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全球競賽!名單公布!舉世沸騰!這是科學界的偉大盛事!
回到古晉之後,李奇維立刻就開始準備歐洲參加奧賽的事項。
他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與普朗克等人聯繫,聯名發表呼籲文章。
有了《告全世界科學家書》的經驗,李奇維可謂是信手拈來。
而且,此刻他以和平諾獎得主的身份,那更是一呼百應,影響力遠遠超越了科學界。
各國的主流報紙都紛紛跟進報導。
這是一個科學大爆炸的時代,也是科學家最受尊崇的時代。
因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對世界和人類產生的影響,比千百萬人,乃至億萬人都更大。
比如哈伯的人工合成氨,就是科學影響世界的典型案例。
李奇維最近在看化學和生物相關的資料。
他準備把青黴素提前搞出來
這可是一個可以和人工合成氨媲美,甚至還要超越的偉大科學成果。
用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
這就是科學的魅力。
而物理學奧賽那就是科學的基礎。
這些能參加奧賽的學生,都是各國的絕對精英,他們就是科學的未來。
所以,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各國都沒有理由阻止。
而且,它還充滿了新聞屬性。
全球競技!
科學比賽!
布魯斯·李教授親自出題!
可以說,物理學奧賽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這個時代,人們的娛樂生活其實很匱乏,普通人尤其如此。
所以,一個帶有國家榮譽的競賽,很容易就能引起共鳴。
而且參加比賽的全都是天之驕子大學生。
只要想到,自己祖國的學生,擊敗全球的對手,站在最高的領獎台上。
那種風采,足以讓任何人瘋狂。
更別提此時的亞洲諸國,那確實很需要揚眉吐氣一番。
第二,李奇維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聯繫。
由他們負責將歐洲所有參賽隊伍統一集中起來,保證眾人的安全。
然後李奇維會派人從亞洲出發,前去接引。
古斯塔夫對此事表現出巨大的熱情。
他認為這是紅十字的又一次偉大壯舉。
在戰爭中,依然堅持著科學與人文的關懷。
這是人性的光輝閃耀,科學的靈魂吶喊。
古會長公開發文,把李奇維一頓猛夸,差點都要邀請他當副會長了。
一時間,歐洲的輿論界討論的全是明年的物理學奧賽。
此外,李奇維覺得還不保險,他又發動了第三股力量。
他分別給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等中立國的元首寫信。
邀請他們以國家的名義,參加第一屆物理奧賽。
其中威廉明娜女王最為積極,她甚至公開回應李奇維,表示荷蘭一定會派遣學生參加。
雖然,阿爾貝一世等人也紛紛表示,會參與本次比賽。
輿論再次轟動!
所有人都沒想到,李奇維的人脈竟然如此深厚,連國王都說動了。
有了歐洲幾位國王的發聲,這一下,歐洲各國算是徹底坐不住了。
很快,以英法德三國為代表,其科學院皆公開表示:
「第一屆國際物理學奧林匹克競賽,是科學界的偉大盛事。」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的如此大規模的科學競賽。」
「它代表從此以後,科學正式打破國家的限制。」
「科學全球化,勢不可擋!」
擲地有聲的宣言,讓第一屆的物理奧賽,充滿了神聖的意義。
英國皇家學會更是不遺餘力地宣傳。
因為科學之城就是在英國的領土創建的。
本次比賽,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大英帝國實力的體現。
李奇維三管齊下,充分調動了社會各界的資源,為奧賽站台。
結果顯而易見。
1915年12月1日。
歐洲交戰雙方達成共識協議,以國際紅十字會為擔保對象。
所有參加奧賽的師生,可不受戰爭影響,統一在瑞士集合。
最後從法國離開歐洲,前往婆羅洲。
消息一出,科學界沸騰了。
這就是全世界科學家聯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影響力。
戰爭要為真理讓步!
