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一葉而知秋
出於系統內的慣性,卓瑪麗在執行楊默指示時,又加了一層碼,各單位的科研進度不但關係到邊貿配額和汞礦配額,還關係到下一季度扶持資金的多寡……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是為了倒逼,產業扶持辦公室這邊直接把扶持資金從年度發放變成了季度發放。
所以不出所料,大華公司通過削砍汞礦配額和邊貿配額來倒逼本地企業加速新技術研發的行為,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大堆廠長紛紛站出來來抗議和哭訴。
不但田廣躍和尤亞坤、葉濤等人被鬧的一個頭變成兩個大,就連楊默本人,也被叫到省裡面開了好幾次協調會。
很明顯,有人告狀告到了省里。
不過楊默雖然可以在華東百億重建計劃的蛋糕分配這塊適當地「服從大局」,但在這件事情上卻表現的異常固執,不管軟話硬話說盡,就一個答覆——不可能!
所謂產業升級,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就如同立體版太極圖一樣,一個核心驅動力是市場需求,另一個核心驅動力是與之相匹配的技術進步,二者缺一不可,負責產業大基金管理運營的楊默怎麼可能在這個問題上退步?
有些事情,一旦有了開始,便很難畢功一役了。
於是,時間就在這種反覆的拉扯中一天天過去。
正當有些人捺不住火氣,就連高慶峰都開始壓不住同僚們的不滿時,事情卻一下子來了個非常意味深長的轉機。
1992年1月18日,距離春節還有半個月的時候,設計師忽然出現在武昌,並計劃後續前往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在這個計劃橫跨整個春節的視察過程中,設計師發表了一系列至關重要的講話,即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的「南巡講話」。
雖然只是一個開始,但講話里涉及到的內容卻很多,其中有一條: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時機,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發展經濟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這一條講話按照權重來講,排不到第一條。但「抓住有利時機」這句話配合上之前的「黑貓白貓」,以及楊默這段時間的固執態度,卻一下子讓人覺得意味深長起來。
大家都知道德州城產公司的大基金帳戶是組織直管,楊默也是這兩年為數不多做出了極大成績但卻始終沒有被組織上正式接見和表彰的狠人之一。
所以……
通過強硬手段倒逼那些企業重視技術,並加大科研投入,其實是南巡講話精神的預先落實,德州城產基金這是在配合打樣板?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結合楊默不久前的帝都之行……這個結論未免有些令人細思極恐啊!
於是乎,一座座即將爆發的小火山,忽然就這麼詭異地平息了下來。
而好不容易脫身的楊默,卻為了如何去兌付之前的一些承諾而開始頭疼起來……
………………
「沈叔叔,這就是……青島汽車廠的最新成果?」
冷冽的北風中,楊默圍繞著停車場上的那輛外型與老款皇冠有五六分相似,但總覺得有幾分紅旗神韻的黑色轎車轉了兩圈。
沈興臉上露出一絲矜持:「準確的說,這輛樣車是青島汽車廠與北極星汽車廠精誠合作的成果!」
楊默有些訝然:「北極星汽車廠?」
青島汽車廠那邊不是被一大堆中型貨運車輛的訂單塞的滿滿當當麼(部分供應德州和滄州的鄉鎮企業,用於改造出口型房車),脫胎於軍工系統的北極星汽車廠今年的主要任務也是生產各種用於支援華東災區重建的特種工程車輛,兩邊的業務方向雖然不能說是南轅北轍,但差別卻也極大,竟然還能摻和在一起合作?
