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量子力學絕世天才!美國之行!讓核聚變震撼世界吧!
英國,格林尼治小鎮,量子研究所內。
距離李奇維從德國回來,已經半個月了。
這段時間,他一直待在研究所內,深入簡出,為4月份的美國之行做準備。
天文學大辯論將在4月26日舉辦。
李奇維作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主席,自然要出席活動並致辭。
說不定還要被求著做幾場演講。
而且,本來他就準備去一趟美國,處理很多事情。
美國是李奇維全球布局中,很重要的一環。
學界、商界、政界,他都經營著巨大的人脈。
學界。
美國科學界,比歐洲科學界還要崇拜李奇維。
因為他在那裡是斷檔式的領先。
至少歐洲還有盧瑟福、普朗克、湯姆遜等這樣的大佬在。
而美國的頂級科學大佬,恐怕兩隻手就數的過來了。
此外,在美國的華夏留學生,也是最多的。
這些學生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李奇維的恩惠。
布魯斯集團專門撥款部分資金,用於留美學生的資助工作。
他的名字就是學生們最大的保護傘。
很多學生首選的地點,並不是德國或者英國這樣的科學強國,而是美國。
這裡面當然有很複雜的因素。
但是其發達現代的生活,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
歐洲老牌國家有點像貴婦人,高貴矜持,處處有著規矩。
而美國就像青春靚麗的少女,無時無刻不在展現著她的動人。
年輕人都知道該怎麼選。
而且從國家地理、政治文化看,現在國內的青年,更願意去美國取經。
眾人希望華夏也能成為那樣的大國。
商界。
現在李奇維的布魯斯集團,已經是美國知名的商業巨無霸了。
旗下產品橫跨各領域,而且都是所謂的高科技產品。
李奇維給公司高層的命令就是:凡是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我們都不做。
有了特斯拉的加持,洪門的保駕護航,布魯斯集團的發展穩如泰山。
目前為止,都沒有受到過什麼大的動盪。
政界。
在李奇維的暗示和建議之下,洪門開始投資潛力股。
司徒大佬的法律顧問羅斯福,就是其中最大的黑馬。
對方不僅背景深厚,而且個人能力超群,已經在美國政界有著不小的名氣。
他在擔任海軍助理部長期間,得到了時任總統威爾遜的公開誇獎。
雖然羅斯福今年競選副總統失敗了,但是卻為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只待一個時機到來,一飛沖天!
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總統。
或許只有未來的川皇,才能與之一較高下。
李奇維一邊梳理著美國的情況,一邊準備這次的計劃。
除了天文學大辯論,他還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
那就是發表他在天文學領域的第一篇論文。
恆星的能量來源:核聚變!
這篇論文,一定會震驚整個天文學界。
他這個天文學聯合會主席的名頭,瞬間就名正言順了。
哪怕拋開廣義相對論,他在天文學界的地位,也是最頂級的。
而核聚變的概念,也將首次公布於世,掀起無盡波瀾。
其對於物理學,更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是一條前途無限之路,這也是一條前途渺茫之路。
李奇維順手給歐美各國畫個大餅。
「這玩意有前途,只有國力強大的國家,才有資格研究。」
「華夏暫時是不能參與了。」
核聚變不稀奇,太陽高高掛在頭頂已經幾十億年了,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核聚變。
但是【可控】核聚變就太稀奇了,它是人類工程領域的終極夢想。
一旦實現,就是星辰大海。
可控核聚變的物理原理不是很難,難就難在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
超過一億度的高溫,任何材料都無法充當容器,只能用磁場束縛等離子體。
但是目前的效果依然很差,一般只能維持幾分鐘。
李奇維前世看過的網文,主角無一不是靠開掛,才能解決可控核聚變的瓶頸。
由此可見,其難度之大。
他喃喃自語:希望四大基本力統一後,材料領域會有質的突破。
材料學也是一門充滿神秘的學科。
因為微觀到宏觀,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界限。