一個月之後,1916年的元旦。
婆羅洲科學之城公布了第一屆物理奧賽的參賽名單。
幾乎所有具有正規大學的國家,都參加了比賽。
主要有:
歐洲: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丹麥、瑞典、瑞士、義大利、波蘭等。
亞洲:華夏、俄國、櫻花國、印度、菲律賓等。
美洲: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秘魯等。
這個時代,雖然大部分國家都是歐洲的殖民地。
但是受到本土反抗勢力的影響,歐洲不得不同意在殖民地建立大學。
甚至連非洲都有一兩所大學。
只不過,那些國家完全沒有能力找出物理專業的學生。
所以,本次物理奧賽的參賽國總數量在25個,參賽學生總數80人。
人數雖然很少,但個個都是精英。
他們將代表世界上最高的本科級物理水平。
名單一經公布,再一次引發轟動。
「哦,上帝啊,我已經無法想像7月份的比賽會是多麼精彩了。」
「這簡直是科學領域的世界大戰啊。」
「要是哪個年輕人能得到個人第一名,他的名氣甚至會超越很多的物理學家。」
「難道就沒人好奇布魯斯教授的特別禮物嗎?」
「哎,實在太可惜了,我去年就畢業了,不然冠軍我唾手可得啊。」
「.」
就在眾人無比期待著7月份的比賽時。
而此刻,歐洲各國則開始了緊急的選拔工作。
不僅是選拔參賽的學生,還有帶隊的老師教授。
英國。
湯姆遜成為了皇家學會的新一任會長,負責本次物理奧賽的決策工作。
在他的強力推薦下,威爾遜成為了英國代表團的團長。
威爾遜作為和李奇維從微末中相識的好友。
由他代表英國參賽,顯然是很好的選擇。
卡文迪許實驗室內,湯姆遜正在囑咐威爾遜。
「威爾遜,這一次比賽的意義非同小可。」
「我看過了布魯斯給出的例題,可以說難度非常大。」
「我們英國的本科教育中,對於學生的解題能力要求較低。」
「所以,剩下的這半年時間,就需要你嚴格培訓參賽的學生們。」
「我們就算不能奪得冠軍,也一定要進入前三名。」
威爾遜點點頭。
「教授,您放心吧。」
「我會儘快讓學生們掌握競賽思維。」
他認真分析過物理奧賽的考試指南。
毫不誇張地說,威爾遜覺得自己是最了解布魯斯的人。
對方給出的例題,無論從強度和深度看,都可以稱得上絕世經典。
這不是什麼毫無作用的數字遊戲,而是考驗學生對於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
不是真正的天才,可能連題目的內涵都看不懂。
至少威爾遜自己,都是仔細想了好長時間,才看懂例題的解題思路。
他感嘆道:
「也不知道布魯斯的腦袋是怎麼長的。」
「那些既刁鑽又深刻的題目,他都是怎麼想出來的啊?」
湯姆遜聞言打趣道:「我猜很有可能,是因為你曾經給布魯斯出過這樣的題。」
「畢竟你當初的那道火箭題目也很經典。」
威爾遜會心地笑了笑。
「布魯斯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掀起科學界的波瀾。」
「這一次的比賽,辦的實在是太好了。」
「充分激起了所有學生的勝負心。」
「咱們英國的幾個小伙子們最近很辛苦,每晚只睡四五個小時。」
「其它時間,全都用來研究題目了。」
湯姆遜說道:「第一屆比賽的意義,總是最大的。」
「所有人都想把握這次機會。」
「要是在我年輕的時候,有這種比賽,我估計比現在還要瘋狂。」
威爾遜笑著說道:「我猜布魯斯就是想彌補這種遺憾。」
這一次,威爾遜能獲得帶隊機會,他是非常開心的。
他終於又能見到李奇維了。
此外,還能參觀一下科學之城的風采。
「就是不知道現在建成什麼樣了啊。」
威爾遜憧憬著。
德國。
本次競賽,德國代表團的團長是愛因斯坦。
最近愛因斯坦的生活很不好。
由於他的反戰傾向很明顯,受到了德國政府的重點關注。
這使得他很難集中精力,專心自己的研究。
物理奧賽讓愛因斯坦看到了喘息的機會。
他向德國科學院主動請纓,毛遂自薦,願意帶領德國學生參加比賽。
普朗克知道愛因斯坦和李奇維的關係很好,於是便支持他當團長。
愛因斯坦便承擔起了指導學生的工作。
並且德國還成立了專門的指導團,其中有勞厄等大佬成員。
指導團專門負責對學生的解答工作。
普朗克甚至在大會上,提出了「保二爭一」的目標。
可見德國對此次比賽的看重。
集訓室內,愛因斯坦和勞厄正在小聲聊天。
二人的前方,四位德國學生,正在奮筆疾書。
他們做的就是指導團出的題目。
風格和李奇維的例題一樣。
從這就可以看出,科學強國和弱國的差異了。
有的國家甚至連參賽學生都找不齊。
而如德國這樣的大國,竟然還組建了豪華的指導團。
「保二爭一」果然不是吹的。
愛因斯坦難得地露出笑容:
