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體內世界從渾沌中汲取的混沌元氣,無疑能滿足正常的消耗,甚至是尋常修行所需。
但想要繼續如先前那般,快速的修行,那隻靠體內世界從混沌中汲取的混沌元氣,肯定是不夠的。
想要加快修行速度,必須消耗更多的資源,這是鐵律。
所以,這個時候,姜黎要是不想繼續掠奪天地間的資源的話,那最好的選擇,就是參悟體內世界的運轉,明悟其吞吐混沌元氣的原理。
然後再以此為根基,創造出一門可以源源不斷從混沌中汲取力量的陣法。
而陣法這種東西,並不具備唯一性。也就是說,只要材料充足的話,完全可以布置很多個相同的陣法。
一套陣法,就是一份混沌元氣。百套陣法,就是百套混沌元氣。
可以說,只要姜黎真的研究出了能源源不斷的從混沌中汲取混沌元氣的陣法,那他不僅能做到自給自足,還能極大的緩解天地的壓力,甚至是促進天地的發展。
天地之所以不斷的衰弱,並非是從誕生起,就開始不可逆的腐朽。恰恰相反,天地從誕生起,就一直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成長著。
理論上,天地會越來越強,永無破滅的可能。但修士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修士就是寄生在天地身上的寄生蟲,他們從出現開始,就一直在不停的汲取天地的養分。
初時,修士的數量還少,哪怕一直在汲取天地的養分,對天體來說也沒什麼影響。
可隨著修士越來越強,數量也越來越多,漸漸的,天地補充元氣的速度,開始追不上修士汲取元氣的速度了。
如此就導致了,天地的成長先是陷入凝滯,然後漸漸入不敷出,開始變得腐朽,一日不如一日。
而等天地間的元氣,全都被修士吸收殆盡後,天地沒了生機,可不就要毀滅,走向崩潰。
從這裡就能看出,元氣就是天地的生命,元氣要充足,天地的壽命也就越長。
因此,想要解決天地日益腐朽,壽元越來越短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開源,讓天地獲得更多的元氣。
辦法非常的簡單,可想要做到,卻很難。所以,無數年過去了,天地日益腐朽的問題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變得愈發嚴重了。
但那是以前,現在的話,隨著姜黎的突破,他漸漸抓到了一縷頭緒,可以從根源上解決天地元氣不足的問題。
天地元氣之所以不足,無非是修士吸收的緣故。
想要解決這件事,有三種辦法,一是減少修士的數量,二是讓修士不再吸收靈氣,三是毀掉所有的修行體系,使得所有人都不能修煉。
這三種辦法,都能有效的解決天地元氣不足的問題。但奈何,施行起來很難,或者說是根本無法做到。
減少修士的數量,說的容易,從哪裡減,從誰的身上減?這是往所有的勢力身上割肉啊,誰敢這麼幹?
就算是超脫者這麼幹了,也是難逃毀滅的下場,更不用說別人了。
不讓修士吸收靈氣,這更不可能了,不吸收靈氣怎麼變強,怎麼修行?這不就是變著法的,不讓人修行嗎?
至於摧毀所有的修行體系,不讓任何人修行,這就更不可能了。這等於是掀桌子,沒有勢力會同意,他們寧願天地毀滅,也不願意無法修行。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誰都能想得到,只是無法做到罷了。
但是,就在此刻,姜黎抓到了一縷頭緒,想到了要修士不吸收靈氣,也能繼續修行的辦法。
他體內的世界,皆是竅穴所化。這也就是說,既然竅穴所化的世界能從混沌中汲取混沌之氣,那竅穴是不是也有這個能力?
