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非洲創業實錄> 第1347章 危機意識

第1347章 危機意識

2025-01-09 12:16:59 作者: 惡的呃呃呃
  第1347章 危機意識

  波西米亞省這次轉型嘗試實際上還是被東非中央政府推著進行的,畢竟如今東非經濟依舊比較火熱,而火熱的經濟能夠掩蓋許多城市發展問題。

  而恩斯特之所以會選擇波西米亞省,除了波西米亞省的產業結構失衡以外,還在于波西米亞本身處在東非內陸地區,內陸發展本身就沒有沿海容易。

  而恩斯特預感等到歐洲戰爭結束後世界經濟勢力會迎來一次嚴重的危機,尤其是歐洲各國恢復經濟生產秩序之後。

  在歐洲和中東爆發大戰的時候,世界其他地區可沒有閒著,除了東非和美國這種積累了恐怖工業產能的國家以外,日本,遠東帝國,英國的殖民地,甚至南美的工業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巨大發展。

  在這其中,英國殖民地發展是比較突出的,像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紐西蘭等地區都拿到了英國本土的大量工業訂單,置辦了不少企業。

  就比如加拿大,在戰爭期間,加拿大的工業投資比平時增加了將近二十倍,英國和美國在加拿大投資了不少工廠,生產包括軍艦,武器等重要物資,同時出口大量農產品,成為協約國的重要後勤基地。

  在一戰期間,整個世界的工業產能都是迅速增加的,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意味著戰後世界經濟必然會迎來一次重大危機。

  而恩斯特預感,這次經濟大危機可能還在超過前世的1929世界經濟大危機,畢竟在恩斯特的影響下,出現了東非這個龐然大物,進一步促成了世界產能的盲目擴張。

  而這一次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時間,大概就是在歐洲完成戰爭重建之後,這個時間大約在五到十年時間左右。

  ……

  萊茵市。

  恩斯特就自己的預測和東非政府官員們進行著討論。

  「目前帝國的工業產能過剩嚴重,本輪工業高速增長主要是依託歐洲戰爭的刺激,一旦歐洲的戰爭結束,歐洲訂單量減少,勢必會對帝國經濟造成衝擊。」

  「這種影響可能會有滯後性,因為在市場經濟主體下,投資具有盲目性,如今良好的營商環境,給予了投資和創業人員信心。」

  「但是我們政府不應該有這種想法,我們應該清楚之前幾年經濟的高速發展是歐洲戰爭所造成的。」

  「所以政府必須有憂患意識,糾正經濟領域的『冒進』和『盲目』性,引導民間投資回歸理性,同時引導經濟高質量發展,從一味追求數量轉變為重視質量和創新上來。」

  簡單一想也知道未來肯定會爆發一輪規模浩大的產業過剩危機,畢竟市場就那麼大,各國卻都在擴充本國的工業投資,必然引發世界經濟的消化不良。

  雖然說工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生產力的進步,但是如果不做好分配工作,那盲目發展工業就必然導致世界原本市場秩序的崩塌。

  東非商務部部長漢斯萊頓配合說道:「不僅如此,如今我們和歐洲的貿易,實際上就已經顯露出一定的風險,長達五年的戰爭,可以說讓歐洲各國債台高築。」

  「所以,我們應該擔心,戰後歐洲各國是否有違約的風險,當然,這個問題美國人肯定比我們更加擔心,如今美國才是歐洲最大的債主,但是我們和歐洲各國的債務規模也不算小。」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東非這個時間段跳出來促進歐洲和平的原因,歐洲幾乎已經吸不出多少血來,歐洲各國的訂單不過是一堆白條。


  債務當然可以影響歐洲的政治,但前提是有軍事實力保駕護航,各國不敢賴帳,但是歐洲卻恰好是世界上軍事最強大的板塊。

  當欠債人手裡掌握著「真理」的情況下,這對於債主可不是一件好事,更何況東非金融業並不如美國發達,即便真能通過債務操縱歐洲的政治,受益者最終顯然也不會是東非,更何況歐洲各國本身也不是善男信女。

  所以恩斯特說道:「對歐洲的債務問題,必須始終維持在合理區間裡,我們不能指望歐洲各國的良心,所以要進一步加強對歐洲的債務審核工作。在對歐洲貿易中,我們要真金白銀,亦或者設備和技術等可以武裝本國經濟和產業的硬通貨。」

