  臥槽!陳矩的眼神莫名的閃了閃,你林泰來可真踏馬的敢說,難怪你不願意留下紙面文字!

  問到這裡,陳矩也就撤退了,已經沒法再往下問了。

  這時候已經天黑,宮門落鎖,陳太監也回不了宮裡復旨,只能在外宅住宿。

  等到次日大清早,陳太監急忙入宮,然後又在翊坤宮庭院裡等到了中午,才得以面聖。

  萬曆皇帝有點不滿的責備說:「昨日午後就下旨,然而你到現在才來回話,真是懈怠了。」

  陳矩差點直接吐出一口老血,真不想背這個毫無意義的鍋,有點冒失的辯解說:

  「臣昨日迅速出宮辦差,只是林泰來兼職太多,臣在各衙門尋找林泰來,耗費時間甚巨,實屬無奈。」

  萬曆皇帝問道:「林泰來的可有回奏?」

  陳矩答道:「林泰來以口述奏答,托臣轉奏。」

  隨後將林泰來的話,原原本本的轉述了一遍。

  萬曆皇帝又問道:「他為何只托你轉述,沒有密疏來?」

  陳太監答道:「他說密疏奏事乃是閣臣特權,外臣不敢擅用。」

  萬曆皇帝聽完後啞然失笑,「此人竟然不上當!」

  看密札寫密疏,這是閣臣所屬的「榮耀」,林泰來竟然能克制住這份虛榮。

  不然的話,手裡就能多一個林泰來的把柄了。

  近期有很多奏疏都被皇帝拖著,遲遲沒有批示下發,但對於何倬、錢一本彈劾林泰來的奏疏,皇帝的反饋卻極為迅速。

  兩天後就有御批下部,「寧夏討逆監軍林泰來行為狂妄,多有違法亂禁、擾鬧各衙之事,致使官民沸騰,今以功抵罪,削除封爵之賞。

  另以陝西行太僕寺少卿升為太常寺少卿,以酬先登平叛之功,其餘官職不變。」

  看到這份御批後,很多人緊繃的神經終於得到了鬆弛。

  用幾百年後常見的一句話形容就是,靴子終於落地了。

  其實對某些人來說,靴子落地帶來的不一定是好消息。但起碼局面趨向明朗化,不至於讓人蒙眼狂奔,那感覺也太窒息了。

  要知道,在當前的朝堂上,林泰來的封賞問題被視為最重要的風向標,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也不為過,對其他很多事務都有連鎖效應。

  從御批可以看出,林泰來的核心職務,也就是「翰林加三部郎中」並沒有變動,各項實權仍在手裡。

  說明皇帝並沒有把林泰來掛起來的意思,還想繼續用林泰來,這就讓很多人失望了。

  至於從行太僕寺少卿升為太常寺少卿,只是象徵性的品級提升,表示從四品升到了正四品。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太常寺少卿只是一個掛名的虛銜,表示享受正四品待遇而已。

  若是先登功臣一點封賞都沒有,那也實在說不過去。

  明眼人已經看出來,林泰來被「罰」沒了爵位,那麼被林泰來彈劾的人,只怕也要倒霉了,不然就無法平衡。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