沈興笑了起來:「早在去年,我們這邊便通過一些渠道弄到了高爾基汽車廠的一些技術資料和部分生產設備,甚至就連技術人員都挖了一批子過來……要是沒有這些技術骨幹幫忙做技術指導,這輛青島牌轎車只怕也沒有這麼快被設計出來。」
楊默看了他一眼,心中明亮。
很顯然,隨著齊魯華融集團的成立和百億援建計劃的推進,吃到了甜頭的沈興想要進一步擴大跟大華公司的合作規模,所以毫不猶豫地向本系統的領導尋求支持。
而感覺跟大華公司這種本地強勢央企合作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突破方向的軍方領導,或許是由於有了更多期許的緣故,所以沒有什麼猶豫,立馬將自己搞到的技術和設備嫁接到北極星汽車廠,然後以兩家汽車廠合作開發的名義,搞出這麼一台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青島牌轎車來。
相比於特種作業車輛,民用轎車其實是一個產值不相上下,但上下游容納就業崗位數量更為龐大的產業,只要能搞定市場端,在獲得楊默的許可後將齊魯華融集團的業務集群拓展開來,那麼沈興他們的這次探索改革,就算是徹底成了。
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楊默拉開車門,徑直鑽到了駕駛室,瞧了瞧其實很有些簡陋的中控台,又試了試那個沒比卡車小多少的輪盤,開口問道:「主要設計和配件是複製伏爾加汽車的?」
沈興的臉上有些許尷尬:「是,不過在車體外型和乘駕體驗感上面做了不少的細節優化……當初你在房車啟動項目時做過指示,要重視消費者體驗嘛,這個我們都記住了。」
作為一款曾被廣泛地用於紅色陣營的公務用車,伏特加轎車除了毛熊國之外,在東歐、華夏、朝鮮等國也具有相當成都的保有量……雖然伏特加轎車對應的級別並不低,但不管田廣躍也好、尤亞坤也好,都是完全有這個資格的,因此楊默坐上去後發現端倪也並不奇怪。
不過本著技術不夠,外表來湊的經典營銷理論,雖然毛熊血統的伏特加轎車存在著一系列的小毛病,在整體性能上略遜於當下歐美轎車,但如果在外觀和內飾上下功夫,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楊默瞅了瞅車內那暗紅色的真皮座椅,低調而奢華的中控台木質花色,以及那刻意淡化了行政色彩,顯得更加柔和但卻不失剛硬的車頭,輕輕點了點頭:「主要配件的國產化率能達到多少?」
沈興聞言,表情也嚴肅了起來:「樣車階段的配件國產化率能達到82.2%,但是根據技術專家評估,上線之後,大約只能達到56%~58%左右的國產化率……要想國產化率超過80%,至少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而且還是在保證年銷售量超過1萬台的前提條件下才行。」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與經常被拿來當成反面教材的帝都JEEP一樣,當初在上海落戶的桑塔納生產線在一開始表現的也並不如人意。
第一台桑塔納足足花了一個星期才下線不說,往後的兩年時間裡,主要配件的國產化率竟然僅有可憐的2.7%……除了輪胎、喇叭、天線以外,其他都需要依賴進口。
所以1987年,組織上終於看不過去了,直接下了命令,必須要把國產化率達到40%以上,要不然就關門歇業……這逼得某企業不得不立下軍令狀,喊出了「三年國產化突破60%」的口號,並專門成立了一個國產化部。
事實證明,一旦面臨巨大的壓力,國企是可以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的,立下軍令後,1990年,桑塔納國產化率便真的達到了60%,而到了1993年,國產化率更是達到了82.2%……然後國產化率一路攀升,直到98.7%的比率,連發動機也能全面國產化替代(2007年)。
眾所周知,華夏的轎車產業在初期是靠著B端和G端市場來驅動的,所以有著這麼一個案例在前,國產汽車要想名正言順地撬開這兩塊市場,國產化率的水平就是一個必須的敲門磚。
而說實話,相比於桑塔納當下已經逼近70%國產化率,眼前這輛青島轎車的56%~58%國產化率委實低了些。
但沈興也沒辦法,青島轎車的技術底子來源於高爾基汽車廠的伏特加轎車,兩國的關係這些年來本來就比較一言難盡,偏偏隨著毛熊國的正式解體,繼承了大部分家業的大毛對於華夏的態度就更加微妙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獲得更全面、更毫無保留的技術支持無異於做夢。
說實話,也就是青島汽車廠本來就是國內相對有技術底蘊的老廠,再加上萊陽、德州、日照和周邊幾個河北地區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後有了還算完整的產業基礎,否則的話,40%的國產化率能不能達到都是個大問題。
