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
古語有言:物禁大盛,盛極則衰。目前東非經濟從表面上來看就是處在這個狀態。
世界各國想要避免這種結果,只能開拓新的道路從而擺脫循環,英國以及英國之前的歷屆海上霸主,都是通過不斷征服其他地區,從而將本國發展的限制打破。
而這也是世界殖民主義不斷高漲,並且在19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達到頂峰的原因,但是到了一戰爆發時,顯然殖民主義也無法再解決原本的問題了,畢竟世界已經被瓜分殆盡,無法開闢出新的市場。
而這也是英,法兩個舊秩序捍衛者在近些年呈現出頹勢的原因,但是從兩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來看,其實英國和法國發展並不慢,但是相對於美國,東非,德國等新興工業國家就不夠看了。
但是,東非這些後發國家想要突破英法建立的世界秩序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而德國就是第一個挑戰者,不過德國在體量上終究難以突破英法設制的桎梏。
但是,德國的地緣劣勢逼迫德國不得不冒險一試,即便不發動戰爭,最後也會被周邊的強國絞殺在搖籃里。
而東非和美國正是因為遠離歐洲這個是非之地且體量大,反而成了兩國崛起道路上護身符。
實際上,東非在非洲大陸上崛起的過程和美國在北美大陸上崛起的過程難度上相差不多。
美國建立時,面對的敵人主要是北美大陸上的印第安人,而東非面對的則是非洲的班圖人,雖然時間相差了上百年,但是兩百年前的印第安人和東非殖民時期的班圖人,這兩者的文明程度幾乎沒有差別。
前者擅長石器並且創造了文明相對繁榮的石器盛世,後者雖然能夠製造粗糙的鐵器,但是文明相對匱乏,其發源地西非雖然有幾個文明古國,但也是阿拉伯教的次生文明。
但是不管二者發展程度如何,只要他們沒有發展到相對成熟的封建社會階段,面對帶著熱武器的美國人和東非人都不堪一擊。
封建社會對殖民主義還是有一定抵抗能力的,就比如19世紀的遠東帝國,如果當初恩斯特面對班圖人文明程度能達到遠東帝國水準,那萊茵皇室根本就不可能在非洲創下一片基業。
別說封建社會,班圖人大部分都沒有進入奴隸制社會,而是處在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也只有靠近北非的地方,就比如被東非消滅的布干達等王國等班圖人政權算是比較初級的封建王國,這還是受到了阿拉伯人的影響。
班圖人的文明甚至不好用傳統的文明判別方式來鑑定,即便是布干達王國這種封建王國可能奴隸制度也廣泛存在。
這一點就像19世紀的東非和南北戰爭前的美國一樣,毫無疑問美國當時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卻存在奴隸制度,而東非就更加複雜了,19世紀的東非完全就是一個大雜燴,奴隸制,農奴制,封建君主制,資本主義甚至公有制都能找得到影子。
這讓東非在世界舞台上一直都是鶴立雞群的存在,也無怪乎19世紀以前東非搞閉關鎖國這一套,如果不搞閉關鎖國,就東非的社會制度恐怕都能引發國際社會的集體徵討,屬於五毒俱全的類型了。
進入20世紀以後,東非才在制度上逐漸和所謂的「國際社會」接軌,而這個「國際社會」也就是現在的歐洲。
歐洲掌握著世界的話語權和霸權,所以歐洲國家達成統一共識後,自然也就能「定義」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和國家。
而美國和東非之所以能逃過一劫,本身就是對於這兩個國家,歐洲內部各國無法達成統一共識,就像德國和奧匈帝國從來不在社會制度等問題上對東非指手畫腳一樣。
雖然德國和奧匈帝國打心底看不起東非這個非洲暴發戶,但是東非怎麼也算「窮親戚」,半個自己人,而這也是東非在一戰中偏袒同盟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
1919年10月。
歐洲各國再次在荷蘭海牙進行了第二輪和平會議,而此時距離上第一次和平會議結束已經過去了四個月時間。
第一次和平會議上,雖然法國和奧匈帝國等國家,已經趨向於結束戰爭,但是英國和德國的矛盾卻是歐洲和平的主要阻礙。
英國和德國作為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實際領頭人,兩國都不甘心戰爭的輕易結束,畢竟他們都沒有取得想要的結果。