「沒想到這件事還真被布魯斯給辦成了。」
「他的影響力簡直超出了我的想像。」
「竟然連國王都支持他。」
勞厄感慨道:「可能是因為布魯斯教授始終都沒有私心吧。」
「他在回到亞洲後,做的每一件事,在我看來,都是很不可思議的。」
「一個人怎麼會對科學有那麼純粹的熱愛。」
愛因斯坦忽然說道:「不對,這次比賽,我覺得布魯斯就很有私心。」
「哦?」勞厄不解。
愛因斯坦說道:「我看他就是想證明,不僅他自己比所有人強,他教出來的學生,也比我的學生強。」
勞厄聞言哈哈大笑。
「愛因斯坦,你該不會是害怕了吧。」
「不是我看不起華夏,我覺得那裡能出現一個布魯斯,就已經是得天之幸了。」
「我不相信,他們能比得上德國的教育。」
「我們和英國可不同。」
「我們的教育中也非常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
「因為應試能力代表的是最基礎的能力。」
「一個合格的工程師、老師,他首先就要有強大的計算和解答能力。」
「不然,他又怎麼能熟練地應用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
「我有自信,德國肯定可以在這次比賽中取得第一名。」
愛因斯坦靜靜地看著學生們解題。
他的思緒早已飛到了婆羅洲。
雖然他本人已經是物理學教授,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
和參賽的學生們,身份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他深深地明白,這場比賽會深刻地改變未來的科學格局。
一切都是因為那個男人。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
玻爾正在對著四名學生,慷慨激昂地講話。
「作為你們的團長,我身負重任,壓力很大。」
「但是我卻非常開心,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四人同時搖搖頭。
感覺今天的玻爾教授好可怕。
怎麼會興奮成這樣。
「該不會想讓我們去爭第一名吧。」
四人頓時亞歷山大。
玻爾沒有看見四個小伙子的緊張,反而一臉崇拜地遐想。
「我是布魯斯教授的博士。」
「他的出題思路和風格,我太熟悉了。」
「那些例題經過我潛心的研究,終於被我找出了規律。」
「現在,我要在半年之內,讓你們熟悉這種解題的模式。」
「這一次,我們丹麥隊一定能奪得冠軍。」
啊?
丹麥的四個參賽者滿臉震驚。
就好像九頭蟲對奔波兒灞說:「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
現在換成了玻爾對他們說:「你,去把英法德和布魯斯教授的學生除掉。」
四人瑟瑟發抖。
而玻爾則內心期待。
「老師,終於又能見到你了。」
「不知道錢五師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老師的原子研究院到底有什麼成果啊。」
由於戰爭,歐洲機會沒有了學術交流。
這對於玻爾來說,很難忍。
想當初,他被各國邀請,講解自己的玻爾模型。
那時候的他是多麼的意氣風發。
然而現在,他只能窩在哥本哈根大學,繼續悶頭做研究,連個說話之人都沒有。
還好物理奧賽出現了,玻爾有了新的奮鬥目標。
而且,他還能藉此去婆羅洲,見到自己最想見的老師。
同時,玻爾有了一絲挑戰老師的衝動。
「也許這輩子我都追不上老師的實力。」
「但是論教學和培養學生,我還是很自信的。」
玻爾成為哥本哈根大學的理論物理教授之後,很快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核心思想都是從李奇維那裡學來的。
作為理論派,玻爾對於計算非常看重。
他的玻爾模型中,整篇論文一大半都是計算。
這種能力非常適合比賽。
所以,他才對本次競賽很有自信。
法國。
本次派出的代表團團長是郎之萬。
而且這也是他自願申請的。
以郎之萬此刻在法國的身份,他其實不需要親自帶隊。
但是代表團中的一位學生,讓郎之萬必須得去。
那就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兒,伊蕾娜,也參加了本次的競賽。
郎之萬無論如何都要保證伊蕾娜的安全。
所以,他親自前去。
而且以他的水平指導學生,能幫助法國隊取得更好的名次。
之前的緋聞事件,雖然沒有讓他顏面掃地,但後來居里夫人成為雙諾獎得主。
這就讓郎之萬很尷尬了。
「連個女人都不如。」
「不僅智商不如,擔當也不如。」
郎之萬那段時間很痛苦。
