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極品一家人57
這不是大房給琳琅增添負擔,而是琳琅自己都願意幫他們解決,免得他們自己解決,一個不小心,別解決錯了,帶來麻煩,反倒不好。
不提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現在不敢再讓大房將錢給二房,大房的錢敢留些在手上了,只說大房的差事,很快就有了新的動靜。
翻過年,皇帝照樣三五不時召幸琳琅,依然不需要琳琅花錢翻牌。
琳琅一直借著這些不用花錢的召幸,鞏固對方對自己的好印象,這樣搞之餘,看時間差不多了,琳琅就讓皇帝又給孫大老爺升了下官,也沒升太多級,畢竟不能升的太急,免得不能成功,所以就是從九品升到了八品。
不提孫大老爺看自己的官位又升了兩級有多高興,也不提他現在是八品,能掌管的範圍更大,需要從他手中接項目的富商更多,讓大房的收入越發增多了,只說宮裡,終於又到了三年一次選秀的時候。
所以聽說孫大老爺升官了,孫二老爺雖然不高興,但因要準備女兒馬上就會面臨的選秀事,孫二老爺也沒多餘的精力不高興。
這些年,孫二老爺既然想送女兒進宮,自然對宮裡的事,方方面面都打聽了,知道宮裡的一些潛規則,好比選秀進宮的時候,塞點錢就能過關,進了宮晉級,只要塞點錢就行之類,都是知道的。
既然知道,他就給女兒,也就是原身堂妹準備了不少銀子,準備用銀彈開路。
再加上他女兒是官員女兒出身,進去的位份應該能高點,就算不像三品以上大員之女進宮,能最低貴人起步,但也絕不會像大房琳琅那樣,弄個最低的承恩。
孫二老爺收集的這些情報,倒是沒錯的。
一開始選秀,孫堂妹利用銀彈開路,很順利就通過了前幾關,成了上崗實習秀女一名。
上崗實習結束,皇帝親自來挑人,像上一屆一樣,只點了三個人,封了還不錯的位份,其他人就交由太后定級。
說是太后定級,其實就是太后的白手套,她的心腹女官定級。
而所謂的心腹女官定級,就是要給錢,不給錢的話,定的級就不會高了。
孫堂妹知道潛規則,自然就給太后身邊的女官錢,於是定的品級就不低了——當下一進去,定的品級就是淑女。
之所以定的是正七品淑女,是因為,她是七品官員之女,跟普通民女不太一樣,宮裡最低也會給她一個八品良人的位份,不會像普通民女那樣,不花錢只給最低的承恩位置。
因為最低也會給一個八品良人的位份,她再花了點錢,就成了正七品淑女了。
這也是她跟孫二老爺核算出來的品級,現在果然是這個品級,孫堂妹自然高興,畢竟這跟孫二老爺算的一樣,讓她不由鬆了口氣。
她知道宮裡很複雜,所以進宮前,一直很擔心,怕自己在宮裡混不好,現在看事情沒超出父親的算計,自然鬆了口氣。
而作為操控這一切的孫二老爺,看宮裡太監出來報喜,果然是他設計的七品淑女,當下不由滿意,想著這下好了,自己在宮裡也有可靠的人了,自己操控女兒,那就跟自己進宮了一樣啊,就憑後宮那些女人,能斗得過他這個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進士?——其實就是孫二老爺看不起女人,覺得女人不是男人的對手。
以後他能操控著女兒在宮裡的發展,無論是晉級,造福自己升級,還是對付孫琳琅,想來都不是難事了。
他都已經替女兒設計好了,知道第一次被寵幸,差不多都能升一級,就讓孫堂妹好好表現,到時爭取再升一級,到從六品寶林,以後怎麼升級,他也有思路了,反正肯定能比孫琳琅,升的還要快。
而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不知道這其中的貓膩,只看小兒子家的女兒,進了宮就是正七品淑女,比當年琳琅進宮品級還要高,就以為宮裡果然好混,想著孫堂妹一進去起點就這樣高,將來應該能比琳琅混的更好,於是當下也不再提讓二房跟大房和解的話了,讓孫二老爺不由滿意,他真是不想再聽老兩口提,孫琳琅混的怎麼怎麼好,他們要跟大房如何如何和解的話,不管怎麼說,讓女兒進宮,能換來老兩口不再提大房和琳琅,孫二老爺也很滿意了。
一邊的孫琳芸聽了這個消息,也不由滿意了,想著她不求混的是家中最好的,只求混的不會比孫琳琅差,到時還要求著她和大房,「啪啪」打她的臉。
卻說孫琳芸比原身只小一歲,按理就古代來說,這年紀不算小了,但這會兒還沒說好親事呢,主要也是二房的人一直有野心,總覺得孫二老爺能平步青雲,現在就說定了親事,到時孫二老爺飛黃騰達了,那親事豈不是要不配了,所以雖然在說親事,但一直沒定下來,還在尋找。
尤其是現在孫堂妹順利進宮,二房打算說親的人,就更準備等等了,畢竟萬一孫堂妹得寵了,二房所有人的親事,都能更上一層樓的。
所以孫琳芸雖然按這個世界來說,年紀不小了,但還沒訂親,更沒嫁出去,而二房的人也不急。
大房的人也聽說了二房一個姑娘選秀成功的消息,當然不是孫二老爺跟他們說的,畢竟一來,兩家已經撕破臉,孫二老爺肯定不會跟大房說這個事;二來,女兒還沒得寵,更沒成功收拾琳琅,孫二老爺現在可不敢得瑟,所以自然沒說什麼。
大房的人之所以知道這個事,還是琳琅跟他們說的。
琳琅讓李太監傳的信里表示,她在今年進宮的秀女中,看到了二房孫堂妹的名字,本以為是重名,最後仔細看,還真是她。
琳琅其實當然不是看秀女的名字才知道二房送人進宮了,她早在孫二老爺找人教導孫堂妹等人宮裡禮儀規矩時,就已經知道這事了。
這時琳琅之所以發這封信,跟大房說,就是怕大房不知道這個事,別因信息差,被二房算計了什麼,所以便跟大房將這個事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