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神雷,天威具現化的產物,故而其被稱為最強神雷。
既有覆滅萬物之能,亦有造化萬靈之能,可謂是集造化與毀滅於一身,司生司死,無所不能。
古往今來,天威所化的九霄神雷一直盤旋在天庭上空,卻始終無人能將其降服。
哪怕是禁忌強者來了,最多也只能掌握八重神雷,而無法觸及那第九重,也是最關鍵的紫霄神雷。
論及等級,天道無法擺脫破滅大劫,理論上是沒到超脫之境的。
可事實上,天道的力量不知道超過超脫者多少。便是最強的超脫者手持先天至寶而來,也不是天道的對手。
這點,從昊天帝與羲皇的身上,都能得到最完美的展現。彼時,昊天帝與羲皇初登帝位,因為他們不是超脫者,故為部份超脫者所輕視。
然後,帝怒,與超脫者大戰。那超脫者不敵,被打得大敗,不得不落荒而逃,遠遁混沌深處,至今不敢歸來。
為何世間的超脫者,都那麼的守規矩,全都不插足天地的發展?不是他們守規矩,是天帝在看著他們,礙於天帝的威嚴,他們不敢插手罷了。
而天帝的力量,皆來源於天道。得天道加持的天帝,都已經這麼強了。那天道本身,無疑更加的強大。
九霄神雷為天道的威嚴所化,威力可想而知,是實打實的超脫之物,換成法寶,就是先天至寶。若是化形成人,那就是貨真價實的超脫者。
天地間所有的強者都知道,那盤旋在天庭上空的九霄神雷,就是通往超脫之間的鑰匙。
但奈何,鑰匙雖然就在眼前,可卻無人能將其拿到手中。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禁忌強者試圖煉化九霄神雷,可結果呢,不言而喻,九霄神雷至今仍在。
也不是真的沒人能煉化九霄神雷,而是有能力煉化九霄神雷的存在,如羲皇,完全不需要此物,只憑自己的本事就能踏足超脫之境。
而那些需要依靠九天神雷才能踏足超脫之境的存在,則沒有能力煉化九霄神雷。
世間無奈之事,便是如此。有能力煉化的不需要九霄神雷,需要九霄神雷的則沒有能力煉化。
姜黎現在,雖然被封為九霄帝君,但在場的眾神,包括顓頊帝在內,都沒人覺得他能降服九霄神雷。
不過,天庭權柄至高無上,同樣代表著天道的威嚴。
姜黎既然被封為九霄帝君,執掌天庭刑罰,那在這個名義的加持下,他雖然無法煉化九霄神雷,但藉助其力量還是沒問題的。
總之,身為九霄帝君的姜黎,在權柄的加持下,只要不不自量力的去嘗試煉化九霄神雷,那非但不會被它所傷,反而能藉助其幾分力量,以彰顯自身威嚴。
先前眾神為何竭力反對姜黎執掌天地刑罰之權,九霄神雷就是關鍵之一。
掌握天庭刑罰之權,不足以讓姜黎煉化九霄神雷。可掌握天地刑罰之權,那就不一樣了。
前者只能藉助九霄神雷之威,可後者,作為執掌天地刑罰的存在,起碼在名義上,九霄神雷是其武器,要為其所用。
雖然只是名義,但不要小瞧這個名義,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很多大事都是由小事演變而來。
有了這個名義,就等於是打開了一道口子,九霄神雷將不再排斥姜黎的煉化。而姜黎的天賦,眾人都看在眼裡,已經有小羲皇之稱了。
如此恐怖的天賦,在九霄神雷不排斥的情況下,將其煉化的概率,可以說是非常之大。
沒人願意看到姜黎煉化九霄神雷,從而使人族多出一個超脫級的戰力。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要反對姜黎執掌天地刑罰之權。
甚至於,就是天庭刑罰之權,他們都不想讓姜黎執掌。
只可惜,他們有理由阻止姜黎染指天地刑罰之權,卻沒有理由阻止姜黎掌握天庭刑罰之權。
因為這本身就是完善天庭的舉措,誰要是出言阻止,誰就是居心不良,會被天帝借題發作,輕則被趕出天庭,重則被打成魔道,身死道消。
「九霄神雷過於危險,就是超脫者靠近,也有被其擊傷的風險。為九霄帝君的安危計,我覺得,九霄帝君還是換個地方吧。」
有仙道帝君不願看到姜黎距離九霄神雷太近,故而在姜黎話音落下的瞬間,一副滿臉為他好的說道。
對仙道帝君來說,姜黎的權柄有些過於大了,再加上匯聚在他身邊的人族帝君,這已經是一股極強的勢力了,強到足以威脅到新帝。
這種情況下,別說是姜黎煉化九霄神雷了,便是讓其借用九霄神雷,都是仙道帝君不願意看到的。
因為早在很多年前,仙道就已經將九霄神雷視為囊中之物了。
為此,仙道還專門開闢了神霄道統,專門觀想九霄神雷,感其威能,化作雷霆對敵。
為了煉化九霄神雷,仙道早已布局謀劃多年。
然而,就在仙道剛剛有所成效的時候,姜黎突然橫空出世,欲搶在仙道煉化九霄神雷之前,先一步截胡九霄神雷。
這仙道能忍?
