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唐天將軍> 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

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

2024-11-08 22:35:47 作者: 落葉凋謝
  「咚咚咚……」

  「威武!」

  唐軍鼓聲更烈,伴隨著將士們的高喝,士氣提升至頂峰。

  白孝德重回戰馬,他高舉劉龍仙的首級,面對燕軍的五千鐵騎,神態怡然。

  似是挑釁燕軍將領再出戰。

  燕軍眼睜睜地看著猛將劉龍仙被陣前斬首。

  本想耀武揚威,反倒是傷了自己的士氣。

  白孝德立馬於燕軍陣前,燕軍畏懼,竟無人敢再挑戰。

  隨著催人心的戰鼓越來越急,荔非元禮、荔非守瑜、馬璘、衛伯玉四將各率五千騎兵,以襲步的速度,向戰場上襲來。

  那「轟隆隆」的馬蹄聲,伴隨著塵土飛揚,驚動燕軍主將。

  「撤軍!」

  領五千鐵騎而來的燕軍主將為阿史那承慶,他咬牙下令撤軍。

  他們沒有打算與唐軍交戰,背靠山地,很容易撤走。

  斬將計劃失敗,只能再商議其他。

  「嗚嗚……」

  燕軍撤軍的號角聲起,士卒雖灰心喪氣,但他們還是有條不紊地進行撤退。

  騎士調轉馬頭迅速,後隊變前隊。

  「鏘!」

  「將士們,斬殺叛逆!」

  李瑄拔出諸葛亮劍,下令身邊的李嗣業、車神塞、張興、阿史那扶汶等將,與天策衛一起出擊。

  唐軍的兩萬騎一定來不及,只有他們這五百騎有機會拖住燕軍。

  趁著士氣正盛,李瑄下令乘勝追擊。

  即便已是秦王,但正值巔峰的李瑄思憶金戈鐵馬的自己。

  「殺!」

  將士們血脈僨張,齊聲大喝,殺向燕軍鐵騎。

  兵力懸殊,但人人披甲,一往無前。

  「秦王今非昔比,不可當前!」

  李瑄想要向前沖的時候,封常清向李瑄勸說道。

  他知道無法阻止李瑄沖陣,但不能太過靠前,像太宗皇帝一樣,拿著弓箭射敵即可,由猛將在側護衛。

  燕軍需要掉頭加速,唐軍直接具備衝鋒之勢。

  僅僅數百步的距離,燕軍無論如何都不能擺脫。

  燕軍未想到唐軍會如此兇猛,敢以五百衝擊五千。

  「唐軍找死,先將他們擊潰,再往伏擊之地撤退……」

  阿史那承慶不怒反喜,他令大將康沒波野和曹閏國各率一千騎兵迎上去,戰勝唐軍。

  哪怕損失一些兵馬也在所不惜,因為燕軍已經在靈寶東面諸道,埋伏有兵馬。

  只是李瑄喜歡玩「真假元帥」戰術,他沒有攜帶大纛和王旗,燕軍不知道李瑄親至。

  以阿史那承慶的野性,如果知道李瑄親自出發,恐會全力一搏,只為殺死李瑄。