這種界限的存在,使得宏觀材料,有時會表現出詭異的性質。
萬一哪天人類能製造出水滴那樣的材料,容器問題應該就解決了。
他要是能攻克可控核聚變,那超越的可就不僅僅是牛頓了。
就在李奇維做著美夢時。
忽然,王正陽輕輕走了進來。
「校長,盧瑟福教授過來了。」
李奇維回過神來,心中納悶。
一般盧瑟福要過來,都會提前打招呼,今天竟然不請而來,看來肯定有事情。
於是,他就帶著王正陽前去迎接。
量子研究所的一樓大廳內。
盧瑟福正帶著一個年輕人參觀,並且還親自給對方講解。
看樣子,他很欣賞這個年輕人。
「量子研究所雖然主要研究量子論,但是其它方向也多有涉及。」
「你應該知道,前段時間的演講,對於量子論有多麼巨大的意義。」
「布魯斯教授一個人就撐起了一個研究所。」
「不出意外,這裡很快就會迎來一波求學熱潮。」
年輕人有點沉默寡言,只是回應性地點頭,但眼中的光芒卻怎麼也掩蓋不住。
盧瑟福忽然又自豪道:
「不過嘛,這裡的原子研究就差點意思了,跟卡文迪許沒法比。」
「你將來去劍橋讀書,一定會喜歡那裡的。」
實驗室助理薛丁格則是在一旁陪同。
聽到盧瑟福這話,他心中發笑,暗道還好伊蕾娜那丫頭不在這裡。
不然對方肯定當場辯論。
這小妮子的性格,可比她的母親居里夫人烈多了。
李奇維給了她一個重要任務後,伊蕾娜就泡在實驗室里了,十分用功。
看著盧瑟福,薛丁格內心感慨。
自從他加入量子研究所後,科學界的大佬們簡直如走馬觀花一般,被他見了個遍。
不管是多麼有名的大佬,只要來到這裡,都對他客客氣氣的。
雖然他們不知道薛丁格是何人。
但想來能做布魯斯教授的助手,那絕對就不是普通人。
薛丁格這段時間,算是親身體會到,當世第一人的影響力是多麼恐怖。
他現在毫不擔心自己的未來了。
就在三人邊走邊看時,李奇維走了下來,朗聲笑道:
「盧瑟福,你怎麼不聲不響就過來了。」
「是不是想從我這偷師啊。」
盧瑟福聞言,笑道:
「布魯斯,看來德國那場精彩的演講,讓你膨脹了。」
「你的量子研究所可比不上我的卡文迪許。」
兩人哈哈大笑。
接著,盧瑟福又笑著說道:
「好了,布魯斯,不和你開玩笑了。」
「我待會還得坐火車趕回劍橋呢。」
「我今天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告訴你。」
說罷,盧瑟福鄭重地從懷中拿出一份請柬。
他遞給李奇維後,面帶笑容地說道:
「6月10日是艾琳的婚禮。」
「布魯斯,我和瑪麗都希望你可以來參加。」
「艾琳她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李奇維接過請柬,打開後,上面男方的名字果然是拉爾夫·福勒。
他開心地說道:
「恭喜你,盧瑟福,找到一個乘龍快婿。」
「艾琳她一定會很幸福的。」
「放心,我一定會參加他們倆的婚禮。」
得到李奇維的肯定答覆後,盧瑟福非常開心。
因為他知道現在的布魯斯太忙了。
全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人,想要邀請對方。
自己女兒的婚禮跟那些大事比起來,就屬於小事了。
所以盧瑟福才提前這麼多天,通知到位。
他知道以二人之間的情誼,只要對方答應的事,那就一定會做到。
而且自己女兒的婚禮,有布魯斯教授參加,那會成為一段佳話。
想到女兒幸福的樣子,盧瑟福老臉開花。
同時,他的心中對於李奇維充滿感激。
「布魯斯,謝謝你。」
「改天我會讓福勒過來拜見你的。」
盧瑟福對這樁婚事還是非常滿意的。
福勒的學識、人品、家世,都是上上之選。
而且他已經正式離開卡文迪許,開展獨立研究。
在盧瑟福的支持下,福勒現在是三一學院的物理學講師。
對方只要歷練幾年,發表幾篇高水平的論文,很快就能獲得教授職位。
盧瑟福對此充滿了信心。
畢竟對方是他親自調教過的,能力如何都了如指掌。
而且福勒最近也在進行天文學方面的研究,在恆星光譜等領域有不錯的成果。
盧瑟福認為對方和李奇維會有共同的話題。
以後正好有機會多多交流。
不得不說,盧瑟福為了培養女婿也是煞費苦心。
此外,他甚至連福勒未來的研究生都找好了。
正是他今天帶來的這位。
這時,李奇維也終於注意到盧瑟福背後的那個年輕人。
對方看起來只有十八九歲,高鼻樑,深眼眶,看起來非常安靜。
這種安靜和海森堡的害羞有很大不同。
更準確點說,那就是比較孤僻。
李奇維沒有從對方的身上感受到緊張,好像對方不在意任何事情。
但是那種隱隱蘊含的智慧,卻好像溢出來一樣。
他可以肯定,這絕對不是無名之輩。
就在他要開口詢問時,盧瑟福開口了:
「布魯斯,我給你介紹一位真正的天才。」
「他可是我們英國這次物理奧賽奪冠的希望啊。」
說罷,他就拉著年輕人上前,眼中滿是欣喜。
在幾人的關注下,年輕人輕聲開口道:
「您好,布魯斯教授,我叫保羅·狄拉克。」
「目前是布里斯托大學的本科生。」
嘩!