「正式開線後只能保證56%的國產化率?」
楊默皺起了眉頭:「其餘的還好說……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問題怎麼解決?」
核心配件無法實現國產化替代是要命的問題,而且與當下還是合資屬性的上海大眾不一樣,桑塔納無法實現發動機國產替代,德國大眾並不會停止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對華出口;但是青島汽車廠就完全兩碼事了,大毛未來對華會在一個依賴和防範的矛盾態度中反覆橫跳,一旦無法進口發動機和變速箱,那麼對於青島轎車的打擊將會是致命的。
沈興自然也知道這其中的關鍵,不過面容卻有些古怪:「只要能順利上線,別的不敢多說,未來兩三年的時間裡,1.5~2萬台原廠發動機和變速箱的供應量還是能保證的;」
「就算中間有什麼波折,其實問題也不是很大……」
「帝都汽車廠在五十年代末生產東方牌轎車的時候,引進和復刻的也是毛熊國的發動機技術,雖然一開始的毛病不斷,但在後續生產BJ760型轎車的過程中,卻也沉澱出了相對成熟的技術儲備;」
「作為風險預案,當初北極星汽車廠和青島汽車廠在合作之時便已經考慮到了國際形勢的影響;」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我們一方面在積極對接高爾基汽車廠,用以謀求更多的關鍵配件儲備;」
「而,另一方面,我們也與帝都汽車廠那邊達成了合作協議,把原本已經停產的BJ760轎車的技術資料轉讓了過來,同時返聘了上百名當初參與BJ760轎車技術攻堅的老師傅,與兩家汽車廠的技術人員一起,用於恢復和改進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國產化替代。」
說到這,沈興的表情有些扭捏:「都是毛熊國血統,雖然初期在性能上會稍差一些,但是BJ760的相關技術移植到青島轎車的身上,本身不存在太多的系統構架上的問題,只需要解決一下兼容性問題就可以了。」
楊默聽的眼角直抽抽。
沈興這話打的是什麼主意,但凡有腦子的人都聽出來了。
只需要解決一下兼容性問題?
哪怕他這種汽車門外漢都知道,問題哪有這麼簡單!?
不過雖然知道對方打的是什麼主意,楊默卻也沒有戳穿他的意思。
一來,隨著南巡講話的開始,國內的經濟即將迎來二次騰飛,轎車產業也將逐步迎來真正的春天;偏偏隨著廣州熊貓汽車的底子被逐層揭露,組織上惱怒之餘,對於合資汽車項目的態度越發謹慎起來,因此不管是從經濟層面還是從上層意志層面來說,當下委實算得上是國產汽車最寶貴的窗口期,他實在是不願意浪費這麼好的機會。
二來,國內的汽車產業在初期從來都靠著是B/G端啟動,而當下不管是B端還是G端,都是系統內的一員,都有義務為國內的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退一萬步講,哪怕是青島轎車未來不爭氣,始終只是一個「高型低配」的樣子貨,那坑的也不是普通消費者……既然坑的不是普通消費者,那楊默自然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
三來,親眼見證過後世種種的楊默,其實對這個冒險一博的青島牌轎車是隱隱有些期待的。
華夏的很多企業都具有彈簧屬性,在有外部途徑依賴的時候就跟條鼻涕蟲一般令人恨其不爭,但在斷了所有退路,面臨險境時卻又往往能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後世的BYD乃至吉利,之所以能發展的那麼好,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恰恰是因為發展初期沒有享受到太多的幫扶。
雖然青島轎車跟後世那兩家車企的具體情況不一樣,但同樣面臨著無路可退的風險……最多等到94年,大毛那邊的態度就會開始橫跳,屆時如果還是無法在教短期內實現核心部件的國產替代的話,那麼這個項目就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
想到這,心下已有決定的楊默嘆了口氣:「這車子多久能夠正式上線投產?」
沈興聞言大喜:「北極星汽車廠和青島企業廠有一部分生產設備是可以共用的,到時候拆出來就成,而且帝都汽車廠那邊封存的有BJ760轎車的生產線,裡面肯定也有部分配件是可以拿出來就用的;再加上我們從高爾基汽車廠弄到的那些設備和相關人員……」
微微盤算了一下,沈興給出來一個數字:「生產線從調集、組裝、調試,再到工藝調整和原料選擇、配件參數的確定和供應協調,以及電能設施的增配……最多7個月後,試車完畢,第一批青島汽車就能從生產線上出來;如果一切順利,馬力全開的話,初期產能不會低於1200輛/月!」
說完,不放心似的補了一句:「放心,所有的原料和配件的生產供應,我們會優先選擇德州……不,是魯豫冀工業協從框架範圍內符合條件的相關企業來合作的。」
切~!