倘若竅穴也能從混沌中汲取混沌元氣,那修士修行時,便能做到自給自足,再無吸收天地元氣的必要了。
就算有,需求也會大大的減少,再不像先前那般恐怖,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我所推演的竅穴體系還不夠完善,只能說是一個開始。」
「等什麼時候,修士所開的竅穴能做到從混沌中汲取混沌元氣,在一定程度上自給自足,從而擺脫對外界大天地的依賴,那竅穴體系才算是真的圓滿,再無任何體系可以超越。」
姜黎突然悟了,他發現他先前的想法全都陷入了誤區,以為最強大的修行體系,才是最好的修行體系。
可事實卻非如此,最強大的修行體系,往往是最危險的修行體系。因為越是強大,對外界環境的依賴就越大,同時對天地的威脅也越高。
強大是有代價的,想要做到同境無敵,那從天地間吸收的元氣,無疑也是最多的。
因此,最強大的修行體系不興盛也就罷了,一旦興起,那天地距離走向毀滅就不遠了。
一人吞吐的元氣,相當於別人十人、百人、千人,再強的天地,也會被其榨乾,漸漸走向沒落。
是故,姜黎先前的路走錯了。
他只追求竅穴體系的強大,卻是忘了,竅穴體系的強大,是建立在消耗天地壽命的基礎上。
因此,竅穴體系不興盛則已,一旦興盛,姜黎必死無疑!
這是來自天地的報復,無論他有多強大,都不許他超脫,要讓他與天地同葬。
「歷史上,也不是沒有比仙道、佛道更強大的修行體系,可如今呢,他們都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與過往的紀元一同沉淪。」
「可不如他們的仙道佛道,卻仍在天地間流傳,並越來越強盛。甚至就連魔道,哪怕一直被打壓,也依舊長盛不衰。」
突然間,姜黎就明白了仙道、佛道、魔道為何一直長盛不衰的原因。
仙道與佛道,更注重心境上的修行,以境界為先,對元氣的採集,基本也只集中在前期。
境界越高,對元氣的需求就越少,轉而以吞吐混沌元氣為主。
故而,仙道與佛道對外界環境的破壞遠比其餘修行體系要小,天地對它們的接受度也更大。
是以,在沒有更好的修行體系可以替代它們前,他們無疑是天地最好的選擇。既然沒得選,那天地只能選擇它們,讓它們一直長生不死。
至於魔道,那就更簡單了。因為修行需要劫氣的原因,魔道就是攪屎棍,常常挑起修士間的矛盾,使其不停的爆發衝突。
從這點來看,魔道無疑很符合天地的需求,能幫助天地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修士的數量。
能讓修士自相殘殺,進而達到消減修士數量的目的,僅此一點,就足夠天道保下魔道的了。
正是因此,魔道才會在人人喊打的境遇下,越剿越多,始終不滅。
這正是天道庇護的結果,天道需要魔道,所以沒人能滅得了它。
那天道需要神魔武道與竅穴體系嗎?很顯然,是不需要的。
神魔武道太依賴元氣的,每一境界的突破,都要消耗大量的元氣。而竅穴體系的出現,更是使其消耗元氣的數量,百倍百倍的往上增長。
而這,恰恰是天地所不能忍受的。所以,神魔武道看似越來越興盛,實則已經到了很危險的境地。
天道哪怕只是為了自救,你要想盡辦法的壓制神魔武道的發展,甚至是將其從天地間抹去。
虧姜黎先前還以為,仙道佛道魔道等勢力坐視神魔武道的興盛,是顧忌人族的強大。可現在再看,這分明就是捧殺。
任他起高樓,任他宴賓客,然後坐視他樓塌。
仙道佛道等勢力,不是不想打壓神魔武道,而是沒有必要。此道對天地的危害太大,完全沒有大興的基礎。
不大興則已,一大興,那必然要迎來大劫。
一個註定要消失的道統,又何苦花費巨大代價的去打壓呢?