  「帝國經濟的大方向是消化戰爭期間收穫的果實,穩定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重建國內經濟的護城河。」

  東非的經濟可以用「自由」二字來形容,這使得東非的經濟、工業和城市發展就像吃了補藥一樣,迅速膨脹和擴大。

  但是這種激進的自由主義經濟發展模式,背後隱患十分巨大,畢竟東非並沒有建立配套且穩定的經濟系統來容納和消化這種拔苗助長式獲得經濟成果。

  一旦在下一個經濟周期到來之前,處理不好這種矛盾,經濟上的消化不良將對東非社會產生巨大衝擊,並且極大削弱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潛力。

  而隨著恩斯特的話落,這也意味著在當前階段,東非經濟發展將重新從自由主義轉向保守主義。

  為什麼是重新,因為在以前,東非本身經濟就是長期處於「保守」狀態,不過這個保守狀態,也是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鬆懈的過程的。

  就比如上個世紀,東非經濟完全可以用封閉來形容,不僅拒絕其他國家的投資,同時在其他領域也和前世的朝鮮一樣,很少和其他國家,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進行交流。

  後來,隨著東非具有一定自保能力之後,東非才開始放開沿海地區,到南非戰爭之後,開始大量吸收外國投資,最後一直到一戰前,徹底對經濟進行解禁,鼓勵民間經濟發展和世界的貿易交流。

  但是,現在風向又變了,當然,這並不是說東非經濟要重新回到計劃經濟時代,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回歸保守主義。

  這也就是恩斯特所說的建立東非經濟護城河,在簡單和直白點來說,就是重新建立關稅壁壘,以應對有可能發生的世界經濟危機對東非本國企業和產業形成衝擊。

  而這個過程,按照恩斯特的想法,肯定不能一步到位,必須一步步來,甚至很多只有可能是預案,等到經濟危機到來之後,再立馬布置出來。

  所以恩斯特說道:「如今東非經濟和世界市場已經深刻綁定,全球經濟息息相關,如果歐美爆發經濟危機,也勢必會傳導到東非,甚至我們如果不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的話,說不定經濟危機就有可能在東非最先爆發。」

  「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調整本國經濟發展態勢,尤其是重塑戰後本國產業結構,從而適應新的國際市場變化。」

  「做到危機不首先在東非爆發,如果世界經濟危機發生後,政府也要有可靠的方案,將損失降到最低,最好能夠實現國內經濟的正向循環,同時通過科技創新保證外貿的平穩。」

  「當然,經濟危機肯定不會立馬發生,根據我的預期,它大概會在1925年以後發生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我國經濟發展應該會相對平穩,甚至可能持續繁榮。」


  「政府的工作就是藉助這個繁榮時期,做好配套設施和政策,加快產業升級和轉型,淘汰落後企業,扶持優質創新和技術型企業,淘汰落後產業,發展新興產業。」

  依照恩斯特的意思,經濟危機就像一場流行感冒,而只有免疫力強的人才能不受到太大傷害,並且最先康復。

  而所謂免疫力,對於東非來說就是優質的產業結構,公正的市場環境,有活力和核心技術的企業等等。

  恩斯特說道:「就拿鋼鐵行業來說,在世界大戰期間,我國的鋼鐵產量攀升到接近四千萬噸。」

  「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受到了來自外部市場的刺激,來自歐洲的訂單,亦或者遠東等落後地區的需求。」

  「而不是因為國內經濟發展需要所生產的,如果外部市場崩潰,而我們又沒有做好相對應的調整,那國內市場上可能就憑白多出將近數百萬噸的過剩產能,同時還有可能面對國際鋼鐵的傾銷競爭,進一步擴大過剩產能帶來的損失。」

  東非鋼鐵年產量一度達到了四千萬噸水平,比世界第二大鋼鐵生產國——美國,還多出六七百萬噸。

  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主要是供給了歐洲或者其他市場,這部分市場最高的時候大約消化了接近一千萬噸的產能,也就是說在東非鋼鐵出口的高峰,出口鋼鐵及相關產品幾乎等於英國一整年的鋼鐵產量。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不過,1917年以後,東非對外鋼鐵及相關產品的出口量又回落到數百萬噸水平。

