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大宋儒聖周敦頤,楊家將抵達大興城!
那些站陣中的死士們在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後,身體不禁微微一顫,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是……」
「是魚俱羅將軍!!!」
「沒錯!就是魚將軍的聲音!」
「真的是將軍!!!」
雖然他們是死士,但是如果可以不死,沒人願意白白送死。
魚俱羅成就大宗師多年,一身功力,強橫無比。
如今能夠再次聽到魚俱羅的聲音,那簡直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激動!
宇文泰看向兵陣之中的魚俱羅,冷漠道:「魚俱羅,楊堅倒行逆施,亂殺無辜,已經墜入魔道。」
「如果你在意大隋,就該為了洛陽百姓,不該阻攔我,而是該去阻攔楊堅。」
高貴隨後道:「魚俱羅,幫助楊堅,那就是助紂為虐!」
他們的聲音非常之高,傳響於整個洛陽城。
此刻,更多的武林高手向著洛陽城的城中心行進著。
魚俱羅手握刀柄,冷靜道:「文帝並沒有墜入魔道,他是為了大隋的未來。」
「首先,他用幾十年時間,修復了大隋國運,而現在他再創造永遠守護大隋的國之大陣。」
「大陣一旦成功,大隋將不懼任何敵人,從此大隋將利於不敗之地,必將可以結束九州亂戰,獨霸九州,天下太平。」
「進入損失一個洛陽,成全大隋的輝煌,是為九州太平,文帝沒錯。」
「宇文泰,你們八柱國世家如今的行為就是背叛大隋,我勸你們現在離開,與我們一同守護大陣。」
「他日大陣成功,八柱國便是最大的功臣。」
魚俱羅的聲音同樣很高,傳響於洛陽城。
「呵呵……功臣?魚俱羅,你也墜入魔道了!亂殺無辜,你們全都入魔,就讓我來殺死你們這些魔道!」
話音落,宇文泰手中黑色寶劍橫斬。
十道巨大的劍芒並排從天劈落而下,直接砸向了兵陣。
咖嚓!
紫色雷霆環繞魚俱羅全身,他頭頂巨大橫掃而出,發出了巨大的紫雷刀芒。
轟!轟!轟!轟……
刀氣與劍氣於半空碰撞,同時消散,氣勁擴散四方,周圍建築轟然倒塌一大片。
最先出手的宇文泰卻是不由的退後了一步。
反觀兵陣之中的魚俱羅,卻是紋絲不動。
宇文泰沒有再次發出攻擊,微微皺眉。
雖然同是大宗師,但他已經老邁,非當年巔峰期。
如今的魚俱羅反倒是還處於巔峰。
高貴和元欣同樣是老輩武道強者,自然也看出了宇文泰的情況,同時沒有出手。
雖然他們三位大宗師,但都處於暮年,聯合出手是可以殺死魚俱羅,但難保今日不會隕落於此,那可不是他們想遇到的。
八柱國的三位家主,三位大宗師不主動出手,魚俱羅自然更沒有出手。
那三位成就大宗師時,自己還未誕生,憑藉年輕一些硬抗三人,但他不認為可以殺死三人。
他今日的目標就是拖,拖到洛陽抗住天罰,那就是成功!
……
此時此刻,大量高手都向著城中心匯聚。
他們在聽到魚俱羅的聲音後,原本自信滿滿可以破滅城中陣基。
但此時神情變得擔憂起來。
畢竟是開隋九老之一,成名已久的大宗師。
非大宗師的武道高手,根本沒有自信敢和魚俱羅硬碰。
「還……還真的是魚俱羅!!!」
「這……這……」
「沒想到,大隋還真的是設下了這麼多防線呢!」
「原來是在這裡等著大家啊……」
……
本以為這裡群龍無首,沒想到……魚俱羅竟然在此!
