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詔令立斬
宣陽坊。
太尉府,
裴行儉登門拜訪,就提了兩瓶高昌葡萄酒。
「我知道咱長安現在葡萄酒大多是老師家產的,不過我這兩瓶酒是我當年在高昌做長史時自釀的,已珍藏十年了。」
武懷玉笑著把裴行儉迎進客廳,
兩人關係不是一般的熟,都拜秦瓊為義父,說來是義兄弟。但後來裴行儉又拜武懷玉為師,跟著他讀了好幾年書。再後來,又成了兒女親家。
不過在武懷玉面前,裴行儉始終都是以學生自居。
「那就嘗嘗你這十年自釀葡萄酒,」懷玉笑著提議開一瓶,邊喝邊下棋。
以前,高昌葡萄酒還是個稀罕貨,隨著粟特商人從絲綢之路販到長安,十分稀少又昂貴,
但後來武懷玉在京畿地區開始種植高昌馬奶葡萄,自釀葡萄酒。開始嘛,還打著高昌葡萄酒的名頭,但到現在,武家的葡萄酒已經直接叫紅酒,或是武公葡萄紅酒,品牌和口碑都遠超高昌葡萄酒,
市場份額就更不用說了。
因為釀造工藝的改進,品質口感也更好。
就跟高昌曾經的白迭布一樣,賣的比絲綢還貴,但如今隨著武家大規模種植棉花,以及棉紡加工技術的全面革新,使的棉花、棉紗、棉布的價格都是直接跳水,高昌白迭布,也完全被武氏棉布給干趴下了,現在西域那邊大量種的棉花,也基本上最後都被武家紡織場收購了。
武家在高昌那邊反過來又搞了幾個場子,打出高昌白迭布、高昌葡萄酒幾個老牌子,做小精品,反倒是搞的又很紅火。
裴行儉離開西域都快十年了,
不過那邊也還有不少舊部,對這些情況也是很了解的,他是打心底佩服武家的經營。
武家富可敵國,但他們不是靠搶靠關係,
他們經營的白糖、茶葉、棉布、白酒紅酒,甚至香料、造船等,都是在技術上革新,經營的模式上也更先進,適當的合夥、分銷等模式,使的武家經營的這些產業,實力迅猛無比一騎絕塵。
就比如高昌棉花,原來叫白迭花,加工工藝落後,產能有限,織出的白迭布賣的比絲綢還貴,棉花更只是在中原宮廷和貴族的花園裡當觀賞花。
但武懷玉推廣棉花種植,改進棉紡加工工藝近二十年來,卻使得棉花如今走入千家萬戶,尤其是在塞北、遼東地區,給那邊疆寒冷的冬季,帶來了足夠的溫暖,讓那邊駐守的將士,移民的屯田百姓,都增加了許多保障。
甚至中原內地百姓,冬天裡都能有件暖的棉襖防風禦寒。
這棉花帶給國家和百姓的好處太多了,不亞於武懷玉帶來的玉米土豆這些祥瑞莊稼。
紅酒醒好,
兩人舉杯共飲。
味道不錯,
但裴行儉自釀的手藝一般中上,這方面他沒魏徵那樣的手藝,這酒其實都還比不過武家大量釀造的紅酒,
工藝上差遠了。
不過這畢竟是自釀,比起買的那是特別的心意。
許多人喜歡自釀酒,但其實要是沒那天賦、技術,不但釀不出好酒,甚至還容易釀出毒酒,輕則頭暈頭痛,重則還會嘔吐中毒。
這可是個技術活。
棋盤擺好,
各執黑白。
裴行儉跟當今皇帝同歲,今年也是三十三,兩人以前都在武懷玉門下讀書,還是同門師兄弟,關係也還是不錯的。
不過裴行儉下棋,風格卻跟皇帝完全不同。
皇帝下棋,比較穩,或者說是進攻的意願不強。
裴行儉則是做減法,儘量簡化棋局,什麼棄子攻殺,瘋狂兌子相當的殺伐果斷。
相反,
武懷玉的棋卻下的跟老頭子似的,明明他其實也就比裴行儉才大十歲,今年也不過四十三,
明明他的棋局已是絕對優勢大兵壓境,他卻還穩如老狗,每一步都要思考許久,仍是步步為營。
裴行儉的主動兌子,武懷玉也不做交換,順風不浪,逆風不慌。
裴行儉雖說如今在朝中為中書舍人,五花判事,這是被人敬稱為儲相的權勢正五品。
但他這個進士出身的文官,一入仕就是在十二衛里做參軍,然後又拜在蘇定方門下學兵法,跟著蘇定方在南中姚州都督府歷練多年,再去了西域高昌,
