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明:重生朱雄英,樂壞朱元璋> 第16章 勾肩搭背,爺慈孫笑

第16章 勾肩搭背,爺慈孫笑

2024-08-08 14:01:38 作者: 大瘋子
  給朱允炆的郡王封號已定,而位置,大家還不知道具體是哪兒。

  雖說封號為東京,而以前的開封就叫東京。

  但朱雄英又說了,此東京,非彼東京!

  至於他究竟在打什麼主意,目前就連朱元璋也不得知。

  但朱元璋也不管,反正朱雄英只要不把朱允炆搞死,只要給朱允炆一定的富貴,那就隨便他搞!

  聖旨很快到了東宮,朱允炆和呂氏此刻正在愁呢。

  「母親,這輿論散布,怎麼沒效果?」

  呂氏也覺得不對勁:「我讓堂兄散布造謠,他應該已經四處散布才對,卻一點風浪沒有翻起來,這就不正常!」

  朱允炆皺眉:「若是不行,就得趕緊採取其他措施,今日朱雄英已經加冠禮,封太孫,如果讓他坐穩,我就真一點機會也沒有了!」

  呂氏看了眼自己這個兒子,自己兒子是愛讀書,也知道禮法,從小就聽自己的,表現的很好。

  可惜,唯有一點,那就是似乎缺少了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對母親依賴太強。

  此時,呂氏還沒有意識到正是自己從小矯枉過正,對朱允炆的培養過度,導致了朱允炆向來是讀死書,缺少了自主思考能力。

  「罷了,法子可以再想的……」呂氏只能如此說,又提了一嘴:

  「反正,調查我和當年常氏的死有關這事兒,也沒有眉目,向來不了了之。你我住在東宮,你又有文官支持,讓你上位,也還有機會!」

  朱允炆聽到母親這麼說,覺得也是,終於笑了。

  可就在這時,傳旨太監來了。

  朱允炆和呂氏立馬跪下接旨,還以為是有什麼好事,然而聽完聖旨後,朱允炆和呂氏均是臉色慘白。

  「封……封郡王?東京郡王……暫居京城王府……完了……皇爺爺這是直接給我換了路了……」

  朱允炆慌了,若是沒有封王,讓他住在東宮,那他就意味著還有機會繼續爭。

  哪怕朱雄英被封太孫,也不是不能廢了而立自己。

  可若是給自己也封了郡王,豈不是把自己的身份也就直接定性了?

  「母親,如何是好?」朱允炆慌了。

  呂氏也是緊皺眉頭:「陛下,就如此喜歡他?一回來就封太孫,你本來距離太孫只是一步之遙,如今竟然直接成了郡王……東京?開封?那不是周王的封地?」

  這母子兩人,顯然也被朱元璋這個舉動,弄的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應對。

  「怎能如此?我去見皇爺爺!」朱允炆不甘心,也不顧母親呂氏的阻攔,執意要去見朱元璋。

  很快,就來到了武英殿外。

  此時,朱元璋正和朱雄英一起,拿著許多文官的名字木牌,挑選合適的,進入殿閣來幫助老朱和朱雄英處理事情的秘書。

  處理朝政,得有學問,但也不能光找有學問的,也得有獨特見解、思維靈活、不同階層的人。

  所以,朱雄英的意思是,從翰林院選幾個有學問的老夫子。

  「這些人多讀聖賢書,對古代治國理政策論多有涉獵,是處理朝政的重要組成。」


  朱元璋認可,說:「如此,翰林院的大學士,成為咱的助手,是必要的。」

  朱雄英說:「其次,從六部里挑選一部分有能力的人,加入殿閣議政。

  六部是朝政的執行者,他們在執行過程中,最能發現施行政策時遇到的問題。所以他們參與議政,也很重要。」

  「另外,都察院的監察御史,也要有兩個人殿閣議政。監察御史不僅糾察百官,還監察地方。

  他們可以防止官員處理朝政上有私心,同時因為監察御史監察大明各地,就可以把全國各地的情況,反饋到處理朝政上。」

  朱元璋點頭:「大孫說得對,殿閣議政之人,不可單調的只能是文人儒士,也得有這些辦實事的參與。」

  朱雄英又說:「六部各一人,翰林院四人,都察院兩人,組成十二人殿閣小組。

  所有奏摺,先交給他們,他們對所有奏摺看過後,單獨用小紙條寫下應對解決方案。

  大事則一起商議出結果再寫下,然後遞交聖裁!是否採用,是否再議,陛下全權做主!」

  朱元璋說:「嗯,如此很好,可十二個人,會不會太多?」

  「越多越好,人多了,他們才能有競爭。每個月,把表現不好的那個剔除,再添一人,如此循環。

  比如,都察院的某道監察御史這個月入了殿閣表現不行,就把他剔除,貶官。重新在都察院再選一個監察御史補上。

  其他表現好的,也要以一年為期限,一年後,可以升官,就算表現的好,也不能繼續在殿閣工作,要換另一批人。

  如此,他們不僅有了危機感,會努力工作。同時因為最長一年也得換下,也不會拉幫結派,形成勢力。

  再者,入殿閣後,無論之前品階,都一律七品,無兼職,無其他實權。如此一來,他們只能是單純的為陛下處理朝政,什麼也幹不了。」

  朱雄英說完,朱元璋仔細思索許久,不住點頭:

  「妙啊,如此一來,正如大孫之前所形容的,他們就是……工具人。」

  朱雄英笑了笑:「也可以叫秘書團!」

  「哈哈哈,好,好。那咱就按這個法子去選十二個秘書。」

  朱元璋光想著,就覺得朱雄英這個辦法,不僅幫他這個皇帝減輕了壓力,還加強了他的中央集權。

  這等於是把以前丞相的議政權、決策權、行政權里的議政權,交給了秘書團。

  關鍵這議政權,還分給了十二個人,還來自不同的部門底層,還是輪換制,根本不擔心他們因為有了一點議政權而做大!

  至於丞相的決策權、行政權,完全還給了朱元璋,根本不可能分化下去。

  所以朱元璋最後一點擔憂也沒了,準備立馬施行殿閣秘書議政制度。

  爺孫倆在這裡計劃的眉來眼去,而就在兩人商量的熱情高漲一拍即合之際,突然有太監來報:

  「陛下,皇次孫殿下求見……」

  朱元璋一愣:「允炆?他來做什麼?」

  不多時,朱允炆進武英殿,看著朱雄英和朱元璋,兩人趴桌子上,勾肩搭背擠眉弄眼的密謀著什麼,頓時一陣懵逼。

  「大孫,這個禮部的主事可以搞到殿閣來。你靠近點,深呼吸!」

  「爺爺,你比我了解,你說了算,唉?你是不是放屁了?」

  「嘿嘿嘿嘿……咱大孫鼻子真靈……」

  這……這是那個殺伐果斷威嚴霸氣的洪武皇帝?

  哪個村子裡的農家爺孫跑皇宮裡來了吧?


關閉
Δ