才1200輛/月?
轎車又不是重卡,這麼點產能也好拿出來說?
不過他也知道,以當下的技術和生產線,是不可能出現後世那種動則60萬+/年的恐怖產能的;而且這畢竟是青島汽車廠和北極星汽車廠的試水項目,中間還有可能面臨著針對不同批次的技術工藝的優化調整,1200輛/月的產能,其實也差不多了。
說到底,一切還是要看楊默這邊,如果楊默能給他們找到足夠的銷路,1200輛/月算什麼,加大投資,增開幾條生產線,即便不是自動化生產,但每個月6000~8000輛的產能還是能達到的。
想到這,楊默點了點頭:「可以,剛好這幾天不少地區和企業要開年終工作會,我幫你提前打聲招呼,將明年下半年的公務用車採購名額預留一部分出來。」
「不過話說在前頭,我可以幫你們找銷路,但是我希望你們到時候不要拉稀才好,否則的話……」
沈興聞言大喜:「這個你放心,有我盯著,絕對不會落你的面子!」
如今以德州城產公司和大華公司為核心構築的業務網絡上,中大型的國企數量不知凡幾,隨便拉出來百十家單位一家定上一些,這點產能也就消化掉了,因此楊默一開口,這事就算是穩了。
按理說,1200輛/月的產能雖然不能說少,卻也絕對不能算多,單憑沈興他們自己的系統就能消化掉,犯不著這麼重視。
但問題是,系統與系統之間是不同的。
如果是沈興他們系統內消化,由於其自身的特殊性,那無非就是為了消化產能而消化產能而已,對於這個項目下一步的發展,並不會提供多大的額外好處。
但是楊默這邊就不同了。
楊默的業務網絡覆蓋國企、行政、民間三個維度,通過他的網絡將青島牌轎車的產能消化掉,其本區域的社會曝光度跟沈興他們系統內部消化的效果完全沒法比。
尤其是行政系統,從來都是汽車領域的流行風向標,行政系統的公務車,往往會帶動其它單位和民眾的跟風和偏好。
再加上大華公司和德州城產基金公司,這兩家單位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德州龍頭企業這麼簡單了,甚至已經成齊魯這邊一等一的明星單位,有他們現身帶貨,這無疑是給青島牌轎車豎了一塊超大型GG。
當然,楊默全程都沒說過大華公司自己會採購青島牌轎車,言下之意很明顯。
但即便是如此,也足以令沈興滿懷期待了……等到產能和質量穩定了,達到楊默的心理預期了,那大華公司和德州城產公司用實際行動來給青島牌轎車代養,那絕對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想到這,沈興有些忍不住心裡的火熱,試探性地問道:「楊總,既然你也願意支持北極星汽車廠和青島汽車廠的轎車業務,那要不……我們雙方在齊魯華融集團的框架下,再增加一些合作範圍,如何?」