這是位曾橫刀躍馬,在雲南對桀驁不馴叛亂蠻夷大開殺戒的儒將。
他的棋,可不是簡單的亂殺亂砍,但卻依然還是攻不破武懷玉的步步為營。
「褚遂良和張睿冊都已經馳驛赴任了。」
褚遂良去高昌,張睿冊去循州,一個在西域,一個在嶺南。
本來褚遂良是想把裴行儉踢去西域高昌的,不料最後卻是他被罷相貶去高昌了。
裴行儉看著棋局,苦笑的棄子認輸了。
「老師越來越厲害了。」
褚遂良的被貶,可以說是引發朝堂地震的,整個長安都有些被震驚,誰能想到,太宗皇帝都還沒安葬,這被稱為顧命元老的褚遂良居然就被罷相貶外。
外人看熱鬧,
還在熱議褚遂良強買屬下田地之事,好多人還在爭論薛九郎抑價買地,到底是真的自己貪扣了,還只是給褚相背黑鍋。
坊間百姓卻少有人提及武懷玉,
一般人也想不到剛回京還在休息中的武太尉,會跟這案子有何關係。
可裴行儉是局中人,他可是清楚的知曉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知曉在他即將要被貶外的關鍵時候,老師是如何力挽狂瀾,不僅保下他,還把褚遂良給踢出局。
就跟剛才這局棋似的,
老師並沒有兌子,
「聽說長孫國舅放了話,說不出三月,就要幫褚遂良回朝。」
武懷玉聽了只是呵呵一笑。
長孫無忌有資格說這個話,但不該說,他就算貴為司徒、侍中,又是國舅,但他又不是皇帝,
當今天子三十三歲,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又不是才十三歲。
他的這豪言壯語,傳到皇帝耳中,只會越發讓皇帝對他不滿。
「大理寺經此事,要大換血。原來的大理卿也差不多到年紀,這次直接致仕回家,
你這中書舍人也做了四年了,要不借這機會挪下位置,大理寺少卿如何?」
裴行儉愣了下。
他從西域回來快十年了,做了五年長安令,又做了四年多的中書舍人,他自然也想再進一步。
正五品職事官是一個重要的門檻,
五品以上宰相任用,五品以下吏部任用,
中書舍人還屬於五品清官,一般要先任六品清官,六品清官除東宮官,一般也就那幾種,諸司員外郎、侍御史、起居郎、太學博士、國子助教、秘書郎和著作郎。
當初裴行儉走的是另外一條路,他先是在地方府州任職,最後升為西州長史,然後遷長安縣令。
正五品的長安令這關鍵一步,也是武懷玉幫忙安排的。
但他任職五年,表現出眾,得到一致好評,這才讓他得以遷為中書舍人這個號稱儲相的要職。
「我資歷淺薄,」裴行儉嘆了一聲。
「陛下很看重你,不必妄自菲薄。」武懷玉收拾殘局,重開一局。
朝廷官員遷轉都是有一套很嚴格的規矩的,
比如說要遷入五品清官,就先得任六品清官。
再比如,從六品上的員外郎,只有極少數能直接升遷為五品的郎中,大部份是後行員外郎轉前行員外郎,有少部份遷出為中書舍人或給事中、諫議大夫等。
從五品的郎中,大多也是先後行郎中遷前行郎中,或是遷出同為五品的中書舍人、給事中等,
少部份能夠升為寺監的四品官。
而中書舍人這樣的要職,能直接升中書侍郎的那是極少,大多要在五品里熬資歷,
能夠直接升一階,在寺監里做個四品的少卿,那都是極難得的。
沒點真正的本事,或是很硬的靠山,可能十幾年都得在同一個品級的各個職位上打轉,
裴行儉還年輕,有能力也有幹勁,還有背景關係,
「你去做大理少卿,跟唐臨搭檔,干好一任,到時就有機會做個刑部侍郎或是吏部侍郎,說不定還能直接做中書侍郎或黃門侍郎。」
「要是想外放一任刺史歷練歷練也行。」
「十年後,你就有資格入政事堂了。」