  數百萬噸相對於東非接近四千萬噸的鋼鐵產能,占比其實已經不算很高,但這主要是因為東非本身就是一個鋼鐵消耗大戶。

  東非人口高達一億六千萬,工業規模龐大,東非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和基礎設施建設快,所以自身的鋼鐵需求肯定少不了。

  但數百萬噸已經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據,要知道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全年的鋼鐵產量都達不到一百萬噸,而能超過一百萬噸的國家,完全稱得上工業強國,就比如戰前的比利時。

  所以恩斯特說道:「產能過剩問題,要逐步解決,讓其回歸到合理區間內。」

  「以鋼鐵生產企業舉例,一些技術含量低或者浪費嚴重的鋼鐵廠要關停整改甚至是淘汰,對於一些有技術創新的企業則要鼓勵。」

  「這樣一來一去,淘汰落後企業就能把市場讓出來,用於培養競爭能力和技術強的企業,這種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也才更有實力和國外企業進行競爭和廝殺。」

  「尤其是在稅收政策上,做出一定調整,鼓勵科技創新型和優質企業的發展。比如鼓勵電子科技,電力工業,合金研發,化學工業,新材料研發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在金融業領域,也要進行整改和糾錯,我國金融行業得到初步發展,但是暴露的問題也十分嚴重,而歷次歐美經濟危機的經驗告訴我們,金融行業的監管不到位和過度寬鬆,也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

  畢竟,很多創業者的第一筆投資都是來自銀行等金融機構,而這些資金的使用不到位,就容易導致爛帳從而暴雷,上一次經濟危機就是從維也納的金融業開始的。

  「最後是民間,如今東非已經進入市場經濟時代,而民間投資和民辦企業占比已經超過國有資本,但是政府不能因為民間企業的身份,就真的放任自流。」


  「同樣要嚴厲打擊市場規則的破壞者,整頓市場風氣,同時對優質企業進行扶持,提高市場的抗風險能力。」

  企業關係著就業問題,如果經濟危機時倒閉的企業太多,那就容易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東非政府肯定沒有能力當所有企業的家長。

  而且民間企業相對於東非國有企業更加純粹,沒有相對應的社會責任和政治任務。

  但是,即便這種情況下,有不少企業照樣是利益薰心的存在,並不產生實際的社會價值,反而破壞市場環境和風氣。

  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在上個世紀美國鐵路建設狂熱時期,就有很多空手套白狼的皮包鐵路公司,這種公司可能沒有修建一寸鐵路,但是卻通過輿論造勢,從而炒高股價賺的盆滿缽滿。

  而他們的存在,不僅讓接最後一棒的股民賠的家徒四壁,同時還帶壞了社會風氣,畢竟很多鐵路公司真心實意的建設鐵路,結果不僅賺不到錢,還可能虧損,而用鐵路做幌子炒股票的皮包公司卻賺的盆滿缽滿,這種心理落差誰能接受的了。

  最終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鐵路公司選擇走「捷徑」,從而引發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經濟危機。

  東非政府為了刺激民間經濟的發展,本來就管理相對鬆懈,所以這種情況肯定也少不了,而現在東非政府要做的不過是「撥亂反正」,讓市場秩序重新回歸正常。

  只有市場秩序回歸正常之後,才能重新樹立企業和消費者信心,讓真正有責任心和埋頭苦幹的企業發展下去。

  當然,東非這幾年因為經濟發展熱度,所以雖然經濟存在問題頗多,但是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畢竟經濟好的時候,機會也多,普通人的容錯率也高,不至於走投無路。

  但是,因為暫時沒有造成影響就裝作看不見,那未來爆發時,只會帶來更大的問題,而東非政府要整頓市場環境,那肯定會經歷陣痛期,但是相較於等到經濟危機後賠的底朝天,所謂陣痛期根本無足輕重。

  而這也就意味著東非經濟肯定會不如之前亮眼,甚至可能進入經濟增速相對滯緩的狀態,這在東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經歷,在19世紀以前,因為領土擴張等原因,東非經濟一直都處在高速上升期,而進入20世紀的前二十年,東非經濟更是高速發展,所以說可能也是東非政府首次打經濟上的逆風局。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