另一個方向,朱厚照率領著青龍會同樣遭到了死士的攔截。
原本打算殺死眼前那上千黑衣死士,但是突然聽到魚俱羅那聲震整個洛陽城的聲音時。
朱厚照立刻伸手,只會後面的青龍會停下了前進的步伐。
李景隆滿臉疑惑地看著朱厚照,「陛下……」
朱厚照的聲音冰冷如霜:「暫且先作壁上觀。」
李景隆不解道:「陛下為何?」
「我們人多勢眾,東方有八柱國三位大宗師,任憑魚俱羅有三頭六臂,也絕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
「但是,我們若是闖進去,將會首先面對魚俱羅,甚至是楊堅,以及有可能活著的高熲和楊素。」
「現在情況是,誰沖的最靠前,有可能死的最快。畢竟楊堅他們人少,只要出手一定快戰快決。」
朱厚照凝視著天空中的九耀凶星,緩緩說道:「而且,雖然開隋九老並不是都活著,但既然有法陣增幅,如今的魚俱羅早已今非昔比,有可能不再是大宗師,而是陸地神仙!」
他的目光緊緊注視著那顆最閃耀的星辰,仿佛看到了那個曾經威震天下的絕世猛將。
如今的他們身處敵方的陣法之中,看似勝券在握,實則如履薄冰,畢竟那可是九老之一。
天穹那顯眼九耀星,難以想像,此刻的九老究竟擁有何等恐怖的力量。
所以必須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
此時的大興城內中心處。
臉色略微蒼白的楊廣,望著雷霆涌動的天穹,眼中有著擔憂,但臉上卻洋溢著欣喜若狂的笑容。
大殿之中,光芒灑在他的身上,仿佛為他披上了一層金色的鎧甲。
如今的他,因為斬龍脈而元氣大傷,身體如風中殘燭般顫顫巍巍,白髮隨風飄舞,雖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卻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修造大運河,有人說自己昏君。
但真正是嗎?
他們懂什麼?
是自己所造大運河,為大隋重塑全新國運。
而現在,他也要和父親聯手,再造更強大隋。
只要這次成功,未來大隋將君臨九州,獨霸世界!
自己死而無憾!
宮殿中,太后獨孤伽羅和蕭皇后同時現身,她們美眸如星辰般高懸,遙望著遠方,眼眸中倒映著那如血般殷紅的天空。
蕭皇后看向獨孤伽羅輕聲問道:「母后,此次大隋,您認為能否成功?」
獨孤伽羅的目光複雜而深邃,她沒有回答,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沉默著。
相比起大隋的成敗,她更明了如今這九座城真正的戰爭才剛剛拉開帷幕。
群雄匯聚,阻止大隋。
如果失敗,九老還活著的幾位大概率也會隕落。
而與國運和大陣相連的丈夫楊堅與兒子楊廣,都會死去。
他們輸不起!
但這些敵對的力量如今匯聚一起時,太強大了!
結果會如何,她無法預料。
但是她希望,一定要成功!
想著,她從自己的衣袖中拿出了一支簽,指腹不斷的摸著簽上所寫的兩個字「大吉。」
這是她昨晚求的簽……
在這種時刻求到大吉的簽……可不是個好徵兆。
物極必反!
蕭皇后看著獨孤伽羅的手中的簽詞寫著「大吉」二字,反倒是高興的笑了起來。
「大吉!」
「想必這次,我們大隋定能涅槃重生!」
太后獨孤伽羅喉嚨動了動,想吐露什麼,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不自覺的輕嘆了一聲。
如今大隋的九座大城,全部關閉城門,自然也包括防護最強的都城大興城。
大興城內軍隊眾多,同時大興城外四方城門前,分別有將軍帶領軍隊防護。
馬蹄聲震天,大宋旗幟高掛,五千騎兵從遠方出現。
兩匹大馬拉著戰車,行於騎兵之前。
戰車之上,大宋另一位儒聖周敦頤趕到。
作為儒家理學的開創者,精通儒釋道三家的周敦頤,很早前就算出大隋有巨變發生,是傷及大宋的巨變!
因為不確定,但以防不測,他暗中通知了大宋最強兵家的楊家。
他們分兵兩路,其中兩位楊家將軍跟隨他,與他的親衛騎兵最先趕到了大興城外。
另一路楊業大將軍帶領其他五位兒郎,帶領楊家騎兵,當前還未趕來。
不過,如今大隋兵力凝聚在九座大城,全國布防空虛,周敦頤算著他們應該也快趕到了。
大興東門。
秦叔寶與李元霸帶兵守護。
他們自然與這位儒聖打了個照面,目光也齊刷刷地落在了此次周敦頤所率的隊伍上。
這支隊伍人數雖不多,卻個個精銳無比。
尤其是戰車旁,兩位騎在馬匹上的年輕將軍,更是引人注目。
楊業之子,楊家大朗楊延平,手執一桿屈盧渾金槍,氣勢強大無比,如一條張牙舞爪的金龍,欲要衝天而起。
楊業之子,楊家二郎楊延定,手執一桿八寶赤金槍,宛如一隻矯健敏捷的猛虎!