同時,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居里夫人的愧疚,想要彌補。
而現在,就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雖然他發誓不會再與居里夫人見面,但是對待伊蕾娜,依然非常上心的。
甚至親自教授她物理。
「伊蕾娜,做這種題,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這裡面的計算量非常大,也是難度所在。」
面對郎之萬,伊蕾娜的心理很複雜。
她不再是懵懂無知的小女孩,所以當初的事情,她現在也理解了。
不過,這並不能消除她心中的芥蒂。
她對待郎之萬隻是正常的師生交流。
要不是這次比賽是李奇維舉辦的,並且能見到對方。
她根本就不會參加比賽。
她最想見的,永遠是布魯斯教授啊。
伊蕾娜很有可能是本次物理奧賽的唯一女生。
再加上她是居里夫人的女兒。
要是她能取得好成績,郎之萬已經可以想像到造成的轟動效應了。
因此,他是卯足了勁,甚至停下自己的研究,全力培訓這批參賽的學生。
此外,代表團中還有一個年輕人,那就是剛剛本科畢業的德布羅意。
在他哥哥的請求下,郎之萬把另一個帶隊名額,給了德布羅意。
真實歷史上,德布羅意對上戰場很反感。
所以他在哥哥的人脈關係運作下,被轉派去艾菲爾鐵塔的陸軍無線電部門做通訊兵。
而現在,當法國奧賽代表團的指導人員,無疑是德布羅意更喜歡的。
至少,他還能繼續從事物理工作,而且還能見到布魯斯教授。
德布羅意最近被一個問題困擾,他很想當面請教布魯斯教授。
大洋彼岸,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主任卡爾,正在和他的弟弟康普頓聊天。
「康普頓,你明年年末就要博士畢業了。」
「你確定要和我一起去科學之城嗎?」
「你又不參加比賽,去那裡做什麼。」
康普頓興奮地說道:「大哥,我就是想去看看。」
「布魯斯教授到底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力,能夠在那麼莽荒的地方,開闢一座城市。」
「而且還要邀請全世界的科學家去那做研究。」
說到這個,卡爾也是滿臉敬佩。
「布魯斯教授真是一個神人。」
「尋常人在他那種年紀,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恐怕早都不知道飄到那裡去了。」
「但是他卻能保持本心,去做最艱難的事情。」
「在科學領域,他攀上了最高峰。」
「可其它領域,我相信憑藉他的才華,一定也能夠成功。」
感嘆一番後,卡爾忽然又說道:
「可惜你錯過了這次比賽。」
「不然的話,我們美國這次一定能取得好名次。」
面對歐洲區的入場,卡爾有點心虛了。
作為教授,他很清楚美國大學生的物理水平。
哪怕是普林斯頓,卡爾都覺得相比西方,要弱了不少。
之前以為歐洲不會參加,卡爾信心十足,覺得第一名易如反掌。
然而現在,他的壓力也很大。
麥可遜教授、密立根教授都非常看重這次比賽。
卡爾不想辜負大佬們的期望。
康普頓本人倒是很無所謂。
「大哥,你可不要這麼捧我。」
「這個世界上,天才太多了,我這點小聰明不算什麼。」
「要是玻爾、錢五師他們能參加比賽,那可以直接宣布結果了,都不用比了。」
卡爾會心一笑。
自己這個弟弟心態很好,或許將來真能有一番成就。
而康普頓不知道的是,這次婆羅洲之行,他會遇到命中注定的那個人。
兩人將會開啟物理新時代的篇章。
這也是華夏本土培養的學生,首次在國際上發表重磅論文。
李奇維的教育改革將初見成效。
當西方各國都在緊鑼密鼓地備戰競賽時。
各大主流媒體,已經開始預測本次的比賽排名了。
毫無疑問,英法德三國被排在了前三。
畢竟這三個國家的科學底蘊實在太強了。
天才層出不窮。
而且還有豪華的指導團隊。
剩下的則是歐洲其他國家,被排在了第二梯隊。
第三梯隊是美國、加拿大、俄國等。
至於最後的第四梯隊,毫無疑問是亞洲其它各國。
比如華夏、櫻花國、印度等。
在歐洲人眼裡,即便亞洲出了一個布魯斯教授。
但是對於本次比賽也毫無作用。
因為參賽者都是大學生。
主要還是看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大學的教育能力。
《泰晤士報》更是公開發文表示:
「第一屆國際物理學奧賽,將會向世界展示歐洲教育的風采。」
「東方與西方的差距,將是肉眼可見的。」
轟!
文章一發出,亞洲各國的情緒瞬間就被點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