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政令

2024-08-03 06:55:49 作者: 芭蕉夜喜雨
  第432章 政令

  呂博承先是要求原來各州各府各縣的私塾,有條件的可以重新開館。

  當然並沒有強迫。

  這事也強迫不來。

  另外,又在徐州開了一間由官府舉辦的學館。專門培訓預備官員。教授一些官場上所需的學識和為官經驗之類的東西。

  之前來應徵,但還未達到條件的,扣除掉人品實在不行的,比如應財這種。

  先是送女人,見女人起不了作用,又把花顏拋下,自個跑了。

  除去這類人品不行的之外,其餘人都邀請他們到學館裡入學。費用由徐州衙門全出。

  培訓好之後,會根據學員們的表現,安排他們到各州各府縣入職。

  除此之外,該學館還把正入職的各州府官員,每年定時在訴職的時候,到學館回爐培訓一段時間。

  此政令一出,鎮海各州縣又沸騰了。

  原本十年寒窗只知道埋頭讀書,以求一朝躍龍門,改變自己改變門楣的讀書人,幾乎可以說,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

  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除了讀書做帳,什麼農活都幹不了,科舉停滯,這些人在家裡呆著,幾乎跟個廢人沒差了。

  百無一用說的就是這些書生了。

  但現在私塾要開了,可以應徵去當先生啊,或者自己也開一間私塾,收幾個學生。

  每月也能掙上些養家銀子的。

  各州府的書生們,立刻沸騰了起來。

  後來再一打聽,聽說徐州開了一間官員預備學館,只要符合條件的都可入學,而且免收束脩,連吃飯住宿等費用都由官府出。

  聽說將來學好了,還分配工作,直接就當官了,最差也能入官府當個雜役,領上一份公糧。

  那叫一個群情沸騰。

  鎮海轄內各地書生紛紛往徐州趕。

  而老百姓們得了消息,也是止不住的激動。

  原來還覺得讀書無用,現在哪裡是無用。是太有用了。徐州、楚州各地張榜招賢,沒點學識的人家都不要,最後錄用了許多各個地方來的讀書人。

  便宜了外人。

  這哪行。

  讀書!必須讀書!一聽私塾開了不少,立刻把家裡的孩子都送了去。

  現在鎮海太平了不少,之前官府張榜求賢,福利待遇那麼好,大家艷羨得眼冒綠光,但苦於胸中無墨,失了機會。

  如今兜里銀子也有幾個了,都願意送孩子過去念兩三年書,認個字,將來沒準也有一番造化呢。

  再說了,肥水總不好老是流到外人田裡去。

  於是,原本各州縣停掉的一些私塾學館,又紛紛重新開立了起來。

  那叫一個熱鬧。

  而原本因為被涮下來,在鎮海就職無望的人,心裡正傷心失落著,大老遠辛苦跑來一趟,現在卻被涮下來了,簡直無顏回去。

  可現在卻聽說由官府開了一間官員預備學館,招他們入學,可以免費培訓他們,不收束脩,吃飯住宿還免費,將來還會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給他們分配工作,安排他們到合適的崗位任職。


  這些千里投奔過來的學子們,那叫一個激動!

  原本在客棧都收拾好行李,打算回鄉了,現在又遇上了這種好事!激動得覺都睡不好,一大清早就紛紛往徐州官府舉辦的「思賢學館」跑。

  就怕跑得慢了,名額滿了。

  與此同時,蘇青媖則寫了一封信回山里,打算叫一些書讀得好,術數也好的畢業了的年紀稍大一些的學生來鎮海工作。

  之前她在山裡開學館,也沒想過他們將來的就業問題。只是不想山裡的娃子一代一代都是個睜眼瞎。

  如果讓山民們看到他們的孩子讀完書出來,比他們之前沒讀書生活得更好,也許山裡的孩子會有更多人會去學館念書吧。

  等蘇青媖這邊寄好信,發現現在鎮海錢不缺了,人才的問題也初步得到解決了。

  接下來就是糧食問題了。

  如果有錢,但缺糧,還要向別國屬地買糧,就會被人鉗制,將來必是束手束腳。

  於是,自開春後,蘇青媖便開始考慮起糧食的問題。

  一年兩熟,在徐州怕是有點難。徐州冬天太冷,冬天季節長,怕是緊不上兩季種植。但可以往揚州泗州那邊去試一試。

  那兩州要相對暖和一些。一年兩熟應該能做得到。

  開了春,蘇青媖就派了手下的人到其他各州去檢查糧食生產情況,並在各州買一些田地和莊子。

  哪怕鎮海這幾年太平不少,但往南逃的百姓還是很多,很多田地都荒蕪了,大片大片的田地無人耕種。

  呂博承先是向各州下令清查土地情況,後又出了一系列勉農的措施。

  鼓勵泗州宿州揚州等地一年種兩季,第二季糧種可向當地府衙賒購,等收割後再還。

  若年景不好,天災人禍,致收糧無望,官府將不會再收糧種的錢。

  一系列的政令下達到各州。

  要一地兩種,頭一季種糧時間就要大大提前,需在暖和的地方或是暖室提前育秧,才能保證在土地一化凍就插上秧。

  不然一化凍才開始準備,那麼等一季稻收割後,再怎麼緊著種第二茬,也是收穫無望的。第二茬稻還不到收割的季節就會被霜打了,第二季將顆粒無收。

  蘇青媖一年兩熟種了這麼多年,還是很有經驗的。但鎮海各地的天氣情況如何,她不是很清楚。

  找了各州各府的莊稼人問了一番,又看了各州府的縣誌,查了最近幾年的氣候情況,做了一番詳細的計劃後,蘇青媖才由著呂博承把政令頒布下去。

  然後她也在自己的田地莊子布置了下去。

  事情布置完,蘇青媖一看,項尚被她支使的團團轉。他要忙活鐵匠鋪的事情,忙著開鋪,還要忙田土的事,簡直分身乏術。

  蘇青媖立刻就發現她手下人手不夠用了。

  於是她又採買了一批人,但是,做事的人是不缺了,但能管事的人卻幾乎沒有。蘇青媖頭疼得緊,要不是她挺個大肚子,都恨不得親自上手了。

  但好在開耕前,這個問題解決了。

  蘇三溪、蘇四泉跟著山里學館的學生們來了。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