英國參加一戰,主要是為了將德國鎮壓下去,而德國則是為了顛覆英國的霸權,總目標沒有實現,兩國自然都十分不甘。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國就算再不甘,也因為戰局的拖延而不得不相互退讓,除了本國內反戰主義的興起,和工黨在歐洲的活動以外,戰局的變化也讓兩國不得不重新把精力放在談判桌上。
而為了促成兩國的和平,這次東非外交部長弗里爾再次遠渡重洋來到荷蘭實際上的政治中心海牙。
上一次弗里爾前往荷蘭,還是為了和荷蘭政府達成南洋地區的勢力重新劃分工作,這次卻成為了調停歐洲戰爭的重要參與者。
這讓弗里爾感慨萬分:「故地重遊,但是這次我身上肩負的卻是整個世界的命運,希望在我們的勸解下,能夠為歐洲和中東迎來真正的和平。」
而前來迎接的弗里爾的荷蘭首相凱波爾對他的話表示了認同:「閣下說的不錯,和平才是大勢所趨,希望這次德國和英國能夠放下芥蒂,徹底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
凱波爾首相如今可以說是最希望歐洲戰爭結束的人之一,雖然他是一個親德首相,但是本身肯定要為荷蘭的利益考慮。
在戰爭初期和中期,荷蘭作為歐洲的交通樞紐,靠著鹿特丹港,萊茵河,鐵路,公路等等,當二道販子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戰爭後期,形勢就徹底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協約國正式下決心對德國進行封鎖,而荷蘭自然受到了協約國的刁難,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五年的戰爭下來,德國這個荷蘭主要收入來源國的國庫基本上也見底了。
總結下來就是如果戰爭繼續下去,荷蘭不僅無利可圖,反而可能被兩大陣營變成新的戰場。
這顯然不是荷蘭政府想看到的,畢竟比利時的慘狀歷歷在目,荷蘭可經不起折騰,像荷蘭這種小國,隨便一場戰爭就可能讓其積累百年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但是,如今的荷蘭,情況可比前世要好的多,前世荷蘭是真正受到了協約國的制裁,而且因為比利時難民問題,引發了糧食和社會危機。
但是,因為東非的存在,這一世荷蘭情況比前世好的多,即便東非不再通過大西洋對德國進行物資輸送後,東非和荷蘭的貿易也沒有中斷,這就讓荷蘭依舊有獲取外部物資的通道。
東非和荷蘭做生意,自然不需要什麼理由,畢竟兩國都是所謂的「中立」國,只不過後期,將貿易規模縮小到協約國可以接受的範疇即可。
也就是足夠荷蘭本國使用,但是無力出口到德國,從而擴大德國戰爭潛力的物資出口規模。
同時,東非從荷蘭招收了大量比利時難民,從而讓荷蘭躲過了難民危機。
而東非之所以願意給予荷蘭這種特殊待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得罪協約國,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單就這些年荷蘭賣給東非的那些殖民地,就註定了東非對荷蘭的態度完全要好的多,這是實打實的利益。
而且,就如之前所說,荷蘭是歐洲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擁有歐洲最大的吞吐量最大鹿特丹港,陸地交通也十分便利,經濟和工業水平發達,這些基礎條件也值得東非對荷蘭進行拉攏。
所以弗里爾部長對凱波爾首相和顏悅色的說道:「貴國為了歐洲和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我們東非是看在眼裡的,相信等到歐洲和平以後,我們兩國能夠進一步深化經濟,外交,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多的影響力。」
荷蘭本身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歐洲國家,同時其南洋殖民和東非也有交流合作,所以弗里爾不介意繼續加強兩國的關係。
面對弗里爾的示好,凱波爾雖然貴為一國首相,但是也不敢怠慢,可以說自他上任以來,荷蘭政府和東非政府間的交流,比以往都要多的多。
凱波爾首相說道:「我相信貴國能夠在這次會議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給整個歐洲帶來和平,荷蘭政府也希望協助東非多為和平出份力。」
在簡單的交流以後,兩人就帶著人員趕往會場。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這次參會的國家,除了荷蘭,東非以外,依舊是其它四個歐洲大國,仍舊是一次秘密會議。