  此時,燕軍也沒有多想的時間。

  曹閏國和康沒波野兩員大將,各組織一千騎兵,迎擊李瑄。

  當他們再次調轉馬頭的時候,天策衛距離他們也僅有數十步距離。


  他們的馬匹還未衝擊起來,唐軍就氣勢洶洶與他們交鋒。

  李瑄聽從封常清的勸說,沒有衝鋒在前面,而是在隊伍中間。

  最前方是李嗣業和車神塞、白孝德。

  他們與燕軍騎兵短兵相接,大開大合。

  紅光閃爍間,與其相交的燕軍,紛紛落馬。

  燕軍準備不及,戰馬未沖,一時折銳。

  李嗣業表現的最為勇猛,他騎著一匹萬里挑一的黑色大食馬,威風凜凜。

  以李嗣業驚人的身高,此馬是他最合適的坐騎。

  未持陌刀的李嗣業,在馬上也有不俗的技擊之術。

  他身披重甲,如怒目金剛,胯下駿馬四蹄如飛,宛如黑色閃電。手中長矛寒光凜冽,在敵陣中橫衝直撞,似虎入羊群,每每翻挑,就有敵人落馬。

  數十敵騎,交錯長刺,不及李嗣業一矛長擊,他應對自如,獨馬所向無前,帶領著身後的天策衛直接插入燕軍的腰心。

  車神塞老當益壯,他雙眸如電,大吼一聲,如晴空霹靂,他一如既往持著長刀,刀光霍霍,所過之處血花飛濺,慘叫連連。

  白孝德在亂戰之中,更能發揮他雙矛的特性,一攻一守,讓敵將防不勝防。

  他敢用雙矛上戰場,顯然已將技擊之術,磨礪到登峰造極。

  秦王就在身邊,主將們視死如歸,天策衛人人奮力,個個驍勇。

  雖只五百騎,卻將燕軍衝擊地七零八落。

  「啊……」

  康沒波野一聲慘叫,被李嗣業挑死在矛刃上。

  燕軍頓時陣腳大亂,曹閏國面色如土,不顧兩軍還在交戰,向後撤退。

  「噗嗤!」

  他剛轉過身,一支箭矢射破他的盔甲,貫穿他的後心。

  只見李瑄在渾瑊、車光倩、裴瓔的拱衛下,手持兩石強弓。

  他尋找縫隙,一矢射出,專殺盔甲鮮艷者。

  寶馬慢步,凡被瞄準者,無不應弦而倒。

  「唐狗怎會如此彪悍!」

  在遠處觀戰的阿史那承慶心驚膽戰。

  他們麾下的燕雲鐵騎竟毫無抵抗之力。

  難道劉龍仙的戰死影響這麼大嗎?

  「將軍,唐軍有衝鋒之勢,奪我銳氣,是以不敵。唐軍的援軍即將趕到,請您立刻下令撤退,將唐軍引入埋伏。」

  阿史那從禮焦急地向阿史那承慶說道。

  「傳令撤軍!」

  一個回合損失這麼多兵馬,阿史那承慶的心在滴血。

  他不再想著去殲滅這數百唐軍,而是讓所剩無幾的潰兵撤走。

  燕軍已經看到萬馬奔騰的唐軍援軍向他們衝來。

  「嗚嗚……」

  隨著撤軍的號角響起,燕軍的陣型更亂。

  唐軍掩勢衝殺,有的燕軍為求戰馬速度,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甚至還影響到正常撤退的三千鐵騎。

