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父子交談
靈帝似乎沒有讓劉辯回答的意思,繼續說道:「我朝新皇登基,會以老臣為太傅,兼錄尚書事,協助皇帝接觸政務。♘♞ ➅➈ş𝐇𝔲𝓧.ⒸOм 🍮🎄待到老臣離世,即不再置太傅。這些日子,你時常在玉堂殿,當知道錄尚書事的太傅權責有多重。朕登基時,以陳蕃為太傅,這本是應有之意。太傅陳蕃主政事,大將軍竇武主兵事。」
這是東漢以來的慣例,皇帝去世時會給繼任者留下一個位在三公之上的太傅,這個太傅有兩個要求,一是有名望的能臣,二是年紀要夠大。這樣,太傅可以用他的名望幫助皇帝樹立權威;用他的經驗幫助皇帝處理尚書台的政務。
同時,太傅又因為年紀夠大,當不了多少年,待到太傅離世後很自然的權力回歸到皇帝手中。
理論上,這種體系非常有利於皇權的過渡,也有利於權臣的善終。
「陳蕃、竇武,一個個都是士人口中的賢良君子、德行高尚,但朕登基不過八個月,便得知兩人共同商議,誅殺宦官。」
說到此處,靈帝嗤笑兩聲:「宦官大都在皇宮之中,又該如何誅殺?不過是兵變的藉口罷了!」
「二人沆瀣一氣,總攬國家軍政大事,內有太后垂簾,外有士人奔走鼓吹。又將朕置於何地?便是如此,二人依舊不滿足……哼哼。」
劉辯明白的靈帝的想法,內外朝的大臣都是和陳蕃、竇武一條心的,宮內的竇太后還是竇武的長女。在皇宮之中,當時的靈帝所能依靠的只有宦官。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靈帝的艱難處境。
估計也是在這種情況下,靈帝才會說出「張讓是我父,趙忠是我母」。
對當時的靈帝來說,陳蕃和竇武要殺宦官與要殺他沒啥區別。
所以,當曹節與王甫求助到靈帝的面前,靈帝用自己的名義給了曹節尚書台的掌控權,從而發布詔書,利用征戰結束帶兵回雒陽的大司農張奐反殺竇武與陳蕃。
這就是靈帝視角中第二次黨錮之禍的導火索。
劉辯聽得出,即便是現在,在靈帝心中,竇武與陳蕃依舊是意圖謀反之人。
而竇武與陳蕃曾經失敗的事,正是現任大將軍何進想要做的事。
明白靈帝的真正想法之後,對於何進,劉辯只能稱讚一句「大將軍好膽!」。
只是靈帝沒問,劉辯不好提起何進,不然豈不是不打自招了。
靈帝問道:「若是辯兒易地而處,會如何做?」
劉辯不確定他要不要順著靈帝的話說,糾結不定。靈帝也沒有催促,只緩緩的在宮城內踱步而行。
思索良久,劉辯終於給出自己略帶天真的答案:「總要嘗試一下彌合雙方,無可挽回時,再用雷霆手段。」
靈帝笑道:「只怕到時就晚了!」
劉辯回應說:「父皇中肯,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未到事情了結時,又如何能分清忠與奸呢!」
靈帝贊曰:「辯兒此言亦是中肯!」
劉辯尷尬一笑,接著說:「我曾在東觀問過梁師,難道我漢室自立國以來外臣與宦官都是生死不兩立的嗎?梁師便同我說了楊震之死。」
靈帝走累了,來到一座亭台下休息。聞言有些驚訝,沒想到劉辯會主動向人詢問楊震之事。
在楊震之前,外臣與宦官雖有鬥爭,但仍將鬥爭的內容放在國家政治的框架之內,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動不動就追求物理消滅。
安帝時期的楊震有「關西孔子楊伯起」之稱,無論是為官還是為人都是真正的清流。即便是看不慣外戚與宦官胡作非為也只會上書皇帝請求嚴懲,這是一個對國家絕對意義上有益無害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被宦官樊豐等人誣陷,安帝派使者連夜收回楊震的太尉印綬,並驅逐回原籍。
楊震不堪受辱,在雒陽城西的幾陽亭飲鴆自盡,交待子弟「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冢次,勿設祭祠」,時年七十餘歲。
即便如此,宦官仍不滿意,指使門下官員停楊震喪,使其露棺道旁。同時徵發楊震的子孫服徭役代郵行書,不許服喪。
直到次年順帝繼位,楊震才被翻案,改葬他處。
據說,楊震葬前十幾天,有大鳥高一丈多,飛到楊震喪前,俯仰悲鳴,淚流濕地。直到下葬,鳥才飛去。
東漢的清流運動自此而生,清流與宦官不死不休的仇恨也就此結下。同時,楊震之死也讓一批官員更傾向於明哲保身,與皇帝漸行漸離。
靈帝對這件事其實知之甚詳,還曾發生過一件趣事。
他曾經問楊震的曾孫侍中楊琦道:「朕和桓帝比怎麼樣?」
在靈帝心中,他肯定是比桓帝要強許多的。
楊琦的回答很機智:「陛下要和桓帝比,就像虞舜和唐堯比一樣。」
頗有劉辯前世用臥龍鳳雛誇人的隱藏含義。
對於這個回答,劉宏自然很不滿意,他隱隱威脅道:「卿強項(脖子硬),真不愧是楊震的子孫,死後一定也會招來大鳥的。」
……
坐在亭台之下的靈帝又問劉辯道:「你既然問過楊震的舊事,對於宦官如何看待?亦要喊打喊殺?」
靈帝鋪墊了這麼久,想要的答案也很明確。
劉辯的餘光瞥到,張讓不知何時離了老遠,避開了他與靈帝的對話。
他回答道:「宦官為爪牙,不可或缺。」
靈帝點了點頭,對劉辯的回答很滿意,聊了許久,他也有了困意,便讓劉辯回去休息。
臨走前,靈帝叮囑道:「你多年未在宮中,與伱祖母,阿弟不甚熟悉在情理之中。我知道你向來懂事,日後每隔一旬半月可去永樂宮拜見你祖母,祖孫之間能有什麼仇怨?不過一時之氣罷了。過兩日我先親自帶你去!」
劉辯點頭稱是。
靈帝不忘補充道:「下回記得再機靈些,若是你祖母想要拿什麼竹杖,直接跑就是了,我會告訴孫璋,他會私下配合你,不會有宦官宮人敢攔你的。」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