甚至協約國主要成員美國和同盟國主要成員奧斯曼帝國,這兩個大國都沒有接受到邀請,而原因很簡單,美國本身是支持戰爭的,那把美國拉入會議,很有可能拖延會議進展,至於奧斯曼帝國,純粹是上不了餐桌。
當然,這兩個國家不參與進來也符合歐洲四個大國的想法,畢竟這次世界大戰,本質上就是歐洲大戰,只要英法德奧達成共識,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而東非之所以能參與進來,那是因為東非是和談的主要發起國,至於荷蘭就是東道主了。
弗里爾進入會場後就,就看到了這樣一幕,協約國和同盟國代表,尤其是德國和英國之間,散發著一股濃濃的火氣,就像兩座隨時將要噴發的火山。
而奧匈帝國代表們的情況相對平和一些,法國的態度則有些不自在,這種情況也很好理解,奧匈帝國在此前一直活躍於東歐戰場,給奧匈帝國造成最大損失的就是俄國人。
但是,現在俄國已經變天了,如果是前沙俄外交人員在場的話,恐怕他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閒雲野鶴了。
而法國,可能是感覺憋屈,畢竟法國很清楚法國已經無力再打下去,但是法國人對德國的痛恨已經深入骨髓,這就讓法國代表們的情緒十分複雜。
弗里爾對這些情況選擇視而不見,只要雙方沒有直接吵起來和動手,情況就還不算太差,上一次會議時,雙方代表可是脾氣壞的很,勸架就費了一番功夫。
弗里爾來到演講台上說道:「諸位,歡迎各位再次來到海牙,進行第二次和平會議,不過在此前,我希望各位先調整一下個人情緒,畢竟憤怒只會激化矛盾,而不能解決問題,那我們這個會議也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相互諒解,推動歐洲和平的來臨。」
在定下了基調,轉移了各國代表的注意力之後,弗里爾稍等了片刻,在確定雙方情緒暫時穩定後,才接著發表講話。
「猶記得上一次會議,到現在中間已經隔了四個月,放在和平時期也就是一轉眼的時間,但是,在戰爭時期,卻可以改變很多情況。」
「而我想這四個月,也給大家再次加深了一個印象,那就是戰爭如果繼續下去的話,戰場也很難再有新的變化,而各國之間的相互對峙,除了製造更多的殺戮,同時激化了諸位所在國家的社會矛盾。」
「所以,戰爭再繼續下去,已經完全沒有必要,這只會給工黨,或者你們國家的其他野心家創造機會。」
「我就簡單來說說,目前大家所面臨的困境,歐洲戰爭已經陷入了僵持狀態,這場戰爭如果不主動收手,那他至少還要持續兩年以上,而我想兩年以上,很多國家都等不了那麼久。」
「兩年之後,對大家最有危險的可能不是前線戰局的變化,反而是國內的遊行,示威,甚至民眾的暴亂,以及革命……」
在1919年,同盟國和協約國各有勝負,但是雙方依舊沒有打破僵局,同盟國方面,雖然近期同盟國重新打通了波斯灣航道,恢復了外部物資來源,但是西線卻依舊難以突破協約國的封鎖,反而壓力越來越大。
而協約國則正好相反,英國在波斯灣經歷了一場大敗,糾結的百萬軍隊中,印度等殖民地部隊太多,而面對從東線歷練出來的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精銳,根本就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
大量印度潰兵逃亡波斯境內,這也意味著南線戰場被同盟國撕開一個大口子,協約國在南線戰場僅剩下紅海沿岸這塊陣地。
而同盟國的物資封鎖一解除,即便有美國加入,協約國也很難占到便宜,畢竟美國大兵到西歐,也要跨越大西洋,更何況美國陸軍戰鬥力本身就不強,而同盟國兵力已經得到初步緩解。
更準確來說,是德國兵力得到緩解,曾經的西線戰場可以說是德國獨木難支,現在奧匈帝國從東線抽出手後,不僅可以發動南線攻勢,還有餘力支援西線。
當然,同盟國在西線的兵力缺口雖然有所補充,但是也不好受,就算美國兵戰鬥力再差,他們也是能拖住同盟國部分兵力的,並且隨著美國後續兵力的補充,這進一步加大了同盟國的壓力。
總結來說,就是現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依舊無法打開局面,雙方最終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了各自的優勢,戰場依舊僵持,這也是弗里爾為什麼強調第一次和平會議後,這四個月時間的原因。
畢竟,第一次和平會議,英法德奧四國,或許還心存幻想,萬一對方崩潰了呢!但是這四個月來發生的戰事,反而證明了戰爭結束完全看不到頭,所以還是要靠和談來結束這場看不到頭的戰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