  而唐軍士氣正盛,一路追殺不斷。

  燕軍屍體橫七豎八地散落在原野上。

  半個時辰後,一路追擊到靈寶東面的山地,被李瑄傳號制止:「窮寇莫追!」

  李瑄認為燕軍一定有埋伏,不能再深入追擊。

  此番戰只是開胃小菜,挫敵士氣,真正的戰略不是這樣。

  唐軍鐵騎收攏戰利品後,如潮水般退回營寨。

  阿史那承慶也只能站在高處,氣急敗壞。

  燕軍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斗將未勝利,還被唐軍一小股鐵騎衝擊。

  最後唐軍不上當,早在燕軍的意料之中。

  事情已經發生,他只能回去向崔乾佑復命。

  「你是說唐軍隊伍中有一身穿金甲的將領?」

  得知斗將計策失敗後,崔乾佑向阿史那承慶反問道。

  「是的!」

  雖然崔乾佑是主帥,阿史那承慶不怎麼虛崔乾佑。

  他的地位實際上比崔乾佑還高。

  在安祿山最先密謀造反的時候,只有嚴莊、高尚、阿史那承慶三人知曉。

  可見安祿山對阿史那承慶的信任。

  「唉!除了李瑄,誰敢金甲?那一定是李瑄啊!」

  崔乾佑想罵阿史那承慶,但想到阿史那承慶的地位,又將話咽回去,只得拍著大腿說道。

  銅甲和金甲一目了然。

  穿銅甲的將領不在少數,而穿鍍金甲的人,理論上只有皇帝。

  現如今李隆基不可能到達戰場上,惟有李瑄到來。

  崔乾佑覺得錯失了殺死李瑄的好機會。

  若知是李瑄,五千鐵騎一擁而上,一定能將他殺死。

  即便唐軍援軍趕到,這支燕軍鐵騎無法撤離,也無所謂。

  李瑄是唐軍的精神寄託,取其首級,大燕將擁有天下。

  「是我的過錯,若知是李瑄,當為陛下獻身。」

  阿史那承慶也一臉懊悔。

  「現在說什麼也晚了,唐軍占據戰略上的優勢,一定會在靈寶繼續與我軍耗下去。」

  田承嗣此時站出來言道。

  相比於安祿山麾下的武將,田承嗣睿智,能隨機應變。

  他出自雁門田氏,標準的世家大族出身。其父官至安東副都護。

  田氏家族,世代為盧龍軍的將校,他投靠安祿山,沒有別的原因,只是為了榮華富貴。

  去年冬天,大軍南下,攻城略地,氣勢如虹。

  田承嗣先攻東郡、陳留,再攻滎陽。

  特別是安祿山占領洛陽後,形式一片大好。

  田承嗣和武令珣又攻臨汝、潁川,更在南陽之地大破唐將薛願和其麾下五萬士卒。

  正當他磨刀霍霍進攻南陽的時候,被安祿山召回洛陽,急行軍趕至陝郡。

  這個時候,熟讀兵家形勢的田承嗣,發現局勢對大燕非常糜爛。

  燕軍看似主力還在,但畢竟師出無名,又燒殺搶掠,連世家大族都畏懼,得不到百姓的支持。


  唐軍一環扣一環,將燕軍鎖在河洛地區,甚至還在縮短包圍圈。

  「我們耗不起啊!現在隱瞞將士說范陽還在我們手裡。如果唐軍將將士們的親人從范陽押送到洛陽,誰還敢抵抗呢?」

  張通儒接話道,他能看到更深的因素。

  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一定要打贏陝郡之戰,給予將士們和諸胡部勇氣,才能反攻回范陽。

  「陛下也催促我們儘快打敗唐軍,其他方向壓力很大。」

  崔乾佑冷靜下去,既然已經失去機會,一定要尋找另一次機會。

  正如張通儒所言,他們多等一天,潛在風險就多一分。

  惹惱安祿山,肯定會遷怒他們。

  當初李隆基逼迫著哥舒翰與崔乾佑交戰。

  現如今,安祿山有逼迫崔乾佑與李瑄決戰的意味。

  但燕軍眾將理解安祿山,現在這種局勢,他們根本拖不起。

  「元帥,我們聽從您的軍令。」

  王武俊向崔乾佑說道,想讓他拍案決定。

  一眾胡漢將領都看向崔乾佑。

  緊要關頭,他們必須服從有過一次滔天大勝的崔乾佑。

  「最多五天,我們的援軍全部到齊,一共十六萬士卒,挺向靈寶平原。」

  「其中十萬士卒負責圍攻唐軍營寨,一萬斷唐軍後路,三萬士卒防備河對岸的唐軍,另外兩萬為奇兵。」

  「將劫掠的財寶、絲綢盡數分給士卒,殺死牛羊,以酒肉犒賞……」

  崔乾佑看著眾將,確認進攻時機,並鼓舞士氣。

  希望以重賞和酒肉,能彌補劉龍仙被殺死的後果。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旦賞賜完士卒,大軍立刻啟程,與唐軍決戰。    「我等願聽從元帥調遣!」

  燕軍大將面面相覷,最終齊聲說道。

  燕軍陣容,也是群星閃耀。

  崔乾佑、田承嗣、安守忠、孫孝哲、李歸仁、武令珣、阿史那承慶、張忠志、王武俊皆為驍勇善戰的大將。

  還有一眾猛將,齊聚在陝郡。

  崔乾佑等人商議完畢後,將奏摺呈給洛陽的安祿山。

  「把大唐的豬狗們宰了,朕必封他們為王。榮華富貴,美女爵位,他們應有盡有!」

  「還有李瑄小兒,誰要擒殺他,我封他為宰相,並得親王之位,世襲罔替。」

  安祿山批准崔乾佑的奏摺,同時還帶去他的口諭。

  安祿山也豁出去了,只要崔乾佑能打敗唐軍,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局勢到達這種地步,安祿山寢食難安。

