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陸上,也一樣有著勇猛無比的王牌之師,這似乎是一個不太為大家所關注的事實。但在實際上,「南非第4步兵營」的名字早已在每個非洲人腦海中紮下了根。
高原上的「鐵樹」
在戰亂頻發、紛爭不斷的南部非洲,「南非第4步兵營」曾經是一個令敵膽寒心驚的名字。作為南非軍隊的王牌勁旅,第4步兵營的特遣部隊在戰火連綿的邊境線上屢現蹤影。每次出現,都必然與南非特有的「非洲獾」式裝甲輸送車相伴,與紛飛的彈火和血肉相伴。因此,人們又稱這支完全機械化的部隊為「非洲草原的猛獾」。
第4步兵營成立於1952年4月1日,駐地在東特蘭斯瓦的中堡。南非成立這支部隊的初衷是想加強納米比亞邊界的巡邏警戒。但隨著裝甲運輸車和步兵戰鬥車等裝備的配備,第4步兵營逐漸發展成一支機械化部隊,而不是一支邊防軍。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這支特殊部隊的經歷吧。
1974年,第4步兵營正式投入安哥拉戰爭,1975年即在代號為「熱帶草原」的行動中嶄露頭角。當時,南非派出機械化步兵和空降兵,深入到安哥拉境內,建立安哥拉解放愛國陣線的軍事基地。雖然這次出兵純屬干涉他國內政的狂妄行為,南非因此而遭受國際武器禁運的制裁,但南非當局仍然一意孤行,不惜一切地深入敵境作戰,以向世界證明南非維護自身戰略利益的決心和能力。在這次行動中,「非洲獾」式裝甲輸送車首次被第4步兵營付諸實戰,在廣袤的非洲草原上,與俄制主戰坦克展開對攻,顯示出南非的國防工業水平和第4步兵營不凡的戰鬥力。
「非洲草原」行動後,第4步兵營又多次經受艱苦卓絕戰鬥環境的考驗。在1978年的「馴鹿」行動、1982年的「海豚」行動、1982-1984年的「土著士兵」行動、1986年的「跳躍者」行動中,以及1989年對抗前蘇聯、古巴、安哥拉聯軍的「模塊化」行動中,第4步兵營派出的特遣戰鬥部隊都重創對手,以不凡的戰績躋身南非王牌地面部隊的行列。
與世界上許多大名鼎鼎的部隊一樣,第4步兵營也有自己獨特的隊徽標記。但它的隊徽不同於一般部隊常用的鷹、虎等象徵英武勇猛的動物,而選用了南部非洲特有的鐵樹。根據第4步兵營官兵的說法,鐵樹能在惡劣的地形上,緊緊抓住腳下貧瘠的土地,欣欣向榮地嶄露生機,這與第4營面臨的戰局與戰鬥力特點正相吻合。安哥拉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惡劣,長年雨季,白天烈日如炙,夜間則非常寒冷,在這種自然環境中,時時與裝備較優、數量較多的敵軍相對抗,這都要求第4步兵營戰士的體力與耐力要像鐵樹一樣堅韌不拔。
走過血火煉獄
1989年11月,在納米比亞草木繁茂的馬文加高原上,一場劍拔弩張的軍事對峙終於升級為戰爭。
戰爭的一方,是以安哥拉解放愛國陣線的武裝力量為主的聯合部隊,指揮官是前蘇聯派來的夏戈諾維奇將軍。這支部隊裡還有部分軍人來自中美洲的古巴。戰爭的另一方,是多年來一直盤踞該地的南非軍隊。
戰爭剛一開始,夏戈諾維奇的部隊就占據先機,其第16旅攻占了馬文加的許多要地。為奪回失地,南非軍隊組織了名為「模塊化」的反攻行動,並將執行此次行動的部隊命名為「查理」。
9日一早,「查理」上路了。在「象」式坦克和地面炮兵的支援下,3個裝甲化步兵連向馬文加氣勢洶洶地推進。這支擔任突擊隊的部隊,就來自大名鼎鼎的南非第4步兵營,他們的指揮官是馬瑞斯少校。
8點鐘,在10分鐘猛烈的炮擊之後,第4步兵營的小伙子們發起了進攻。他們在茂密的叢林中突進,同時施放煙霧彈以遮蔽敵軍視線。這時候,在觀測員的引導下,敵軍的追擊炮彈和23毫米炮彈,像雨點一樣傾瀉下來,但卻無法阻擋第4步兵營的攻勢。不一會兒功夫,「象」式坦克就摧毀了3輛俄制,r-ss坦克和2輛BM-21坦克,敵方部隊被這突如其來的非洲怪師凍呆了,倉促之間便損失慘重。這次戰鬥中不乏驚險而悲壯的場面,如一輛「非洲獾」的整個發動機艙被打得掀起,駕駛員及射手當場陣亡。此時,負責右翼攻擊的A連戰士已經從裝甲輸送車中下來戰鬥,卻與實力懸殊的另一隊T-55坦克狹路相逢。激戰中,一顆120毫米追擊炮彈在步兵群中爆炸,炸死2名士兵、炸傷4名。
中午12時30分,第4步兵營的士兵從正面戰場沖入敵陣,藉助迫擊炮的強大火力,終於站穩了腳跟。
戰鬥持續到第二天。安哥拉和古巴的聯合部隊發起了空中反擊。在兩波次米格一23的攻擊中,1名士兵陣亡。
此時,戰士們已經疲憊不堪,馬瑞斯下令部隊休息2小時。為防敵人突襲,他命令所有車輛集結成環形車隊,對外實施警戒。但他未意識到部隊已陷入安哥拉部隊的包圍中。下午16時,安哥拉部隊將所有炮火劈頭蓋臉砸下,當場炸死2名在「象」式坦克頂上休息的士兵,1名士兵被炮彈碎片擊成重傷,另有7名士兵被四周的狙擊手射傷。為突破包圍,馬瑞斯下令所有車輛全速向前沖,同時集中所有火力向前射擊。他並不知道,在他的正前方,敵軍的22輛,T一22坦克正等著他哩!
