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京城最具流動性的人員是「仕」和「商」,包括了官員、讀書人和商人,這些人進不了內城就只能在南城尋找棲息之地了。
各地官員要定時進京述職、辦事,各省讀書人要進京應試,各地的商人也要到京城尋找商機,這三種人千里迢迢來到京城之後,都需要解決食宿、聯絡鄉誼、維護利益的問題,因而「會館」就應運而生了。
「會館」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某某地駐京辦事處」,是由各省及地方的官府、鄉紳和商賈資助修建的,是屬於社團性質的公產,進京的外地人遇上的大部份問題,如食宿、聯絡、集會、慶典、救濟等等都可以在那裡尋求到幫助。
「會館」從一開始就大多建造在南城,而且儘量靠近前三門,基本上每一條胡同都有會館,前朝光緒年間最多時達到500多家,每年都有一百多萬人進出流動。
會館修建在南城除了前朝政府搞出來的滿漢分居的原因外,還因為外城的空地多,地價也比內城低。
由於前朝的政府機關都設在正陽門內東西兩側,各地會館也都建在前三門外左近,給進京述職、辦事的官員提供方便。
還有就是前朝舉行科舉考試的「貢院」就在建國門內大街北側,會館離得近對於進京考試的舉子們同樣方便多了。
還有就是前朝的重要商業中心,地點從原來的鼓樓、地安門一帶,南移至前三門外,會館設在附近,也方便於進行商人們進行商業活動。
所以說南城的會館就是一個文化的大融合,多少鮮亮人物在那裡留下他們的故事和足跡。
這裡有譚嗣同住過的瀏陽會館、康有為住過的南海會館、魯迅住過的紹興會館、許地山住過的龍溪會館、胡適任會長的績溪會館等等。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林海音先生是幸運的,她生活的地方也都是會館,先是晉江會館,然後是虎坊橋的永春會館,都是南城最具世間煙火、百態叢生的所在,這才有了城南舊事。
「好了,說得差不多了,到前面那條街道去,那是離內城最近的街道,去那邊找上斜街糧站吧。」楊老師指著前方說道。
「楊老師,這街道怎麼是斜的呀?」張勇奇怪了。
「要不怎麼叫上斜街啊,這跟京城的地形地勢有關。」楊老師又不得不解釋起來。
以前的京城地區曾是水鄉澤國,到處都是河流,在興建大都城時幾乎全保留下來了,後來等到這些河流乾涸後,河道就演變成了街巷,由於不少河流是彎曲的,因此形成的街巷也是斜的了。
上斜街就是從宣武門外大街,延綿向西傾斜走向的街道,別看街道不到一公里,卻分布著12家會館,從東往西依次有河南會館、太原會館、四川會館和東莞新館等等。
還有龔自珍居住過的番禺會館、沈家本買下的吳興會館,這兩處比較出名了。
這二位名氣可不小,龔自珍是前朝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他留下很多著名的詩句,比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
沈家本則是前朝的法學家,曾任刑部郎中,後出任大理院正卿,可以說是前朝的最高法院院長了,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制定了新律法,廢除了凌遲、梟首等酷刑,還禁止了刑訊。
「現在咱們所在的上斜街因為這附近離內城近,所以這裡成為各地與京城之間緊密聯繫的紐帶,皇家文化、士子文化、市井文化在此交相輝映,咱們忙完了可以四下里參觀一下,感受南城不同的風情。」楊老師指著街道兩邊說道。
「聽楊老師您講解就行了,現在這些會館我看差不多也都成大雜院了,沒什麼好看的。」張勇卻搖頭了,好多王府都成大雜院了,會館更不用說了,看多了也就沒啥新鮮感了。
那就進糧站幹活吧,這個時間點正是購糧高峰期,可以看到糧店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沿著人行道延伸下去還有十幾個人。
王向東把車子停好後跟著他們朝糧店走進去,趁著銷售員給一個大媽倒上十斤棒子麵後說明了一下,銷售員連忙熱情的告訴他們主任在裡頭的哪個辦公室。
「搶糧啦,快抓住他。」
這時候糧店外面傳來呼喊聲,聽著好像就是剛才那個大媽的聲音。
「臥草,這麼大膽啊。」
張勇馬上放下手裡的麻袋,轉身就沖了出去,王向東和趙尚正也跟了出去,倒是還在排隊的大媽大嬸左右看看猶豫不決。
到外頭一看,有幾個人圍著正急得直跺腳的大媽在安慰著,前面已經有兩個男子追了過去,很快就轉個彎不見了,張勇也追了上去。
王向東拍了一下趙尚正,讓他也跟上去接應,自己則站在門口看著,順便給地圖上正在移動的三個紅點作了標註。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楊老師,南城果然不一樣啊,光天化日之下都敢搶劫,等會我們要先去街道派出所看看了。」王向東對走出來的楊老師說道。
「這也太不像話了,大媽,這樣的事情你們這裡經常發生嗎?」楊老師趕緊問排隊的大媽。
「沒有,大白天搶糧食倒是頭一回遇上,平時還是有不少小偷小摸的,沒辦法,這邊住的人太雜了,街道辦怎麼啥人都給安排進來住啊。」大媽搖頭應道,順便發了下牢騷。
前面的三個黑點進入一個院子後居然都分開了,而張勇兩人的標註點卻停在院子裡,不知道往哪追了,這個院子面積很大,兩邊還有好多跨院,中間又搭建得很雜,一米多寬的過道就有三條,不懂選哪一條了。
「怎麼還不回來呀,可千萬別追丟了,這可是我一家子的口糧啊。」丟了糧食的大媽在拍著大腿說道。
「大媽,你看到搶你糧食的人長啥樣了嗎?穿啥衣服啊?」王向東走過去問道。
「那就是一個半大孩子,就穿一件灰色衣服,搶了我懷裡的面袋就跑,我沒看到他的臉啊。」大媽馬上應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