換成別人,仙道早就動手,進行肉體消滅了。當然,真要是換成別人,仙道也未必會這般激動。
在姜黎出現之前,仙道從未覺得有人能先他們一步煉化九霄神雷。可姜黎是不一樣的,他的天賦太好了,好的讓人嫉妒。
旁人無法煉化九霄神雷,不代表他不能。更別說,他還有優勢。
對姜黎這樣的蓋世天驕而言,只是藉助九霄神雷之威,就已經代表了推開煉化九霄神雷的大門。
接下來,只需給其足夠的時間,早晚能徹底煉化九霄神雷。
仙道就是因為知道姜黎的天賦,所以才會著急。不願他染指九霄神雷,連藉助其威能,都不想讓姜黎做到。
仙道布局多年,才勉強能藉助九霄神雷之威。可姜黎倒好,剛來到天庭沒多久,就通過掌握天庭刑罰之權的方式,名正言順的借九霄神雷之威為己用。
這手段,不知勝過仙道多少。
手段不如姜黎,天賦也不如姜黎,這種情況下,仙道怎麼可能爭得過姜黎。
九霄神雷,早晚要為姜黎所掌,而仙道為煉化九霄神雷所創的神霄道統,最後也將落入姜黎之手。
念及至此,仙道帝君生吃了姜黎的心思都有了。千百萬年的謀劃,非但沒有成功,反而還有可能為他人做嫁衣。
這種事,光是想想,就讓人憤怒不已。真要發生的話,那真的能讓人心態崩潰。
「九霄神雷再危險,還能傷害到我這個執掌刑罰的帝君不成?」
「而且,我曾聽聞,仙道曾做過研究,因九霄神雷是天威所化,故而只要心懷正念,或者是身具功德,那就算九霄神雷臨身,也不會受到任何的傷害。」
「不巧,我不僅心懷正念,還身具大功德。按你仙道所言,這九霄神雷就是再強,也不可能傷我分毫。」
「另外,神霄府作為執掌刑罰之地,要比別的地方,更需要心懷正念之人,以及身具功德者。
「不心懷正念,如何做到秉公執法?沒有功德,如何證明自己是個好人?」
「既然九霄神雷有檢驗修士品性的能力,那神霄府就更該建立在九霄神雷匯聚之地了。」
「這樣,心懷邪念者就會望而生畏,不敢靠近神霄府分毫,更不用說混入其中做事了。」
聽到仙道帝君的勸說,姜黎義正言辭的反駁道。
仙道帝君說他把神霄府建立在九霄神雷匯聚之地太過危險,可姜黎倒好,直接反駁道,他身正不怕影子斜,根本不懼九霄神雷。
同時,若有神霄府的官員死於九霄神雷之下,那不正好,直接替神霄府清除了心思不正之人,肅清了內部,反而省了他的麻煩。
且這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聽到神霄府建立在九天神雷匯集之地,並通過了九霄神雷的考驗,必然會導致外人對出身神小府的官員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感。
起碼,神霄府官員的人品是沒問題的。當外人有了這種印象後,很難不對神霄府升起好感與信任感。
如此一來,更有利於神霄府行事。
「九霄帝君說的是,倒是我關心則亂,沒有想到把神霄府建立在九霄神雷匯聚之地,還有這種好處。」
瞬間,仙道帝君說不出話來了,他沒有想到,姜黎竟然會用這種理由反駁他,直接堵死了他所有的話。
作為執掌刑名的衙門,所招募的屬神,確實需要具備一定的正義感,這樣才能讓人更信服。
但怎樣才能證明,自身招募的屬神,都極具正義感呢?恰好,在天庭就有一個現成的辦法,那就是通過九霄神雷的考驗。
連九霄神雷都無法傷其分毫,此人要麼是大功德者,要麼就是自身的正念足夠堅定,堅定到連天地都要為之動容的地步。
這樣的人,誰不信服?