很明顯,這裡說的「合作」,無非就是基於青島牌轎車的獨立生產車間,以及上下游的產業環節重組和增擴……有了配件生產能力,吉爾吉斯斯坦和墨西哥跳板市場的汽車配件和汽車用品「出口代工」業務,他這邊就能分一杯羹了。
孰料楊默只是看了他一眼:「沈叔叔,齊魯華融集團如今的業務規模,已經非常飽和了……如今大華公司這邊人才稀缺,擴大合作規模,我怕管理跟不上啊!」
雖然是以人手不足為理由,但沈興卻是知道,楊默這是在提醒他,兩邊的合作規模已經達到當初約定的上限了——除非這邊再拿出好處和籌碼來,否則楊默是不會那麼輕易讓自己占便宜的。
話里的意思雖然有些不好聽,但卻是個事實。
別的不說,光是一個華東災區援建所帶來的種種基建工程項目,就幫著沈興他們那邊解決了上萬人的轉業問題,更別提依舊還在緩步推進的連鎖酒店項目和依託霍爾果斯和滿洲里兩大邊貿渠道賺的盆滿缽滿的一堆三產項目……那一個個的,現在可全都是優質資產啊。
可以說,僅僅只是半年的時間,楊默便完美地兌現了他當初的承諾,幫著沈興交出了一份超出預期的完美蛋答卷,絕對算得上是一等一的擁軍典範。
相比於這個,楊默把林落蘇一腳踢到萬里之遙的墨西哥去參與跳板市場鋪設工作,簡直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
只不過,雖然楊默已經完美的兌現了承諾,甚至還略有超出,但問題是,如果僅僅只是局限於現有的合作規模……沈興他不甘心啊!
雖然霍爾果斯保稅倉的事情驚起了滔天巨浪,人人都知道等到春節一過,楊默手裡便多了一個金光閃閃的聚寶盆,但沈興卻知道,相比於北邊的市場,如今不顯山水的墨西哥跳板市場,才是楊默未來最大的聚寶盆!
茄子姑娘並不會期瞞她舅舅,因此沈興在隔三差五的傳真電報中,很容易地知道了那邊的一些消息和覃鑫、李駿、以及林落蘇的種種動作。
說實話,即便是一切都還是在接觸過程中,但墨西哥從調整後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中可能拿到的業務規模還是把他嚇了一大跳……對比於北美自由貿易區,中亞乃至大毛那邊的業務規模,直接小了一個級別!
而且相對於北方以輕工商品為主的邊貿業務,北美自由貿易區那邊簡直是什麼都做!
所以,他不想錯過這一列快班車……跟之前的種種動作一樣,在墨西哥鋪墊了小半年後,楊默再度利用參股和交叉持股手段,在一些領域獲得了較為明顯的先入優勢。
先人一步的好處,沈興這一年多來是深有感觸的,更何況是剛剛進行協議調整的北美自由貿易圈,更何況楊默這邊是還沒等協議調整完成就開始在墨西哥開始做鋪墊?
所以,與以一個後來進入者的身份去攻略已經出現了部分無形壁壘的墨西哥調班市場相比,與楊默這個先入者擴大合作範圍,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這年頭,誰不想再往前小小地進步一下呢!?