突然間,二等兵米頓從「非洲獾」的觀測鏡中發現,1輛T-55坦克正從正面快速逼近。米頓立即將一整匣穿甲彈射向前方的T-55坦克。看到T-55坦克炮塔上冒出黑煙後,米頓報告說:「T-55坦克已被摧毀!」正在此時,無線電突然中斷了。米頓的戰車被一發炮彈從駕駛艙射入。米頓受到重傷,他從熊熊燃燒的戰車中爬出,隨即倒地身亡。
在戰士們的死命拼殺下,第4步兵營終於突出重圍。突圍穿越雷區時,又有一輛「非洲獾」及一輛「象」式坦克被炸傷,一人被炸死。遵循第4步兵營的傳統習慣,他們忙中不亂,冒著炮火將所有受損的車輛都拖出了圍困。撤退之前,數十名士兵又摸進敵人陣地,救出一名受傷的同胞。
整個「模塊化」行動,第4步兵營付出8人身亡、19人受傷的代價,換回敵軍傷亡300餘人的勝利,戰損比超過10:1。而敵對雙方,一方以裝甲輸送車為主,另一方以俄羅斯主戰坦克為主。這一切都充分證明了第4步兵營的驍勇善戰。
◇「非洲獾」全副武裝
今天的第4步兵營包括1個機械化步兵連、1個火力支援連、1個偵察排、1個醫務排、1個通信排和1個野戰維修組。由於所有作戰單位都配備了「非洲獾」式裝甲運輸車或「樹蛇」式越野偵察車,使第4步兵營成為了一支完全機械化的部隊。
機械化步兵連下設3個裝甲步兵排,每個排配備6輛「非洲獾」,其中4輛為標準型,配備1門20毫米機炮,由2名成員操作,還可同時搭載7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另兩輛配備有1挺12.7毫米機槍及1門60毫米迫擊炮,一般隋況下擔負火力支援的任務。
火力支援連由反坦克排、火力支援排、迫擊炮排及偵察排組成。反坦克排配備的5輛「非洲獾」上裝配有2T-3「雨燕」式反坦克飛彈。火力支援排的5輛「非洲獾」上配備有90毫米炮。迫擊炮排則配備4輛搭載81毫米迫擊炮的「非洲獾」。偵察排分成2個偵察班,每班又分成2個偵察分隊,配備「樹蛇」式越野偵察車。
徒步作戰時,第4步兵營的士兵一般隨身攜帶2-88或SP-1型手槍和R4、R5、R6型狙擊步槍。除此之外,每個步兵排還配備1具89毫米或FT-5型92毫米反坦克火箭、1挺MAG或SS-77型7.62毫米機槍、1挺南非自製的MGI型6管轉輪榴彈發射器及1門M4型60毫米迫擊炮。其中,R4型5.56毫米步槍加裝60毫米槍榴彈,最大射程可達到210米,可以大大提高士兵的遠程火力支援任務。FT5型92毫米反坦克火箭由南非自行研製,全長1.05米,裝彈後重11.3公斤,可發射反裝甲、反碉堡彈藥,有效射程為400米;M4型60毫米可攜式迫擊炮亦由南非自行研製,重量只有7.6公斤,是一種高度機動的攻擊武器。
「非洲獾」式裝甲運輸車作為南非國防工業的驕傲,同時也是第4步兵營最顯著的標誌,它使第4步兵營除可執行傳統裝甲步兵戰鬥外,也能得心應手於非傳統的滲透突襲作戰。
「非洲獾」的戰車全重約18-19噸,輪式底盤設計及312馬力的大發動機,使它的最高時速可達到100公里/小時。作戰中,「非洲獾」的機動距離高達1000公里。由於所有「非洲獾」使用相同的底盤,所以戰場維修非常方便,這使它的越野機動性能更臻於完美。「非洲獾」的炮塔可配備多種武器裝備,如標準型的20毫米機炮,反坦克型的90毫米炮等,車內還可搭載7-1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乘車作戰時,車內士兵可由車體兩側的射擊口向外射擊,或者掀開艙蓋射擊。難怪第4營的士兵常說:「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車上戰鬥。」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完美無缺,「非洲獾」亦不例外。體重過大就是其主要缺點。在安哥拉戰場上,「非洲獾」曾多次將整個戰壕壓垮。另外,作為步兵戰鬥使用車輛,「非洲獾」的裝甲防護性能也不理想,對23毫米以上的炮彈可以說毫無抵擋之力。
儘管如此,第4步兵營的超強戰鬥力仍然只能建構於「非洲獾」的基礎上。士兵們常常說:「它不是坦克,但它的火力足以對付敵人的坦克。」敢於與T-55之類的主戰坦克捉對廝殺,這既表明了這支獨特的王牌部隊的作戰風格,也表現了他們無所畏懼、敢於迎接一切挑戰的決心與勇氣。這正是神奇的「非洲獾」——神奇的南非第4步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