這話若是別人說的,那可能只會被人嘲諷,但武懷玉對裴行儉說的,裴行儉完全相信。
「唐臨為新大理寺卿嗎?」
「嗯,」
唐臨很有本事,但他伯父就名聲不好了,他伯父唐令則,是隋朝有名的文士、音樂家,仕隋為太子左庶子,以其才藝得寵於太子楊勇,
但後來太子楊勇被廢,唐令則也因諂媚、迎合太子而獲罪被誅。
唐臨武德初,在太子建成東征時,獻平王世充策,被建成選入東宮任職。貞觀後,外放萬泉縣丞,當時他做了一件驚動天子的事。
萬泉縣關著十幾個輕罪囚犯,恰逢乾旱的春末下了及時雨,唐臨就稟告縣令放這些囚犯回家補耕,縣令當然不可能同意這種不合理的請示,結果唐臨說出了事全由他負責,
縣令乾脆就稱病,讓唐臨來代替他,唐臨也當仁不讓,把囚犯全放回家補耕莊稼,跟他們約定地種完了就回來繼續服刑。
事後,這些囚犯還真一個不少的都回來了,這事傳到朝廷,李世民都為之驚嘆,於是提拔為御史,唐臨名傳天下。
他做御史,奉使嶺外,彈劾宗室、交州刺史李道彥等申叩冤系三千餘人。
現在唐臨是檢校吏部侍郎,也是要職。
因他以前在司法界的那些表現,武懷玉讓張行成、許敬宗推薦唐臨為大理寺卿,也是深符皇帝心意,而武懷玉這個安排也有深意,三法司肯定得安插自己的人。
藉此機會,把唐臨、裴行儉安排為大理寺卿、少卿,下一步,唐臨就可以運作為御史大夫。
武懷玉不黨爭,並不代表他會怕黨爭。
長孫無忌囂張跋扈,想要開戰,那也沒有畏懼躲避的必要。
「其實要想在朝堂立足,先做好兩件事,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
這其實就是黨爭,先要結黨,儘量拉攏盟友,然後打擊對手,還得想辦法分化敵人。
所以歷朝歷代,朝堂中樞,其實都是拉幫結派,各種派系山頭,根本不是啥稀奇事,不這樣做,你都站不穩。
而只要臣子的朋黨勢力不是太大,不一家獨大,能夠達成多方平衡,皇帝一般也是默許的。
而一個優秀的黨首,他除了拉攏更多朋友,把敵人搞的少少的外,他還一定得手握實權,能夠做事,否則也不過是個營營苟苟的政客罷了。
「結盟、鬥爭,這兩件事要做好,更要分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哪些敵人又是可以拉攏為朋友的。」
結盟這塊,不僅僅是拉攏志同道合的人,也是可以把一些敵人,用共同的利益聯合起來,或是暫時的聯合,
甚至是欺騙。
那些政客,就很喜歡玩欺騙這招,畫大餅也好,還是謊言欺騙,本質上目的都是一樣的。
以前武懷玉跟長孫無忌結盟,合作的還不錯,兩個中樞半邊緣人,抱團取暖嘛,也風雨同舟二十多年了,
現在長孫無忌一朝得勢,就想要獨攬大權,要把武懷玉踢出局了,主動翻臉為敵,武懷玉當然也不懼。
現在看似長孫無忌的關隴系一家獨大,但實則他也犯了一個大忌,
任何皇帝都不願意看到臣子獨攬大權的,更不願意看到這朋黨如此一家獨大。
褚遂良這次被這麼快踢出朝堂,不僅僅是因為他在皇帝那本來印象就不好,更重要的還是衝著長孫國舅的關隴集團去的。
武懷玉坐在家裡,讓兒子們去送了幾封口信,捎了幾張小紙條,不僅保下了裴行儉,還成功的廢了長孫的一條胳膊,捎帶了一個大理寺卿和一個少卿,
這就是順勢而為,不能逆勢強上。
武懷玉挺想勸勸長孫無忌的,別跳這麼高,跳越高跌越重。倒不是他有多好心,而是長孫無忌跟他的關隴派若真徹底的跨台,那武懷玉的新貴派可就要露頭了,
這可不是啥好事,還是得有人在前面頂著好些,當然,前提是不能有太大威脅,所以該乾的時候還是得干長孫無忌幾下,要不然他還真不知道東南西北。
第二局棋,