李奇維聞言,心中猛然一驚。
竟然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狄拉克。
未來的又一量子巨頭。
如果單純比較聰明程度,狄拉克比海森堡、泡利、薛丁格等人,都要高出一個層次。
這位是真正意義上的絕世天才,而不是靈光一閃的那種幸運物理學家。
他的數學能力,比海森堡還要強。
李奇維前世看過楊振寧的一場講座錄像。
楊老本人是見過海森堡和狄拉克的。
他曾評價說:
【狄拉克寫的論文就和詩歌一樣優美。
而且注重邏輯性,讓人找不到一絲一毫的錯誤。
海森堡的論文也像詩歌,但卻是小孩子寫的,充滿了浪漫的想像力。】
雖然說的很委婉,但意思很明顯。
楊老的評價算是非常中肯了。
在量子力學中,與狄拉克有關的成果可就太多了。
而且每一個都至關重要。
第一:狄拉克方程。
該方程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也就是相對論形式的薛丁格方程。
由這個方程,可以直接從理論上,推導出第四量子數的存在,並給出精確的性質描述。
此外,根據這個方程,狄拉克還預言了【反物質】的存在。
並且最後被證實,牛逼克拉斯。(別急,後面都會解釋)
反物質在後世各種科幻小說的出現頻率和地位,那就不用多說了。
第二:量子場論。
狄拉克是量子場論的奠基者。
後世各種統一模型,都是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量子電動力學、量子色動力學、電弱統一、標準模型、規範場論等等。
全都是在量子場論的框架之中。
量子場論徹底取代了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成為大統一理論的最優道路。
第三:預言磁單極的存在。
這個概念也極度重要,和大統一理論、宇宙起源息息相關。
第四:費米-狄拉克統計。
由此可見,狄拉克的牛逼程度。
這是一位把量子力學推向巔峰的人物。
不過由於他天生孤僻,喜歡沉默,也不願與人爭論,對數學之外的事物毫無興趣。
所以,歷史上他的名氣反而不如海森堡、泡利等人。
只有真正業內的人才知道,論貢獻,狄拉克絕對是量子力學的第一人。
今年的狄拉克剛剛18歲,比泡利小1歲,比海森堡小2歲。
現在,這位絕世天才,就站在李奇維的面前。
「你好,狄拉克。」
「能被盧瑟福教授如此看重,想必你肯定很優秀。」
狄拉克聞言,略微不好意思。
「謝謝您的誇獎,布魯斯教授。」
這時,盧瑟福解釋道:
「英國在全國的大學範圍內,進行了一場考試選拔。」
「用以篩選參加第二屆物理奧賽的選手。」
「狄拉克獲得了第一名。」
「這次我去布里斯托大學演講,正好把他帶回劍橋突擊培訓。」
布里斯托大學就是於隱畢業的那所大學,位於英格蘭的西南方向。
這也是英國的一所老牌工科名校。
倫敦正好就夾在布里斯托市和劍橋市之間。
所以盧瑟福才會帶著狄拉克一起過來。
看起來,英國對這次的物理奧賽勢在必得啊。
竟然仿照起華夏的經驗,把參賽選手集中起來培訓,以求快速提高選手們的實力。
這件事對於西方而言,還是比較難做到的。
在華夏,所有大學的頭上都有一個共同的領導。
更是有著李奇維這樣一尊大神。
所以集中選手很容易做到。
但是在英國這裡,每所大學都獨立自主,各自為政,不受政府管轄。
憑什麼要去你們學校集訓,不能在我們這裡集訓。
也只有盧瑟福這樣的大佬出馬,才能平衡各方。
而且,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
「布魯斯,我可是聽說德國出了一個叫泡利的物理天才。」
「對方還得到了你的稱讚。」
「你覺得泡利和狄拉克相比如何?」
「他們倆誰能奪得個人金牌?」
「這次我們英國的目標,可是個人金牌和團體金牌都要拿到。」
面對這個問題,李奇維笑了笑。
「好你個盧瑟福,你們歐洲隊這是不把華夏放在眼裡啊。」
「我誰都不支持,只希望我們華夏能再次一騎絕塵。」
雖然他嘴上說的很自信,但是內心拔涼拔涼的。
因為華夏選手要面對的,是他娘的一堆妖孽啊。
盧瑟福等人聽後,全都笑了。
布魯斯教授還是那麼有意思。
狄拉克默默地觀察著眼前這個神一般的男人。
全球公認,當世科學界第一人!