  只是洛陽的大燕文武,沒有幾個是樂觀的。

  謀主嚴莊也沒有幾個月前的底氣。

  他覺得許多事情,都已經脫離他的掌控。

  如果燕軍主力在陝郡失敗,連逃跑回范陽的機會都很難再有。

  但能動的,他已經在動了,只能聽天由命。


  當安祿山的口諭到達陝郡以後,崔乾佑開始調兵遣將。

  殊不知此時唐軍已經陸續撤回潼關,靈寶平原上,只剩下唐軍上千名善騎射的巡邏輕騎。

  正是這些巡邏輕騎的牢牢壓制,讓燕軍探馬無從得知唐軍在靈寶平原上的消息。

  黃河上小舟數十艘,封鎖燕軍溯河而上的船隻。

  每一艘都配備神臂弩,燕軍的巡邏船只能龜縮在戰場的下游。

  八月上旬,天微雨,淅淅瀝瀝。

  燕軍已經準備好,他們藉助雨水,去突襲唐軍難纏的巡邏兵。

  以李歸仁率領曳落河精騎為先鋒,再次來到靈寶平原上。

  兇猛的曳落河戰士,手持牛角弓,欲輕騎爭鋒。

  他們踏泥而行,人馬在風雨中穿梭,將彪悍顯露地淋漓盡致。

  但他們註定失望。

  唐軍的巡邏輕騎發現大批曳落河後,沒有迎戰,迅速向潼關方向跑。

  李歸仁先遣探馬探查靈寶平原。

  但得知的消息令他錯愕!

  靈寶平原上已無唐軍營寨。

  李歸仁趕緊下令士卒再探。

  方圓探遍,唐軍確確實實撤軍。

  燕軍探馬一直來到潼關,見大唐軍旗在風雨中飄蕩,上方士卒林立。

  李歸仁趕緊將此消息匯報給崔乾佑。

  「唐軍撤出靈寶?」

  崔乾佑驚愕。

  連帶一眾大將都皺緊眉頭。

  在燕軍風雨飄搖、人心惶惶之際,犒賞三軍,誓師出戰,結果唐軍避戰。

  好不容易凝聚的士氣,會一瀉千里。

  「唐軍是撤往潼關,還是渡河撤向河東?」

  崔乾佑追問李歸仁,迫切想知道這一點。

  「回元帥,唐軍小船上的強弩特別厲害,能將我們的船隻射毀,我們無法得知唐軍在河東,還是在潼關!可能兩者都有!」

  李歸仁向崔乾佑答覆道。

  「唐狗真如烏龜,十幾萬兵馬,卻不敢與我軍堂堂正正之戰。」

  安雄俊氣得咬牙。

  他忘了是燕軍先當烏龜。

  燕軍十萬大軍守著陝郡,唐軍無法通過。

  唐軍以牙還牙,堅守潼關。

  「唉!潼關難攻,黃河難渡!」

  田承嗣長嘆一口氣。

  哥舒翰守潼關的時候,向燕軍證明那是易守難攻的雄關。

  崔乾佑靠著靈寶大勝,才一鼓作氣攻下潼關。

  他們不知河東有多少唐軍兵馬,只知唐軍上百艘大小船隻控制了黃河,那種強弩可在百步外射穿鐵甲。

  燕軍渡黃河不比攻擊潼關難。

  「怎麼辦?」

  安守忠也抓耳撓腮,早知如此,他當初就該與李瑄決一死戰。

  唐軍突然玩這一手,讓他們意想不到。


  兵家之道,在於出奇。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開戰以來,唐軍每次都是小勝,卻能精準掐住燕軍的咽喉。

  「碰!」

  崔乾佑捶了一下桌子,怒氣在胸,無法發泄。

  最終,崔乾佑向安祿山上書,詢問是否渡黃河,攻潼關。

  這一下直接把安祿山氣發病了。

  暴躁的安祿山,先是鞭撻近侍李豬兒,把李豬兒打得哭爹喊娘。

  隨後又將嚴莊叫來,詢問對策。

  嚴莊頭大,一時間啞口無言。

  「啪!」

  「都是你們讓我造反,害我失去富貴……」

  安祿山一鞭子抽在嚴莊身上,不顧他謀主的身份。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儘管嚴莊心中憤怒,但他還是一個勁地向安祿山賠罪,希望安祿山的怒火消散。

  恢復一些理智的安祿山,又把高尚叫過來。

  高尚一會說進攻潼關,一會說渡過黃河,還揚言撤回河北,對付郭子儀、李光弼。這把安祿山氣得夠嗆。

  他明白想進攻潼關難如登天。

  於是安祿山將嚴莊和高尚趕回出皇宮,限他們三天之內想出計策。

  安祿山令崔乾佑先在靈寶平原上嚴陣以待。

  實際上在他心裡,已經有退回范陽據守的想法。

  現在這個樣子,還不如去當一方土皇帝。

  三天時間很快過去,嚴莊、高尚沒有想到辦法。

  此時安祿山病情暫穩,沒有那麼暴躁,他知道自己不能離開嚴莊、高尚。

  安祿山只能全力打探范陽的消息,看看能否將大軍撤回范陽。

  至於在中原一帶招募的兵馬,可以提前分離、捨棄,防止他們鬧事。

  而奚、室韋、靺鞨、契丹、同羅、六胡州等胡部家鄉在東北,不得不跟隨燕軍拼命突圍。

  唐軍攻勢迅猛,調度有方,嚴莊知道指望不上吐蕃和回紇,默認安祿山的做法。

  哪怕最後只能帶著數萬燕軍鐵騎,和諸胡部回范陽,也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總比在洛陽送死強!