裴行儉立馬改變棋風,不再是原先那套急沖猛打的路子,開始學習武懷玉,雖然最終還是慘敗,但他卻感覺收穫良多。
收拾棋子,武懷玉笑著對他道,「中書侍郎崔仁師,此人出身博陵崔氏,曾得武德宰相陳叔達大力提攜,但他跟褚遂良關係不睦,被褚遂良妒忌,兩人私下斗的挺厲害,褚遂良收集了不少崔仁師的材料,」
如今這份材料,武懷玉手上就有一份。
武懷玉把這份秘密材料取來交給裴行儉,「你知道該怎麼做吧?」
他迅速的看了一遍材料,發現不少真材實料,若是呈給皇帝,崔仁師大概是保不住相位的,
他收好材料,對武懷玉點頭,「我知道該怎麼做,」
等他上任大理寺少卿,到時就可以拜見崔仁師,透露褚遂良的這份材料,崔仁師要麼合作,要是不合作那就跟褚遂良一個下場,
不管崔合不合作,武懷玉他們都不虧,崔仁師要合作,那就能拉攏過來一個宰相,削弱關隴派實力,甚至讓崔仁師繼續臥底。崔仁師不合作,那用這材料直接把他搞跨,流放蠻荒。
裴行儉拿著材料,並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一路血雨腥風的走來,他不怕鬥爭,也不會軟弱。
「老師有沒有辦法把御史大夫崔義玄那狗奴扳倒,」一想到之前他把老師蘇定方的親家崔義玄當成自己人,結果崔義玄轉頭就把他賣了,他心裡那股氣就難平。
他也知曉朝堂上就是這般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但任誰被算計都不會好受。
崔義玄出身清河崔氏南祖房,隋末主動投靠李密,卻不得重用,後來投唐,他跟魏徵一樣,雖然曾經也加入瓦崗,但既不是李密心腹,也不是李績黃君漢郭孝恪那個山頭的,也不是秦瓊程咬金牛進達吳黑闥李君羨他們這山頭的,
不過據武懷玉所掌握的秘密情報,崔義玄現在跟李績暗裡關係不錯,明顯這兩人是結盟了。
裴行儉只下了兩盤棋便回去了,
來的時候帶了兩瓶自釀葡萄酒,走的時候武懷玉還送了他兩盒呂宋茶葉,還配了一套呂宋生產的瓷器茶具,比不得中原幾大窯生產的精美,但做為外貿瓷器,勝在便宜。
次日,
皇帝有旨意傳到政事堂,原大理卿年邁致仕,少卿獲罪貶官,大理寺不可無人主持,皇帝親選檢校吏部侍郎唐臨為大理卿、遷中書舍人裴行儉為大理少卿。
秘書少監上官儀拜中書侍郎,太子舍人許圉師為中書舍人。
長孫無忌面對皇帝的旨意,卻拒絕通過。
「我要面聖,當面進諫。」
侍中長孫無忌駁回皇帝旨意,還要當面進諫,
皇帝看著被駁回的旨意,面無表情,沉默了許久。
他從御案上又拿出了一份奏疏,「把這個送去給國舅,」
皇帝拒絕長孫無忌的求見,只是讓人給他送了一份奏疏。
拿到奏疏的長孫無忌滿面脹紅,他沒想到皇帝居然拒絕見他,
低頭瞧著手上奏疏,他翻開看了起來,結果臉色劇變。
洛陽人李弘泰告長孫無忌謀反。
長孫無忌曾在洛陽任都督數年,這個李弘泰就曾是他都督府的幕僚,他沒想到李弘泰居然告他謀反,而且居然直接告到御前去了。
這份奏疏後面,
附著皇帝的批覆,有司查明,純屬誣告,詔令立斬。
長孫無忌的手不由的顫抖起來,
許久,長孫無忌回到政事堂,有些疲憊的靠在那,對堂下吏道,「先前陛下的那道旨意,通過。」
「司徒說的是哪道旨意?」
「授唐臨大理卿、裴行儉大理少卿、上官儀中書侍郎、許圉師中書舍人那道旨意。」長孫無忌長嘆一聲,有些喪氣的擺了擺手,讓堂下吏出去。
一種深深的挫敗感襲來,
長孫無忌垂頭喪氣,他低估皇帝外甥了,李弘泰誣告他這事,絕沒那麼簡單。
皇帝批覆的那句詔令立斬,更是讓他感受到了一股殺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