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非常複雜。」周至有點不知道如何跟麥小苗解釋:「就跟畫畫差不多,正常有手的人都可以,但是效果怎麼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小苗你不知道吧?肘子是南派揚工的傳承人,手藝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的翰林圖畫院。」
周至知道小苗又該暈了,笑道:「那是以前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了,其實早在宋朝之前,文化事業相對發達的五代中兩個國家,後蜀和南唐設立專門從事繪畫的機構,叫畫院。畫院由國家管理,畫家稱『翰林侍詔』,屬於皇帝顧問的官職,身份享受與文官相近的待遇,並穿戴官服,領取『俸值』。」
「宋王朝統一中國後,繼續設立畫院並加以擴大,成立了翰林圖畫院。原來五代時畫院的高手都在宋畫院供職。為了挑選為新建的玉清昭應宮繪製壁畫,畫院主持向全國召募畫師,應召畫家竟超過三千人。經過考試,武宗元、王拙等百餘人入選。」
「之後皇家畫院便非常的活躍,最鼎盛的時期是從宋徽宗到南遷後宋高宗、宋孝宗時期。當時的畫院日趨完備,考試甚至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之列。考試按題材分為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詩句為題,看誰的構思巧妙,出奇制勝,更有創造性。」
「很多著名的繪畫考題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邊傳出來的,比如,對於『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的考題,一般的畫家都愛畫在船上停一隻鷺鷥的俗套,而優勝者則畫一人在船尾入睡,橫置一根笛子,因終日等待渡者而疲倦。」
「又如『深山藏古寺』,一般的畫家畫深林中露出古剎的一角,小苗你覺得怎麼畫會勝出?」
「把廟宇的一角畫得儘量小?」麥小苗想起了靈山寺躲在雪山中的情形。
「優勝者只畫一個小和尚在溪邊擔水,畫面里連一點建築的痕跡都沒有。」
「還真是巧妙啊……」麥小苗笑道:「有意思,還有嗎?」
「還有好多,比如『踏花歸去馬蹄香』,比如『蛙聲十里出山泉』,都有畫家通過巧妙的構圖解釋詩意的典故。」
「改天你得給我講講。」這些典故讓麥小苗意猶未盡。
「《蛙聲十里出山泉》就在西三環萬壽寺,中國現代文學館,肘子哪天可以帶著小苗去看著畫講,那樣更有意思。」
「那《踏花歸去馬蹄香》也在那裡嗎?」
「哈哈哈……」啟老笑道:「《蛙聲十里出山泉》是齊白石的作品,他是近現代的畫家。而《踏花歸去馬蹄香》,那是南宋宋徽宗給翰林畫院的考題,那可比肘子帶來的這幅畫還要早三四百年,畫早就沒了,後來雖然也有人借題發揮,但是也相當於做開卷題目,真沒有畫得很好的了。」
「這幅畫準備修多長時間?」王老爺子問道:「雖然好修,但是要保住原裱,是不大可能了吧?」
「只能照顧畫芯了。」周至說道:「剩下的原裱除了畫軸還能用,綾錦壓條清洗乾淨還能湊合,別的怕是只能留成幾份標本了。」
「要是工具齊備的話,七天能夠修好。」
「修畫有時候得等,那正好,你可以帶小苗在京城裡逛逛。故宮國博就不用我們帶了吧?我記得你在兩處都有可以帶人進的顧問卡。」袁老笑呵呵的說道,她看面前這兩個年輕人越看越喜歡。
「可沒那福氣。」周至叫苦道:「估計只有晚上回來修畫,早上得去豐臺那邊的海軍單位接受問詢答辯,要是順利的話,估計要在青島和首都搭建網絡,配置程序,一大堆的事兒呢。」
「我們回這兒來也一樣的。」麥小苗有些捨不得離開:「我覺得就這裡的東西都夠我看了。」
「要細看的話,這裡倒是十天半月都看不完。」王老爺子點頭:「夠得上一個私人博物館的級別了。」
「就連國博和故宮都得借展,這裡有些東西是大館都沒有的孤品。」啟老爺子笑道:「等閒看不到的。」
「明天我們先召集京中的同僚,還是做個鑑定,對了,這畫要是在我國博修好的……」
「別!」周至趕緊擺手,王老爺子這話接下來要怎麼說他一猜就知道,得趕緊堵死:「我能把這畫兒帶到這兒來,是給州里省里都打了保票的,修好以後一定要帶回去。」
「要是國博捨不得材料錢,我去榮寶齋找陳老也可以。反正這畫兒啊,留不在國博。」
說完後又看了啟老一眼:「也留不在故宮。」
「你小子現在防我們跟防賊似的了哈?」王老佯怒道:「算了,還是在國博修,現在修明代畫作的機會也少了,修的時候還可以讓館裡的人觀摩。」
「嗯,到時候我也帶人來。」啟老說道。
「那這材料……」
「國博出!」王老白了周至一眼:「不過培訓費就沒有了,另外我們要攝像留下修複課程的資料。」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首發,請您到去看!
「隨你。」周至頓時眉開眼笑。
「也是運氣好。」王老也說道:「為了複製歷代帝王像,我們剛好從蜀中定了一大批綾錦和絹帛,需要的材料剛好都在其中。」
「是全本還是一部份?」周至問道:「這是大動作啊!」
「的確是大動作。」啟老爺子感慨道:「要說起來,這活也幹了七八十年了,好些早期的畫師,都不在了。」
乾隆御製南薰殿奉藏圖像其實數量很大,從太昊伏羲以下帝後賢臣畫像,分圖卷、圖冊、圖軸三種制式,共有一百二十一份,所繪大小人物共五百八十三名,其中帝後像用黃表朱里,臣工像用朱表青里。
這套修裱方法是清仿明,明仿宋,用的宣和畫院的辦法,也就是「南工」,剛好是周至的強項。
只可惜這套珍貴的繪畫現在還在台島故宮博物館,大陸收藏的都是從民國到現代的很多畫師臨摹的仿作。
但這些仿品的等級也非常的高,不少畫師都是當時名家,為仿作付出的心力也極大,複製的手法也是用的雙鉤填彩法,特別適合復刻這些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