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不明不清> 第932章 沙廉港5

第932章 沙廉港5

2024-10-30 12:59:46 作者: 第十個名字
  第934章 沙廉港5

  「別慌!和平常一樣,我們是去江口買貨的,他們要拿什麼就拿什麼。等到了明天,讓他們用血來償還!」

  吳根起身手搭涼棚望了望,又坐了下來。這些整日巡遊在江面的緬族船隻就像叢林裡的螞蟥,專門靠吸別人的血為生,任何運送貨物的船隻想通過都要交上一份心意。

  具體多少,視名望、財富、地位綜合評定,孟族人最窮,卻被收得最多。你還別不樂意,敢多說一個不字,船和貨沒收,人抓起來當做奴隸賣掉,沒理可講。

  但這種備受欺凌的日子就快熬到頭了,阿方索的族人給了孟族三十把鋒利的刺刀,就藏在船底的漁網裡。只待那些大船被哥敏引入江口,對沙廉城發起攻擊,族人們就拿著這些刺刀去找平日裡作威作福的緬族人算總帳。

  不過有個問題始終縈繞在腦海之中得不到解答,阿方索和那支龐大的軍隊到底來自何方?

  從面相上看,阿方索與葡萄牙帆船上的大阿方索以及水手們有著明顯的差異,與十年前的菲利普總督也完全不同,倒是和大帆船上那些來路不明的軍人很像。

  但是在記憶中又找不到這些軍人的來歷,肯定不是大城、亞齊和阿拉干人,也不像北邊的孟加拉人,更不像大海西邊的莫臥兒人。再多……吳根這輩子加上父親那一輩子,也只見過這麼多外族人。

  吳根的族群和孟族人能否利用幾十支刺刀在沙廉城裡製造騷亂,分散守軍的注意力,並不在黃南平的作戰計劃當中。

  實際上王大頭替吳根索要武器,也不是讓他去攻擊緬族守軍的,而是用來防身。兵荒馬亂的,總要有點武器才安全,可能是語言上的溝通存在問題才沒說清楚。

  第二天凌晨,第一波攻擊艦隊緩緩離開了距離伊洛瓦底江口40多里的錨地,一前一後向北駛去。剩餘的絕大部分艦船以半帆狀態遠遠跟隨,隨時準備派遣陸戰衛登陸。

  王大頭就算把嘴皮子說薄了,也無法讓海軍將領們完全相信哥敏,所以第一波攻擊艦隊只有兩艘秦級戰艦和兩艘雙桅通訊船。

  不過指揮官的級別足夠高,除了兩位艦長之外,海軍參謀長王遠景親自坐鎮,也是變相盯著王大頭和哥敏,稍有異動,海戶司出身的他就要替萬歲爺清理門戶了。

  伊洛瓦底江是緬甸境內的第一大河流,有東西兩條主要支流,其中一條發源於中國境內,在怒江西邊,叫做獨龍江。

  它從中國境內的雲南一直流入緬甸境內,順著山勢從北到南,縱向貫穿了全境,最終注入安達曼海。

  沙廉港就坐落在伊洛瓦底江兩條支流交匯的Y字形東南角,距離入海口70里。這裡的河面很寬,河水很深,流速不太急,是非常好的深水良港。

  在Y字形河道的正上方有個很大的佛塔,叫瑞大光金塔。塔旁邊是個不大的村落,稱為大光。後世里,這個大光村逐步發展成了一座大型城市,仰光。並成為緬甸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直到2005年遷都內比都。

  自古以來,凡是河流衝擊而形成的平原農業發展都比較快。如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無一不是主要糧食產地。

  沙廉港所處的位置,從地理角度上看更像珠江三角洲平原,有大河、水網、出海口,且緯度、氣候相近。但這裡的農業並不是特別發達,人口也不是很密集,大多數是孟族。

  為什麼會這樣呢?兩個字,民族。歷史有時候非常相似,翻開中國歷史數一數,從南方向北方侵襲的次數少之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北方族群南下。

  緬甸也一樣,歷史上第一次統一緬甸的就是來自北方的緬族,它們征服了上下緬甸的所有族群建立了蒲甘王朝,後被元朝所滅。然後各族勢力馬上分崩離析各自為政,直到緬族為主的東吁王朝再次統一緬甸全境。

  蒲甘王朝建都蒲甘城,位於曼德勒附近,屬於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吁王朝建都東吁城,也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

  如果再算上清朝時期的貢榜王朝建都曼德勒,會發現古代緬甸首都都集中在伊洛瓦底江中游,最北不超過曼德勒,最南不超過東吁城。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說這片地區有魔力?魔力肯定是沒有的,但糧食產量大大滴!

  伊洛瓦底江與中國的黃河一樣,是兩國各自的母親河。在古代農業技術不太發達時,中游地區更有利於農業發展,比如黃河中游的關中地區也要比下游發展的早。

  有了發達的農業,才能繁育更多人口,人口多了才能開墾更多田畝,這是個正循環。

  另外再看看三次統一緬甸的是誰,全是緬族為主的王朝。而緬族據說來自雪區,那就是緬甸的北方。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北方人不會太適應南方的氣候,所以選國都的時候最南也就到長江沿線了。緬甸人好像也有這個習慣,牢牢把控住中游的平原產糧區,這樣向北或者向南都比較方便。

  後世里緬甸曾一度把首都放在了仰光,利用海運發展的還不錯,成為東南亞的大港口。但沒過多久又把首都遷回了中部的內比都,原因還是同樣,民族。

  如果讓下緬甸地區的孟族人經濟發展的太好,掌控了國家經濟命脈,那以緬族為主的政府就不好控制全局了,搞不好會再次分裂。

  洪濤之所以敢派海軍不遠萬里到沙廉港占便宜,也是看準了緬甸的民族問題。他想扶持當地的孟族人與東吁王朝對抗,間接逼迫緬族人把大部分精力從北方轉移到南方。

  這樣一來不光解了雲南的燃眉之急,還能變相消弱東吁王朝的實力。等騰出手把雲貴川地區的改土歸流工作完成,再回過頭來對付一直不安分的緬族政權。

  到時候是直接武力剷除,培養傀儡政權,還是繼續扶持孟族人向北擴張,視當時的周邊各國狀態和經濟情況再議。

  這也是洪濤為什麼停止擴張,拿出大量精力和人力財力去解決雲貴川等地土司的原因。不把內部的民族問題搞踏實,占領的地盤越大麻煩就越多,最終讓中央政府左支右絀、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做為一隻走到哪兒就把蛆下到哪兒的大綠豆蠅,洪濤堅決不允許有別的蒼蠅在自己的蛋上下蛆。民族問題,就是蛋殼上的裂隙,必須優先重視。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