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境內趙長鵬的呼聲越高,圓大頭就越焦慮。
儘管老圓也在大力徵兵,但財政已經捉襟見肘了。
列強那裡貸不到款,各省軍閥那裡也收不到稅。
有些軍閥甚至開始自己印錢了。
老圓敢說個不字,人家馬上就投趙。
老圓派了沈佩珍去走訪各省軍閥,拉攏關係。
先是到了貴州。
貴州都督唐機耀是蔡餓的學弟,兩人同在小日子士官學校留過學。
唐機耀說雲貴川是一家,我學長支持護國軍政府,我應當也要支持。
在民族大義面前,我勸圓總統還是放下個人恩怨,一起對付小日子。
「當此國家危難之時,我輩豈可存絲毫自私之念。我輩應當精誠團結,以謀求國家的復興。」
「我大夏被列強欺凌之慘狀,今得趙司令扭轉乾坤,吾不生則已,吾生必盡雪前恥。」
沈佩珍吃了一鼻子灰,灰溜溜的去了四川。
濃佩珍一走,唐機耀就通電全國:雲南響應護國軍政府,願意出兵3000前往棒子國作戰。
唐機耀此舉也是為了向趙長鵬表忠心,讓他放心大膽的干。不要擔心老圓,這個時候老圓敢鬧事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趙長鵬萬萬也沒想到,幸福來得這麼突然。其實還得感謝沈佩珍,如果她沒有大張旗鼓的走訪貴州,唐機耀或許不會這麼早站隊。
四川總督依長橫見到沈佩珍來訪,也怕黃泥掉進褲襠里,到時候說不清。
也趕緊通電全國:四川響應護國軍政府,願意出兵3000前往棒子國作戰。
一個又一個的好消息,讓趙長鵬樂不可支,你們的覺悟都這麼高了嗎?
站在民族大義面前,這些軍閥的格局比起後來的買辦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個層次。
軍閥們雖然內部爭鬥不斷,對外卻相當團結。沒有丟失一寸國土,沒有一人當漢奸。
沈佩珍也算看出來了,圓大頭倒台只是遲早的問題。
圓大頭不會放過趙長鵬,趙長鵬也不會放過圓大頭,遲早有一戰。
看如今的形勢,圓大頭敗的可能性很大。
告別了依長橫,沈佩珍日夜兼程的來到了寧甘總督府會見了馬符樣。
寧甘這個地方各種小勢力割據,幾乎三五天就要來一場地盤爭奪戰。馬大帥連自己的地盤都沒有搞定。更無心摻和圓大頭與趙長鵬之間的鬥爭。
吃了一頓飯就將沈佩珍送走了。
在甘寧沈佩珍也並非一無所獲,在甘肅與寧夏交界處的山溝溝里結識了一個小軍閥頭目名叫劉阿三。年僅25歲。
劉阿三是原四川總督趙爾豐的人,趙爾豐死後他便帶著1000殘部逃到了甘肅。
沈佩珍是服侍過兩任總統的人,在劉阿三這種小角色眼中,二手賓利那也是賓利啊。
恰恰沈佩珍又特別喜歡扶持這種潛力股。所以提前給自己找好了下家,二人一拍即合,在山裡大戰了三百個回合。
沈佩珍感嘆:老頭有錢不一定給你花,但弟弟有勁是真給你使。
作為回報,沈佩珍也給劉阿三提供了不少內幕消息,北洋政府倒台只是時間問題。
屆時大夏又會大亂,可以見機行事,渾水摸魚,現在最為重要的是發展勢力,蟄伏起來。
告別了劉阿三,沈佩珍又去見了陝西都督張豐會。
張豐會為陝西做了不少好事,為了解決人才問題創辦了大學,為了禁菸設置了禁菸督辦,選派專員禁種鴉片。
對於沈佩珍的態度也是模稜兩可。從內心裡他是支持圓大頭的,奈何現在趙長鵬的呼聲很高,他也怕押錯寶。還要再觀望觀望。
這也是沈佩珍意料之中的事。現在的軍閥,哪一個不是老狐狸。
只是這些人最後在趙長鵬手底下真的能過上好日子嗎?
在回北京道上,順道去看了山西都督閻易山。
督閻易山是圓大頭的忠實小弟。
不忠心不行,山西就挨著圓大頭的地盤河北、河南。不老實就得挨揍。
閻易山出生在五台山一個地主家庭,從小家境就十分優渥,在上私塾的時候就跟得一位五台山的師父學習武術,包括少林拳、八卦掌。10歲時便可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在五台山一帶有混世小魔王之稱。
14歲那年,閻易山去了當地一家有名的金融公司做電話銷售。就是將客戶的錢騙到公司,給與高額利息,再放貸出去。錢滾錢,只要一直有本金進來,這個公司就能源源不斷的壯大。
閻易山覺得這個生意太好了,只要租一間像樣的辦公樓就行,一本萬利,空手套白狼。
16歲那年便跟父親一起搞一個APP,名為XX理財。
吸納了不少資金,眼見就要成為金融巨子。
剛好碰上了義和團運動,社會秩序混亂。放出去的貸款也收不回來了。無法兌現、企業暴雷。
所謂創業的盡頭是老賴。
父子二人只留給債主們一句「下周回五台山「就捲鋪蓋跑路了。
創業失敗後的閻易山悟透了一個道理,經濟下行的年月,只有考公才是唯一的救贖。
終於在19歲那年,憑藉刻苦的學習考上了山西武備學堂。還成了學生會主席,獲得了去小日子留學的機會。
到了小日子又被孫大炮給截胡了,吸納了一身反骨思想。回國後又考取武舉人,晉升為標統。相當於團長。手下大約2000人駐守山西。
武昌起義後率領所屬部隊起義,順利成為山西都督,這一年閻易山年僅28歲。妥妥的霸道總裁。
閻易山善於團結社會各種力量,能審時度勢。
面對沈佩珍的到來,閻易山拍胸脯保證,永遠跟圓老大站在同一戰線。但山西目前還經不起折騰,人民需要休養生息。只要你不打我,我永遠做個乖寶寶。
沈佩珍這一路陌拜,KPI完全不達標。自己私底下還做了個私單。唯一一個成交還是老客戶。便直接去了東北會見張作林。
張作林也很客氣。打起了官腔。
「你這個事呢,不是說不辦,但是呢,沒有說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我們說一定要怎麼怎麼樣。我們講事在人為,我們可以想辦法,你這個晚一點,晚一點咱們到時候呢,對吧,到時候你看一看,是吧。我給你把這個事,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