物理學活著的偉大。
對方的經歷比傳奇故事還要傳奇。
雖然狄拉克剛剛表現的很淡定,但是那種強悍至極的氣場,還是壓的他差點喘不過氣了。
在布里斯托大學,他是大家眼中的天才,所有考試皆是第一。
但是天才在布魯斯教授面前,不值一提。
天才甚至連對方的背影都看不到。
物理學最終是要靠成果說話的。
一個天才,如果不能發表震撼學界的論文,那就永遠只能是天才,而不是物理學家。
狄拉克覺得布魯斯教授剛剛對自己那麼客氣,恐怕還是看在盧瑟福教授的面子上。
不過,他一點也不在意。
他對自己充滿自信。
單單從學校獲得的獎學金,都足夠他繼續在劍橋大學居住和讀書了。
這也是狄拉克的夢想。
布魯斯教授的母校,那是所有理工科學生心中的聖地,是夢寐以求渴望能讀書的地方。
而現在,他甚至有機會當面和布魯斯教授交談。
雖然只有簡單的幾句,但也足以拿出去吹了。
當然,狄拉克肯定不會這樣做。
他雖然孤僻,但不代表就沒有欲望。
他只是把李奇維當成科學的信仰,是他要超越的目標。
盧瑟福在所內聊了半個小時後,就帶著狄拉克趕回劍橋了。
李奇維也沒有挽留他們,親自送他們離開研究所。
接下來幾天,陸續又有不少人前來拜訪。
李奇維在德國演講的影響力,到現在還沒有消除。
隨著第三屆布魯斯會議的臨近,無數人都卯足了勁,想要再做突破。
哪怕是參加過第一屆第二屆會議的大佬們,也不例外。
畢竟大佬們也不想被別人說是吃老本。
他們也需要全新的成果,來證明自己,不負鐵王座的尊貴與意義。
連布魯斯教授那麼巔峰的人物,現在還保持著高強度的一線研究和輸出。
誰又有資格可以偷懶擺譜呢。
只能說,內卷害死人啊。
就在眾多物理學大佬摩拳擦掌,埋頭苦幹時。
李奇維反倒沒有繼續研究物理。
而是開始啟動他的美國天文學裝逼之旅了。
——
1920年4月10日。
量子研究所內。
戴森、愛丁頓等英國天文學大佬們齊聚一堂。
眾人的臉上都帶著喜悅的笑容。
因為今天他們就要跟隨布魯斯教授一起,前往美國,參加天文學領域的一場盛事。
世紀大辯論:宇宙的尺度!
這場辯論不僅僅是天文學內部的會議,更是吸引了無數的普通民眾。
舉世矚目!
畢竟,任何一個人都會對神秘的宇宙產生好奇心。
本來愛丁頓是不打算去美國的,因為大辯論的主題和他關係不大。
但是德國演講讓他改變了主意。
「萬一布魯斯教授到時候再發表什麼驚世駭俗的內容,我不去那就虧大了啊。」
於是,他就推掉了原本的事情,跟著大部隊一起前去。
這時,愛丁頓給李奇維介紹了一個人。
「布魯斯教授,這位是劍橋大學的詹姆士·金斯教授。」
「他在恆星研究領域有很多重要的成果。」
李奇維聞言,看向對方,心中瞭然。
這也是一位天文學的大佬。
金斯和愛丁頓是英國宇宙學研究的兩位奠基者。
真實歷史上,愛丁頓提出恆星的能量來自於核聚變後,金斯公開表示了反對。
二人因此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辯論。
結果很顯然,最後金斯錯了。
這位老哥一生提出的錯誤理論還不少。
比如,他認為行星的來源是,一顆恆星經過太陽附近時,其潮汐引力使得太陽內物質噴射而出,最終形成。
這一理論一直未被接受。
今年43歲的金斯,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李奇維,但這樣的正式見面是首次。
所以,他表現的比較激動。
「布魯斯教授,聽說你也在研究恆星。」
「希望有機會能和你一起交流,得到你的指點。」
李奇維伸出手,笑道:
「非常樂意,金斯教授。」
「天文學領域我是萌新,向你們學習才是。」
未來的金斯:你是萌新,那我們是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