  但噩耗隨後又傳到洛陽。

  唐軍李廣琛、辛雲京率軍出太行陘,進攻汲郡。

  斬殺偽太守徐璜玉。

  三日後,辛雲京率鐵騎五千北上,配合郭子儀進攻鄴郡。

  鄴郡太守為薛仁貴的好孫兒薛嵩。

  他膂力過人,擅長騎射。

  這一世,他沒有歷史上的那種運氣。

  既然從安祿山叛軍,薛嵩就沒有回頭路。

  郭子儀從北面進攻,辛雲京從南面進攻。

  諸縣橫掃,莫不開城投降。

  最終郭子儀與辛雲京共四萬多兵馬,在鄴城下會師?

  而鄴郡一再支援史思明,守軍早已空虛。


  安祿山又沒有援軍調遣給薛嵩。

  薛嵩只能強征鄴郡百姓守城,不得人心。

  「忠臣之後,何故為賊?」

  郭子儀向城上的薛嵩質問。

  但薛嵩因羞愧不敢回話。

  安祿山在范陽起兵造反,薛嵩因家族被排擠,自身沒有晉升的門路,對大唐深為不滿,於是參與其中。

  須知,他的父親薛楚玉、伯父薛納都做到主帥的位置,而後輩卻只能門蔭低職,這種落差使薛嵩走向極端。

  由於薛嵩作戰勇敢,很快就被安祿山提拔為鄴郡太守。

  但此時的局勢讓薛嵩大驚失色,因為他的家人還在范陽。

  「徐璜玉死守汲郡,已城破人亡。還想死守,讓自己斷子絕孫嗎?」

  郭子儀又呵斥一聲,他認為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可能。

  薛嵩轉眼看周圍,真正效忠他的,除了薛氏子弟,只有幾百人。

  其他的士卒是強征而來,戰鬥的時候隨時可能反水。

  「開城投降吧!」

  說完這句話,他像是被抽空力氣一樣,癱坐在地。

  悔恨沒有像之前的太守一樣,向大唐投降。

  兵臨城下投降者,為俘虜。

  他背上污點,為祖父蒙羞,李瑄一定不會再用他,甚至還會處死他。

  只希望薛氏家族能夠保全。

  世家大族又如何?

  真正戰亂的時候,沒有誰比誰更尊貴。

  世家大族組織起來的力量,和朝廷動員的力量相比不堪一擊。

  唐軍浩浩蕩蕩進入鄴城,百姓夾道歡呼。

  這意味著河北范陽以南,全部光復。

  郭子儀、辛雲京並沒有停下。

  李瑄已經封建康軍使張仁賢為鄴郡太守,讓他駐留在此。

  郭子儀、辛雲京繼續南下,與汲郡的李廣琛匯合。

  李瑄封郭子儀的部下李國貞為汲郡太守,駐留汲郡。

  兩部併攏,共有邊軍、郡兵、義軍七萬餘卒,渡過黃河,到達東郡(今滑縣),偽太守棄城逃離。

  郭子儀、李廣琛開始行安祿山攻占洛陽的路線,進攻陳留。

  此時,張巡、許遠舉義兵奉命開始對陳留郡西南發動進攻。

  兩路大軍壓境,直接讓安祿山跳腳。

  因為這是他逃跑的路線。

  安祿山終於向崔乾佑下達軍令,讓他率主力回援洛陽。

  他也不再顧去進攻潼關、河東。

  此時洛陽周邊兵馬不足,如果不往回調,用不了多久郭子儀、李廣琛就會兵臨洛陽城。

  先將郭子儀和李廣琛掃平再說。

  與此同時,王難得收到李瑄的軍令,他率領一萬支援來的隴右騎兵,嶺南、山南、南陽、黔中、江南、劍南等地兵馬,共八萬士卒,向潁川郡、臨汝郡進攻,直逼洛陽。

  燕軍在唐軍的牽制下,一日不如一日。

  崔乾佑收到安祿山撤軍的旨意後,心亂如麻。

  十六萬大軍,哪是那麼容易能撤走的?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