他們是楊家將軍,但同時皆拜於周敦頤的儒家門下,兵道與儒道同修。
周敦頤對他們也是極為看重,自然這次變局,帶上了兩位學生。
此刻,秦叔寶身著一襲銀白鎧甲,執雙手鐧,穩坐戰馬上,臉上寫滿了英勇無畏。
李元霸手執雙錘,騎著一批高頭大馬,兇悍無比。
他們身後是各自率領的騎兵,鎮守著東門!
國運破碎,作為都城的大興城自然也受到了影響,如今大興城內透沉沉著暮,仿佛四周也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他們不明白為何國運龍脈完整後突然再破碎,但是他們明白,守護大興城,守護大隋!
大興城厚實的城牆之上,那一面仿佛能夠遮天蔽日的大旗,恰似一座沉重的山嶽,壓在所有人的頭頂,隨著狂風獵獵作響!
大隋戰旗!
不懼強敵!
李元霸在看到來者時,雙手如同鐵鉗一般緊緊握著雙錘,整個人猶如被點燃的火藥桶,瞬間興奮!
如今的他,已成為鄧紫陽的得意弟子,得到了鄧紫陽的真傳,功力之深厚,遠勝往昔!
秦叔寶深知周敦頤的身份,便示意李元霸暫時按兵不動。
秦叔寶凝視著周敦頤的出現,感慨道:「真沒想到,竟能在此處遇到前輩,大宋與大隋向來交好,前輩是來助我大隋渡過難關嗎?」
周敦頤雖是大宋人,但開創儒門理學,是名滿天下的儒聖。
秦叔寶研讀儒家典籍,自然也看過周敦頤的著作。
只是目前來看,來者不善。
若不是今日的局面,他們也不會兵戈相見。
周敦頤一身正氣,像山嶽般巍峨,義正詞嚴道:「我自是來助大隋走出困頓。小友,我觀洛陽方向血光沖天,有極大人禍。」
「如今的大隋逆天而行,遭來天罰,只會讓更多人陷入為難,造成名不聊生,實為不智。」
「若是繼續下去,那必定會損傷更多人命,人禍太重,有傷天和。」
「繼續拼下去只會如飛蛾撲火,既已步入窮途末路,當及時懸崖勒馬才是。」
聽著周敦頤那剛正不阿、鏗鏘有力的話語,猶如洪鐘大呂,震撼人心。
秦叔寶卻是不為所動,全身血氣翻湧,使得他一身銀甲仿佛變成了赤色。
他微微一笑,搖頭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既生於大隋,大隋便是我目地。」
「君子當保家衛國,死而無關,我們並無過錯。如今入侵我大隋的人,才是造出這人禍的元兇。」
「前輩,您應該勸解他們離開大隋,自然沒有人禍,不再傷天和。」
周敦頤無奈地長嘆一聲。
他素來厭惡殺戮,若能勸降他人,他定會選擇這條道路。
尤其原先大宋和大隋交好。
但是……如今他已經看出了。
大隋是想造護國大陣,從此立於不敗。
如果任由大隋成功,那將是包括大宋在內其他所有皇朝的災難!
可惜,對方已然做出了抉擇,那沒辦法了。
「小友,大隋如今逆天而行,自掘墳墓,害人害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必如此執迷不悟?」
秦叔寶堅定道:「前輩,我修兵道,為兵者,為建功立業,為護國護家,護父母。我今守護大興都城,別無過錯,自無執迷。」
「若是您的大宋都城如今遭遇危機,您處於如今的我的位置,您又會作何選擇?」
周敦頤稍作思忖,緩緩開口道:「小友,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岔思難,見得思義。」
「有因自有果,是大隋文帝先要讓大隋利於不滅境,自當危害九州所有皇朝,才有如今大隋的危機。」
「你放下執迷,楊堅放下執迷,整個大隋放下執迷,自然沒有今日這場災難。」
秦叔寶搖頭道:「前輩,道不同,不相為謀。」
「軍陣,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