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幾年,積蓄用完,屋裡能換糧的物件也陸續變賣掉。
姜大躺在空無一物的茅屋中很是餓了幾天,最終還是走了出來。
他想,他不能是被餓死的。他太怕了。
抱著這種念頭,姜大便進山采野菜吃,可這本就是荒山,植被不茂,野菜又能吃多久。
慢慢地,他開始每日進城乞食。
從姜大,變成了老乞姜大。
東臨郡是個好地方啊,成了乞丐也餓不死。
雖飢一頓飽一頓,可也又活了四五年。
這對現已年過花甲的姜大來說,夠本了。
......
思及今日是寒衣節,姜大便不打算進城了。
昨夜沒有睡好,姜大醒了便也沒起,陷在乾草中養神。
他在想,昨夜也沒能做夢,今天早些睡,夜裡家人能入夢嗎?
好些年了,夢都沒得做。
他原能不想,可愈發人老,愈發不可抑制地想起從前。
寒衣節啊,誰能給他添寒衣。
想著想著,迷糊間又睡了過去。
再醒來已是午後,將昨日吃剩的餅子用火烤了烤,牙口不行,只能放進口中慢慢磨著吃。
吃完,坐在屋外曬曬太陽。
太陽照在人身上,好暖,暖的像靈川縣的太陽。
「曬太陽好啊,曬太陽。」姜大喃喃。
不覺間,太陽西移,寒風起,邃驚覺竟已呆坐一下午。
久坐未動,起身趔趄了下,姜大停住緩了緩,才往屋內走,進去就躺進草堆。
他乞食從不多討,中午那頓也是昨日省出來的,今晚是沒得吃的。
其實近些日子,姜大越發得虛弱,他預感不久就能和家人團聚了。
於是,他也有意無意得加快進程。
......
是夜,屋外寒風大作,屋門被風吹得砰砰作響,屋內的姜大睡得很不安穩。
朦朧間,好似聽見了嬰兒啼哭聲,混著砰砰聲,很是嚇人。
姜大猛然驚醒,裹緊身上的衣服,起身靠近門邊,側耳聽了下門外的動靜。
確實有斷斷續續的啼哭聲,又聽了會沒有其他動靜,便打開了門。
門打開到一半,就看見放在門邊的嬰兒。
姜大趕緊低下身把孩子抱起來,小心的給她緊了緊裹著的粗布,又貼在自己心口處暖著。
從姜大抱起,這孩子就不哭了。
她本也哭得斷斷續續,停停歇歇的,這會感受到溫暖,可不就不哭了。
姜大抱著她繞著茅屋看了一圈,沒發現人,不知道是早跑了還是躲起來了。
不做多想,抱著孩子進了屋。
一進屋就貼著牆邊燒乾草生火,給孩子烤烤火順帶看看孩子的身體狀況。
沒殘沒缺,是個女嬰,就是太小太輕,都沒姜大的小臂長,抱著也沒有什麼分量。
姜大是有兩個孫子的,知道正常小娃娃該是什麼樣。
這孩子怕是剛出生不久,不知道能不能活下來。
看著孩子逐漸由青變暖的臉色,姜大長嘆一口氣。
「既把你扔了,怎麼不扔在慈幼堂,扔在沒人煙的荒山,要不是這還有間破茅屋在,不定把你扔在哪。怎麼就不能給你條活路。」姜大摸摸孩子的臉,很是心疼。
女娃娃小小一坨,乖乖貼在姜大懷中,不哭不鬧,輕輕呼吸著,慢慢睡了過去。
姜大不敢睡,怕一個不注意這孩子就沒了。
小女嬰呼吸緩,小肚子起伏也不明顯,姜大就用手貼著她小肚子感受著。
實在熬不住了,靠在牆邊睡了,手也沒放下。
第二天,姜大早早醒了,看孩子還在睡,鬆了口氣。
他怕孩子餓醒了哭,打算帶著她進城去乞些熱乎的米湯。
用衣服簡單做了個小包袱,淺淺放了層鬆軟的乾草,孩子放進去後就系在了身前,隨後便出門去了。
姜大現在走路很慢,卯時三刻才走進城。
還好,路上不顛簸,孩子還沒醒。
姜大熟門熟路去了早集,找到了正在賣麵湯的老夫婦。
以前,姜大常常來這吃麵湯,量大又便宜,一吃吃了好些年。
後來沒錢了,只偶爾冬天才過來討碗熱麵湯喝。
老遠,老夫婦也注意到了姜大,忙拿碗從鍋里盛了麵湯出來。
近前了發現他懷中繫著包袱,兩人對視一眼,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是來辭別嗎?
這麼老了,可怎麼回去啊。
姜大沒注意到他們關切的眼神,走到老婦身側,展開包袱,將孩子露了出來。
「呀,哪裡來的小娃娃。」老婦驚呼出聲,從姜大懷中接過孩子。
姜大解釋了來由,又請她待會給孩子餵口熱湯。
老婦心疼得厲害,自然滿口答應,又問他對這可憐的孩子有什麼打算。
聞言,姜大深嘆一口氣。
「哎,我哪還能有什麼打算,只盼她別走在我前頭。」
這話說得人心酸,老婦頓時沒了言語,輕輕拍了拍臂彎中瘦小的孩子。
等姜大吃完麵湯,孩子也醒了,餓得直裹小嘴。
老婦忙拿過稍晾涼的麵湯,用小勺慢慢餵著。
這孩子吃東西秀氣極了,餓很了也吃得不急,一點點一點點的吞咽。
「真是個乖孩子」,圍觀的老漢和姜大內心感嘆。
老婦餵完小碗麵湯,接著又餵了些清水,站起身抱著孩子輕拍,拍著拍著孩子就又睡著了。
姜大看著又睡過去的小小女嬰,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勁,他想這孩子得好好活著。
這條小生命多頑強啊,她好似知道自己很孱弱,一直慢慢地慢慢積蓄著力量,哭鬧這等費心力的事,她可不會做,她要好好攢著力,緩緩來。
他必得給這孩子找個好去處。
慈幼堂是不能去的,他們不會費心去養活一個容易早夭的孩子。
賣麵湯的老夫婦更是不行,他們過得拮据,不能加重別人的擔子。
姜大下意識間,想起了郡守文仲公。
要說整個東臨郡,姜大最信重的人是誰,必是文仲公無疑。
雖說前幾年郡守已致仕回鄉,但沒記錯的話,郡守之女還在東臨郡。
丹雲縣是郡守的治所,十年前,該女子出了好大一件事,全縣震動。
那時,姜大初到丹雲縣,郡守家的事他必是留心的。
有人傳郡守的女兒要入山學道,起先大家都只以為是污衊。
不說沒有女子會去學道的,且郡守女兒出嫁尚不足兩年,當年出嫁時的盛景大家可還都記著呢,好端端學什麼道呢。
傳這話的人,不是害人嘛!
哪知事情鬧大後,郡守府並未處理,不多久又傳出郡守專為女兒在隔壁縣修建了學道的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