故而聽到楊默的推脫,沈興掃了一眼在一旁乖乖站著的王馨,話里沒有半點猶豫:「楊總,雖然冒昧,但我這次倡議雙方進一步擴大合作的規模和深度,是抱著極大的誠意的……你我也不是外人,有什麼要求,可以儘管提出來,只要我能爭取到的,一定全力幫你爭取。」
從當初開始籌備輕重工業品交換計劃開始起,他和楊默或直接、或間接地打交道也有一年多了,因此對於這個年輕人的性格,他自認為還是非常了解的……這就是個不肯吃半點虧的貨,沒有足夠的好處,休想打動他。
只不過這貨所看重的東西有許多在外人看來有些莫名其妙,因此與其讓自己費力巴拉地去猜,不如讓他自己提出來,省的費了力氣還不討好。
楊默聞言,卻是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他:「沈叔叔,你以為我說的擔心管理跟不上是託辭?」
沈興看到他的眼神,心裡咯噔一下。
齊魯華融集團雖然是雙方股份平分,雖然大華公的股份稍稍少一點,只有49%,但實際上,按照以往的習慣,這個股份占比已經足夠大華公司強硬地要求拿到公司的所有經營管理權了。
然而或許是考慮到沈興他們那邊性質特殊緣故,又或者是出於擁軍的考慮,因此在齊魯華融集團里,股份高達近一半的大華公司,除了那些科研類單位之外,其餘的有相當大一部分業務的經營管理權竟然是分配到沈興那一邊的……這與大華公司素來的強勢做派形成了強烈反差,即便是對戰略合作夥伴,也絕對稱得上是少有的尊重了。
所以問題來了,既然齊魯華融集團里大部分業務的直接管理權是在沈興他們那邊,那麼楊默說的「管理跟不上」是指……?
察覺到這一點,沈興表情頓時嚴肅了起來:「楊總,發生了什麼事?」
楊默雖然做事霸道,但賞罰分明,光棍眼裡容不下半點沙子卻也是出了名的……若非如此,那些被他的高標準壓的喘不過氣來的合作單位,以及之前被他逼得不得不剝離自家部分業務的公司早就跳起來造反了,哪裡還能如同孫子般乖乖受著?
所以對應的,為了防止引火燒身,楊默對於下面人,乃至於重要的合作夥伴,在管理上的原則要求近乎苛刻;
大華公司工作最飽和的部門不是那些業務部,而是紀檢部和隸屬於董事會辦公室下面的督查組……光1991一年,就有71名大華公司成員和超過270名關聯/合作企業的管理人員被請去喝茶,其監管力度之大,可見一斑。
因此哪怕是戰略合作夥伴,哪怕沈興他們性質特殊,哪怕是大華公司不享有大部分業務的經營管理權,但如果在管理方面做的不到位,楊默也絕對不可能進一步擴大合作規模——初次的合作,你可以說是出於大局考慮,但如果在有了漏洞的情況下還要二次加強合作,那就無疑是給人送攻擊的藉口了。
楊默靜靜地盯著沈興看了一會兒,嘆了口氣:「沈叔叔,你……真的不知道?」
沈興心裡不詳的預感更強烈,深吸了一口氣:「我的確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楊總,你我之間,說話不用那麼避諱才對。」
楊默輕輕嗯了一聲,想了想,然後朝著旁邊的王馨招了招手:「其實今天沈叔叔你過來,我本來也想等到聊完正事後,就一些問題跟你溝通溝通的,既然話已經聊到這了,那麼提前說道說道也無妨。」
說著,接過王馨從隨身公文包里取出來的一迭材料直接遞了過去:「沈叔叔,你先過上一眼。」
沈興接過那迭不算厚,卻也不薄的材料,僅僅只是掃上幾眼,便臉色變了:「這不可能!」
楊默很平靜地看了他一眼:「沒什麼不可能。」
沈興臉色難堪中帶著一絲憤怒:「這些材料是誰提供的!?全都是推測,這樣也能作準!?……有真憑實據麼!?」
楊默看了他一眼:「如果非要說什麼拿的上檯面的證據的話……倒也沒有。」
沈興聞言,下意識地鬆了一口氣,卻聽到楊默幽幽的說道:「只不過嘛,沈叔叔應該知道一葉而知秋的道理,很多時候,事情未必需要把所有的證據都查出來,而來自基層的真實數據,也往往更具有說服力。」
楊默摸出煙遞了一根過去:「所以,呂經理她們在基層巡察工作時反應上來的這些材料……其實便已經夠了。」
呂經理?
呂……瑩瑩?
聽到這個名字,沈興頓時臉色黑成了鍋底,竟然再也沒有辯駁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