「我以前,果然還是太年輕了,以為最強的才是最好的。現在來看,分明是最適合天地的,才是最好的。」
「倘若不適合天地,那最強的非但不是最好的,反而是最壞的,很容易招來天地的厭惡。」
意識到神魔武道的隱患,姜黎不由感慨道。幸好,他發現的及時,也幸好,今日的突破,使得他找到了解決之法。
只要他研究出竅穴汲取混沌元氣之法,那神魔武道不僅是最強的修行體系,還是最適合天地的修行體系。
什麼仙道佛道,皆不是其一合之敵,通通要被天道捨棄,淪為舊時代的塵埃。
「不過,路要一步步的走,飯要一口口的吃。以我現在的情況,短時間內,怕是無法將竅穴體系完善,研究出竅穴汲取混沌元氣之法。」
「既然如此,那就先從簡單的做起,以體內世界為基礎,研究出汲取混沌元氣的陣法。」
「只要這陣法成了,於天地而言,就是一大功德,完全能彌補竅穴體系的消耗。」
確定好接下來要做到事後,姜黎從突破中醒來,意識重新回到現實。誠然,開創汲取混沌元氣陣法的事很重要。但眼下,立下神霄府更重要。
能從混沌中汲取元氣的,可不僅有他,黎界也能,且汲取混沌元氣的數量,還遠在他之上。
設下神霄府,以穩固神霄五天,無疑能進一步增強黎界從混沌中汲取元氣的效率。
「神霄府,立!」
也不需要姜黎做什麼,立足於神霄五天的最頂端,他身合雷霆,口發道音。
瞬間,那殘留在附近的天威,就好似乳燕投林一般,紛紛朝他周圍匯聚,並慢慢的凝成實質,化成一座座如玉石打造的天宮神闕。
五重神霄天,其中心位置,各有一座龐大的宮殿群,皆是玉石打造而成,顏色各不相同,分別與九霄神雷相對應,流動出驚人的神威。
此乃神霄玉府,天威所化,為雷霆匯聚之所,亦是執掌刑罰之地。
別看在眾神的反對下,顓頊帝只能讓姜黎執掌天庭刑罰之權,而不是他所期待的天地刑罰之權。
可那又如何?只要他徹底煉化了九霄神雷,那無論天庭認不認可,他都事實上的掌握了天地刑罰之權。不僅可以操控所有的雷霆,還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制定各種各樣的天劫。
九霄神雷,就是天地刑罰之權的載體。這個無需冊封,只要將其煉化,立即就能成為刑罰之主,萬劫之主。
天庭雖然可以代表天地意志,但這不意味著隨著天庭的出現,天地意志就消亡了,他依舊在。
很多事,倘若天庭無法及時作出反應,比如有人立下天大的功績,那天道就會顯化,繞過天庭,直接進行冊封。
而天道能駁回天庭的冊封,天庭卻不能駁回天道的冊封。天庭再強,終究還是要看天道的臉色。
所以,同為帝君,也是有強弱之分的。天庭冊封的帝君,無論如何也是比不上天道親自冊封的帝君。
這也是為什麼,天庭有些帝君敢不給天帝面子的原因。
他們都曾立下大功績,被天道親自冊封為帝君,他們的權力來源於天道而非天帝,所以,他們可以不給天帝面子。
就算是天帝,在沒有其犯下大錯的情況下,也無法將其罷免。
姜黎煉化九霄神雷之舉,就是繞過天庭,直接得到天地的認可,由天道直接冊封為天地刑罰之主。
如此一來,他這名頭才算是實至名歸,連天帝都能問責。
轟隆隆!
在神霄府立下的瞬間,整個神霄五天都大放光明。一面神鏡的虛影若隱若現,浩蕩出萬千神光。
那是昊天鏡,當初為了壯大黎界天界,姜黎將其毀去,讓黎界天界將其吞噬。沒曾想,今日隨著神霄五天誕生,它又被重新孕育了出來。
這倒是件好事,代表昊天帝的至寶,若是徹底被毀,那未免太可惜了。
轟!
神光浩蕩間,開始朝第六重九霄神雷涌去,試圖將其煉化。
與此同時,星空之中,那屹立在群星之巔,代表群星之主的紫微星,突然大放光芒。
無邊無際的星光垂落,化成一道紫色的光柱,尊貴萬分,徑直落在姜黎身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