「九天神雷匯聚之地,確實是建立神霄府的最好地方,但此地過於危險,天庭的天工,怕是很難靠近這裡。」
選址完畢後,顓頊帝不由犯了難。九天神雷匯聚之地,終究太過特殊,天庭修煉宮殿的天工可沒有功德,正念也沒有強到可以無視九霄神雷的地步。
故而,他們根本不能靠近此地,一旦接近,難逃化為飛灰的下場。
「這點無需陛下操心,既然此地是我選的,那建造宮殿之事,便由我自己負責。」
姜黎知道顓頊帝在為難什麼,主動大包大攬的說道。關於如何建立神霄府,他早已有所想法,無需天庭操心。
「既然你有心,那倒是省了天庭的麻煩。建造宮殿所需的材料,列出一張單子交給天宮殿即可,剩下的事他們會解決。」
顓頊帝聞言,點了點頭。然後告訴姜黎,需要什麼材料,朝天宮殿說一聲,他們都會準備好的。
人力讓姜黎自己出,就已經很過分了,材料當然不可能讓他自備,天庭並不缺這點東西。
接下來,顓頊帝與眾神陪著姜黎在天庭轉一圈,熟悉各地的情況後,便各自散去了。
眾神都要要務,平時很難聚在一起,如今能抽出空來,陪顓頊帝與姜黎在天庭四處閒逛,已經很難得了。
眼下姜黎的安排已經定好,眾神自然沒有繼續留下陪他的道理,陪他熟悉情況後,便各自回去,繼續處理事務了。
而姜黎,兜兜轉轉過後,又重新回到了九霄神雷匯聚之地。他要在這裡,建立屬於自己的衙門,神霄府。
轟隆!轟隆!
北方天庭,靠近紫霄星之地,無數的雷霆匯聚,不停的閃爍著,浩蕩出無盡的天威。
在雷霆的作用下,這裡的虛空更加的穩固,就算是先天神魔來了,也難以撼動此地虛空分毫。
同時,此地的靈氣,在先天神雷對影響下,也比外界純粹,更是多出了一股純純淨的先天生機。
毫不誇張的說,在這裡修行,一日勝過外界千日。成就先天神魔的概率,也將超過五成,達到驚人的七八成。
但是,此地雖好,卻不是誰都能靠近的。那九霄神雷的威力,真的是太強了,哪怕不靠近,只是面對其散發出的威嚴,也足夠讓很多先天神魔心驚膽戰,難以靜下心來修煉。
實話實說,就算是姜黎,在直面九霄神雷時,也沒有自己說的那般淡定,那撲面而來的壓力,就算是一身功德的他,也免不了一陣心驚肉跳。
這無疑說明,姜黎心中的正念,並沒有他說的那般強。真正心懷正念者,面對九霄神雷,豈會感覺到畏懼?
正因為心裡有鬼,才會被九霄神雷的威嚴所震懾,發自內心的感覺到不安。
不過也只是不安,畢竟,心中的正念可以作假,但姜黎那一身的功德卻做不得假。
就沖他這一身,足以讓凡人成就超脫之境的大功德,便足夠保他在九霄神雷中無恙的了。
「此地真可謂是寶地,能助力我九黎一脈大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